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 > 第546章 他绝非等闲之辈

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 第546章 他绝非等闲之辈

    若真有瓦剌人能逃脱,哪怕十人,那也堪称奇迹!

    老谋深算者本有机会全歼这股瓦剌势力,一举树立大明在草原上的赫赫军威。

    更何况,

    既然阿鲁台如此忠诚,那将草原彻底纳入版图的日子已为期不远!

    只剩下了喀喇沁三部落!

    朱棣望着孙子朱明远这一系列精妙绝伦的计谋,眼眶湿润,心潮澎湃。

    他绝非等闲之辈。

    他曾为大明王朝守护北疆,从万余人马起家,最终坐拥整个大明江山。

    他历经无数战役的洗礼,无论步兵骑兵,无论攻城野战,无论山川险峻还是平原旷野,他都有着丰富的经验。

    古往今来,任何方阵、计谋、战役,他都能侃侃而谈。

    在战场上,他指挥若定,带领大明将士,赢得了一场又一场胜利。

    以他的才智和眼光,怎会看不出,

    朱明远的这一计策,正是中原与草原势力逆转、攻势颠覆的关键所在!

    “朕也想一战而定天下!”

    “但朕心中仍希望稳步推进。”

    “朕担忧大明的骑兵数量和粮草供应,难以支撑同时与鞑靼、瓦剌、喀喇沁三部落为敌!”

    “但给朕十年,朕定能平定北方!”

    “小狐狸与朕想法相似,都渴望一战功成。”

    “然而,小狐狸比我更有勇气,他敢于面对这些势力的联合,甚至已做好应对他们联合或分散的准备,誓要一举击溃。”

    如今,

    方法已备,

    良机已至,

    能力亦足!

    孙子朱明远已将大明对蒙古残余势力的再次胜利,递到了自己的手中,

    若自己还犹豫不决,

    岂不真成了小狐狸口中的愚钝老狐狸!

    李轩只想放声大笑。

    他猛地站了起来。

    皇帝这般突兀的举动,自然而然地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

    群臣们面面相觑,望着李轩,不明白这位君主怎会突然间像是被什么触动了一般,变得如此模样。

    没错,此刻的李轩,在众人眼中显得异常古怪。

    他的双眼布满血丝,两腮鼓胀,仿佛下一秒就要爆发出一声怒吼。

    全身似乎因紧张而微微颤抖,但仔细观察,却能发现他是在极力压制自己的激动。

    “皇上这是怎么了?”

    群臣疑惑地望着李轩。

    李轩沉声宣告:“朕心意已决!”

    “朕将亲率三千铁骑,与他们周旋一二。”

    “接下来的数月,他们定会领着我们在草原上兜圈子。”

    “待过了飞马江,你们便安营扎寨。”

    “五方军的骑兵,留守营地,随时准备支援。”

    “关于乌云谷的消息,你们不必外传,更不必挂怀。”

    “也无需做任何部署。”

    “他们想在乌云谷设伏于朕?那便让他来!”

    “朕就等着他!”

    李轩虽未指明,但在场众人都心知肚明,他所说的“他”,正是那个策划此计,意图让大明一蹶不振之人。

    群臣被李轩的决定吓了一跳。

    不仅因为李轩此刻兴奋得声音都变得沙哑,更因为他的这个决定,实在是大胆至极。

    “皇上!您只带三千铁骑出征,实在太危险了,很容易被敌人伏击!”

    “草原的兵力虽少,但瓦剌与乌桓联军,也有近十万之众。”

    “三千铁骑虽已过三千,但与十万可战之士相比,太过悬殊!”

    群臣连忙劝阻李轩。

    李轩是大明的中流砥柱,更是这数十万大军的核心。

    他若有个闪失,那数十万大军将土崩瓦解。

    “你们无需多言。”

    “朕意已决!”

    “他们想要的,绝非我这几千铁骑。”

    “即便是加上我这大明皇帝的首级,也满足不了他们的野心。”

    “他们要的是击败大明的数十万大军,然后挥师南下,越过长城,直取京城,重建大元!”

    “他们见朕如此急功近利,定不会因小失大!”

    李轩淡淡说道。

    群臣愈发不解。

    “皇上为何如此确定?万一人心难测,岂不是凶险万分?”

    这一次,文武群臣皆是此意。

    然而,李煦沉默不语,因为他的决策,无人能改!

    “况且,小灵狐已洞悉了那人的心思。”

    “朕,信赖小灵狐的判断!”

    “小灵狐啊,小灵狐,”

    “你一定要确保你的想法无懈可击。”

    “切莫让你的祖父陷入绝境啊!”

    “你祖父的性命,此刻全系于你一身!”

    李煦离去,

    大军悠然渡过牧马川后,

    他携带着文臣武将的忧虑,统领三千铁骑,一路向西北的鞑靼领地进发。

    步兵与五军大营、神机营,则在牧马川周遭扎营。

    相较之下,他们的日子远比李煦即将面临的烽火连天要安逸得多,

    然而,这些大臣们,

    不论是文官抑或武将,

    脸上皆无一丝安逸之色,反而忧虑重重。

    皆因李煦出发前还做了一项出人意料的举动。

    大明皇帝亲赴险境之时,竟将朝中唯一的储君,大明官方公认的继承人,当今的皇太孙李澈也带在身边。

    当李煦下定决心之时,众人皆跪倒在地,恳求他莫要如此疯狂。

    你即便自寻死路,我们位卑言轻,合力也无法使你回心转意,

    这也就算了,

    毕竟皇上任性已久。

    虽说你如今已为人祖父,身体依旧硬朗,能上马指挥作战。

    你老当益壮,体魄甚至不输年轻人。

    但皇太孙李澈不同。

    你瞧瞧他那苍白的小脸。

    这几日不过是骑马行走,他的脸色却比以往更加苍白。

    皇太孙体弱多病,这在整个大明王朝已是公开的秘密。

    往常也就罢了。

    就算皇太孙某日不在了,不是还有皇上你吗?你还能再指定新的继承人。

    可如今你身处险境,时刻可能为国捐躯。

    你竟然还带着皇太孙,这是嫌咱们大明还不够动荡吗?

    万一,就说万一,

    万一皇上你被鞑靼轻易所杀。

    我们还能将皇太孙,立为……

    可你如今身处险境,竟还带着皇太孙李澈。

    万一你俩都不幸遇难,我们应立谁为帝?

    是汉王还是……难道是仍被囚禁的废太子李炽吗?

    如今这大明王朝已有文武相争的迹象,届时这些文臣武将定会互不相服。

    转瞬便是另一场靖难之变,甚至可能更为严重。

    未来,荣耀之城或有可能迎来变革。

    君主啊,您即便不顾念我们,也该为大国的未来着想,

    您至少该留下皇储李辰轩,一旦您不测,大国也好有个希望。

    面对如此荒谬任性的君王,群臣几乎要潸然泪下。

    然而,当李渊质问他们,为何坚决反对他携皇储同行时,

    众人无法直言不讳,至多只能委婉表达。

    他们深知,如此微妙的言辞,李渊定能领悟,但他却偏偏装作不知。

    他摆出一副“你有能耐,就明说”的无赖姿态。

    群臣几近绝望。

    最终,李渊还是带着李辰轩离去。

    这不仅是李渊执意要带皇储李辰轩走,

    另一方面,

    李辰轩尽管面露惊恐,几欲落泪,

    但在祖父与群臣的对峙中,他仍选择随君王离去。

    当事人自己都乐意,群臣还能有何作为?

    “虽然我从未特别喜爱这位皇储,也不怎么看好秦王,但不得不说,皇储殿下真是孝顺至极!”

    “对,对,皇储殿下这是为了不让陛下为难,哪怕明知自己体弱,可能难以承受长途旅行,仍愿意伴随陛下左右。”

    群臣在老少二人带领数千精兵离去后,

    私下里纷纷议论。

    这无疑是孝顺啊!

    你若不孝顺,留在营地,一旦陛下有个闪失,你瞬间就会成为大国的焦点,

    而且,看这些贵族如此敬重你,效忠于你,

    你这皇位,定会坐得极稳,其他诸侯甚至废太子,根本没有反抗之力。

    可偏偏这样的大好机遇,皇储李辰轩亲手舍弃了。

    这不是孝顺,又是什么?

    “孝顺什么!”

    “小子若不是担心这老顽固在草原上有个好歹,”

    “早就在大营中悠哉游哉了。”

    “你说你想带着那些异族骑兵转悠,何不带着几十万大军一同前往?”

    “非要为了省点粮草,”

    “非要以防万一,给大国留点血脉,”

    “如此为难自己。”

    “就带几千人,你竟敢深入草原腹地?”

    “你不要命了吗!”

    “可你这狡猾的老家伙,就算不要命,也别搭上小子的前程啊!”

    李悠然在整理行囊,准备随同老谋深算的李世绩四处奔波前夕,内心的小剧场已近乎沸腾。

    好在李世绩这样的手段已非初次。

    李悠然暗自表示,自己早已见怪不怪。

    就这样,尊贵的大明储君李悠然,竟十分甘愿地追随帝王李世绩,历经风雨兼程……

    这一过便是足足三月有余!

    三月!

    非三日,亦非三周,而是实实在在的三个月!

    【当初自己定是失心疯了,怎会甘愿受此等苦楚?】

    【这屁股,这腰,就连头都晕乎乎的了……天哪,自己那原本白皙细腻的肌肤,竟也沾染上了些许古铜色泽。】

    要知道,

    李悠然向来以这白皙肌肤,塑造出一个弱不禁风的形象,深入人心。

    若非脸色苍白,定会显得健康无比,

    加之他那张俊逸非凡、人见人赞的面容……

    说他体弱多病,恐怕无人信服。

    可如今?

    肌肤,竟然,变黑了!!!

    李悠然气愤难平。

    “变黑了好啊,脸色那么白,岂不是成了小白脸?”李世绩心中暗自思量,带着几分戏谑望向李悠然,脸上的笑容却瞬间消失无踪。

    什么皮肤晒黑,什么古铜色泽,什么脸色不再白皙。

    你的皮肤在阳光下还能熠熠生辉,竟敢说不再白皙?

    你与数月前有何异?

    啊?!

    就连朕都消瘦许多,肤色也黑了几度。

    而你呢,分明毫无变化,竟还好意思说自己脸色变黑了。

    我看是你的脸皮越来越厚,比城墙还厚!

    李世绩都不想再见到这个令人恼火的孙子。

    但恰在此时,李世绩得知他们可以返回大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