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之无奈的穿越 > 第522章 记者会二

四合院之无奈的穿越 第522章 记者会二

    “我想说的第二句话是:我对等来的结果有些失望,因为星空台并不是由杨生亲自坐镇。

    就像你们刚才对丁女士的种种质疑,我也与你们有着同样的疑虑。

    她不是科班出身、没有影视从业经历,缺少管理大公司实践证明,年纪太轻,浑身上下没有任何的上位者气息,反而像个工厂里的技术专员。

    大家说的都对,她之前在云扬的科研岗位上干了十年,手下员工最多的时候也不过是几十人。

    我要说的第三句话是:我是有些失望,也不会立即提出与星空台的具体合作项目,但我会选择等等看。

    你们知道杨生在拍出两部超级卖座的电影之前是什么样子吗?是一个拥有二十多个工人的小工厂主,是一个连粤语都说不太利索的大学代课讲师,丁女士现在身上的不足,他当时身上全都有,一个都不差,甚至还更严重。

    可是,杨生现在是什么样子?诸位应该比我看得更清楚。

    所以,我们要不要一起等等看呢?

    我的话说完了。”

    我擦,老邹这马屁拍的真tmd有水平,明里是在帮丁芸解围,暗里是把杨山吹上了天。

    杨山听得都心里发虚、腿上发飘。

    今天把他拉进记者会真是做对了,这人情该咋还呢?要不要把星海影业送给他?

    邹文怀发言结束后,会场上安静了几秒。刚才记者群中散发出的针对丁芸的气势汹汹的气势减弱不少。

    “现在大家可以向杨山先生提问了。”乐易玲出声提醒。

    刚才那个记者再次出声,“杨山先生您好,我是《明报》的记者,请问为什么您在拍出两部卖座的电影之后,突然就收手了呢?”

    这明显不是刚才他想问的问题。

    “因为邹生进来了,我觉得我打不过他。邹生只用了一部电影,就证明我当初的判断没有错。”

    记者群里发出“咦~~~”的声音,真肉麻,原来这两个人是在一唱一和的商业互吹。

    顺便还把两人的对手邵氏贬低了一下。

    嘿嘿,老子终于把刚才的人情还掉了。

    “那您为什么又决定进入电视领域呢?”

    “不是我,是丁芸,她认为这个行业有她参与会更精彩。之前三个月里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看到了,很精彩吧!”

    众人一阵哄笑,确实非常精彩。

    现在记者们也发现了,杨山和丁芸完全不同。

    丁芸回答问题简练干脆,指向性非常明确;而杨山则更圆滑,完全不按套路来,像个真正的商人。

    如果两个人调换一下身份,丁芸是越同半导体的老板,由杨山管理星空电视台,似乎更符合大家的认知。

    而接下来的提问,继续加深这种印象。

    “杨山先生,这是您第一次接受采访吗?”

    “是的。”

    “为什么之前一直拒绝呢?”

    “不习惯!”

    “那为什么这次你同意了呢?”

    嘿嘿,你是想让我说为了丁芸是吧,我偏不说。

    “因为上次为了躲记者,我把我的行李搞丢了,我觉得不值当。”

    噗~~~,一帮记者被杨山胡说八道逗笑了,昨天的《东方日报》上就刊登了杨山入境后丢下行李狼狈逃窜的背影。

    把记者会上的气氛调整轻松之后,杨山开始认真回答问题。

    “你好,我是《经济周刊》的记者,就我所知,您买丽的电视台花掉了价值1.4亿港币的公司股份,而丽的的估值要比您的出价高出不少,请问您是用什么办法说服对方接受这笔交易的。”

    “各取所需吧,具体情况我不方便说。”

    那位记者点点头,继续提问,“那您向星空电视台再次注资1.5亿港币是对这家电视台什么样的具体规划呢?能谈谈您的想法吗?”

    “多少?”杨山感觉对方说错了。

    “1.5亿港币,刚刚丁女士亲口说出的数字。”

    哦,估计是刚才走神,他漏掉了这段对话。

    杨山冲丁芸那边看了一眼,他之前告诉她的数字是一亿,看来她又把自己的零花钱掏了出来。

    “那不是我的钱,我也没什么规划!”

    这个记者感觉发现了大瓜,于是继续挖掘,“这么说这些钱都是丁女士自己的?她有独立的财源?”

    “嗯,当然有。”杨山点点头,“你玩过俄罗斯方块吗?”

    “玩过,雅达利的手持游戏机上就是这款游戏。”

    “全世界每卖出去一个俄罗斯方块游戏拷贝,她的账户就会收到一港币的专利费。类似的游戏专利她手里一共有六项。”

    “那这么说,她每年的收益可能会超过千万港币?”

    “不止。”杨山指了指屋子一角的音箱,“刚才会议开始之前播放的音乐你听过吗?”

    “听过,《VIctoRY》,我买过同名的专辑唱片,百代唱片制作的,花费45港币。”

    “谢谢你给她贡献4港币的版权收益。”

    嗡~~~~,人群中传出了议论声。

    那张专辑在香江的销量超过30万(唱片+磁带),比华语一姐邓丽君的专辑销量还高。

    只不过因为是纯音乐专辑,没有进流行歌曲排行榜而已。

    如果这些人对游戏销量还不太清楚的话,那对这张专辑可太熟悉了,有消息说最近两年这张专辑在全世界卖出去一千万张。这么算下来,丁芸仅靠这张专辑就赚了几千万港币。

    无聊的丁芸终于在实验室把杨山带过来的歌曲全部重置了一遍,然后挑了十首与《VIctoRY》风格类似的乐曲,分离出完整的乐谱,交给专业的交响乐队演奏,灌录出一张专辑,交给百代公司销售。

    都是那种人听了热血沸腾、牛听了能多耕二亩地的激昂乐曲。

    然后理所当然的爆卖!只不过因为丁芸在唱片圈没什么知名度,所以只拿到了8%的版税收入。

    所以,后来的穿越者还是别搞实业了,文艺口的钱实在太好赚了。

    “这里有无线电视台的记者吗?”杨山抬眼在人群中寻找。

    有人举手示意。

    “你们电视台下边有个华星娱乐公司,去年年中的时候这家公司从云扬电器的音响事业部进了一套专业的调音设备,花费230万。对吧!”

    “应该是。”这个记者也不确定,但是云扬的大老板说的话应该没错。

    “嗯,音响事业部的收益是单独核算的,丁芸个人从这一笔交易中赚到3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