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 > 第587章 秀才考试,我誓要夺冠!

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 第587章 秀才考试,我誓要夺冠!

    考官们神色凝重,齐声应允。

    不久,礼部答案送达吉水县考官手中,他们展开一看,顿时惊愕。

    “这……”

    “大人,真要按此批改吗?”

    “批改方式竟如此独特。”

    “若筛选不当,岂非要受上级责罚?”

    考官们纷纷望向知县。

    知县沉思片刻,毅然决定:“既然礼部有此指示,我等照做便是。以往批改八股,也无固定答案。”

    “这与往昔八股文无异。”

    众考官:...

    无异?

    实则大相径庭!

    众考官暗觉知县分明在信口开河。

    他们凝视那份“答案”,内心满是腹诽。

    “答案”中并无明确解答。

    对于“孔子与老子争执,你助谁”一题,礼部所给答复竟是:

    助谁皆可。

    不助亦可。

    考生可任意作答。

    自由表达见解。

    只要言之有理,不拘泥于文字,无需堆砌“之乎者也”。

    这“答案”委实荒唐。

    反观昔日八股文,考生答题须遵循圣人思想,不得肆意发挥。

    一旦偏离圣人之意,

    或格式有误。

    便会被判定为不合格。

    而今,考题无固定答案,亦无明确方向,有理有据即可。

    他们要依据主观判断阅卷。

    这实在令人困惑。

    然而,既已如此规定,他们只能遵命批改。

    批改试卷时,他们满心疑惑。

    为何要出此等“无确解”之题?

    太过离奇!

    ...

    同时,其他县的考官亦收到答案。

    目睹“答案”,他们神色同样古怪。

    内心吐槽不已。

    却也只能依规批改。

    最终,县试结果揭晓。

    放榜之日,晴空无云,寒风凛冽。

    考生们被寒风吹得直打颤,彼此紧抱取暖。

    他们的目光聚焦于墙上榜单,急切寻找自己的名字。

    “中了!”

    “我中了!!”

    “哈哈哈......”

    榜单公布,众考生情态各异。

    “怎会无我之名?这不可能!”

    “仅是县试,我怎会落榜?我的志向乃是会试、殿试!”

    “不,这绝不可能!定有蹊跷!”

    解缙凝视榜单,目光定格于第二名,其上赫然写着他的名字。他紧咬下唇,脸色苍白,心中五味杂陈。县试第二,本是佳绩,但他身为远近闻名的大才子,志在榜首。谁料,榜首之位竟被他人夺得,他仅得第二。

    “瞧,连解缙都只得第二!”

    “是啊,真没想到解缙会如此……”

    “皆是叶轩出题太难之故。”

    “若非叶轩之题,解缙定能夺魁。”

    “解缙都未能第一,我落榜也算正常。”

    “三年后再战吧,只盼那时叶轩不在。”

    “同感!”

    “我虽上榜,但科举之路还长,叶轩的题目,如何是好?”

    十六岁的孙浩满面愁容。

    周进,一位发须斑白的考生,中榜后的兴奋稍纵即逝,转而安慰孙浩:“只要努力,定能克服。你看,我苦读多年方得此果。你正值青春,怎可言败?”

    孙浩听罢,心情未改。周进以往所遇考官,非叶轩之辈,其题尚不至于伤身劳神。而叶轩之题,却令人身心俱疲。

    孙浩精神萎靡,勉强振作,环顾周围中榜的考生,暗自庆幸:

    还好我不是唯一受苦之人。

    大家同甘共苦。

    这般一想,他心里舒坦了不少。

    解缙内心挣扎许久,心绪不宁。

    接下来,轮到叶轩出题。

    叶轩的题目如此艰涩。

    若是在秀才考试中都无法夺魁,实在太失颜面。

    他本欲连中三元,即在乡试、会试、殿试中皆拔得头筹。

    现在看来,这挑战重重。

    不!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秀才考试,我誓要夺冠!

    连中三元也势在必行!

    解缙紧握双拳,下定决心。

    他托人取来叶轩过往的考题,打算深入钻研,以应对叶轩的出题风格。

    屋内,

    明媚的阳光洒落在身着厚衣的解缙身上,他端坐于桌后的椅上,全神贯注地研究着叶轩以往的考题。

    “只要我彻底摸透叶轩的出题套路。”

    “掌握他的出题风格。”

    “那我考取秀才时,定能夺魁!”

    “连中三元亦非遥不可及的梦想!!”

    解缙稚嫩的脸庞满是严肃,漆黑的眼眸紧盯着叶轩的考题。

    “叶轩的题目,真是别具一格。”

    “不过。”

    “这些题目都很贴近实际。”

    四书五经等儒学经典被解缙暂时搁置一旁。

    因为他深知,要想在叶轩主持的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研读这些经典并无太大帮助,他觉得深入研究叶轩及其出题风格更为明智。

    “叶轩的题目,竟无一涉及四书五经。”

    “真是奇怪。”

    解缙翻阅着叶轩的题目,诧异地说。

    叶轩的考题,完全脱离了四书五经的范畴,而是涵盖了天文、地理、算术、断案等内容。

    解缙全身心投入到对叶轩考题的研究中,将这些领域的知识纳入未来的学习计划之中。

    “一旦我深入解析叶轩的出题模式,彻底掌握他的风格,”

    “我必能在考试中独占鳌头!”

    “甚至有望连中三元!”

    解缙内心澎湃。

    孙浩、周进等人在榜单揭晓后,相聚于酒楼,举杯共贺。

    酒兴正浓,欢声笑语。

    “真是难以置信,我们竟都能上榜!”

    “奇迹!绝对的奇迹!”

    众人兴奋至极。

    “哈哈……我们的运气也太好了吧!”

    “慢着,你们有没有觉得哪里不对劲?”

    “我们的答案各不相同。”

    “我的答案是支持一派,孙浩你也选支持一派,而周进,你两个都不选……”

    “然而,我们都上榜了。”

    “这太诡异了!”

    “这考题的标准答案究竟是什么?”

    “谁知道呢!”

    “能通过县试不就行了嘛!”

    有人大大咧咧地说。

    “可是,后面的府试、院试怎么办?”

    “如果无法通过这些考试,”

    “我们就成不了秀才。”

    “更别提后续的乡试、会试和殿试了。”

    孙浩一脸忧虑。

    孙浩的一席话让众人酒醒了一半,中榜的喜悦瞬间消散。

    他们开始沉思孙浩提出的问题。

    没错,接下来的科举考试该如何应对?

    他们还将面对出题风格独特的考官叶轩!

    “不如,我们来研究叶轩的题目吧!”

    有人突然提议。

    “对啊!”

    “我怎么没想到这个!”

    “研究叶轩的题目,掌握他的出题风格,或许能找到解题之道,以后再答他的题,或许就轻松多了!”

    “我这里有叶轩的考题!”

    王宇说道。

    孙浩等考生纷纷看向王宇,眼中闪烁着热切的光芒。

    王宇暗自庆幸,幸亏自己早有准备,之前向叔父打听了叶轩,还弄到了他的考题,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王宇,咱俩交情深厚,你定会助我们一臂之力吧?”

    “王宇,叶轩所出的考题……”

    众人纷纷向王宇请求。

    王宇满口答应,昂首挺胸,心中暗自得意。

    这便是人脉的妙处。

    若非有个在礼部任正六品官职的叔父,他们怎会如此讨好自己。

    孙浩等人获取叶轩昔日的考题后,与解缙一般,开始狂热地研究。

    有人察觉到了其中的商机,甚至将叶轩的考题拿出来售卖。

    叶轩的考题迅速在士子间走红。

    第153章

    士子们被叶轩考题折磨:赐个痛快吧,别再折磨我们了!

    巷口处,一个黑衣人影畏畏缩缩,不时左右张望,似乎在等人。

    一名士子走近。

    “要货吗?”

    商贩压低声音问道。

    士子点头。

    商贩环顾四周,“跟我来。”

    二人进入巷子。

    巷子两旁高墙遮挡了阳光,显得昏暗,旁边水沟散发出难闻的腐臭。

    商贩瞥了眼士子身后的巷口,确认无人后,悄悄从宽大的袖中掏出一本书。

    “这就是你要的。”

    士子接过,翻开封面,只见“叶轩考题”四字赫然在目。

    匆匆翻阅几页,里面确实是叶轩往昔的试题。

    “多少钱?”

    商贩审视士子的衣着,眼珠一转,闪过狡黠之色。

    他竖起一根手指。

    “十两。”

    “太贵了!”

    士子面露不悦。

    “这可是稀有货!”

    “不买就还我!”

    商贩作势要收回试题册,士子急忙阻止。

    “罢了罢了,十两就十两。”

    “接着!”

    士子急忙递过钱袋,随后小心翼翼地将叶轩的试题本塞入怀中,带着它匆匆离去。

    “嘿嘿。”

    商贩掂着沉甸甸的钱袋,脸上堆满谄媚的笑容,迅速将其藏入袖中。接着,他从衣襟内掏出一叠叶轩的试题本,抽出一本,其余的又塞了回去。之后,他回到巷子口,继续守株待兔。

    不久,新的顾客来临。

    商贩重复着方才的话语。

    叶轩的试题成了士子们竞相追逐的宝贝,商贩察觉到了其中的商机,不断印刷叶轩的试题,并以高价售予这群士子。

    一时间,叶轩的试题备受士子们的青睐与追捧。

    一本试题,其价值甚至飙升至数十两之高,却依旧供不应求。

    更有士子企图购买叶轩的笔墨,但因叶轩的笔墨未曾流通于市,他们只能转而研究叶轩昔日的考题。

    然而,当士子们翻开叶轩的考题,望着那些离奇的题目,心中满是绝望。

    “这些题目,简直太难了!”

    “本以为县试的考题已是极限,没想到还有更难的。”费某感叹道。

    “同样是人脑,叶轩的脑子究竟是怎么长的?”鹿某也忍不住嘀咕。

    ……

    士子们的家中,哀叹声此起彼伏。

    在一座陈旧的宅院里,书房内阳光透过窗户洒落,温暖而明亮,一排排书架井然有序,上面散落着几本泛黄的旧书。窗外,嫩绿的枝叶悄悄探入,为这古朴的书房带来一丝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