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九零倒爷 > 第722章 矿渣里的服务器地基

九零倒爷 第722章 矿渣里的服务器地基

    江峰大厦改造成华中云计算中心的热乎劲儿还没过,工地上那些震天响的打桩机、电焊火花却突然哑火了。整栋楼只剩下楼顶几盏安全灯在蒙蒙细雨里半死不活地亮着,活像个歇了气的钢铁巨人。瘦猴蹲在项目部活动板房门口,嘬着牙花子发愁:“宜雨哥,这都仨礼拜了,搅拌站的车影子都没见着一个!老吴急得嘴上都燎泡了,底下那群小工头天天蹲在路口抽烟,眼巴巴看着别的工地热火朝天,咱们这花钱养着一大帮人干耗着,不是个事儿啊!”

    活动板房里烟雾缭绕,呛得跟刚着了火似的。老吴面前摊着好几张画得密密麻麻的图纸,眉头拧成了死疙瘩,手指关节敲得桌面咚咚响:“小雷老板,这地面垫层不铺,机房静电隔离层、高架地板这些核心玩意儿就全泡汤!再这么耗下去,合同违约罚款还是小事,前期砸进去的几亿授信天天有利息像水一样往外淌才是要命的!”一旁刚灌下浓茶的赵三强重重把茶杯掼在桌上,红着眼睛:“妈的!那帮孙子卡脖子的本事真是一等一!几个有资质的特种混凝土大厂,嘴皮子磨破了都说排期满了,匀不出产能给咱们这种非标定制需求!”

    雷宜雨站在窗边,目光越过细雨笼罩下显得格外冷清的工地,投向远处长江对岸隐约可见的巨大高炉轮廓和矿渣堆积如山的阴影。他手里捏着那部加密卫星电话,刚放下没几分钟。魏军大校的声音似乎还回荡在耳边——“老雷,你要的东西,总装研究所的老伙计很感兴趣,但测试场地的基建进度……”

    苏采薇拿着一份刚传真过来的红头文件匆匆走进来,打破了沉默:“最新消息,‘去产能、促循环经济’的政策被上面点了好几次名了,力度很大。汉江省里刚出了配套的补贴细则,重点扶持工业固体废弃物高附加值再利用项目。”她把文件轻轻放在雷宜雨面前,“循环经济,补贴力度很可观。”

    雷宜雨的视线从远方的矿渣山收回来,落在了文件上那几行醒目的黑色标题上,又掠过了赵三强和老吴焦急的脸。他没接话茬,忽然问了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强子,武钢那边堆积如山的矿渣,现在当废料处理,他们一吨要倒贴多少钱出去?”

    赵三强被问得一愣,下意识掰着指头算了算:“矿渣?那玩意儿是老大难!处理运输加填埋或者堆存占地,刨掉象征性卖点给水泥厂当掺料那仨瓜俩枣的费用,算下来一吨他们净亏起码十五六块!年年贴钱!”说着说着,他自己也觉出点不对劲来,“等等…雷总,您不会是想……”他猛地看向窗外那片黑沉沉的矿渣山,又难以置信地看了看雷宜雨,眼睛越瞪越大。

    雷宜雨嘴角终于勾起一抹极淡、却带着冰碴子味的笑意,拿起那份文件朝赵三强扬了扬:“废物?强子,在精明的商人眼里,哪有什么废物,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通知武钢高主任,我,雷宜雨,全盘接收他们压库的矿渣!有多少,我要多少!”他又转向一脸震惊的老吴,语气斩钉截铁:“老吴,立刻带着你的人,去矿渣堆里取样!给老徐打电话,实验室、车间全部停下其他活,全力攻坚!我要的,是能满足数据中心高承重、低导电率、超低收缩变形、甚至能扛高等级抗冲击性能的特种混凝土!成本,必须压到普通高强度混凝土的七成以下!半个月,我只给你和老徐半个月时间!”

    这一声令下,长江系的庞大机器瞬间爆发出惊人的效率。老吴带着工程队和技术员直扑武钢渣场,铲车轰鸣着卷起黑灰色的烟尘。穿着油腻工装的徐汉卿则一头扎进了汉正街后身那个被他改造成半实验室半小工厂的昏暗车间,里头立刻传出各种机械怪异的咆哮和刺耳的材料破碎声,空气中混杂着高温灼烧金属和化学试剂混合的诡异气味。瘦猴被指派去死盯着那几家玩“排期消失术”的特种混凝土巨头,还特意领了任务,悄悄收集着江城几家新开工“高端楼盘”项目在用的建材信息,尤其是那些打着“海景房”旗号的项目。

    车间里昼夜不停。堆成小山的矿渣被一遍遍破碎筛分、磁选除铁。徐汉卿熬得双眼通红,头发乱糟糟地顶在头上,像被鸟啄过。他不断指挥着工人将不同细度的渣粉按特定比例混合,再反复试验加入各种微量的助剂,一遍又一遍调整配方进行小样测试。老吴则像个凶神恶煞的监工,捏着压力测试仪,对着一块块新浇筑出来的灰黑色试块,粗暴地增加着荷载,直到水泥块在他近乎暴力的摧残下咔嚓一声碎裂。“强度不够!老徐!再来!”他嘶哑的吼声和水泥块崩裂的脆响几乎成了车间里的背景音。

    整整十六个不眠不休的日夜。就在老吴感觉自己也快像那些测试块一样崩开时,徐汉卿捧着一块灰扑扑、毫不起眼的混凝土试块踉跄着冲了出来,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却亮得惊人,嘴唇哆嗦着指着那块“砖”:“成…成了!雷总!成了!抗压强度是普通标号c40的三倍以上!干燥收缩率不到国标下限的三分之一!电阻率接近兆欧级!关键成本……”他激动得差点咬了舌头,“矿渣几乎白捡,人工和助剂加起来,一立方成本比最便宜的c30还要低百分之三十!能…能用吗?”

    雷宜雨接过那沉甸甸的试块,指尖在冰冷粗糙的表面摩挲了一下,没看徐汉卿,反而对旁边一个早已等候多时、穿着笔挺行政夹克的中年人点了点头:“王局,您带来的专家组,可以进场测了。”

    省建设厅、环保厅组成的联合专家组来得又快又猛,直接在车间里现场切割取样、打包封存。三天后,一份盖着好几个鲜红大印的《高标号、高性能资源化利用固体废弃物(矿渣)制备特种混凝土技术论证及应用评估报告》,以及一份标注着“循环经济重大示范工程”的补贴通知——五百万!——就摆在了雷宜雨的办公桌上。

    消息像插了翅膀飞遍江城。昔日狗见了都嫌的矿渣,摇身一变成了香饽饽。江峰大厦沉寂多时的工地瞬间活了过来,而且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一辆辆原本在武钢矿渣山“等死”的重卡,如今拉着满载的灰黑色矿渣粉末轰隆驶入,巨大的预拌站就建在工地边上。搅拌好的矿渣特种混凝土源源不断地注入数据中心的核心区域,灰黑色的泥浆在地基深处蔓延、凝固,散发出一种带着铁锈味的、坚硬冰冷的气息。这坚实的基底即将托起的,是价值数十亿的未来心脏。项目总工程师老吴摸着胡子拉碴的下巴,望着那浇筑得无比平整致密的地坪,难得地露出点笑模样,喃喃道:“这地基,比花岗岩还让人安心!”

    就在江峰项目高调复产、矿渣变宝的故事被本地媒体轮番热炒的当口,一则爆炸性新闻突如其来,瞬间抢走了所有头条:

    《江城“金沙海岸”等三家高端楼盘紧急停工!住建联合质监突击检查,曝出“海砂”筑骨致命隐患!》

    报道里措辞严厉,直指这几个项目为了压缩土建成本、追求表面光鲜,公然使用未经彻底淡化处理、氯离子含量严重超标的海砂生产混凝土!这种材料对钢筋具有恐怖的腐蚀性,钢筋一旦锈蚀膨胀导致保护层开裂,整个建筑结构的寿命会呈指数级坍塌!简直就是埋在城市里的定时炸弹!

    更耐人寻味的是新闻配图和视频片段里一闪而过的身影——几个穿着“长江安全监察”制服、领头的赫然就是瘦猴!他正气凛然地指着刚被钻芯取样出来的、带着可疑贝壳碎屑的浅色混凝土块,对着镜头的话筒义正辞严:“这种楼,谁敢住?钢筋烂穿就像人的骨头烂掉,房子早晚会塌!我们长江系对自己负责,更对行业环境负责!对这种害群之马零容忍!”

    风暴中心的“金沙海岸”项目部,早已被愤怒的准业主和记者围得水泄不通。昔日威风八面的金老板被堵在办公室里,脸上没了血色,哆哆嗦嗦地拨着电话求救,得到的却都是冷冰冰的占线或干脆拒接。他瘫在硕大的真皮老板椅上,眼神涣散地对着墙头悬挂的大幅效果图,那效果图上蔚蓝的大海和金色的沙滩此刻只透着无尽的讽刺和绝望。他脑子里嗡嗡作响,只剩下一个念头:“完了…彻底完了…”项目停工、查封、巨额罚款和索赔,以及永远钉在行业耻辱柱上的命运,已成定局。

    长江集团总部,雷宜雨的办公室门被轻轻推开。瘦猴带着一身硝烟味儿和难以掩饰的亢奋走了进来,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宜雨哥,搞定了!那份‘金沙海岸’的‘样品’,我可是‘热心群众’亲自送到质检站门口的!”苏采薇抱着一沓新收到的文件跟了进来,脸上带着专业性的沉静:“几家本地主要媒体下周想约深度专访,主题是‘长江模式:去产能下的资源化重生之路’。另外,武钢那边的高主任亲自打来电话,表态矿渣供应可以签十年长协价,远低于之前的预期。”

    雷宜雨正站在明亮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这座正在他推动下发生细微改变的城市轮廓。他面前宽大的实木办公桌上,并排摆着两份混凝土样本:一份是徐汉卿呕心沥血做出来的、颜色深沉的矿渣特种混凝土小样,坚硬、粗粝,却透着一股磐石般的可靠;另一份则是瘦猴带回来的、惨白杂陈、依稀能看到贝壳碎片的海砂混凝土废渣,酥脆、腐朽,一碰似乎就要掉渣。

    他没有转过身,只是平静地对着巨大的玻璃幕墙上映出的淡淡影子,声音不大却清晰无比:“根子烂了,盖子捂得再漂亮,塌是早晚的事。用海砂堆砌起来的繁荣,从来就不堪一击。”他伸出手指,在那份深沉的矿渣样本上轻轻点了点,“我们的路,得踩在这种自己炼出来的‘石头’上,才踏实。”手指划过的玻璃倒影里,远处曾被矿渣困扰的武钢厂区,烟囱喷吐的烟尘似乎都带上了一种另类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