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抗战:这个小孩有点冷 > 第425章 我们大锤抡的很好

抗战:这个小孩有点冷 第425章 我们大锤抡的很好

    鲲鹏-运输机

    察里津前线,复兴军“雪狼”雇佣兵团驻地。

    寒风裹挟着罗荒野的酷烈,卷过伊提尔河左岸被炮火反复耕耘、冻得如同铁板般的焦土。

    空气中弥漫着硝烟、血腥和冻土特有的刺鼻气息。

    一片相对完整的工业厂房废墟被改造成了复兴军“雪狼”佣兵团的临时驻地。

    铁丝网环绕,哨塔高耸,穿着深灰色雪地伪装作战服、臂章上绣着狰狞狼头的士兵们警惕地巡逻着。

    他们眼神锐利,动作干练,与周围衣衫褴褛、疲惫不堪的毛子士兵形成了鲜明对比。

    营地中心,一座相对完好的车间被改造成了指挥部。

    室内燃烧着铁皮炉子,驱散着些许寒意。

    李峰,这位复兴军特种作战总教官,“雪狼”佣兵团的最高指挥官,正俯身在一张巨大的大林格勒城区的地图上,穿着剪裁合体的复兴军制式、肩章上没有任何军衔标识的军官呢大衣。

    只有一枚不起眼的、象征着复兴军高级军官的银色狐狸徽章。

    此刻李峰眉头紧锁。

    就在这时,一个金发碧眼、身材魁梧的原毛军少校,被李峰发掘并吸纳的副官安德烈,快步走进。

    “报告团长!”

    安德烈递上一份电文。

    “摩斯方面再次催促,要求我们配合第62集团军,对‘红十月’工厂区域的汉思残部发起一次‘决定性’的突袭。”

    “务必在‘指环’行动最后阶段拔掉这颗钉子!”

    李峰接过电文,扫了一眼,随手丢在布满灰尘的铁皮桌上,发出“哐当”一声轻响。

    他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嘲讽。

    “决定性突袭?哼,用我们‘雪狼’的命,去填他们指挥失误造成的窟窿?”

    “回复他们,目标区域地形复杂,汉思火力配置不明,贸然强攻损失不可估量。”

    “按照协议规定,我们非必要不出手,让他们自己的突击队上吧。”

    李峰拒绝的很干脆。

    安德烈犹豫了一下,低声道。

    “团长,摩斯那边…大林先生的私人代表,伊万诺夫昨天又来了,语气…很强硬。”

    “他说这是最高统帅部的直接命令,关乎整个战役的荣誉…”

    “荣誉?”

    李峰猛地抬起头,锐利如鹰隼的目光直视安德烈,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压迫感。

    “安德烈,你跟了我多久了?我们‘雪狼’的荣誉是什么?是完成胡力团长的战略目标!”

    “是最大限度地保存力量,是在关键时刻给予敌人致命一击!而不是给某些人捞取资本当炮灰的!”

    “回复他们,时机未到!执行原定防御警戒任务!”

    “是!”

    安德烈被李峰的目光慑住,立刻挺直腰板应道,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随后转身去传达命令。

    看着安德烈离开的背影,李峰疲惫地揉了揉眉心。

    察里津的战斗残酷远超预期,但有了胡力当初承诺的四次精准远程导弹打击,摧毁关键交通枢纽、汉思的重兵集结地和指挥部,大大迟滞了汉思的攻势,减轻了毛军的压力。

    但胡力的“消耗”战略意图始终像一根刺扎在他心里。

    李峰作为执行人,既要确保毛军不被彻底打垮,又要眼睁睁看着他们在消耗中流血,这种在钢丝上跳舞的感觉,让他心力交瘁。

    更让李峰隐隐不安的是,最近营地里弥漫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氛。

    一些熟悉的面孔,眼神似乎多了些闪烁。

    一些原本训练有素、令行禁止的老兵,在执行非战斗任务时,偶尔会流露出懈怠和抱怨。

    李峰以为是长期战争带来的疲惫和思乡情绪,加上这些人并不是“嫡系”,所以并未深究。

    毕竟,这一万五千名士兵。

    虽然都是他从毛军、敌后游击队甚至坑蒙拐骗、精挑细选、一手训练出来的精锐,但他们骨子里流淌的,终究拉夫人的血脉。

    在这片被战火蹂躏的故土上,家国情怀肯定是根深蒂固的。

    但李峰并不知道,一张无形的、精心编织的巨网,正悄然笼罩在他的“雪狼”兵团上空...

    摩斯,克里宫,大林的私人书房。

    壁炉里的柴火‘噼啪’作响,驱散着冬宫的阴冷。

    烟雾缭绕中,大林叼着他标志性的烟斗,站在巨大的窗前,背影如同一座压抑的冰山。

    在他身后,站着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实际掌控者,贝利亚。

    贝利亚身材矮胖,戴着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毒蛇般阴冷狡黠的光芒。

    “贝利亚~”

    大林的声音低沉,带着浓重的鲁吉亚口音,他没有回头,目光仿佛穿透了厚重的窗帘,投向了遥远的伏尔河。

    “那个华国人(指胡力)派来的‘雪狼’,还有他手下那群…变节的拉夫人,他们现在怎么样?”

    “还是像刺猬一样缩在壳里,不肯为伟大的沙黄母亲流尽最后一滴血吗?”

    他的语气里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厌恶和讥讽。

    贝利亚微微躬身,脸上堆起恭敬的笑容,声音却如同毒蛇吐信。

    “大林先生,李峰和他的‘雪狼’依旧顽固地执行着他们所谓的‘非必要不出手’原则。”

    “不过,请您放心,您针对他们的‘特别净化行动’,进展的非常顺利。”

    贝利亚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反射着壁炉跳跃的火光。

    “根据我们深入的分析,这支由盼果者和投机分子组成的部队,其内部也并非是铁板一块。”

    “李峰依靠的是严苛的训练和复兴军提供的优渥待遇(相对于毛军而言)以及一套蛊惑人心的所谓伟大理想。”

    “但在伟大的卫国战面前,在神圣的拉夫民族情感面前,这些脆弱的纽带,不堪一击!”

    大林缓缓转过身,鹰隼般的目光落在贝利亚脸上。

    “说具体点。”

    “是!”

    贝利亚精神一振,语速加快,带着一种掌控一切的自信。

    “我早已经派出了最优秀的‘心理工程师’和‘心灵指导员’,以慰问前线、鼓舞士气、协助后勤等名义,深入‘雪狼’营地。”

    “逐步分化、瓦解、拉拢那些迷失的孩子!”

    “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策略。”

    贝利亚如数家珍。

    “对那些中下层军官和战斗骨干,我们着重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故土的眷恋情怀!”

    “反复强调,他们身上流淌的是拉夫勇士的血!他们的父母兄弟正在汉思的铁蹄下呻吟!”

    “为复兴军这个外国势力卖命,是背叛祖先、背叛母亲错误行径!”

    “同时,我还让人许以战后的高位、勋章、甚至摩斯的公寓!让他们看到为国效力后光明的未来!”

    “对那些有家人在后方,或者家乡沦陷的士兵...”

    贝利亚眼中闪过一丝冷酷。

    “我们就‘帮助’他们!”

    “比如,佣兵团士兵安德烈的母亲在挨饿?我们会‘恰好’安排人送去珍贵的黑面包和药品,并暗示这是‘上面’看在他是优秀拉夫战士的份上特批的。”

    “还有他的弟弟在科兰的游击队失联?我们会‘意外’找到线索,甚至承诺将他安全转移到后方!用亲情和恐惧,来牢牢拴住他们!”

    “对于那些摇摆不定、或者单纯厌倦了战争、渴望安稳的士兵...”

    贝利亚嘴角勾起阴冷的弧度。

    “我们就描绘一幅战后美好生活的景象!”

    “集体农庄的丰收、工厂里的铁水奔流、孩子们在红场上无忧无虑地奔跑…”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他们必须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与那些‘异端’划清界限!”

    “我们甚至承诺,只要在关键时刻‘拨乱反正’,过往的一切,既往不咎,还能获得土地和安家费!”

    大林静静地听着,烟斗里的火星明明灭灭,半晌,他缓缓吐出一口浓烟。

    “效果如何?”

    贝利亚脸上的笑容更加得意了。

    “效果超出预期,大林先生!”

    “人性是软弱的,尤其是在这漫长的、看不到尽头的战争煎熬中。”

    “我们精心挑选的‘种子’已经播撒下去,正在生根发芽!”

    “许多‘雪狼’士兵,在夜深人静时,会偷偷找到我们的联络员忏悔、表忠心!”

    “据初步统计,已经有超过百分之六十的核心骨干和中层军官,已经明确表达了回归母亲怀抱的意愿!”

    “他们痛斥复兴军的蛊惑,渴望为伟大的大林先生、为祖国母亲而战!”

    “很好。”

    大林的声音听不出喜怒,但眼中闪过一丝快意。

    “那些…死硬分子呢?那个李峰身边最顽固的追随者呢?”

    贝利亚的笑容瞬间收敛,变得冰冷而肃杀。

    “那些被复兴军思想彻底‘洗脑’,或者对李峰个人忠诚度极高的死硬分子,以及…那些察觉了我们行动,试图向李峰告密的人…”

    “已经按计划,进行‘物理净化’了。”

    贝利亚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语气平淡得像在谈论天气。

    “最近一个月,有十七名士兵在‘巡逻遭遇汉思小股部队’、‘意外事故’、‘突发疾病’中…不幸身亡。”

    “其中包括李峰颇为器重的两名连长和一名通讯参谋。”

    “我们大锤抡的很好,处理得也很干净,没有留下任何把柄。”

    “李峰似乎只当是正常的战场损耗,并未深究。”

    大林满意地点点头,重新将目光投向窗外漆黑的冬夜,声音如同淬了冰。

    “继续加快进度!我要在察里津战役胜利的礼炮响起之前,看到那支华国人的‘雪狼’,变成我们的忠诚‘猎犬’!至于那个李峰…”

    顿了顿,大林眼中杀机毕露。

    “在‘猎犬’完成反戈一击后,我不希望再看到他还活着。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伟大沙黄的羞辱!”

    “明白!大林先生!保证完成任务!”

    贝利亚挺直身体,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残忍而兴奋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