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魔道皆是我济癫 第741章 济公巧治贪心县令,救乡民于水火
热门推荐:
反派:女主叫我停下来
韩娱:cube之新生
快穿:戏精大佬又去拯救男主啦
火影灭族夜:完全体须佐碾压全场
人刚复活:为什么丧尸挨打也会疼
重生八零,开局破了刑侦一号案
谁家小娘子这么狂
顶尖掮客
臭小子,我可是你师父!
在繁华的江南地带,有一座名为安平县的县城。这里原本风调雨顺,百姓们安居乐业,过着富足而平静的生活。然而,新上任的县令赵大富却是个贪得无厌、心狠手辣之人。
赵大富一上任,便想尽办法搜刮民脂民膏。他巧立名目,征收各种苛捐杂税,什么“垃圾税”“粪税”,甚至连百姓家晒衣服都要交“太阳税”。一时间,安平县的百姓们苦不堪言。许多家庭为了交税,变卖了家中所有的值钱物件,依旧负债累累。
这一年,安平县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田地干裂,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们连喝的水都成了问题。可赵大富却丝毫不管百姓的死活,依旧逼着大家交税。他还与当地的恶霸勾结,垄断了县城里仅有的几口水井,将水价抬得极高。百姓们要想喝水,就得花大价钱购买。
灵隐寺的济公听闻了安平县的惨状,心中十分不忍。他身着一件破袈裟,脚蹬一双破草鞋,手持一把破蒲扇,一路哼着小曲,摇摇晃晃地来到了安平县。
济公刚进县城,就看到一群百姓围在赵大富的府邸前,苦苦哀求赵大富能开仓放粮、降低水价。赵大富却站在府门口,双手叉腰,满脸不屑地说:“哼,你们这些穷鬼,拿得出钱吗?没钱就别想从我这里得到一粒米、一滴水!要怪就怪你们自己没本事,活该受穷!”说着,还让家丁们拿着棍棒驱赶百姓。
济公看到这一幕,心中怒火中烧,他走上前去,对着赵大富哈哈大笑道:“赵县令,你这府邸如此气派,想必府中金银财宝堆积如山吧?不如拿出一些来救济这些可怜的百姓,也算积点阴德嘛。”
赵大富斜着眼睛看了济公一眼,轻蔑地说:“哪来的疯和尚,少在这里多管闲事!我凭本事赚的钱,凭什么要施舍给他们?有本事他们也去挣啊!”
济公依旧笑着说:“赵县令,我倒有个办法,能让你既不用拿出钱财,又能让百姓们对你感恩戴德,还能让你在朝廷里博个好名声。”
赵大富一听,来了兴趣,问道:“哦?你有什么办法?说来听听。”
济公凑近赵大富,小声说:“赵县令,你听我说。今晚三更时分,你让家丁们在县城的广场上摆上几口大缸。缸里装满沙子。然后在缸上贴上告示,说这是神仙赐下的仙沙,只要诚心祈祷,沙子就会变成香喷喷的白米。到时候,百姓们肯定会纷纷前来祈祷,等他们祈祷完,你再让家丁们把缸里的沙子换成真米,分给他们。这样一来,百姓们会以为是你用诚心感动了神仙,对你感恩不尽,而你也不用花太多钱财,岂不是一举两得?”
赵大富听了,眼睛一亮,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他心想:反正最后还是要给百姓们一些米,按这疯和尚说的办,既能赚个好名声,又能让这些百姓对我更加敬畏,以后收税也就更容易了。于是,他点了点头,说:“行,就按你说的办。不过,疯和尚,你可别耍什么花样,否则我饶不了你!”
济公拍着胸脯保证道:“赵县令放心,老衲出家人不打诳语,一定帮你把这事办得妥妥当当。”
到了晚上三更时分,赵大富按照济公说的,让家丁们在县城广场上摆上了几口大缸,缸里装满了沙子,并在缸上贴上了告示。而济公则悄悄地来到了县城里的穷苦人家,挨家挨户地通知他们今晚去广场祈祷仙米。
百姓们听到这个消息,都半信半疑,但为了能得到一些米,还是纷纷拿着袋子,趁着夜色向广场赶去。当他们来到广场时,看到缸里装满了沙子,都有些失望。但想到告示上说的话,还是纷纷跪在地上,诚心祈祷起来。
济公趁机施展法术,他口中念念有词,用手一指那些大锅。只见锅里的沙子开始闪烁起金色的光芒,不一会儿,沙子竟然真的变成了香喷喷的白米。百姓们看到这一幕,都惊喜不已,纷纷欢呼起来,对赵大富感恩戴德。
赵大富看到米真的变出来了,也惊得目瞪口呆。他以为真的是自己感动了神仙,心中得意极了。然而,他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济公的法术在起作用。
就在赵大富得意忘形的时候,济公走到他面前,笑着说:“赵县令,现在百姓们对你感恩不尽,你是不是也该表示表示,免了他们今年的赋税呢?”
赵大富一听,脸色顿时变了,他恼羞成怒地说:“你这个疯和尚,竟敢得寸进尺!我凭什么要免他们的赋税?”
济公收起笑容,严肃地说:“赵县令,你平日里作恶多端,搜刮民脂民膏,如今百姓们生活困苦,你却依旧不肯放过他们。今天,老衲就要让你为自己的恶行付出代价!”
说完,济公挥动破蒲扇,口中念念有词。只见一阵狂风刮起,将赵大富府邸里的金银财宝都卷了出来,纷纷扬扬地洒在了广场上。百姓们看到这些财宝,都惊呆了。
济公大声说:“乡亲们,这些财宝都是赵大富从你们身上搜刮来的,现在老衲就把它们还给你们。从今以后,你们不用再交那些苛捐杂税,安心过自己的日子吧!”
百姓们听了,纷纷欢呼起来,他们捡起地上的财宝,对济公感激不已。赵大富则瘫倒在地,看着自己失去的财宝,痛哭流涕。
济公看着赵大富,语重心长地说:“赵县令,善恶到头终有报。你若能从此改过自新,做一个清正廉洁、爱民如子的好官,或许还能得到上天的宽恕。否则,等待你的将是更严厉的惩罚。”
赵大富听了,连连点头,发誓今后一定痛改前非,做一个好官。从那以后,赵大富真的变了,他免除了百姓们的苛捐杂税,开仓放粮,救济灾民,还带领百姓们开渠引水,抗旱救灾。安平县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繁荣,而济公巧治贪心县令的故事,也在当地流传了下来,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佳话。
赵大富一上任,便想尽办法搜刮民脂民膏。他巧立名目,征收各种苛捐杂税,什么“垃圾税”“粪税”,甚至连百姓家晒衣服都要交“太阳税”。一时间,安平县的百姓们苦不堪言。许多家庭为了交税,变卖了家中所有的值钱物件,依旧负债累累。
这一年,安平县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田地干裂,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们连喝的水都成了问题。可赵大富却丝毫不管百姓的死活,依旧逼着大家交税。他还与当地的恶霸勾结,垄断了县城里仅有的几口水井,将水价抬得极高。百姓们要想喝水,就得花大价钱购买。
灵隐寺的济公听闻了安平县的惨状,心中十分不忍。他身着一件破袈裟,脚蹬一双破草鞋,手持一把破蒲扇,一路哼着小曲,摇摇晃晃地来到了安平县。
济公刚进县城,就看到一群百姓围在赵大富的府邸前,苦苦哀求赵大富能开仓放粮、降低水价。赵大富却站在府门口,双手叉腰,满脸不屑地说:“哼,你们这些穷鬼,拿得出钱吗?没钱就别想从我这里得到一粒米、一滴水!要怪就怪你们自己没本事,活该受穷!”说着,还让家丁们拿着棍棒驱赶百姓。
济公看到这一幕,心中怒火中烧,他走上前去,对着赵大富哈哈大笑道:“赵县令,你这府邸如此气派,想必府中金银财宝堆积如山吧?不如拿出一些来救济这些可怜的百姓,也算积点阴德嘛。”
赵大富斜着眼睛看了济公一眼,轻蔑地说:“哪来的疯和尚,少在这里多管闲事!我凭本事赚的钱,凭什么要施舍给他们?有本事他们也去挣啊!”
济公依旧笑着说:“赵县令,我倒有个办法,能让你既不用拿出钱财,又能让百姓们对你感恩戴德,还能让你在朝廷里博个好名声。”
赵大富一听,来了兴趣,问道:“哦?你有什么办法?说来听听。”
济公凑近赵大富,小声说:“赵县令,你听我说。今晚三更时分,你让家丁们在县城的广场上摆上几口大缸。缸里装满沙子。然后在缸上贴上告示,说这是神仙赐下的仙沙,只要诚心祈祷,沙子就会变成香喷喷的白米。到时候,百姓们肯定会纷纷前来祈祷,等他们祈祷完,你再让家丁们把缸里的沙子换成真米,分给他们。这样一来,百姓们会以为是你用诚心感动了神仙,对你感恩不尽,而你也不用花太多钱财,岂不是一举两得?”
赵大富听了,眼睛一亮,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他心想:反正最后还是要给百姓们一些米,按这疯和尚说的办,既能赚个好名声,又能让这些百姓对我更加敬畏,以后收税也就更容易了。于是,他点了点头,说:“行,就按你说的办。不过,疯和尚,你可别耍什么花样,否则我饶不了你!”
济公拍着胸脯保证道:“赵县令放心,老衲出家人不打诳语,一定帮你把这事办得妥妥当当。”
到了晚上三更时分,赵大富按照济公说的,让家丁们在县城广场上摆上了几口大缸,缸里装满了沙子,并在缸上贴上了告示。而济公则悄悄地来到了县城里的穷苦人家,挨家挨户地通知他们今晚去广场祈祷仙米。
百姓们听到这个消息,都半信半疑,但为了能得到一些米,还是纷纷拿着袋子,趁着夜色向广场赶去。当他们来到广场时,看到缸里装满了沙子,都有些失望。但想到告示上说的话,还是纷纷跪在地上,诚心祈祷起来。
济公趁机施展法术,他口中念念有词,用手一指那些大锅。只见锅里的沙子开始闪烁起金色的光芒,不一会儿,沙子竟然真的变成了香喷喷的白米。百姓们看到这一幕,都惊喜不已,纷纷欢呼起来,对赵大富感恩戴德。
赵大富看到米真的变出来了,也惊得目瞪口呆。他以为真的是自己感动了神仙,心中得意极了。然而,他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济公的法术在起作用。
就在赵大富得意忘形的时候,济公走到他面前,笑着说:“赵县令,现在百姓们对你感恩不尽,你是不是也该表示表示,免了他们今年的赋税呢?”
赵大富一听,脸色顿时变了,他恼羞成怒地说:“你这个疯和尚,竟敢得寸进尺!我凭什么要免他们的赋税?”
济公收起笑容,严肃地说:“赵县令,你平日里作恶多端,搜刮民脂民膏,如今百姓们生活困苦,你却依旧不肯放过他们。今天,老衲就要让你为自己的恶行付出代价!”
说完,济公挥动破蒲扇,口中念念有词。只见一阵狂风刮起,将赵大富府邸里的金银财宝都卷了出来,纷纷扬扬地洒在了广场上。百姓们看到这些财宝,都惊呆了。
济公大声说:“乡亲们,这些财宝都是赵大富从你们身上搜刮来的,现在老衲就把它们还给你们。从今以后,你们不用再交那些苛捐杂税,安心过自己的日子吧!”
百姓们听了,纷纷欢呼起来,他们捡起地上的财宝,对济公感激不已。赵大富则瘫倒在地,看着自己失去的财宝,痛哭流涕。
济公看着赵大富,语重心长地说:“赵县令,善恶到头终有报。你若能从此改过自新,做一个清正廉洁、爱民如子的好官,或许还能得到上天的宽恕。否则,等待你的将是更严厉的惩罚。”
赵大富听了,连连点头,发誓今后一定痛改前非,做一个好官。从那以后,赵大富真的变了,他免除了百姓们的苛捐杂税,开仓放粮,救济灾民,还带领百姓们开渠引水,抗旱救灾。安平县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繁荣,而济公巧治贪心县令的故事,也在当地流传了下来,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