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 第595章 终究是个凡人
热门推荐:
师弟,你别冲动,师姐顶不住了
打工路上遇到的女人们
亮剑:千炮万坦,李云龙杀疯了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表白警花后,我带老丈人进部!
五十年四合院我是采购员
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
我靠微生物制霸全球
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
朱元璋的声音充满了嘲讽与冰冷。
朱雄英病重至此,再给他们几天又能如何?
哪怕真有办法,朱雄英恐怕也早已命丧黄泉。
朱元璋目光落在手中的药瓶上,紧握不放。
如今,只剩这唯一的办法了吗?
这群御医是靠不住了。
或许,叶轩给的药真能救他的乖孙。
正当御医们以为死到临头时,朱元璋却戴上面纱,推门进了内殿。
留下御医们一脸茫然。
难道——
皇上饶过他们了?
叶轩若有所思。
看来,朱元璋准备用他的药了。
御医们束手无策,再等下去,朱雄英恐难支撑。
而他提供的药,是救治朱雄英的唯一希望。
尽管朱元璋心存疑虑,但也只有这条路可走了。
于是,他决定一试。
寝宫内,烛光摇曳,昏暗不明。
空气中药味浓重。
朱元璋来到床边,望着昏迷的朱雄英,满眼心疼。
“把这药给皇长孙服下。”
他将药递给照料朱雄英的宫女。
“是。”
宫女轻声应答,小心扶起朱雄英,将药喂了进去。
朱雄英依旧毫无动静。
朱元璋焦急守候,心中的期盼渐渐消逝。
“药为何还未奏效?”
“莫非这药不灵?”
“叶轩断不会欺我。”
......
床上突然传来一声微弱的 ** 。
朱元璋猛然一惊。
“皇上,皇长孙殿下醒了!”
“皇长孙醒了!!!”
宫女、宦官皆欢呼雀跃。
朱雄英缓缓睁眼,神色虚弱而疲惫。
“皇爷爷?”
“我......怎么了?”
朱元璋大喜,周身杀气瞬间消散,化为一位慈祥老者。
“乖孙,你终于醒来了。”
“御医何在!!”
“御医!!快来!!”
“快进来!!!”
“雄英,你醒了,真是太好了,皇奶奶太高兴了......”
一旁的马皇后掩面而泣,喜不自胜。
御医们匆匆步入寝宫,目睹醒来的朱雄英,皆震惊不已。
“怎会如此!”
“此乃绝症啊!”
“皇长孙怎会突然醒来?”
“快给咱的乖孙瞧瞧,他现在状况如何!”
朱元璋急令道。
“遵命。”
为首御医快步上前,以手帕搭于朱雄英手腕,开始诊脉,脸上满是诧异。
“怎么可能......”
“情况如何?”
朱元璋问。
为首御医跪下禀报: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皇长孙殿下福大命大,如今体内邪祟已退,此乃大吉之兆。”
“好!”
“太好了!!”
朱元璋与马皇后闻言终于安心。
“务必好好调养皇长孙的身体。”
“若再有差池。”
“你们项上人头难保!”
“是,是!”
“臣等定当竭尽全力,确保皇长孙殿下身体康复。”
“绝不再出差错!”
御医们迅速回应。
朱元璋摆手说道:
“好了,都退下吧。”
“让朕的孙子安心休养。”
第167章 朱元璋的奖赏!赐叶轩丹书铁券!
朱元璋让众人退下,确保朱雄英能够安心休息,随后也步出了寝宫。
对于叶轩的药,他原本并无太大信心,只是姑且一试。
然而,叶轩所赠之药,竟有奇效,朱雄英的身体逐渐康复。
这让朱元璋大为惊喜,未曾料到叶轩的药竟有如此神效!
难道叶轩的医术,已超越了大明最顶尖的御医?
这怎么可能。
御医们医术高超,民间医者难以望其项背。
但...
叶轩绝非普通医者,他甚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夫。
可他竟真的治愈了雄英的痘疾,那可是不治之症啊。
“看来,朕不能再轻视叶轩这小子了。”
朱元璋心中暗想。
回想起过往种种,他不禁感慨万千。
叶轩这小子,才华横溢,谋略过人,能制造飞梭,研发洪武纺织机,如今又展现医术,他究竟还会多少?
莫非他无所不能?
这念头太过荒诞,引得朱元璋失笑。
这小子即便再有能耐,终究是个凡人。
但他在医术上的造诣,确实不容小觑。
朱雄英的苏醒,令朱元璋心情愉悦,身上的戾气消散,整个人变得温和许多。
连带着看周围的人也变得顺眼,尤其是叶轩,他愈发觉得这小子颇为顺眼。
只可惜,叶轩已娶妻室,否则他还真想将公主许配给叶轩。
毕竟,叶轩此臣,既能智谋策划,又能机械制造,更能救人危难,实属罕见。
“他又立新功了。”
“救下乖孙,自然是大功一件。”
“我们该如何奖赏他?”
朱元璋望向叶轩,面露难色。
叶轩此番立下大功,救了他的乖孙。
奖赏轻了,显得乖孙性命不值;奖赏重了,他又心有不舍。况且,他曾明文规定:非军事大功,不予封爵;文官亦不得封爵。此规定甚至载于大明律。若封叶轩爵位,岂不是自打嘴巴?再者,一旦开了此例,日后难免有更多破例,这决不可行。
爵位不能给,那该如何奖赏叶轩?
叶轩此人,性情淡泊,近乎懒散。虽工作出色,但只做分内之事。若不鞭策,他绝不会主动献策或工作。他对官职亦无兴趣,升官也未必能让他高兴。且朱元璋暂无意为他升官,心中自有盘算。
“真是头疼。”
“若叶轩有所好,赏赐便易。”
“偏偏他似无所好。”
“赏轻了,不妥。”
“赏重了,亦不妥。”
“究竟该如何奖赏他?”
朱元璋抚额叹息,未料朱雄英病愈后,又遇此难题。
“爱卿,稍等片刻。”
“妹子,来一下。”
朱元璋拉着马皇后的手,神秘地将她拉到一旁,留下叶轩一脸困惑。
叶轩望着神秘的朱元璋,不禁嘀咕:朱元璋究竟在搞什么鬼?他能离开吗?
朱雄英状况已有改善,他便无意久留。
“重八,你这是在做什么?”马皇后见朱元璋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不禁哑然失笑。这样幼稚的举动,她已多年未见,一时觉得颇为有趣。
朱元璋搓着手,憨厚地说出了自己的困扰:“妹子,叶轩治好了咱们的乖孙,你说咱们该赏他些什么?”
马皇后正要开口建议,却被朱元璋抢先一步:“哎呀,我这脑子,一时糊涂了。这有什么好烦恼的。”说着,他轻轻拍了拍自己的头。
不等马皇后反应,朱元璋便大步走到叶轩面前,摆出一副威严的架势:“爱卿,你此次救治皇长孙有功,朕重重有赏!”
叶轩心中生出一丝好奇,朱元璋究竟会赏赐自己什么?不会像前几次那样,随便给些无关紧要的东西打发自己吧?以朱元璋的吝啬性格,叶轩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小。
在叶轩好奇的目光中,朱元璋继续说道:“朕赏赐你一道丹书铁券。”
叶轩听到这个赏赐,嘴角不禁微微抽搐。丹书铁券?这东西不是满大街都是吗?他记得,历史上朱元璋曾发出过三十四张丹书铁券。这丹书铁券不过是一块铁板上用朱砂写上内容,功臣可凭此获得优待,甚至免除一次死罪。但这东西起源于汉朝,最初只是相当于加官进爵封侯的凭证,类似于今日的荣誉证书罢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丹书铁券上的誓词日渐增多,涵盖面愈发广泛。
南北朝时期,丹书铁券增添了赦免死罪的功能,自此被世人称为“免死金牌”。历朝皇帝多会赐予功臣丹书铁券,以示殊荣。然而,真正动用其免死特权的寥寥无几。拥有丹书铁券的家族,往往权势显赫,一般罪行皆可暗中摆平,无需动用免死金牌。但一旦涉及谋反等大罪,丹书铁券便失去了效用。因此,多数情况下,丹书铁券更像是一张荣誉证明,更多用于炫耀,实则用途有限。
尤其在明朝,丹书铁券几乎成了催命符。朱元璋曾颁发三十枚丹书铁券给开国功臣,但这些功臣最终皆惨死于他手。丹书铁券虽号称免死,但解释权完全掌握在朱元璋手中。他若欲置人于死地,只需随意扣上谋反罪名,便可超出免死范围,丹书铁券根本无法庇护。
朱元璋赐予叶轩丹书铁券后,又特许他七日休假。叶轩对此颇感安慰,认为奖励尚可。尽管丹书铁券不能直接免死,但只要未犯死罪,多少能抵些罪过。他目前官职不高,权力有限,但有丹书铁券在手,也算有所依靠。加之七日休假,叶轩颇为满意,觉得奖励虽不足,休假来补,七日假期已是难得的美事。
叶轩离去之后。
马皇后语气中带着责备,道:“重八,你糊涂了!”
“叶轩才华横溢,智谋过人,曾多次为我们出谋划策,还救过雄英,为何不委以重任?”
“却让他一直屈居礼部郎中之位?”
“这不是白白浪费了他的才能吗?”
朱雄英身体无恙,朱元璋心情甚佳,他笑着捋了捋胡须,道:“妹子,这事儿你就不懂了。”
“虽然管理后宫你比我强,但朝廷之事,你还不太明白。”
马皇后闻言无语。
就不能好好说话吗?
“重八,别拐弯抹角了。”
“到底为何,你不重用他?”
朱元璋解释道:“妹子,不是我不想提拔叶轩。”
“而是提拔他,反而是在害他。”
“害他?”
马皇后愈发不解。
提拔叶轩,不应该是对他有利吗?
怎会成了害他?
朱雄英病重至此,再给他们几天又能如何?
哪怕真有办法,朱雄英恐怕也早已命丧黄泉。
朱元璋目光落在手中的药瓶上,紧握不放。
如今,只剩这唯一的办法了吗?
这群御医是靠不住了。
或许,叶轩给的药真能救他的乖孙。
正当御医们以为死到临头时,朱元璋却戴上面纱,推门进了内殿。
留下御医们一脸茫然。
难道——
皇上饶过他们了?
叶轩若有所思。
看来,朱元璋准备用他的药了。
御医们束手无策,再等下去,朱雄英恐难支撑。
而他提供的药,是救治朱雄英的唯一希望。
尽管朱元璋心存疑虑,但也只有这条路可走了。
于是,他决定一试。
寝宫内,烛光摇曳,昏暗不明。
空气中药味浓重。
朱元璋来到床边,望着昏迷的朱雄英,满眼心疼。
“把这药给皇长孙服下。”
他将药递给照料朱雄英的宫女。
“是。”
宫女轻声应答,小心扶起朱雄英,将药喂了进去。
朱雄英依旧毫无动静。
朱元璋焦急守候,心中的期盼渐渐消逝。
“药为何还未奏效?”
“莫非这药不灵?”
“叶轩断不会欺我。”
......
床上突然传来一声微弱的 ** 。
朱元璋猛然一惊。
“皇上,皇长孙殿下醒了!”
“皇长孙醒了!!!”
宫女、宦官皆欢呼雀跃。
朱雄英缓缓睁眼,神色虚弱而疲惫。
“皇爷爷?”
“我......怎么了?”
朱元璋大喜,周身杀气瞬间消散,化为一位慈祥老者。
“乖孙,你终于醒来了。”
“御医何在!!”
“御医!!快来!!”
“快进来!!!”
“雄英,你醒了,真是太好了,皇奶奶太高兴了......”
一旁的马皇后掩面而泣,喜不自胜。
御医们匆匆步入寝宫,目睹醒来的朱雄英,皆震惊不已。
“怎会如此!”
“此乃绝症啊!”
“皇长孙怎会突然醒来?”
“快给咱的乖孙瞧瞧,他现在状况如何!”
朱元璋急令道。
“遵命。”
为首御医快步上前,以手帕搭于朱雄英手腕,开始诊脉,脸上满是诧异。
“怎么可能......”
“情况如何?”
朱元璋问。
为首御医跪下禀报: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皇长孙殿下福大命大,如今体内邪祟已退,此乃大吉之兆。”
“好!”
“太好了!!”
朱元璋与马皇后闻言终于安心。
“务必好好调养皇长孙的身体。”
“若再有差池。”
“你们项上人头难保!”
“是,是!”
“臣等定当竭尽全力,确保皇长孙殿下身体康复。”
“绝不再出差错!”
御医们迅速回应。
朱元璋摆手说道:
“好了,都退下吧。”
“让朕的孙子安心休养。”
第167章 朱元璋的奖赏!赐叶轩丹书铁券!
朱元璋让众人退下,确保朱雄英能够安心休息,随后也步出了寝宫。
对于叶轩的药,他原本并无太大信心,只是姑且一试。
然而,叶轩所赠之药,竟有奇效,朱雄英的身体逐渐康复。
这让朱元璋大为惊喜,未曾料到叶轩的药竟有如此神效!
难道叶轩的医术,已超越了大明最顶尖的御医?
这怎么可能。
御医们医术高超,民间医者难以望其项背。
但...
叶轩绝非普通医者,他甚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夫。
可他竟真的治愈了雄英的痘疾,那可是不治之症啊。
“看来,朕不能再轻视叶轩这小子了。”
朱元璋心中暗想。
回想起过往种种,他不禁感慨万千。
叶轩这小子,才华横溢,谋略过人,能制造飞梭,研发洪武纺织机,如今又展现医术,他究竟还会多少?
莫非他无所不能?
这念头太过荒诞,引得朱元璋失笑。
这小子即便再有能耐,终究是个凡人。
但他在医术上的造诣,确实不容小觑。
朱雄英的苏醒,令朱元璋心情愉悦,身上的戾气消散,整个人变得温和许多。
连带着看周围的人也变得顺眼,尤其是叶轩,他愈发觉得这小子颇为顺眼。
只可惜,叶轩已娶妻室,否则他还真想将公主许配给叶轩。
毕竟,叶轩此臣,既能智谋策划,又能机械制造,更能救人危难,实属罕见。
“他又立新功了。”
“救下乖孙,自然是大功一件。”
“我们该如何奖赏他?”
朱元璋望向叶轩,面露难色。
叶轩此番立下大功,救了他的乖孙。
奖赏轻了,显得乖孙性命不值;奖赏重了,他又心有不舍。况且,他曾明文规定:非军事大功,不予封爵;文官亦不得封爵。此规定甚至载于大明律。若封叶轩爵位,岂不是自打嘴巴?再者,一旦开了此例,日后难免有更多破例,这决不可行。
爵位不能给,那该如何奖赏叶轩?
叶轩此人,性情淡泊,近乎懒散。虽工作出色,但只做分内之事。若不鞭策,他绝不会主动献策或工作。他对官职亦无兴趣,升官也未必能让他高兴。且朱元璋暂无意为他升官,心中自有盘算。
“真是头疼。”
“若叶轩有所好,赏赐便易。”
“偏偏他似无所好。”
“赏轻了,不妥。”
“赏重了,亦不妥。”
“究竟该如何奖赏他?”
朱元璋抚额叹息,未料朱雄英病愈后,又遇此难题。
“爱卿,稍等片刻。”
“妹子,来一下。”
朱元璋拉着马皇后的手,神秘地将她拉到一旁,留下叶轩一脸困惑。
叶轩望着神秘的朱元璋,不禁嘀咕:朱元璋究竟在搞什么鬼?他能离开吗?
朱雄英状况已有改善,他便无意久留。
“重八,你这是在做什么?”马皇后见朱元璋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不禁哑然失笑。这样幼稚的举动,她已多年未见,一时觉得颇为有趣。
朱元璋搓着手,憨厚地说出了自己的困扰:“妹子,叶轩治好了咱们的乖孙,你说咱们该赏他些什么?”
马皇后正要开口建议,却被朱元璋抢先一步:“哎呀,我这脑子,一时糊涂了。这有什么好烦恼的。”说着,他轻轻拍了拍自己的头。
不等马皇后反应,朱元璋便大步走到叶轩面前,摆出一副威严的架势:“爱卿,你此次救治皇长孙有功,朕重重有赏!”
叶轩心中生出一丝好奇,朱元璋究竟会赏赐自己什么?不会像前几次那样,随便给些无关紧要的东西打发自己吧?以朱元璋的吝啬性格,叶轩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小。
在叶轩好奇的目光中,朱元璋继续说道:“朕赏赐你一道丹书铁券。”
叶轩听到这个赏赐,嘴角不禁微微抽搐。丹书铁券?这东西不是满大街都是吗?他记得,历史上朱元璋曾发出过三十四张丹书铁券。这丹书铁券不过是一块铁板上用朱砂写上内容,功臣可凭此获得优待,甚至免除一次死罪。但这东西起源于汉朝,最初只是相当于加官进爵封侯的凭证,类似于今日的荣誉证书罢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丹书铁券上的誓词日渐增多,涵盖面愈发广泛。
南北朝时期,丹书铁券增添了赦免死罪的功能,自此被世人称为“免死金牌”。历朝皇帝多会赐予功臣丹书铁券,以示殊荣。然而,真正动用其免死特权的寥寥无几。拥有丹书铁券的家族,往往权势显赫,一般罪行皆可暗中摆平,无需动用免死金牌。但一旦涉及谋反等大罪,丹书铁券便失去了效用。因此,多数情况下,丹书铁券更像是一张荣誉证明,更多用于炫耀,实则用途有限。
尤其在明朝,丹书铁券几乎成了催命符。朱元璋曾颁发三十枚丹书铁券给开国功臣,但这些功臣最终皆惨死于他手。丹书铁券虽号称免死,但解释权完全掌握在朱元璋手中。他若欲置人于死地,只需随意扣上谋反罪名,便可超出免死范围,丹书铁券根本无法庇护。
朱元璋赐予叶轩丹书铁券后,又特许他七日休假。叶轩对此颇感安慰,认为奖励尚可。尽管丹书铁券不能直接免死,但只要未犯死罪,多少能抵些罪过。他目前官职不高,权力有限,但有丹书铁券在手,也算有所依靠。加之七日休假,叶轩颇为满意,觉得奖励虽不足,休假来补,七日假期已是难得的美事。
叶轩离去之后。
马皇后语气中带着责备,道:“重八,你糊涂了!”
“叶轩才华横溢,智谋过人,曾多次为我们出谋划策,还救过雄英,为何不委以重任?”
“却让他一直屈居礼部郎中之位?”
“这不是白白浪费了他的才能吗?”
朱雄英身体无恙,朱元璋心情甚佳,他笑着捋了捋胡须,道:“妹子,这事儿你就不懂了。”
“虽然管理后宫你比我强,但朝廷之事,你还不太明白。”
马皇后闻言无语。
就不能好好说话吗?
“重八,别拐弯抹角了。”
“到底为何,你不重用他?”
朱元璋解释道:“妹子,不是我不想提拔叶轩。”
“而是提拔他,反而是在害他。”
“害他?”
马皇后愈发不解。
提拔叶轩,不应该是对他有利吗?
怎会成了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