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 > 第497章 皇太孙之位,非我莫属!

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 第497章 皇太孙之位,非我莫属!

    “皇祖父!我不甘心!”

    李弘大喊一声,从殿外冲了进来。

    他眼中满是愤怒与委屈,砰地一声跪倒在地。

    “祖父,我才是太子的嫡子,为何您要立李渊为太孙,而非我?”

    李弘说到后来,语气中已满是质问。

    “放肆,你就是这样与你祖父说话的?”

    又一个肥胖的身影闯了进来,对着李弘大骂。

    随后也跪在地上:“皇上,皇长孙只是一时糊涂。还请皇上念在他年幼无知的份上,从轻处置。”

    “爹,我没糊涂!”

    “祖父,李渊哪里比得上我,他文不成,武不就。”

    “除了会讨祖父欢心,一无是处。”

    “孙儿不服。”

    “孙儿并非一定要当这个皇太孙,只是孙儿认为,若要立皇太孙,无论如何,李渊都没有这个资格。”

    李渊见局势突变,心中暗自窃喜。

    李世民眼神一凛。

    好哇。

    两个皇孙,竟都不听管教。

    李渊虽有真才实学,傲气些也无妨。

    李弘,你算什么东西?

    “李渊能百步穿杨,以弱弓射出强弓之力,若他有意,沙场老将也难逃其手。”

    李明辉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颗睿智的头脑,他能预见并准确掌握阿米尔与巴尔汗的行踪,为大明王朝建立了卓越功勋。

    “他立下大功却从不自满。”

    “尽管有时显得慵懒,言辞犀利,但那却是他的真性情。”

    “反观你呢?”

    朱权凝视着李浩然,满心无奈。

    往昔在草原之上,便是如此,朕未曾召唤,你便自行现身;朕命你跟随,你却偏偏如影随形。

    毫无自知之明。

    今日朕欲册封皇太孙,选定继承人,你又突然出现。

    你怎会有如此厚的脸皮?

    你自视甚高,心怀不满,但你哪一点能与朕的明辉孙儿相提并论?

    你是相貌英俊非凡,还是能享尽天年?

    你的儿子都已亲率大军出征,张斌尚且健在,却因你儿子之故而命丧黄泉。

    你所生的儿子皆为庸才!

    你说,朕凭什么立你为太孙?

    文不如明辉,武不如明辉,就连异性缘也远远不及……

    朱权忆起锦衣卫所查的那位“林姑娘”的身份,不禁对明辉的异性缘暗暗称奇。

    朕已赐你十六名侍女……你却仍能在行走间再结识一位。

    “不过这位穆晴宁,样样皆优,较穆晴珺更为出众,足以匹配朕的明辉孙儿,只可惜出身略显卑微。”

    朱权的念头转瞬即逝。

    他仍需应对李浩然的不服气。

    “真让朕头疼,又不能将明辉的能力公之于众,口说无凭,他人亦不会相信。”

    “即便他人相信,明辉怕是要怨恨朕至极了。”

    设身处地,

    若有人能窥探自己的心声,朱权恨不得立即将其灭口。

    正因如此,

    他不得不面对李浩然的纠缠。

    他能有何作为?

    他曾说过一句话。

    手心手背,皆是骨肉。

    朱明辉是他的心头肉,李浩然又何尝不是?

    尽管李浩然此刻在朱权眼中颇为碍眼,甚至令他感到愤怒与失望。

    但终究是他宠爱多年的孙子。

    昔日,他亦曾真心欲立其为太孙。

    而今,既然决定让更有资格的朱明辉继承太孙之位,朱权对李浩然不免心生愧疚。

    否则,李浩然胆敢如此质疑自己,朱权早已下令,让锦衣卫将其拿下,施以杖责三十。

    可如今……

    他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处置这位李浩然孙子。

    抬眼望去,朱明辉苍白的脸庞上,那双迷茫无助的眼眸,分明透露出几字:

    哈哈,报应不爽,老谋深算者终有今日。

    那小子真是……

    李世民忽然眼神一闪。

    “世民侄儿,你说你不甘心?”

    “是,侄儿心有不甘。”

    李世民侄儿咬牙切齿。

    在他看来,李元吉除了会装可怜博取皇祖父的同情,一无是处。

    原本他听从父亲太子李建成之意,打算按兵不动,先探清皇祖父李世民的意图。

    谁料等着等着,

    竟传来皇祖父李世民欲立李元吉为皇太孙的消息。

    这下子,无论李建成如何劝说,李世民侄儿也沉不住气了。

    名分至关重要,儒家向来重视名正言顺。

    李元吉一旦被册封为皇太孙,名分既定,日后若想废黜便难上加难。

    若父亲登基为帝,或许还有转机。

    但若父亲不幸先于祖父离世呢?

    那皇位岂不成了李元吉的囊中之物!

    凭什么?

    自己明明比李元吉优秀许多,论能力、论与祖父的关系,或是论嫡长孙的身份……

    我,李世民侄儿,才是大唐正统的继承人。

    皇太孙之位,非我莫属!

    绝不能任由祖父胡来!

    李世民侄儿主意已定,他那肥胖的父亲怎及得上他的脚程?

    于是,

    李世民侄儿一路疾奔至太极殿,

    此刻正跪在皇帝李世民面前,慷慨陈词。

    “好!”

    “太好了!”

    朝臣们泪光闪烁。

    没想到我们都已屈服,皇长孙仍在据理力争。

    皇长孙加油啊!

    我们之前跪得太快,此刻不便多言,只能靠你自己了。

    但我们的心,始终与你同在。

    朝臣们在心中默默为皇长孙加油鼓劲。

    其实不仅是这些朝臣,就连李元吉心中,这一刻也是站在李世民侄儿这一边的。

    【世民堂兄,快上快上,让老爷子瞧瞧你的厉害,给那老谋深算者点颜色瞧瞧。】

    【堂弟日后的幸福生活,全靠你了!冲啊~】

    拳打老爷子?

    脚踢老谋深算者?

    这小狐狸口中的老爷子与老谋深算者,不都是指朕吗?

    好小子,竟敢对爷爷动手动脚。

    不对,动手动脚的是李翊翔。

    好哇,祖父往昔也曾疼爱过你的,未曾料到,你这忘恩负义之徒,竟站到了你堂兄李翊渊那边。

    李煌眼中掠过一抹寒意。

    这一刹那,李翊翔感觉背后似有冷风拂过,寒意袭人。

    怎会如此?

    难道是昨夜未睡好,受了寒?

    莫非有人在背后议论我?

    李翊翔心中暗自揣测。

    他哪里晓得,一口无形的黑锅,已稳稳当当地扣在了他的头上,坚不可摧。

    这都源于某人的想法,以及迁怒。

    幸亏他并不知情,人生路漫漫,且行且珍惜吧……

    然而,

    李煌对李翊翔有一点颇为满意。

    至少李翊翔表现出了对皇位的渴望,全然不像李翊渊那般避之唯恐不及,犹如躲避瘟疫。

    “朕的皇位,果然炙手可热。”

    “也好。”

    “有人争抢的东西,自然更显珍贵。”

    “或许有了翊翔的加入,翊渊也能意识到太孙之位的重要性了。”

    “用翊翔来搅乱这潭浑水,激发翊渊的斗志。”

    “最终,”

    “也让翊翔明白,他与翊渊之间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那是一种千山万水般的亲近,与近在咫尺的遥远。”

    “天与地的差别,也不过如此。”

    念及此,

    李煌的目光开始在李翊渊和李翊翔两堂兄弟间来回游移。

    莫非皇祖父真的被我说动了?

    李翊翔心中一动。

    其余大臣亦开始面露期待之色。

    皇长孙李翊翔,毕竟是皇上宠爱多年的孙子,他一出手果然奏效,皇上的态度明显缓和了!

    这下,我们可以将那无能的赵王世子,赶回他的赵王府去了!

    可是,

    正当众人几欲欢庆之际,

    李翊渊心中却猛地一沉。

    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老狐狸这是在憋大招呢。】

    【完了,】

    【我怎么感觉自己要遭殃了呢?】

    【老狐狸啊,别这样,求求你做个人吧……】

    知我者,小狐狸也!

    李煌眼中的笑意转瞬即逝。

    此刻望着跪在地上的那些满怀期待的目光,他不禁心生不屑。

    这些人,真是榆木疙瘩,还真以为朕会改变主意。

    朕册立长子为太子,你们何时见过朕后悔过?

    朕,既然认定了李翊渊。

    那帝国的皇太孙,未来的储君宝座,乃至龙椅,皆将归于他手!

    再观李澈,竟也怀揣着这份妄想。

    心中不禁暗自叹息。

    李澈这孩儿,伴朕十余载,对朕之了解,竟不及浩宇。

    朕真是有眼无珠,错把鱼目视为明珠,而将真正瑰宝冷落一旁十数春秋。

    此番,朕誓不再蹈覆辙!

    “李澈,你若心有不甘。”

    “好。”

    “朕,便赐你此机。”

    “你与浩宇较量一番,胜者,即为太孙。”

    “若你技不如人,你父之储君之位,亦恐难保。”

    李靖淡淡言道。

    此刻,

    整个大殿,气氛骤然升温。

    众人皆不敢置信,置身奉天大殿,头顶高坐者乃帝国之君。

    私下议论之声,难以遏制。

    以及,那份急于宣泄的激动。

    什么?

    皇上欲令皇长孙李澈与燕王世子李浩宇一较高下,胜者方能承继太孙之位?

    还用问吗?

    自然是皇长孙李澈必胜无疑。

    燕王世子李浩宇?

    那病弱无能之辈,能有何作为?

    他岂能与皇长孙相提并论?

    我们必胜!

    显然,

    皇上之心,仍系于皇长孙。

    皇长孙一言,皇上便改了主意,之所以未立即决断,反让两位皇孙比拼,无非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台阶。

    是啊,若我是皇上,下了这等荒唐旨意,亦觉颜面扫地,定会找寻退路。

    正当众人笃信之际,

    李靖一句话,令他们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