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我,娄小娥的靠山 > 第435章 选址不当

四合院:我,娄小娥的靠山 第435章 选址不当

    众人点头后各自散去。

    与此同时,在傻柱的火锅店。

    短短半个月,他们的生意非常红火。

    但和于丽相比,差距依然明显。

    于丽已经在同一条街开了五家分店,而傻柱他们目前只有一家。

    此外,于丽的员工数量也比他们多。

    “干爸,我们什么时候开第二家店啊?于丽都开了五家了。”

    棒梗趁空闲凑近傻柱,小声问。

    他想成为院子里最成功的人。

    “别着急,我们的本金还没回笼呢,等收回成本再说其他。”

    傻柱耐心劝道。

    “干爸,要不要去银行贷点款?最近很多人都去贷款。”

    棒梗提议,“如果我们贷款开店,两家店的收入肯定比一家高得多。

    两店同时运营,很快就还能清贷款,你看于丽那边人流量那么大,他们应该早就回本了吧?”

    棒梗有些不甘心地补充,却忽略了风险的存在。

    \"哥哥,你怎么还在那边闲着?咱们店里这么多人来吃饭,你快过去招呼一下。\"一边忙着擦汗的愧花催促着棒梗。

    \"马上就好,我这就去。\"棒梗急忙回应。

    \"赶紧去吧,要是想开第二家店,还得等我们从成都回来。

    而且借钱的事得和你妈商量,我做不了主,家里大小事都是她说了算。\"傻柱对棒梗说道。

    听傻柱这么讲,棒梗的脸上闪过一丝失落。

    但他心里明白,这个机会并不容易,借了钱开店确实能赚钱,可这只是他的单方面愿望而已。

    \"这孩子只想着赚钱,也不想想现实情况。\"傻柱看着棒梗离去的背影说道。

    前台的秦淮茹正低头看账本,嘴角的笑容藏不住她的喜悦。

    近半个月来,他们收入颇丰。

    自从开业第一天起,每天顾客络绎不绝,收入更是节节攀升。

    如今一天的收入远超从前开餐馆时的数字。

    想到未来赚到足够资金后能再开一家火锅店,秦淮茹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憧憬。

    尤其听说对面于丽已经开了五家分店,秦淮茹心中充满了羡慕。

    女人总是爱攀比,看着于丽的成就,秦淮茹也想复制成功。

    \"傻柱,过来一下。\"

    秦淮茹心中早有打算,见傻柱在忙碌,便挥手叫他过来。

    \"来了。\"傻柱迅速来到秦淮茹身边。

    秦淮茹把心里的想法告诉了傻柱。

    \"你也想开第二家火锅店?\"

    \"咱们现在这家店的情况你也清楚,要是再开第二家,又得花不少钱。\"

    傻柱皱眉说道,光这一家火锅店已经让他提心吊胆了。

    而且为了这家分店,他还向贾张氏借了两万块。

    这笔钱还没还清,至少得等还完这些钱再说第二家的事。

    \"唉,傻柱,这是个好机会啊!你看于丽都已经开了五家火锅店了。

    她啥事没有,赚的钱翻了五倍。

    咱们要是开两家,赚的就是双倍。

    这条街上现在人越来越多,以前这里冷冷清清的,现在这么热闹,房租肯定还会涨。

    咱们得趁早把铺子定下来,不然以后想开店成本更高。\"

    \"再说,火锅店这么赚钱,你也不是不知道。

    你看于丽他们,开五家都不会倒,咱们开两家更没问题。\"

    秦淮茹劝道:\"对,开两家确实能赚钱,但钱从哪里来?我们这家店的成本还没回本呢,哪有钱开第二家?\"

    傻柱一脸苦恼:\"借呗,可万一亏了怎么办?\"

    \"傻柱,你人脉广,找人借点钱,肯定能借到。

    到时候先把借的钱还了就行,至于我婆婆的钱,晚点还也行。\"

    秦淮茹在一旁鼓励着。

    听到这话,傻柱的脸色有些难看。

    万一借钱开店亏了,还不上怎么办?

    \"别犹豫了,放心吧,肯定不会亏的。

    这半个月赚的钱你不是不知道,才半个月就赚这么多。

    要是开两家,不就是两倍吗?\"

    秦淮茹满脸兴奋地说:“光是一家火锅店就这么挣钱,要是再开一家,肯定更赚钱!”

    傻柱担忧地说道:“秦淮茹,这样做是不是太冒险了?冬天快结束了,万一之后生意不好,怎么办?”

    “傻柱,别担心,你看于丽他们开了好几家火锅店也没出问题,我们开一家怎么会有什么风险?”

    秦淮茹满脑子都是赚钱的想法。

    傻柱见秦淮茹执意要开店,只能无奈同意:“好吧,今天人少时我试试去借钱。”

    秦淮茹听后立刻喜形于色:“放心吧,这次一定赚大钱。

    于丽他们这条街开了五家店,我们也抓紧机会开起来,别人还没注意到呢。”

    傻柱苦笑点头:“行,先忙吧,等闲下来我去借钱。”

    与此同时,在街角,刘海身穿厚棉袄,手里拎着垃圾袋捡空瓶,这是他唯一的收入来源。

    两个儿子都不再理会他,他只能独自谋生。

    他的积蓄被许大茂骗得一分不剩,还欠下不少债务,甚至都没能把于丽他们的钱还上。

    \"开家火锅店这么赚钱,早知道就把钱投到火锅店了。

    要是我的钱能多开几家火锅店,情况肯定不一样。\"刘海中站在繁华街道旁的火锅店前感慨道,心中满是艳羡。

    但如今他已经没有任何资本可以翻身了,连生活都难以维持。

    主要靠捡废品勉强糊口。

    要是当初没买电视,没那么贪心,现在应该衣食无忧了。

    想到这里,刘海中无比懊悔,但无论怎样后悔,过去的时光都无法重来。

    \"要是儿子们孝顺就好了。\"

    刘海中懊恼地低语:\"要不是当初偏袒大儿子,现在也不至于如此。\"

    刘海中心想,如今后悔莫及。

    正当他蹲在垃圾桶边拾荒时,无意间抬头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人不是别人,正是李建设。

    \"二大爷在这儿捡塑料瓶呢?\"

    李建设笑着打量刘海中说道。

    \"呵呵,我还得攒点,不然以后吃什么?全指望卖这些废品过日子了。\"

    刘海中勉强挤出一丝笑意,他知道此刻的李建设是他惹不起的人物。

    \"你可以去火锅店门口捡,那里瓶子更多。

    火锅店里客人多,喝水自然也多,丢弃的瓶子肯定不少。

    你去那儿捡,赚得也会多些。\"

    李建设语气温和地说着,眼神里却没有丝毫轻视之意。

    毕竟刘海中已经够惨了,他不愿落井下石。

    再说,李建设还记得剧情结尾,刘海中最后意识到错误并有所改变,这样的人都值得宽容,没必要赶尽杀绝。

    \"谢谢您,李建设。\"

    刘海中满脸笑意地离开,却低头快步走远。

    对他而言,这实在太丢脸了。

    身为大院里的二哥,如今靠拾荒维生,想到这儿他就满心委屈,却又无计可施。

    李建设望着刘海中离去的身影,摇头叹息。

    这一切都源于自己的选择。

    若当初能公平对待两个儿子,或许局面完全不同。

    他知道,刘光天和刘光福在自己这儿挣了不少钱。

    只要他们稍有孝心,刘海中也不必如此艰辛,仅靠两个儿子的资助,就能让他衣食无忧多年。

    不过,这类家事李建设并不打算插手。

    谁都有难处,而且刘海中对子女一向严厉,这也算是一种警示吧。

    刘海中离开后,李建设转移视线,打量起周边的餐馆和服装店。

    这条街八成产业归他所有。\"改造成商业街应该是个好主意。”

    他心想,若是成功,收益肯定可观。

    随后,李建设仔细观察街道布局。

    他很快注意到,来此消费的人大多是为了娱乐或购物。

    这条街完全可以根据这两方面需求重新规划。

    “该启动下一步计划了。”

    李建设轻声自语。

    毕竟这个时代人们对购物和娱乐的需求还较低,像后来21世纪的商场那样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概念尚未普及。

    在这个年代,这样的理念还未提出。

    那时的商场主要功能便是购物与娱乐。

    只是很少有人会留意到这点。

    一旦有人稍微留心,就会有所发现。

    当然,这些细节几乎无人留意,即便有人注意到,恐怕也不会太放在心上。

    在这个谨慎为先的时代,大家都小心翼翼地避免犯错,可他却与众不同。

    “不知这样操作会带来怎样的效果。”

    李建设心中思索着。

    无论如何,接下来的商业计划势在必行。

    ……

    某豪华房间内,上官晴天看着手中的财务报表,脸色阴沉。

    未曾想他们一直在模仿李建设的商业模式,结果却一败涂地。

    “你们全是无能之辈!连李建设的模式都学不像。”

    “为何开了这么多店,至今仍在亏损?”

    上官晴天语气冰冷地质问。

    “老板,我们新开的店铺不知为何,选址远不如李建设他们的好。”

    “而且他们的客流量比我们多得多,尤其是紧挨着那家火锅店。”

    “那边什么都有,人们下了班既能吃饭又能购物,也算合情合理。”

    此时,下方一位负责人满脸堆笑解释道:“我认为这次的问题并非我们自身,而是选址不佳。

    只要位置选得好,自然能盈利。”

    显然,他认为只要改善选址,就能扭转局面。

    殊不知,再差的地方,如果不善加经营,也难以获利。

    “你是说我们的选址出了问题?”

    上官晴天眉头微皱,目光扫向这位男子。

    中年男子赶忙点头笑道:“依我看来,这次确实是我们选址不当。

    若是选址更佳,结果定不会如此。”

    男子笑容满面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