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之无奈的穿越 > 第496章 表态一

四合院之无奈的穿越 第496章 表态一

    去年年中,也就是1979年,港督麦理浩曾经去过一次北边,目的就是代表带英政府打个前站,探寻北边对待香江回归的态度。

    他还曾经乐观的设想过能不能让北边政府承认那三个条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回归谈判。

    (三个条约就是带英与清政府签订的割让港岛、割让九龙、租借新界的条约,其中新界的租期是99年,到97年截止。)

    没想到北边给出的态度非常强硬,不会承认三条约,港岛、九龙、新界必须一体回归,在这个原则性的问题上双方没什么可谈的。

    尽管麦理浩回港后努力隐藏北边的答复,但消息仍然不可避免的在香江传开了,并且毫不意外的引起了一阵混乱,让原本处在界限街(横贯九龙半岛的一条路,以前是九龙和新界的分界线)以南的房价都颤了几颤。

    很多心有不安的人,也开始四处打听移民的路径。

    这个答复让一直处于温和期的中英关系降温不少。

    “放心,如果这家电厂十多年后被征收了,我把在伦敦的cpU公司赔给你。”杨山是穿越者,当然不会担心什么。

    “你那个公司不值那么多钱。再说了,别看他现在发展的不错,几年后是不是你的还两说呢。”看起来威尔逊对这家公司非常了解。

    “那你说怎么办?”杨山有点不服气,cpU公司现在的发展势头很好,肯辛顿的人怎么死活就是看不上呢。

    “把你的苹果公司股份抵给我们还差不多。”威尔逊直接来个黑虎掏心。

    他还挺会挑的。

    苹果公司使用6502芯片制造了AppLE II型电脑,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

    越同半导体也以供应商的身份,获得了向苹果公司融资的资格。

    然后母公司越同投资在1977年中以200万美元拿到了苹果公司12%的股份,之后几经摊薄,上市后这部分股份变成了5.7%。

    前段时间,也就是80年的12月10日,苹果上市,融资规模超过1亿美元,成为了新型科技类企业中的明灯。

    经过十多个交易日的上涨,其市值已经达到了20亿美元。也就是说,越同投资持有的苹果股票价值1.1亿美元,看起来这家公司的发展势头确实比cpU公司更猛。

    “早知道我就不告诉你我有苹果股票了。”杨山装作一副沮丧的样子,“好吧,这部分股票我不卖,如果未来电厂被征收了,我就把股票送给肯辛顿环球。”

    杨山当初也是好心,觉得威尔逊对自己不错,就想拉着他一起投资苹果,奈何肯辛顿的那些死脑筋对科技公司不感冒。

    现在他们看到杨山的投资三年翻了50倍,估计眼睛都红了。

    原本杨山不打算长期持有这部分股票,苹果公司上市后走的路并不平坦,一直到97年乔布斯回归后,市值也只有30多亿。

    不过既然答应了威尔逊,那就拿着吧。

    “君无戏言,说定了啊!”威尔逊没想到杨山居然这么容易答应了,“你可够大方的。”

    “嗯,我是假大方,因为这件事情不会发生。”

    威尔逊捋了捋红头发,琢磨了一下问道,“你的意思是电厂肯定不会被征收?你为什么这么确信?”

    “猜的。”

    “这么说,你认为香江的未来是保持现状?”

    “那我不知道。”杨山可不敢泄露天机,会被雷劈的。

    “咱们算朋友吗?”威尔逊一脸郑重,在等到肯定的答复后他接着问,“你是不是和北边有很密切的联系?”

    “不算太密切,就是时不时的有些生意往来。”

    “那在香江的事情上,你站在哪边的?”

    杨山想了想,把车停在了路边,然后扭头认真的对他说,“我实话实说,肯定不会站在你这一边。”

    威尔逊对这个答案并没有感到意外,香江的华人在这个时候没多少人站在带英一边的,当然全心全意站在北边的也不多,大部分人都是站在自己一边。

    “你现在的身份可不一般,香江的制造业出口总额里,与你相关联工厂占了将近三成,至少有十万人靠着你的那些产业吃饭。即便我们不逼你站队,香江人也会的。”

    这句话噎住了杨山,他只能深深的叹口气。

    经过芯片战争之后,杨山的身上就有意无意的贴上了红色标签,虽然大家都不说,但大部分香江民众都这么看。

    而杨山自己对此没有发表过任何的言论。

    “你该好好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已经有人委托我让你表明态度了,他们希望你至少能维护一下我们在香江的利益。”

    “现在不是50年前了,你们那套作法即便在阿三哥那里都行不通,更何况在香江。”杨山低声嘟囔着。

    威尔逊点点头,“行不行的都要试试。别的方面我不强求,肯辛顿在香江的利益我要尽量保全,如果情况不好,我们只能撤离,到时候你可怪我们。”

    说到金钱方面的利益,杨山有了些信心,“离回归还有很久呢,不管你们撤不撤,我都会帮你们赚到更多的钱。实如果做不到,我真把苹果股票给你,说话算数。”

    威尔逊看杨山一副认真的表情,也不再好说什么了,眼前这个家伙是真的不差钱。

    随着时间线越来越临近他前世身处的时代,杨山确实不太在乎钱了。有了前身的那些记忆,根本不用查资料,能赚钱的门道多了去了,随便投资个公司就能赚到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

    比如微软、思科、甲骨文、谷歌、亚马逊、非死不可之类的。

    不对,思科可能不行了,杨山准备把多协议路由器的设想告诉中大电子。

    港股也不错,比如李超人的长江实业,还有世纪初的企鹅qq。

    至于国内的股票嘛,下个世纪就投资茅台吧,省心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