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 > 第522章 一无所有

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 第522章 一无所有

    李明辉不信邪,继续沿途向那些小国推销自己的故事集。

    当他抵达这些小国推销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期待。

    然而,

    故事集售出后,

    十个顾客中有十个回来要求退款。

    到后来,

    他们的船队消息已在沿海小国传开,他们再来时,已无人再期待,甚至如避瘟神般对待他们。

    李明辉:“……”

    可恶!

    愚不可及!

    李明辉气得暴跳如雷。

    而李明朗则笑得前仰后合。

    “我就说李明辉这小子不正常,脑子有点问题,他自己还不信。”

    “你给那些连中原话都说不利索的外国人看的东西,当然得通俗易懂啊,再说了,人家看个故事,你还想让人家费脑子吗?”

    “你就算写个简单的谜语,也比拿出那些晦涩难懂的唐诗宋词好吧。”

    “文学性和故事性有时候是相矛盾的,笨蛋。”

    很快,

    李明朗便不再关注李明辉了,这样的对手,跟他比,简直是有失身份。

    李明辉关注的是自己在海外的布局与王府的后路。

    “尽管老谋深算者尚未对纪法动手,但必要的准备仍需进行。”

    这般思量间,

    李明辉再次审视起自己命令的反馈情况。

    前往资源丰富的小型国度进行金属交易,一切顺利。

    几经转手,成千上万的财富便落入了他的囊中。

    此事主要由那些权贵参与。

    得知收益后,这些权贵瞪大了双眼。

    随后,

    李明辉又指令他们去“租借”土地,这些地方是他知晓能轻易发掘大量金银的地点。

    这些小国,在故事攻势下,轻而易举地被征服。

    土地?租!

    人手?安排!

    只要有足够的故事,一切都不是问题。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如此顺从。

    一些国家的大臣甚至声称大明的故事是摧毁他们国家自信的利器,是魔鬼,是恶毒的诅咒,要求全面禁止。

    但遗憾的是,

    他们的君主却喜爱这些故事,又如何能如大臣所愿全面禁止呢?

    即便你国禁止,邻国依然流行……

    久而久之,你也会忍不住偷看。

    不是有句话说得好嘛?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光明;然而光明已使我曾经的荒凉,变得愈发荒凉。”

    那些故事中的忠义、洒脱、浪漫、豪情……

    正是这些精神世界贫瘠者的光明。

    当光明照进黑暗,他们便再也无法忍受没有光明的日子。

    精神的依赖,比物质的沉迷更让人无法自拔,更何况,这是一次降维打击。

    李明辉明了的事情,李明远心中甚至没有这个概念,他自然不知自己败在何处。

    这便导致李明远所谓的雄心壮志,至今仍未见起色,两次出海,两次空手而归。

    而李明辉的布局,则有条不紊地持续推进。

    打开局面的故事,

    兑换金银的初始资本,

    承包矿区的利益联盟……

    这里的利益联盟,不仅限于大明的权贵,还有当地的一些贵族。

    得到了那些贵族的支持与协助,

    李渊派遣的人员几乎是以极低的价格接管了那片矿区,每日利润丰厚,财富迅速累积。

    只需动用这笔财富的一小部分,就足以支付此次太子之争所需的资金,总计高达2.9之巨。

    最为便捷的方式,

    莫过于将其伪装成商贸团队,几经周转,便能堂而皇之地将大量资金运回京城。

    毕竟,

    为了争夺文化影响力,

    那些话本故事的售价被压得极低。

    即便日后提价,其收益与矿区相比,亦是微不足道。

    然而,在文化领域的布局,话本故事仅是冰山一角。

    那些小国的贵族,

    在阅读了大明的话本故事后,

    对大明产生了更为直观的认识与冲击,

    以及难以抑制的向往与好奇。

    此时,

    李渊派遣的人员,

    已准备实施下一步计划。

    “旅游服务!”

    这,才是真正榨取他们财富的关键。

    了解一个国家,仅凭他人述说,所得唯有模糊概念。

    通过文学深入,情感将被深深触动。

    但真正爱上这片土地,

    对他们这些贵族而言,

    意味着巨大的心理落差。

    一种在自己国家身居高位,却不如在大明做一个普通人来得荣耀与快乐的感受。

    倘若不仅是普通人,连贵族也抱有此种想法呢?

    那么这个国家从上至下,成为大明精神支持者的日子,已为期不远。

    此事如同滑坡,愈演愈烈,也愈发彻底。

    文学构筑于精神层面,

    而旅游则让他们从精神层面回归现实,

    现实的巨大落差,将激发他们对大明更加狂热的崇拜!

    实际上,无论在哪个国家,只要拥有财富,便能享受该国无与伦比的体验。

    更何况,他们并非商人,而是他国的贵族。

    来到大明后,依据他们原本国家的地位,定会获得相应的尊重。

    就如那些宁愿葬在大明,也不愿回归故土的贵族,最终得以亲王之礼安葬。

    那些普通商人在大明无法体验的乐趣,他们都将一一品尝。

    美食有逐渐成型的八大菜系,

    江南水乡,天堂般的苏杭,烟雨朦胧的乌镇。

    世间壮丽,首推龙江壶渊飞瀑。

    攀峰眺远,览五峻雄奇之景,

    宁谧之时,赏碧湖绝艳……

    那些蜗居一域的小国君王,

    定会惊觉,

    自家疆域,与浩瀚华夏相较,黯然失色。

    旅途中,龙骧卫前驱开道,各地佳肴珍馐纷至,美景连连,更兼……

    不可或缺的地域英杰逸闻。

    此番经历,令他们忆起未至华夏前所阅的传奇故事,

    此刻,

    新的传奇故事、戏曲演绎等纷纷上演……

    相较于文字,视觉盛宴更易引人沉浸。

    直至这些小国的贵族们,对华夏流连忘返,李渊瀚才遣人送他们归国。

    贵族们:“???”

    “不!我拒绝返国!”

    “我在华夏如此惬意,何必回归那乡野之地?”

    “你们除非带走我的身躯……不,即便身死,我亦要留在华夏!”

    此刻,

    李渊瀚着手实施同化邻邦的第二步策略。

    认同感充盈之时,适度的阻碍会激发他们的渴求,尤其是这些生来尊贵的贵族。

    故当他们被迫回国,遭遇人生重大挫败,

    华夏汉王府,会转达汉王嗣子的关切,并递上……

    一份邀他们融入华夏,成为其中一员的期许!

    这份期许的第一步,便是全面汉化!

    黎民谈汉化,朝臣书汉字,史书载汉人篇章!

    自幼启蒙,共筑华夏之梦。

    而他们的国家,也将接受朝廷册封,成为华夏的藩属——尽管因郑和船队的造访,诸多国家已向华夏朝贡。

    但,这尚不足!

    从言语到文化,从认知到情感,皆需全面倾向华夏。

    当然,

    此时必有国君,展现出非凡的坚韧与决心。

    目睹华夏的昌盛,他们渴望变得更为强盛,终有一日,能如华夏般,成就**盛世大国,乃至超越华夏**……

    故而,他们不愿接受全面汉化的要求。

    然而,届时他们才会惊愕地发现,周边已接受此条件的国家,

    在华夏的助力下,已步入飞速发展的快车道。

    而他们自己……

    除了勃勃野心,

    一无所有。

    缺乏民众,缺乏领土,缺乏资源,亦无外界支持……

    即便妄图通过征服他国来扩张势力,

    也终将被那些得到天翊国援助的国家击败。

    这些充满野心的国家,非但不会成为天翊的忧患,也不会危害其他亲近天翊的国家,反而如同池中的鲶鱼,激活了整个环境。

    接受天翊援助的国家,此刻方能深切体会到天翊的恩泽!

    能成为天翊的附属国,他们是何等的荣耀与庆幸。

    至少,他们无需再畏惧那些野心勃勃的邻国了!

    特别是与这些野心国家相较,其他国家更加珍视并感激自己的选择。

    毕竟,激发野心的往往是本身实力强大的国家和强势的君主。

    这些国家和君主,往往也是其他邻国的梦魇。

    曾经令他们畏惧的国家,如今已无力侵扰,这样的鲜明对比,无疑增强了他们对天翊的信任。

    于是,整个东南沿海的小国之间,或将掀起一阵波澜,有侵扰,有抵抗,有发展,有衰退……

    然而,动荡过后,这里必将迎来一段相对平稳的和平时光。

    恰在此时,

    李渊瀚的第三步策略即将展开。

    全面培育这些附属国民众的归属感。

    “我们乃天翊子民,自古以来便是天翊分封的诸侯,只要我们尽心为天翊效力,终有一日,我们将重返故土!”

    与此同时,

    那些原本仅供贵族与大臣阅读的传奇故事,

    将被落魄的本土贵族,

    借由酒楼说书的形式,

    培养出一批批说书艺人,

    深入这些国家的城镇、乡村,直至每个人的心灵深处!

    正如拱卫大禹王朝一般,有内服、外服、荒服之分……

    这些小国,也将成为天翊的屏障,人人以晋升为天翊子民为荣!

    “我这算不算是在运用佛教的理念与方法呢?”

    “佛教用……呃,劝化百姓的说法是,此生受苦受难,只为来世投生善道。”

    “如今对这些小国而言,”

    “我这辈子勤勉不懈,只为子孙后代能有幸成为天翊子民!”

    李渊瀚心中不禁哑然失笑。

    实际上,

    深入民间,才是他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