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无奈的穿越 第498章 三代机
热门推荐:
侯亮平说我叛国?我爷代号叫风筝
求道:从九叔世界开始变强
不看美女和大腿,来看杀人和悍匪
航母都有了,你管这叫垃圾回收站
窃汉:从种田养猪开始
我,野神,专刷天道好感度
穿入蔚蓝档案的我,带着多重身份
人族崛起之峥嵘百家
柯南:开局与贝姐合作扬名立万
雅达利的电子游戏机销量正处于喷发状态,杨山的股份几经融资摊薄后,他依然持有6.4%的股份。
虽然还没有上市,但如果按照苹果公司的市销率换算估值,雅达利的市值能达到50亿,即使按半价算,杨山个人持有的股票价值也超过了1亿美元。
如果是明年出售股权的话,估计能翻番,正好可以逢高出货。
“任天堂的横井军平先生想过来拜访您,您要见他吗?”周胜吾问道。
这人是任天堂的研发主管,杨山在前世就听到过这个名字。
“如果他方便的话,我明天晚上请他吃饭。”杨山想了想回答道,他对这人有些兴趣,正好顺便问问他们的计划表,什么时候开始量产游戏机。
周胜吾愣了一下,“杨生,明天晚上你要参加港府组织的圣诞晚宴。”
“哦。”杨山揉揉鼻子,他把这事儿忘了,“那就今天晚上请他吃饭吧,他今晚有安排吗?”
“他一定会同意的。我这就去回复他,地点还定在谭氏酒楼吧。”
“嗯。”
周胜吾刚离开,陈胖子就蹿了进来。
新建造的华人行大厦已经建成,连物业都顺利租了出去。
其中底层的一块150平米的商铺租给了云扬电器,用来展示最新的随身听产品。
这栋实际总投资2.5亿港币建造的22层甲级写字楼是杨山最省心的产业,第一年的回报率就超过了11,也就是说,九年就能收回成本。
唉,还是商业地产的钱好赚啊!
完成使命的陈胖子无所事事,杨山干脆把他调到越同投资,让他担任财务总监。
这几天他都待在越同半导体,会同这里的财务人员整理这一年的账目。
“头儿,今年的收益明显比去年好不少,看来正如你所说的,打服之后才好赚钱。”陈胖子拍着马屁。
杨山对这一年的营收当然心里有数,肯定会超过4.5亿美元。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仙童、Amd等一大波芯片厂家,大概有英特尔公司一半的规模,如果放进全市场对比,估计勉强进前十吧。
当然,与这一行业的龙头老大德州仪器还没法比,只有人家十分之一的产值。
“谁愿意和弯弯打啊,没有工艺研究院主动过来tmd捣乱,咱们的厂子发展的更快。”想起这事儿杨山就一阵憋屈。
与陈胖子闲聊了一会儿,云扬的总经理邹荀洛喜滋滋的走进来,“头儿,陈经理,我来给你们送喜糖。下周我结婚,不准备举办婚礼了。不过要去纽西兰度个蜜月,和老板您请个假。”
云扬转型全力开发随身听市场之后,因为经营理念的差异,总经理宛林中婉拒了杨山的再三挽留,执意回新加坡了。邹荀洛接替他担任了他的职位。
“哈,邹生,恭喜啊!早生贵子哦!”陈胖子客气的抬手道喜,他知道眼前这人是杨山一手培养出来的,与他虽然同为嫡系,但不是一条路上的,所以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给你半个月的假。贺礼我已经准备好了,过几天给你。”杨山瞅了这个有点跳脱的中大一期大弟子,这家伙找个妻子是他在南洋理工上学时候的同学,经过8年长跑,终于结婚了。
又客气了几句后,陈胖子很识趣的离开了。
“云扬那边的事情都忙完了?”
“哦,我来这里主要是见见比尔.门奇先生,问问最新款随身听的集成电路控制芯片的事情。听说门奇先生搞出的那套芯片设计系统已经上线了,我想试试。”
杨山听到后就是一皱眉,“不是已经确定了么,完全由德州仪器负责音频电路的集成设计和生产吗?怎么又变了?”
“我这不是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么?”邹荀洛赶紧解释,“我觉得里外里都是您的厂子......,”
“我不用你觉得,”杨山没等他说完就厉声打断了他的话,“你是云扬的总经理,你要为云扬的发展负责,向云扬的股东负责,什么时候用你考虑越同半导体的利益了?”
“那......,我以为您的意思就是......,”邹荀洛显得有点委屈。
“如果是我的意思我就会告诉你,用不着你猜!”杨山声音更冷了,“回去重做方案,谁家的芯片好就用谁的,一个月内我就要看到完整的设计方案来。看看你办的事情,一个第三代随身听的设计拖拖拉拉七个月还没弄出结果,量产是不是要等到两年后?索尼、松下那些公司会等你吗?你是不是觉得钱赚的太容易,想送他们一些?或者你有骑士精神,想等等他们的脚步,在公平的环境中战胜他们,以证明你的出众能力。”
自从收回云扬后,在杨山的金手指的点拨下,云扬电器孤注一掷研制出一款袖珍型的卡带式放音机,并命名为“随身听”。然后开始向欧美市场和日本市场大肆投放广告,短时间内就掀起了随身听销售热潮,在1978年当年就卖出去90多万台。
1979年由于索尼等公司的产品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云扬随身听销量只增长到110万台。
不过在1980年初,杨山心中的完全体随身听面世,体积比两盒烟都小,比磁带也大不了多少,外表为纯金属外壳、多色彩喷砂工艺表面,使用接触式按键的超小型随身听。
这一跨时代的产品让云扬一举拿到了330万台的超高年销量,几乎独霸市场。从此以后随身听这个名字,就成为了此类设备的代名词。
这样的辉煌成绩,让云扬全年的预计营收超过了37亿港币,纯利润估计有3亿港币,云扬的市值现在也涨到了28亿港币,是杨山接手后的七倍。
估计等今年的年报出来后,股价还能涨一截。
不过杨山自己很明白,他就是占了个先机。
等索尼回过神来,有的是技术和资金在这个赛道上短时间内实现反超,人家的体量是云扬的几十倍。
所以杨山很重视三代机,因为不出意料的话,其他公司在1981年一定会推出重量级产品抢市场的。
他在随身听三代机上加入了线控、自动切歌、双声道、hIFI音质等多种新鲜元素,主打高端市场。另外还推出一种面对时尚年轻人的透明彩色塑料造型的分支。
总之,他要在市场格局还没稳定下来的时候,把产品铺到全世界潜在用户的眼前,尽可能多的抢筹码。
虽然还没有上市,但如果按照苹果公司的市销率换算估值,雅达利的市值能达到50亿,即使按半价算,杨山个人持有的股票价值也超过了1亿美元。
如果是明年出售股权的话,估计能翻番,正好可以逢高出货。
“任天堂的横井军平先生想过来拜访您,您要见他吗?”周胜吾问道。
这人是任天堂的研发主管,杨山在前世就听到过这个名字。
“如果他方便的话,我明天晚上请他吃饭。”杨山想了想回答道,他对这人有些兴趣,正好顺便问问他们的计划表,什么时候开始量产游戏机。
周胜吾愣了一下,“杨生,明天晚上你要参加港府组织的圣诞晚宴。”
“哦。”杨山揉揉鼻子,他把这事儿忘了,“那就今天晚上请他吃饭吧,他今晚有安排吗?”
“他一定会同意的。我这就去回复他,地点还定在谭氏酒楼吧。”
“嗯。”
周胜吾刚离开,陈胖子就蹿了进来。
新建造的华人行大厦已经建成,连物业都顺利租了出去。
其中底层的一块150平米的商铺租给了云扬电器,用来展示最新的随身听产品。
这栋实际总投资2.5亿港币建造的22层甲级写字楼是杨山最省心的产业,第一年的回报率就超过了11,也就是说,九年就能收回成本。
唉,还是商业地产的钱好赚啊!
完成使命的陈胖子无所事事,杨山干脆把他调到越同投资,让他担任财务总监。
这几天他都待在越同半导体,会同这里的财务人员整理这一年的账目。
“头儿,今年的收益明显比去年好不少,看来正如你所说的,打服之后才好赚钱。”陈胖子拍着马屁。
杨山对这一年的营收当然心里有数,肯定会超过4.5亿美元。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仙童、Amd等一大波芯片厂家,大概有英特尔公司一半的规模,如果放进全市场对比,估计勉强进前十吧。
当然,与这一行业的龙头老大德州仪器还没法比,只有人家十分之一的产值。
“谁愿意和弯弯打啊,没有工艺研究院主动过来tmd捣乱,咱们的厂子发展的更快。”想起这事儿杨山就一阵憋屈。
与陈胖子闲聊了一会儿,云扬的总经理邹荀洛喜滋滋的走进来,“头儿,陈经理,我来给你们送喜糖。下周我结婚,不准备举办婚礼了。不过要去纽西兰度个蜜月,和老板您请个假。”
云扬转型全力开发随身听市场之后,因为经营理念的差异,总经理宛林中婉拒了杨山的再三挽留,执意回新加坡了。邹荀洛接替他担任了他的职位。
“哈,邹生,恭喜啊!早生贵子哦!”陈胖子客气的抬手道喜,他知道眼前这人是杨山一手培养出来的,与他虽然同为嫡系,但不是一条路上的,所以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给你半个月的假。贺礼我已经准备好了,过几天给你。”杨山瞅了这个有点跳脱的中大一期大弟子,这家伙找个妻子是他在南洋理工上学时候的同学,经过8年长跑,终于结婚了。
又客气了几句后,陈胖子很识趣的离开了。
“云扬那边的事情都忙完了?”
“哦,我来这里主要是见见比尔.门奇先生,问问最新款随身听的集成电路控制芯片的事情。听说门奇先生搞出的那套芯片设计系统已经上线了,我想试试。”
杨山听到后就是一皱眉,“不是已经确定了么,完全由德州仪器负责音频电路的集成设计和生产吗?怎么又变了?”
“我这不是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么?”邹荀洛赶紧解释,“我觉得里外里都是您的厂子......,”
“我不用你觉得,”杨山没等他说完就厉声打断了他的话,“你是云扬的总经理,你要为云扬的发展负责,向云扬的股东负责,什么时候用你考虑越同半导体的利益了?”
“那......,我以为您的意思就是......,”邹荀洛显得有点委屈。
“如果是我的意思我就会告诉你,用不着你猜!”杨山声音更冷了,“回去重做方案,谁家的芯片好就用谁的,一个月内我就要看到完整的设计方案来。看看你办的事情,一个第三代随身听的设计拖拖拉拉七个月还没弄出结果,量产是不是要等到两年后?索尼、松下那些公司会等你吗?你是不是觉得钱赚的太容易,想送他们一些?或者你有骑士精神,想等等他们的脚步,在公平的环境中战胜他们,以证明你的出众能力。”
自从收回云扬后,在杨山的金手指的点拨下,云扬电器孤注一掷研制出一款袖珍型的卡带式放音机,并命名为“随身听”。然后开始向欧美市场和日本市场大肆投放广告,短时间内就掀起了随身听销售热潮,在1978年当年就卖出去90多万台。
1979年由于索尼等公司的产品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云扬随身听销量只增长到110万台。
不过在1980年初,杨山心中的完全体随身听面世,体积比两盒烟都小,比磁带也大不了多少,外表为纯金属外壳、多色彩喷砂工艺表面,使用接触式按键的超小型随身听。
这一跨时代的产品让云扬一举拿到了330万台的超高年销量,几乎独霸市场。从此以后随身听这个名字,就成为了此类设备的代名词。
这样的辉煌成绩,让云扬全年的预计营收超过了37亿港币,纯利润估计有3亿港币,云扬的市值现在也涨到了28亿港币,是杨山接手后的七倍。
估计等今年的年报出来后,股价还能涨一截。
不过杨山自己很明白,他就是占了个先机。
等索尼回过神来,有的是技术和资金在这个赛道上短时间内实现反超,人家的体量是云扬的几十倍。
所以杨山很重视三代机,因为不出意料的话,其他公司在1981年一定会推出重量级产品抢市场的。
他在随身听三代机上加入了线控、自动切歌、双声道、hIFI音质等多种新鲜元素,主打高端市场。另外还推出一种面对时尚年轻人的透明彩色塑料造型的分支。
总之,他要在市场格局还没稳定下来的时候,把产品铺到全世界潜在用户的眼前,尽可能多的抢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