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我,娄小娥的靠山 > 第466章 议论纷纷

四合院:我,娄小娥的靠山 第466章 议论纷纷

    “许大茂为什么要公开配方?他的店不是一直很红火吗?”

    刘光福疑惑地问。

    他对许大茂再了解不过了,许大茂向来是个骗子,没想到他的火锅店竟然火了。

    更令人意外的是他竟然公开了配方,这完全不符合许大茂的性格。

    许大茂一向是无利不起早,如今这样做肯定另有目的,不可能无缘无故分享这么赚钱的秘密。

    刘海中看出两个儿子对此毫不知情,便笑着解释说:“还能有什么原因?肯定是他们的火锅店太火了,惹得‘傻柱’他们眼红罢了。”

    “今天中午,‘傻柱’联合几家火锅店的老板去许大茂店里 ** ,要求给出说法。

    要是许大茂无法交代清楚,他们就要砸了他的招牌,让大家都没法做生意。”

    “现在许大茂也是没办法,只能公开火锅店的配方,这条街上的人都已经知道了。”

    “那条街上喜欢吃这种火锅的人不少。”

    听罢此言,刘光天和刘光福终于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难怪他们一直觉得奇怪。

    毕竟那条街上人流量不小,大家都眼红许大茂一家的收入。

    尤其是许大茂和傻柱关系对立,不搞点事反而才奇怪。

    但问题是,一旦大家都知道了这个火锅配方,那不是白忙活了吗?

    “爸,您想得太复杂了。

    配方已经外泄,我们再开火锅店还能赚什么?”

    刘光天质疑道,对父亲的想法表示怀疑。

    “要不咱们去街上瞧瞧?”

    刘海中见两个儿子不信,急忙解释并提议带他们去看看实际情况。

    说话间,他就打算领着儿子们前往那条街,毕竟他对那里的情形很熟悉。

    此时正值赚钱的好时机,若错过,恐怕就难有收益了。

    毕竟知道配方的人多了,即使大家都开店,也不一定都能盈利。

    然而,刘海中并不担心亏损。

    他知道傻柱也是借钱开店的,傻柱怎么可能亏本呢?即便配方不再带来超额利润,他还有其他出路。

    刘光天和刘光福交换了一个眼神,显然有些不信服。

    他们跟随李建设一段时间后,有了自己的判断。

    若是真像刘海中说的这般简单,那为何周围人都没行动?

    于是,这对兄弟决定亲自去看一看。

    果然,当他们走进这条街时,发现这里异常热闹,几乎所有的火锅店都座无虚席。

    即使已过中午一点,高峰时段已过,依然如此。

    如果是在正午高峰期,人应该会更多吧。

    他们若能开一家这样的火锅店,或许真能赚些钱。

    想到这里,两兄弟心里蠢蠢欲动。

    尽管他们目前收入不错,但毕竟依赖李建设,多少有些风险。

    万一哪天被辞退,他们还真不知如何是好。

    好在手头还有些积蓄,若是用来开个火锅店,不仅能赚点钱,将来实在不行还能卖给于丽他们。

    兄弟俩越想越觉得这是个好机会,火锅店以后可能会带来更大收益。\"怎么样?我没骗你们吧?现在开火锅店绝对赚钱,谁做谁知道。”

    “要不是我现在缺资金,早就开了,就是因为没钱,才一直没行动。”

    刘海中看到两个儿子惊讶的表情,笑着解释道:“我的目的达到了,就是要让你们明白开火锅店有多赚钱,好让你们愿意投资。”

    毕竟他自己没钱,能否开店全靠儿子们。

    只要儿子们愿意出资,事情就好办;若不出钱,开火锅店就无从谈起。

    如今开家火锅店所需资金不少,仅靠他根本无法承担。

    而两个儿子跟着李建设工作多年,手里有些积蓄,若是能拿出一部分来,开火锅店不成问题。

    他的翻身之机终于到来,关键在于儿子是否愿意投入足够的资金。

    如今,傻柱已拥有两家火锅店,他懊悔当初没拒绝与许大茂合作电视生意。

    尽管目前收入可观,但后悔已无济于事。

    “吃火锅的人真不少。”

    刘光天看到眼前的热闹景象,不禁惊讶地说,刘光福也是一脸震撼,这种场景对他来说实属罕见。

    中午时,他们见过许大茂火锅店人气颇高,却没料到公开配方后,会有这么多人涌向火锅店。

    若这利润全归许大茂,那将是个天文数字,可惜配方已被公开。

    刘光福顿时心生念头,看着父亲提议道:“开火锅店可行,但我们不用您出资。

    我们出钱,您出力,分您20%,您觉得如何?我们可以帮您筹资。”

    刘海中听闻出钱便欣喜不已,但一听要分走80%的利润,脸色骤变。

    这不是让他继续当个打工的吗?即便剩下20%,似乎也不算多。

    “这20%会不会少了些?不如30%?”

    刘海中试探着问,他明白自己在儿子面前毫无话语权。

    毕竟儿子们有能力 ** 经营,如今由他接手已是难得。

    “爸,我们出钱风险不小,您若拿30%……”

    “那我们的风险太大了,必须尽快回本。”

    “要不这样吧,在我们收回成本后,赚到的利润我们可以分六成。”

    刘光天提议。

    刘海中听后眼睛一亮,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收回成本后他只需分四成即可,毕竟他是无本经营,不用承担资金风险。

    想到这里,他立刻点头同意:“好,就这么办。”

    刘光福听到父亲的要求,心里稍感宽慰。

    虽然父亲不仅出钱还要占大头,但至少在收回成本后能分走四成。

    毕竟欠于丽的钱不少,分得多一些才能更快还清债务。

    再说,他们和父亲关系亲密又可靠,将来这个火锅店也会是稳定的收入来源。

    这样一想,他对这个安排也就接受了。

    “行,今晚我就把钱送来。”

    刘光天点头答应,简短交代了几句后便离开了。

    看着两个儿子离开,刘海中满心欢喜。

    有了这笔启动资金,他终于可以着手开店了。

    接下来的任务很简单,就是找个好位置开火锅店。

    毕竟,有个好地段会吸引很多人光顾,而在偏僻处开店则很难盈利。

    “总算是有了这笔钱,接下来就去找个地方开火锅店。”

    刘海中喃喃自语,随后开始在这条街上四处寻找合适的地点。

    只要找到合适的店面,稍加装修就能营业。

    如今吃火锅的人很多,顾客不会太挑剔,而且他发现有些火锅店的环境并不好。

    有不少人选择在火锅店内用餐,这表明顾客对火锅店的装修并不太挑剔。

    毕竟,如果他们在意这些,就不会光顾那些环境一般的火锅店。

    ……

    此刻,许大茂的火锅店正面临一些变化。

    自从他公开了店内的秘方后,生意明显减少了许多,这让他十分苦恼。

    但这也是一次尝试,要不是傻柱逼迫他,他也不敢轻易冒险。

    “该死的傻柱,总有一天我会找回场子的。”

    许大茂心想,目前他要考虑的是如何改善火锅店的经营。

    虽然他的店铺与其他同行相比毫无优势,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提升服务质量。

    只要服务到位,他相信会有不少顾客光临。

    他知道李建设的火锅店服务很好,只要模仿他们的做法,他也能让自己的店铺焕发生机。

    想到这里,许大茂心中充满期待。

    然而,他也明白这对自己的能力是一种考验。

    如果失败,两家火锅店的倒闭只是早晚的事,而且整条街的火锅店都在使用他的配方。

    “你们几个必须做好店内的服务工作,如果因为服务不好导致顾客不满,我第一个扣你们工资。”

    许大茂对一名正在打扫的服务员大声训斥道。

    “明白了。”

    服务员脸色不太好看,勉强点了点头。

    “你的火锅和其他店的味道差不多,能不能便宜一点?”

    一位顾客问道。

    服务台前,一位刚用完餐的中年男子手里拿着牙签剔牙,转头对负责结账的服务员说:“我们很多店都是小本经营,哪能随便降价?根本赚不到钱。”

    服务员愁眉苦脸地回应着,虽然有些为难,但她明白得罪顾客可不是好事,毕竟以后还得指望这些回头客。

    话音未落,许大茂笑盈盈地走近,温和地说:“只要客人满意,少收点也没关系,把尾数抹了吧。”

    他朝服务员使了个眼色,后者立刻心领神会,迅速调整了账单递给中年男子。

    男子顿时眉开眼笑,对许大茂赞许道:“还是你们老板大方,这样才对嘛!”

    调侃了几句后,他付了款,满意地离开。

    待客人走后,许大茂松了口气,告诫前台服务员:“以后遇到类似情况,能抹零就抹零。”

    “好的,明白了。”

    服务员点头应允。

    ……

    另一边,傻柱的火锅店里,他欢笑着送走了最后一批客人,随手擦了擦汗,感慨今日生意兴隆。

    自从改用了许大茂提供的配方,他的火锅店人气大涨,收入颇丰。

    傻柱暗自庆幸自己的决定英明,要是当初不是他牵头找许大茂理论,说不定现在这家店早就撑不下去了。

    傻柱看着正收拾东西的秦淮茹,脸上满是得意之色,“今天这局面全靠我啊,要是没有我,咱们这家火锅店哪能有现在这么红火。”

    “行了,别自夸了,虽然今天客人不少,但咱们的服务也不能马虎,以后能不能继续盈利,全看这些顾客。”

    秦淮茹一边整理物品一边提醒傻柱。

    傻柱笑着回应:“放心吧,我会把桌子收拾干净,可不能让客人因为环境不好就换了地方吃饭。”

    秦淮茹接着说:“要是接下来一周还能这么忙,我们可以考虑再开一家分店,趁着这个势头好好发展。”

    傻柱眼睛一亮,笑道:“对呀,这么赚钱的机会可不多,咱们得抓住。”

    秦淮茹点头同意:“嗯,只要我们赚到足够的钱,新开一家店没问题。”

    与此同时,李建设也来到早已划定的区域,那里已经有许多机器在运转,不少人围观看热闹。

    大家对这种场面感到新鲜,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