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番外第70章 三次朝会
正德七年正月,奉天殿外的青铜鹤香炉吞吐着松烟,那烟气在丹陛两侧的「考工图」石刻间缭绕,将「攻金之工」的古老纹样熏染得愈发深邃。朱厚照身着十二章衮服,龙纹在烛火下泛着暗金光泽,他轻抚御案上的神锐铳模型,枪管上的「工」字暗纹与袖口的凤锚共生纹交相辉映。
「今日朝会,先议南洋战事。」朱厚照的声音如破冰的利剑,划破殿中肃穆。他展开《南洋战报》,羊皮纸上「佛郎机舰队罗盘失灵,在满刺加海峡触礁七艘」的字迹还带着南海的潮气。
兵部左侍郎李承勋越班而出,腰间新赐的「舟师将印」撞击出清脆的节奏。「陛下,臣遵旨以磁石粉混入正德宝钞,按《周易》『天玄地黄』之数,每贯宝钞渗磁石粉三钱六分,暗合郑和星图漏刻之数。番邦船队所持宝钞在海峡中形成『阴阳相激』之场,佛郎机人误判方位,自投罗网。红毛夷以鲸油密封罗盘盒,磁煞纹效力大减,幸得东厂提前在满剌加散布『檀香木克磁』谣言,诱其自毁防水层。」他指向殿角的沙盘,「臣已命陈大锤率匠官在满刺加港增设十二座神锐臼炮台,炮管螺旋纹参数暗合《周易》六爻之数,且改良镗床精度至『五分一火』,射程增至三百一十五步,佛郎机兵中者扑地十有八九,那甲胄厚度,尚不及我朝锻铁局废料——此乃《永乐大典》中『宝船龙骨螺旋术』之遗法,经太学算生推演得之。火德丹包那铅丹与硫磺混合的粉末,沾在手上会灼出红疹,但戴上朝廷新发的鹿皮手套,无人产生工伤。」
「李卿所言不虚。」朱厚照指尖摩挲着神锐铳模型的龙鳞纹,忽然想起三年前试射时炸断匠人三指的场面。如今观星卫呈报的「千中损三」已是最好的答卷,他抬眼望向阶下:「列装观星卫的神锐铳,可还留着《武经总要》的祭器铭文?」
李承勋心头一凛:「按陛下吩咐,镌了『工成于器,道显于礼』八字,佛郎机间谍拓去的纹样,已混入六组错卦爻辞。」
朱厚照微微点头,目光扫过阶下群僚,「自去岁改良镗床后,匠作监报修炸膛的奏章已十去其九。胡爱卿,你在宣府镇推行的匠人随军制度成效如何?」
兵部尚书胡世宁如今身着绯色官服,胸前补子的獬豸纹样在烛火下泛着冷光。「启禀陛下,匠户牛二虎所创『三叠射击法』已编入《神机营操典》,结合《授时历》星图校准,三百步命中率超六成。」他展开一卷《卫所裁汰续册》,「裁撤老弱卫所兵五万三千人,转隶各地匠户屯田示范区,以代田法与防铅护具实现下矿自给自足。臣愚见,匠官随军非为权宜之计,实乃强兵固本之基。」
「胡爱卿忠勇可嘉,且深谙匠官体系利弊。」朱厚照抬手示意,「朕特旨加你太子太保衔,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提督匠作监察事。总领匠官监察事宜。匠官六品以下需每季提交《技术述职录》,由卿亲自核验——非为削权,实乃委以『工器肃纪』之重任,望卿为匠官立典范。」
胡世宁跪地接旨,指尖摩挲新赐的「工」字玉牌,其双面分别刻「工」与「礼」字,取「工以载礼」之意。「陛下以礼法驭技术,臣必当严查匠官贪腐,确保『工器不出关,秘术不外流』。」
李承勋适时上前,呈上《南洋水师布防图》。「陛下,臣在南洋满刺加以神锐铳三叠阵击溃佛郎机试探兵力,此乃开海首捷。今已在邦加岛、亚齐等地设立军港,福船双层龙骨与应龙桨设计使航速提升两成。」他指向图上的红点,「泉州港复开三年,以茶叶、丝绸换取南洋硫矿、铅矿共计十万斤,可支撑神锐铳量产十年——皆赖匠官陈大锤改良锻铁术、张恪推广代田法之效。」
「李卿经世之才,朕心甚慰。」朱厚照展袖露出「匠作监」腰牌,「即日起,李承勋升任兵部尚书,兼领南洋水师提督,赐『工器协同』银印。先署理兵部事务半载,经杨首辅等保举,方正式拜尚书。」他转而看向首辅杨廷和,「杨爱卿,算学入仕之事进展如何?」
杨廷和轻抚胡须,朝服补丁在烛火下泛着柔和的光。「陛下,太学算学科已招收匠籍弟子百人,张恪的《延安府亩产图》被编入《农政全书》。王守仁尚书将铁犁定为匠官贽礼,附会《周礼·考工记》『天有时,地有气,工有巧』,并在太学设『工器义理』科,算学生员每日研习《论语》两时辰,算具框刻八卦方位,算珠分黑白两色,暗合阴阳之数。」
「好一个『工有巧』!」朱厚照大笑,「王爱卿,你且说说,如何将防铅技术写入朝贡礼制?」
礼部尚书王守仁跨前半步,乌纱帽翅微微颤动。「陛下,臣查《抱朴子·金丹篇》有『炼铅成银,去毒留精』之语,故仿其法制成『丹房验铅术』,经算学推演配比,以紫草汁显影铅含量。今已将『验铅礼』纳入《朝贡仪轨》,番邦使臣需归民商站精炼矿料,否则籍没——此乃『格物致知』之实证,亦显天朝威仪。」他展开《考工记新注》,「臣将算盘推演暗合《周易》卦象,士大夫们皆称『工器乃礼之器用』。」
殿中群臣皆服,唯有考工院掌印周顺面露忧色。「陛下,匠官品级突破正六品,恐有违祖制。洪武旧例,匠人最高不过七品。」他展开《大明会典》,
「周卿拘于旧例矣。考工院乃朕仿宋神宗朝太学考工案所设,专司匠作典籍整理,非夺工部之权,实乃补经世之缺。」朱厚照掷出《宗实录》抄本,「成化朝匠人蒯祥官至工部侍郎正三品,掌营缮所事,乃匠官之典范,然从未逾正三品。朕念陈卿功在社稷,特破例加『工部主事衔』,实职仍为正六品,以符祖制。陈卿,你且说说,匠官正六品有何不妥?」
陈大锤抱拳应道:「陛下,臣统领南洋匠作总院,需与番邦使臣交涉。正六品官服绣『锚链纹』,双面刻『工礼』玉牌,可彰显天朝『工器载礼』之威。臣已将福船改良图纸刻入《工器汇典》,表面为『永乐宝船遗法』,实则暗藏螺旋纹参数,非精通《周髀算经》者不得解。经东厂探报,佛郎机匠人认为每七寸必现『离卦』刻痕,依样铸出凹槽却导致膛压失衡——他们不知大明将《周易》爻辞顺序倒刻。」
「陈卿所言极是,」朱厚照点头,「周卿,你明日便去文渊阁,将匠官品级条例附于《大明会典》之后,注『成化旧制,今复行之』。」
周顺喏喏退下,目光扫过陈大锤的「工礼」玉牌,忽然惊觉这符号竟与太学外墙的「工」字凿痕遥相呼应,恰似在礼法坚冰上凿出的裂缝。
又有御史出列:“昔年蒯祥虽贵为侍郎,未尝典兵;今陈大锤持银印、统水师,此乃祖宗成法所未备!”
朱厚照摆手道:“匠官六品非为常设,乃应对南洋战事之权宜。”
朝会渐入高潮,户部尚书韩文呈上《岁入黄册》。「启禀陛下,正德六年太仓库岁入白银六百万两,较改制前激增五成。其中各地铁税二百四十万两,占比四成,匠班银折征一百八十万两,占比三成,南洋专利税一百二十万两,占比两成,余为盐税、屯田收入。」他展开明黄缎面的折子,「山西铁厂用焦煤三炼法,精铁年产量达五十万斤,铸得神锐铳射程增至三百一十五步。」
「好!」朱厚照拍案震得金蟾镇纸跳起,「传旨,配方录入《工器汇典·秘卷》,仅限七品以上匠官查阅。」他转向李承勋,「李卿,南洋水师需扩编至五支远征舰队,所需粮饷从市舶司关税中支取——佛郎机人在苏门答腊仿造火铳,卿有何对策?」
李承勋展开《南洋火器图》,图中炮管的螺旋纹被朱砂涂改为「龙鳞纹」。「陛下,番邦虽仿造,然无焦煤三炼法,铅砂含量超五成,炸膛率达七成以上。臣已命东厂故意泄露『醋洗去铅』伪法,使其铸炮反遭铅毒反噬。且出口火器植入『无效螺旋纹』,真参数藏于《周髀算经》注疏,番邦若想破解,需先悟透勾股术与卦象之理。」
「善!」朱厚照提笔在图上批道:「严禁火器技术出口,匠人私售者比照卖阵通敌论斩。」他忽然压低声音,「若有番邦匠人诚心归附,许以入籍归化之赏,此乃『以彼之技,强我之兵』。」
殿中骤然静得能听见雪粒子扑打窗纸的声响。杨廷和轻抚胡须,暗自叹息:皇上以「复古」为刃,以「礼法」为鞘,竟将匠官制度、算学入仕等革新皆纳入祖制框架,士大夫纵有非议,亦难置喙,非不知工器兴国之利,恐匠权坐大致士绅离心,忽忆成化朝商辂‘士为天下先’之训,喉间泛起苦涩——今日之变,究竟是振衰起弊,还是饮鸩止渴?。
散朝时奉天殿外,细雪已染白飞檐。远处传来铁锚会工坊的锻铁声,与太学的漏刻声遥相呼应,宛如一曲铁锚与算珠的交响。李承勋望着南洋方向,轻抚腰间「工器协同」银印,想起昨夜在泉州港与匠人们夜谈时所言:「吾等身为国之干城,虽千磨万击,亦要砌就海疆长城。」
此刻,首支福船远征舰队已扬帆起航,船头的大明战旗在海风中猎猎作响,恰似在天地间展开一幅「工礼偕行」的宏伟大轴。而在佛郎机里斯本港,阿尔布克尔克望着手中炸膛的仿造火铳,不知何故,总觉那单螺旋纹似藏天机,却始终参不透其中的「阴阳相激之理」,他撬开炸膛火铳,发现内壁刻着「离九三:日昃之离」的汉字。当他命人依此卦象重铸时,却不知这句爻辞在《周易正义》中被朱厚照亲手篡改为「熔金过午,其器必殇」——正德三年的科举题解里,这分明是「君子慎始」的注解。他还发现明船逆风时竟快如海豚,里斯本铸炮工坊因铅毒停工三月,佛郎机铸炮匠人咳出黑血,双手溃烂如腐木,其国主不得已悬赏黄金万两求购大明防铅面甲匠术。
在泉州港暗处,十六岁的铁匠学徒林二狗正用醋液擦洗东厂特制手套。当紫色铅痕在试纸绽开时,他忽然想起父亲临终所言:“大明匠人的血,终究要比铅丹更红些。”
「今日朝会,先议南洋战事。」朱厚照的声音如破冰的利剑,划破殿中肃穆。他展开《南洋战报》,羊皮纸上「佛郎机舰队罗盘失灵,在满刺加海峡触礁七艘」的字迹还带着南海的潮气。
兵部左侍郎李承勋越班而出,腰间新赐的「舟师将印」撞击出清脆的节奏。「陛下,臣遵旨以磁石粉混入正德宝钞,按《周易》『天玄地黄』之数,每贯宝钞渗磁石粉三钱六分,暗合郑和星图漏刻之数。番邦船队所持宝钞在海峡中形成『阴阳相激』之场,佛郎机人误判方位,自投罗网。红毛夷以鲸油密封罗盘盒,磁煞纹效力大减,幸得东厂提前在满剌加散布『檀香木克磁』谣言,诱其自毁防水层。」他指向殿角的沙盘,「臣已命陈大锤率匠官在满刺加港增设十二座神锐臼炮台,炮管螺旋纹参数暗合《周易》六爻之数,且改良镗床精度至『五分一火』,射程增至三百一十五步,佛郎机兵中者扑地十有八九,那甲胄厚度,尚不及我朝锻铁局废料——此乃《永乐大典》中『宝船龙骨螺旋术』之遗法,经太学算生推演得之。火德丹包那铅丹与硫磺混合的粉末,沾在手上会灼出红疹,但戴上朝廷新发的鹿皮手套,无人产生工伤。」
「李卿所言不虚。」朱厚照指尖摩挲着神锐铳模型的龙鳞纹,忽然想起三年前试射时炸断匠人三指的场面。如今观星卫呈报的「千中损三」已是最好的答卷,他抬眼望向阶下:「列装观星卫的神锐铳,可还留着《武经总要》的祭器铭文?」
李承勋心头一凛:「按陛下吩咐,镌了『工成于器,道显于礼』八字,佛郎机间谍拓去的纹样,已混入六组错卦爻辞。」
朱厚照微微点头,目光扫过阶下群僚,「自去岁改良镗床后,匠作监报修炸膛的奏章已十去其九。胡爱卿,你在宣府镇推行的匠人随军制度成效如何?」
兵部尚书胡世宁如今身着绯色官服,胸前补子的獬豸纹样在烛火下泛着冷光。「启禀陛下,匠户牛二虎所创『三叠射击法』已编入《神机营操典》,结合《授时历》星图校准,三百步命中率超六成。」他展开一卷《卫所裁汰续册》,「裁撤老弱卫所兵五万三千人,转隶各地匠户屯田示范区,以代田法与防铅护具实现下矿自给自足。臣愚见,匠官随军非为权宜之计,实乃强兵固本之基。」
「胡爱卿忠勇可嘉,且深谙匠官体系利弊。」朱厚照抬手示意,「朕特旨加你太子太保衔,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提督匠作监察事。总领匠官监察事宜。匠官六品以下需每季提交《技术述职录》,由卿亲自核验——非为削权,实乃委以『工器肃纪』之重任,望卿为匠官立典范。」
胡世宁跪地接旨,指尖摩挲新赐的「工」字玉牌,其双面分别刻「工」与「礼」字,取「工以载礼」之意。「陛下以礼法驭技术,臣必当严查匠官贪腐,确保『工器不出关,秘术不外流』。」
李承勋适时上前,呈上《南洋水师布防图》。「陛下,臣在南洋满刺加以神锐铳三叠阵击溃佛郎机试探兵力,此乃开海首捷。今已在邦加岛、亚齐等地设立军港,福船双层龙骨与应龙桨设计使航速提升两成。」他指向图上的红点,「泉州港复开三年,以茶叶、丝绸换取南洋硫矿、铅矿共计十万斤,可支撑神锐铳量产十年——皆赖匠官陈大锤改良锻铁术、张恪推广代田法之效。」
「李卿经世之才,朕心甚慰。」朱厚照展袖露出「匠作监」腰牌,「即日起,李承勋升任兵部尚书,兼领南洋水师提督,赐『工器协同』银印。先署理兵部事务半载,经杨首辅等保举,方正式拜尚书。」他转而看向首辅杨廷和,「杨爱卿,算学入仕之事进展如何?」
杨廷和轻抚胡须,朝服补丁在烛火下泛着柔和的光。「陛下,太学算学科已招收匠籍弟子百人,张恪的《延安府亩产图》被编入《农政全书》。王守仁尚书将铁犁定为匠官贽礼,附会《周礼·考工记》『天有时,地有气,工有巧』,并在太学设『工器义理』科,算学生员每日研习《论语》两时辰,算具框刻八卦方位,算珠分黑白两色,暗合阴阳之数。」
「好一个『工有巧』!」朱厚照大笑,「王爱卿,你且说说,如何将防铅技术写入朝贡礼制?」
礼部尚书王守仁跨前半步,乌纱帽翅微微颤动。「陛下,臣查《抱朴子·金丹篇》有『炼铅成银,去毒留精』之语,故仿其法制成『丹房验铅术』,经算学推演配比,以紫草汁显影铅含量。今已将『验铅礼』纳入《朝贡仪轨》,番邦使臣需归民商站精炼矿料,否则籍没——此乃『格物致知』之实证,亦显天朝威仪。」他展开《考工记新注》,「臣将算盘推演暗合《周易》卦象,士大夫们皆称『工器乃礼之器用』。」
殿中群臣皆服,唯有考工院掌印周顺面露忧色。「陛下,匠官品级突破正六品,恐有违祖制。洪武旧例,匠人最高不过七品。」他展开《大明会典》,
「周卿拘于旧例矣。考工院乃朕仿宋神宗朝太学考工案所设,专司匠作典籍整理,非夺工部之权,实乃补经世之缺。」朱厚照掷出《宗实录》抄本,「成化朝匠人蒯祥官至工部侍郎正三品,掌营缮所事,乃匠官之典范,然从未逾正三品。朕念陈卿功在社稷,特破例加『工部主事衔』,实职仍为正六品,以符祖制。陈卿,你且说说,匠官正六品有何不妥?」
陈大锤抱拳应道:「陛下,臣统领南洋匠作总院,需与番邦使臣交涉。正六品官服绣『锚链纹』,双面刻『工礼』玉牌,可彰显天朝『工器载礼』之威。臣已将福船改良图纸刻入《工器汇典》,表面为『永乐宝船遗法』,实则暗藏螺旋纹参数,非精通《周髀算经》者不得解。经东厂探报,佛郎机匠人认为每七寸必现『离卦』刻痕,依样铸出凹槽却导致膛压失衡——他们不知大明将《周易》爻辞顺序倒刻。」
「陈卿所言极是,」朱厚照点头,「周卿,你明日便去文渊阁,将匠官品级条例附于《大明会典》之后,注『成化旧制,今复行之』。」
周顺喏喏退下,目光扫过陈大锤的「工礼」玉牌,忽然惊觉这符号竟与太学外墙的「工」字凿痕遥相呼应,恰似在礼法坚冰上凿出的裂缝。
又有御史出列:“昔年蒯祥虽贵为侍郎,未尝典兵;今陈大锤持银印、统水师,此乃祖宗成法所未备!”
朱厚照摆手道:“匠官六品非为常设,乃应对南洋战事之权宜。”
朝会渐入高潮,户部尚书韩文呈上《岁入黄册》。「启禀陛下,正德六年太仓库岁入白银六百万两,较改制前激增五成。其中各地铁税二百四十万两,占比四成,匠班银折征一百八十万两,占比三成,南洋专利税一百二十万两,占比两成,余为盐税、屯田收入。」他展开明黄缎面的折子,「山西铁厂用焦煤三炼法,精铁年产量达五十万斤,铸得神锐铳射程增至三百一十五步。」
「好!」朱厚照拍案震得金蟾镇纸跳起,「传旨,配方录入《工器汇典·秘卷》,仅限七品以上匠官查阅。」他转向李承勋,「李卿,南洋水师需扩编至五支远征舰队,所需粮饷从市舶司关税中支取——佛郎机人在苏门答腊仿造火铳,卿有何对策?」
李承勋展开《南洋火器图》,图中炮管的螺旋纹被朱砂涂改为「龙鳞纹」。「陛下,番邦虽仿造,然无焦煤三炼法,铅砂含量超五成,炸膛率达七成以上。臣已命东厂故意泄露『醋洗去铅』伪法,使其铸炮反遭铅毒反噬。且出口火器植入『无效螺旋纹』,真参数藏于《周髀算经》注疏,番邦若想破解,需先悟透勾股术与卦象之理。」
「善!」朱厚照提笔在图上批道:「严禁火器技术出口,匠人私售者比照卖阵通敌论斩。」他忽然压低声音,「若有番邦匠人诚心归附,许以入籍归化之赏,此乃『以彼之技,强我之兵』。」
殿中骤然静得能听见雪粒子扑打窗纸的声响。杨廷和轻抚胡须,暗自叹息:皇上以「复古」为刃,以「礼法」为鞘,竟将匠官制度、算学入仕等革新皆纳入祖制框架,士大夫纵有非议,亦难置喙,非不知工器兴国之利,恐匠权坐大致士绅离心,忽忆成化朝商辂‘士为天下先’之训,喉间泛起苦涩——今日之变,究竟是振衰起弊,还是饮鸩止渴?。
散朝时奉天殿外,细雪已染白飞檐。远处传来铁锚会工坊的锻铁声,与太学的漏刻声遥相呼应,宛如一曲铁锚与算珠的交响。李承勋望着南洋方向,轻抚腰间「工器协同」银印,想起昨夜在泉州港与匠人们夜谈时所言:「吾等身为国之干城,虽千磨万击,亦要砌就海疆长城。」
此刻,首支福船远征舰队已扬帆起航,船头的大明战旗在海风中猎猎作响,恰似在天地间展开一幅「工礼偕行」的宏伟大轴。而在佛郎机里斯本港,阿尔布克尔克望着手中炸膛的仿造火铳,不知何故,总觉那单螺旋纹似藏天机,却始终参不透其中的「阴阳相激之理」,他撬开炸膛火铳,发现内壁刻着「离九三:日昃之离」的汉字。当他命人依此卦象重铸时,却不知这句爻辞在《周易正义》中被朱厚照亲手篡改为「熔金过午,其器必殇」——正德三年的科举题解里,这分明是「君子慎始」的注解。他还发现明船逆风时竟快如海豚,里斯本铸炮工坊因铅毒停工三月,佛郎机铸炮匠人咳出黑血,双手溃烂如腐木,其国主不得已悬赏黄金万两求购大明防铅面甲匠术。
在泉州港暗处,十六岁的铁匠学徒林二狗正用醋液擦洗东厂特制手套。当紫色铅痕在试纸绽开时,他忽然想起父亲临终所言:“大明匠人的血,终究要比铅丹更红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