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之无奈的穿越 > 第494章 芯片战争三

四合院之无奈的穿越 第494章 芯片战争三

    版权和专利并不完全一致。

    随着芯片上的电子电路越来越复杂,很多工厂都开始使用磨片的方式来进行逆向研发。

    嗯,就是抄袭。

    这种方式属于是技术含量非常高的抄袭了,就是一层层的磨掉对手芯片上的蚀刻电路,观察其内部结构,然后再照猫画虎的制作自己的芯片。

    这种抄袭的方式,使用专利保护厂家很难保证自身的利益。

    所以这些厂家就想出了另一个办法,他们在设计芯片的结构的时候,会特意让一些电路结构在特定放大倍数的显微镜中呈现出某种特定的图形,比如一只猫。

    在软件层面也可以防伪,就是在执行代码中加入看起来完全无用但是有特定标识的字符串。

    这种版权保护方式并不对外公开,所以也没有专利,但只要证据充足,法院一样会判侵权。

    其实这种逆向研发是很多企业的常规作法,别说弯弯厂,就是越同厂也在偷偷摸摸的做。

    但是你最好别让人抓住把柄,抓住了就等着被起诉吧。

    弯弯就不小心掉进了越同挖的坑里。

    嘿嘿,你不是有内奸吗?来啊!欢迎来偷。

    虽然欧美日等法庭的取证过程极其繁琐,过程拉的很长,即便越同能打赢官司也可能要等到很久以后。但杨山不会死等法庭判决。

    他让人拿着手里的证据四处游说弯弯的客户,提醒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如果官司是越同胜出,那么使用弯弯芯片制作出来的产品很可能无法正常销售。

    这些客户虽然没有立刻撕毁订单,但一定会去与弯弯厂沟通,给他们施加压力,这就够了。

    要知道弯弯的芯片用户绝大部分都在岛外,一旦在其他国家的侵权判罚生效,即便弯弯本地支持这家厂子都没用,因为弯弯与香江类似,本地市场支撑不起大型的企业。这一点与根本不在乎专利和侵权的北边没法比。

    所以杨山的狠招很可能让弯弯厂半年多的逆向研发投入完全打了水漂。

    好吧,连带着半年多的时间也失去了。这一机会成本损失可就大了去了。

    面对这样的局面,弯弯厂终于不再硬顶,他们也有点亏不起了。

    工厂投产以来的两年多,他们已经填进去4000万美元,再这么下去也许真的会干不下去。

    政府拨款也是有额度的。

    这两年中,每当弯弯厂没钱的时候,他们就会去找本地的其他企业化缘。凭借自己是政府重点扶持行业的光环,那些企业都痛痛快快的掏钱。可是弯弯厂迟迟不能盈利,化缘行动都在那些企业中打了好几圈了,实在是没脸再去了。

    当然,越同这边也不好受,仅仅是79年的预期收入就少了将近2亿港币。

    弯弯首先做出了改变,他们从原来的厂子(说是科研院所也行)中拆出一部分,在1980年的年初成立了一家正儿八经的半导体公司: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嗯,这家公司在后世虽然没有台积电出名,但也是非常厉害的企业。牛x的联发科芯片设计公司就是从他家拆分出去的。

    弯弯的那个工研院被杨山打的彻底退出前台,龟缩到后边搞纯粹的技术规划升级去了。

    联电成立后不久,总经理杜俊元亲自来香江,商谈两家的市场划分事宜。

    当然,这件事情不能明着说,因为两家工厂生产的电子表芯片的占有率已经接近8成,明着来很可能涉嫌垄断。

    杨山把对接的工作交给了施赖纳。

    就这样,持续两年的海峡两岸的芯片战争终于落幕,弯弯稍显被动。但人家无论从资源、技术人员、还是资金支持等方面还是要优于越同的。所以在占据一定优势之后,越同半导体也愿意坐下来谈。

    尽管打赢了一仗,但弯弯那边抢占越同的市场已经成为事实。

    现在杨山考虑的是要不要转型。

    既然人家抢了他的市场,那他是不是也可以抢他们未来的发展道路:芯片代工。

    这件事情他要和越同半导体的管理层商量一下。

    进入80年,越同的管理层变动也不小。

    佩德尔团队设计出的6502芯片五年专利期即将到期,估计七个人会从越同累计拿走恐怖的6800万美元分红。

    佩德尔已经辞职回了美丽国,他打算拿这笔巨款自己建立一家芯片公司。他的团队成员也跟着他走了不少。

    不过电子电路设计大神,比尔.门奇并没有跟随离开,他留在了越同半导体,主持芯片设计软件(EdA)的设计和研发,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

    技术总监佛洛依德也辞职离开了,他带着越同半导体4.3%的股份回带英养老去了。

    越同的两大技术顶尖离开,让工厂失去了研发支撑,杨山只能委托施赖纳在美丽国寻找人才顶替。

    不过也不是没有好消息。

    杨山几年前当做投名状扔在带英的1500万英镑,居然被剑桥毕业生豪瑟博士盘活了。

    这家伙非常聪明的走通了带英教育部门的关系,说服他们为当地的中小学大规模的采购以6502芯片为核心制作出来的普及型电脑,然后他又拿着这一数量庞大的合同订单,把英联邦下边的几个国家都走了一遍,拿回更大的订单。

    仅仅这一项业务,就让cpU公司去年盈利超过700万英镑,今年的盈利账目还没发过来,不过盈利预期比去年只高不低。

    不仅如此,cpU公司附属的那个芯片设计部门也没完全闲着,他们帮助越同半导体成功打进了欧洲的工控芯片领域,现在6502系列芯片在欧洲这一细分领域的占有率超过了20%,仅次于飞利浦公司。

    豪瑟已经开始雄心勃勃的同带英国防部接触,有心在国防领域抢一杯羹。

    不过他要是成功的话,那就意味着杨山距离放手cpU公司的时间不远了。

    带英政府不傻,不会让一个华人控股的公司参与到带英最核心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