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我,娄小娥的靠山 > 第443章 进去看看

四合院:我,娄小娥的靠山 第443章 进去看看

    “嘿!你们是做生意的吗?缺斤少两还有理了?难道是我讹你们不成?”

    中年男子冷声道,随即转向四周用餐的客人高声说道:“大家看看,我在吃羊肉。”

    “这羊肉份量根本不够,老板还反过来诬陷我吃了不少。”

    中年男子对着大厅里的食客说道,“咱们都在这儿吃饭,看看你们的羊肉和我的是否一样。

    如果一样的话,那这家火锅店肯定有问题,故意糊弄顾客,这种做法实在不地道。”

    他话音刚落,周围的食客赶紧查看自己桌上的羊肉。

    一看之下,他们发现桌上羊肉和中年男子的几乎完全一致。

    这里似乎有一些字符乱码和错误格式,我将尽力修复并简化内容,保持原意:

    原本的描述提到一群人怀疑火锅店的羊肉分量不足。

    有顾客将羊肉倒出检查重量,想确认是否真的缺斤少两。

    棒梗作为负责人,脸色不好看,因为他之前交代厨房每盘羊肉少放一些。

    但没想到被客人发现了。

    愧花建议找父母来解决,但棒梗阻止了,决定自己处理。

    他去后厨告诉正在切肉的伙计调整做法,但伙计抱怨这样做会影响他的声誉。

    棒梗安慰伙计说钱的事不用担心,先拿去用,不够再找他。

    火锅店疑被顾客质疑羊肉分量不足。

    有人打算称重验证。

    棒梗得知后心情不佳,他曾指示厨房每盘少放一点,本以为不会被察觉,却意外被发现。

    愧花提议找家长帮忙,但棒梗选择独自应对。

    他告知后厨继续调整,同时安抚担心影响名声的伙计,承诺会承担后果。

    \"你就把这事担起来,等事情平息了,我会重新聘你回来。\"

    棒梗对身旁的伙计嘱咐道。

    棒梗果然心机深沉,这样的主意都想得出来。

    伙计看到棒梗拿出的钱后,脸上立刻浮现出一丝喜意。

    若能拿到这笔钱,这份差事也值得,毕竟这是个难得的机会。

    \"好,你让我怎么做都行,这钱我先收下了。\"

    伙计满脸喜悦地将棒梗递来的钱揣进口袋,显然已决定承担此事。

    况且,这毕竟是他们火锅店内部的问题。

    见伙计答应下来,棒梗终于松了口气,只要有人担责,这事便能迅速解决,只要不是他们的责任,火锅店的名声就不会受损。

    想到此,棒梗不禁长舒一口气。

    \"你这次可是立了大功,到时定会给你涨点工资。\"

    棒梗拍拍伙计肩膀笑着说道。

    \"这点小事算不了什么。\"伙计忙笑呵呵回应,内心却十分欢喜。

    这种机会并不常有。

    就在棒梗和伙计商议对策时,刚去称羊肉重量的顾客返回店里。

    \"大家留神,他们家羊肉分量不足,刚才那一小袋正是从先前盘子倒出的。\"

    \"说是足一斤,实际才九两多点,不仔细瞧根本看不出,太缺德了,简直黑店!\"

    这位提着袋子的食客是这家火锅店的老顾客。

    本因这里口味佳而来,谁知吃这么久才发现羊肉份量缩水,这明摆着是骗人,越想越生气。

    火锅店内突然热闹起来,众人议论纷纷。

    “真没想到他们会这样做,以后再也不来了。”

    “味道虽好,但老板太黑心,九两肉却按一斤收费。”

    “就是,这老板太过分了,我们不能就这么算了,得让他退钱。”

    “没错,我们只吃了九两,却付了一斤的钱,这不公平。”

    “这老板怎么可以这样?太缺德了!”

    正在用餐的客人愤慨不已。

    对他们而言,本想轻松就餐,却遭遇骗局。

    他们的钱来之不易,绝不是任人宰割的。

    棒梗和伙计商议后,带着人来到大厅。

    虽然一切尽收眼底,但他无能为力。

    既然事已至此,只能想办法补救。

    “各位静一静。

    这次是个误会,本应切一斤羊肉,但伙计弄错了秤,所以今天吃的都按九两算。”

    “为了惩罚失误的伙计,他将不再在我店里工作。

    请大家放心用餐,今后不会再有类似问题。”

    棒梗向大家连连摆手,试图平息众怒。

    毕竟这事出在他的店里,若不妥善解决,势必影响声誉。

    这条街上有太多同行,竞争激烈,他必须维护店面形象。

    饭店老板的话让不明 ** 的人们终于明白了情况,刚才那位率先发言的中年男子也舒展了眉头。

    没有什么比名誉更重要,竟有人恶意中伤他,既然如此,这件事必须查个水落石出。

    “这说得通,九两肉怎么能当成一斤卖?这不是欺诈吗?”

    中年男子语气稍显平和,“不过你们店员犯这种低级错误确实不该。”

    “没错。”

    “但咱们之前吃火锅时是不是也按九两算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岂不是我们吃亏了?”

    “确实是这样。”

    看到大家渐渐平静下来,棒梗松了一口气。

    然而就在他刚放松时,一位正在用餐的年轻人突然站起。

    “老板,您这样做不太地道。

    这次是被发现了,那之前的一次呢?难道也要按一斤收钱吗?那么之前在这里吃的羊肉钱是不是也该退还?”

    年轻人转向棒梗继续说:“不然的话,我们之前每次吃火锅,岂不是都要多付一两肉的钱?这笔钱必须退回!”

    此言一出,常客们开始议论纷纷,他们从未想过这样的问题。

    “对啊,老板,我们之前来这里吃了三次火锅,总共吃了十斤羊肉,如果按九两算的话,那十斤里其实只有九斤,您得退给我们一斤羊肉的钱。”

    “没错,我们也来了好几次,如果只针对这一次,那前面几次又该怎么算?”

    “是啊,这样不公平,前面几次的羊肉钱也应该退回来。”

    屋内的人纷纷起身表达不满。

    旁边的棒梗听到这话,脸色变得铁青,他万万没想到大家会追究到之前的火锅消费上。

    他完全没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

    照这样说来,今天岂不是要损失惨重?他们才刚开始造假而已。

    刚启动造假计划就出了这种事,肯定是要赔钱的。

    而且这件事显然不可能不付出代价就能解决。

    想到这儿,棒梗一狠心说道:

    “你们说得有道理,那就这么办吧。

    凡是来店里吃过第二次火锅的,都算老顾客,今天餐费五折。”

    棒梗一咬牙说道,目前这事不花点代价恐怕无法平息。

    想到要赔钱,他就心疼,但眼下也没别的办法。

    听到棒梗的话,在场吃过火锅的人都露出喜色。

    这样做还算合理,他们在店里吃火锅花了不少钱,能打五折确实划算。

    那名年轻男子听完也压下了怒火,这次的事总算圆满解决。

    棒梗见大厅里的人安静下来,松了口气。

    要是这事闹大了,对他们来说绝非好事,一下子得罪这么多人,以后谁还会来店里吃饭?

    幸好事情没按他的预期发展。

    这时整条街上人来人往,很多人逛街购物。

    两个长相有些相似的男子边观察四周边聊天,看到这般热闹景象都很开心。

    “我就说这条街会火起来,没想到这么火。

    早知道当初就多投资几家店铺,不然就错过这么好的商机了。”

    刘光天看着熙熙攘攘的大街兴奋地说。

    对他们而言,只要地方热闹,就会在这座城市开设多家店铺。

    李建设加盟的店铺数量令人震惊,短短半个月内,仅一座城市的加盟店就已超过百余家。

    每家店每天卖出的衣服数量极为庞大,而且这只是其中一座城市,其他城市的布局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李建设坚持火锅店与服装店必须同区域开设,尽管不明其初衷,但观察到街道人流后,众人似乎有所领悟,或许正是两者互补才吸引如此多顾客。

    “李建设眼光真是独到,我们当时根本没想到这么好的策略。”

    刘光福感慨道,他虽为李建设手下,但也对同行的发展羡慕不已。

    相比而言,傻柱和秦淮茹自主创业,日子显然更滋润,如今傻柱的两家火锅店收益颇丰。

    刘光天听罢,皱眉劝道:“这未必是好事,这条街火锅店太多,竞争激烈,他们要站稳脚跟不容易。

    况且,谁能保证人流量一直如此?一旦减少,后悔都来不及。”

    “话虽如此,”

    刘光福附和,“可谁能像他们一样,拥有这样的发展机会呢?”

    李建设虽然很有钱,但他们选择跟随他并未实际投入资金。

    即便计划失败,他们也无太大损失,而若成功,收益将是惊人的。

    然而高回报伴随高风险,因此他们放弃了自行开店的想法。

    毕竟在李建设手下工作,收入已相当丰厚,他们只需等待工资按时到账,无需额外努力。

    \"确实如此,要是哪天整条街突然失去大量顾客,商铺肯定难以为继。\"刘光福摇摇头说,随后又想到什么似的继续道:\"听说王氏集团在另一条街开了多家火锅店和服装店,那条街本就冷清,可自从他们进驻后,人流量倒是增加了不少。

    只是跟我们这条街相比,差距依然巨大。\"

    \"你说的就是不远处的那条步行街吧?\"不光听一脸困惑地问。

    \"没错,就是那条街。

    经过王氏集团的运作,现在也有人去那边消费,但与我们这条街相比,依旧逊色许多。\"

    \"他们怎么可能跟我们这条街较量?我们这条街可是李建设投资打造的。\"

    \"你想想李建设做的那些事,哪一件不是大事?无论袜子厂、鞋厂还是服装厂,乃至如今的火锅店,只要沾上他的名号,无不盈利丰厚。\"

    \"哪像王氏集团,尽管财力雄厚,却仍需大量开店来竞争。\"

    \"不过据说他们也没赚到多少钱,不然也不会让咱们那位跳槽过来。

    要不是他,我们也无法这么快促使他们调整策略。\"

    刘光福和刘光天边走边聊着这条街上的事。

    他们突然在傻柱和秦淮茹新开的火锅店前停下脚步。

    \"要不咱们进去看看?好久没在这儿吃火锅了。\"

    \"正好尝尝傻柱的火锅店怎么样。\"刘光天看着热闹的店铺,问旁边的刘光福。

    刘光福摸了摸肚子,确实有点饿,一上午忙下来还没吃饭,便点头同意了。

    \"走,进去看看。\"

    刚进门,傻柱就笑着迎了上来,但看到进来的是刘家兄弟后,脸色立刻沉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