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 > 第502章 简直是厚颜无耻到了极点

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 第502章 简直是厚颜无耻到了极点

    李澈对他爹的固执深感无奈。

    “你忘了六年前,你去找老兄弟们喝酒,人家都说没空,连侧门都不给你开,然后你回来独自饮酒,哭到天明的事了吗?”

    李弘毅:“……”

    儿子,咱们就事论事,你能不提你爹的黑历史吗?

    你爹我不要面子的吗?

    李澈:呵呵,老爷子把你当工具,用完就扔,现在还明显是利用你,你不也屁颠屁颠地上了吗?你自己要脸吗?

    李弘毅……

    后来,李弘毅离开了。

    李澈以为他爹终于安分了。

    可他万万没想到……

    这一天,关于挑选皇太孙的流言,在应天的权贵间流传开来。

    没有参与“逼宫”的文官,所有在应天的权贵,甚至那些小官吏,乃至于小商小贩也渐渐听到了这个传闻。

    “听说了吗?皇上要立威王世子为太孙?”

    “怎么可能,威王世子又不是太子的儿子,怎能当太孙?”

    “是真的,这事已经传遍了。”

    “什么?你们竟然还不知道?大皇孙李煜向帝王请求册封为太孙,却被帝王当场回绝了。”

    “啊?那大皇孙不是很丢脸吗?”

    “岂止丢脸,听说帝王随后打算立赵王之子为皇太孙,甚至还要因此废黜太子的储君之位呢!”

    “你们听说了吗?帝王打算退位,但他不愿把皇位传给太子,而是想传给赵王之子。太子百般不愿,帝王便提出让太子的儿子与赵王之子比试一番。”

    “……你倒是继续说啊,你这个版本比我听到的其他版本精彩多了。”

    “让我先缓口气,实在太激动了。你们不知道,帝王说了,只要赵王之子能胜过太子的儿子,明天就册封他为太孙,后天就让他继位,他自己则做太上皇!”

    “哎,你们还不知道吧?听说帝王身体不行了,其实是太子在背后搞的鬼,帝王发现了,但念着父子之情,所以想让赵王之子做太孙,不让那个逆子继承皇位。”

    “真的吗?不过和我听到的有些不同。”

    “你听到的是什么版本?”

    “我听到的版本是,赵王之子根本不是赵王的亲生骨肉,而是帝王和赵王妃的私生子……”

    “哇,这谣言传得也太离谱了吧?”

    “你们听说了吗?……”

    一时间,各种流言蜚语在京都城漫天飞舞。

    甚至,这些谣言还有向全国蔓延的趋势。

    还有些小书店,开始印刷诸如《我与帝王的风流韵事》、《那一夜赵王不在家》、《别了,我的公公》之类的书籍。

    流言蜚语,渐渐变成了荒诞不经的疯话。

    但效果却显而易见。

    赵王府的人上街,买东西都不用付钱,别人只想知道赵王府那些年的秘闻。

    就在这喧嚣之中,

    这天下午,赵王李弘熙包下了京都城最豪华的十座酒楼,宴请权贵。

    理由是心情好,梦到了已故的王妃。

    然而,

    就是这么离谱的理由,京都城一半以上的权贵都亲自到场。

    还祝贺赵王殿下梦到王妃,称赞赵王殿下与王妃情深意重,是世人的楷模。

    简直是厚颜无耻到了极点。

    这一顿饭,花费了赵王府无数的金银财宝。

    赵王李弘熙在靖难之战中积累的财富,几乎都花在了这场宴会上。

    “我这个败家的老爹啊,钱多了也不知道攒点私房钱。万一我们输了,做不了赵王和赵王世子,还能拿着钱远走高飞呢。”

    “比如去东瀛什么的。”

    “届时,你能否用这些钱财替我买田置地建房?为何要如此挥霍?”

    “那些权贵不过见风转舵,定会享用你的一切,但关键时刻,却会远远避开。”

    “你怎如此愚昧!”

    李渊明发现库房已空了大半,听完管账的解释,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此刻,心痛得几乎窒息。

    毕竟,他正欲为父子俩寻条后路,这边糊涂老爹却在败光家业!

    “真是三日不打,上梁揭瓦!”

    “管账的,以后王爷若要支取超过十两的银子,须得先得我同意。”

    “否则,一律不准给。”

    李渊明脸色苍白,缓缓说道。

    管账闻言震惊,抬头望向李渊明。

    我一年的开销都不止一百两,世子竟只给王爷一年十两?

    这也太过分了……

    这时,李渊明的目光扫了过来。

    管账打了个寒颤。

    “遵命!”

    “小的定当遵从世子的吩咐!”

    王爷如何,与自己这个小管账无关。

    但在王府,众人皆知,做主的是世子李渊明,而非王爷李赫。

    近日,王爷半夜惨叫,缘由众人皆知。

    今日见王爷顶着大大的黑眼圈,一瘸一拐地外出应酬,下人们虽心生敬佩,但世子的命令在前,敬佩、怜悯、惋惜皆抛诸脑后。

    外界不是都说吗?

    我们世子是未来的储君,将来的帝王。

    帝王管王爷的钱财,理所当然。

    不过,

    不是说世子其实是当今皇上的血脉,王爷的兄弟吗?

    这……

    弟弟管哥哥的钱,似乎……

    没问题,绝对没问题!

    当晚,醉醺醺归府的王爷李赫,尚不知自己一年的银钱限额已仅剩十两。

    他一回王府,便直冲李渊明的房间。

    “儿子,儿子,我跟你说,我们快要成功了,真的快要成功了!”

    李赫大喊大叫,语无伦次。

    但李渊明明白,他所说的定是之前心心念念的权贵支持他们的计划。

    “爹,实在抱歉,儿子无法忍受那成神的代价,所以,这场比试我赢不了。”

    李渊明心中抱歉,望向李赫的目光中带着一丝怜悯。

    终究,那些权贵必然用甜言蜜语哄骗老爹。

    “他们,全都说站你这边。”

    李威豪兴冲冲地说,伴随一个酒嗝。

    酒香四溢。

    李浩宇嫌恶地后退几步。

    “孩儿,你咋离我这么远,嫌弃老爹了?”

    李威突然瘪嘴,一副委屈模样。

    李浩宇心中暗叹,这中年大叔如此表现,真叫人难以招架,你怎不觉得自己是在撒娇?

    “去!清醒清醒再来。”

    李浩宇摆手,仆人迅速将李威带走醒酒。

    冷毛巾、醒酒汤一应俱全。

    好一会儿,李威红着脸回来,显然意识到刚才的失态。

    好在李浩宇没再多言,至少没更嫌弃。这让李威心中暗喜。

    他连忙调整心态,详述宴会经过。

    起初,

    李浩宇以为权贵们在耍弄老爹,但听完老爹的话,他意识到自己想简单了。

    “你说什么?”

    “他们真给你立字据了?”

    李浩宇难以置信地问。

    “对啊。”

    李威一脸自豪地从怀中掏出几张纸。

    上面字迹潦草,还有一抹红色印记。

    “争储这样的大事,他们还签字画押?”

    李浩宇面无表情地问。

    心中却已翻腾不已。

    你们知不知道,这事若发生在皇帝不甚敏感的时期,也是结党营私。

    若发生在皇帝特别敏感的朝代,那就是图谋不轨,意图谋反啊。

    你们胆子真大!

    不仅宴会上公然谈论,还敢签字画押?

    生怕那老狐狸,那把四十米大刀举得不够高,挥得不够快吗?

    这是什么时代?

    大明盛世。

    老狐狸是谁?明成祖朱棣。

    早年重用锦衣卫,晚年设立东厂的明成祖朱棣!

    那是将对大臣的不信任,发挥到极致的明成祖朱棣!

    你们竟敢在他严密监视下做出这等大胆行径。

    还留下了确凿的证据。

    厉害!

    真是让人佩服。

    我得赶紧收拾行李,逃之夭夭,但愿还来得及,朱明远心中暗自思量。

    摊上这么个奇葩老爹,我居然能活到今天,真是奇迹!

    “那是自然!”

    朱宏武全然不知朱明远心中的腹诽,还以为儿子在夸赞自己,顿时一脸得意,

    “你不是说怕我被骗吗?所以我多了个心眼,让他们签字画押,到时候看他们还敢不认账。”

    朱明远:“……”

    这主意,竟然还是我那亲爹想出来的。

    关键是那些贵族们也是愚蠢,竟然答应了。

    答应也就罢了,就当是被傻子耍了,你们竟然还当场签字画押?

    你们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大傻瓜。

    我这老爹再傻再没用,好歹也是老谋深算者的亲生骨肉。至少老谋深算者在世时,他性命无忧。

    你们呢?

    你们和老谋深算者有何瓜葛?

    一起打天下的深厚情谊?

    想当年,那些开国功臣和太祖皇帝,还是生死之交呢。

    那些被太祖皇帝赐予免死金牌的贵族,被下令斩首的就占了七成。

    那可是整整七成的功臣,瞬间灰飞烟灭。

    你们觉得这位老爷子的手段,会比太祖皇帝更仁慈吗?

    都是年过半百的人了,那手段绝对狠辣无比!

    你们真是不怕死啊。

    我现在总算明白,为何大伯父朱高炽登基后,你们这些贵族的存在感降到最低,

    就连为建文帝时期的罪人辩护这样的事,简直是把靖难之役的荣耀变成了耻辱,把贵族的脸面放在地上摩擦到冒烟。

    你们这群贵族屁都不敢放一个。

    原来,你们就是一群傻子。

    说不定朱高炽父子扇你们两巴掌,你们还以为是在关爱你们呢!

    难怪会被朱高炽、朱瞻基两代冷落。

    后来,在朱祁镇那里,本想振作一番,结果碰上个狠角色皇帝。

    结果,全军覆没。

    真是英勇,堪称大明臣子的“典范”啊。

    有好处,没你们的份,

    找死的事,倒是找得挺准。

    真棒。

    “儿子,这下你总该放心了吧,有他们相助,我们定能与那些文官斗得难解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