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半岛荣光:我,无限权力大统领 > 第376章 投喂知识的计划

半岛荣光:我,无限权力大统领 第376章 投喂知识的计划

    这场会议开了一上午。

    涉及了许多方面的问题。

    确立下将来寒果的路线和发展方针。

    最高层的态度,十分坚决!

    会议精神必须落实传达到位!

    预示着新的历史拐点,出现了!

    寒果从现在起,要在完全自主的道路上油门踩到底的狂飙了!

    下午。

    三军司令部。

    姜允成坐在椅子上,一边欣赏着窗外的雪景。

    一边在脑海里构思着发展之路。

    他学的知识已经够多了。

    掌握的尖端技术,不能白白放在自己脑子里!

    可是,他作为果家的上位者。

    总不能每件事都亲自去做吧!

    而且,如果真自己全干了。

    恐怕会引起难以想象的后果!

    全科天才横空出世,全世界都会把目光投谁到他身上!

    到时候就不是荣誉的问题了。

    要考虑的是生命安全的问题!

    无论从哪方面着想。

    小姜都要把自己掌握的大部分知识。

    投喂给自家的科研人员。

    让他们成为替身,去完成相应的目标!

    在做这件事之前,小姜给自己立下了几个核心原则。

    一,保密性:知识来源--他的超能力!是核心秘密,必须绝对保密。

    二,可信度:传递方式要能让顶尖科学家信服,避免被认为是外行指导内行或空想。

    三,效率:快速将知识转化为可理解、可执行的研究方向或具体方案。

    四,可控性:信息流必须完全在自己掌控之下,防止泄露或误用。

    五,激励与引导:激发科研人员自身能动性,避免过度依赖投喂。

    在这几大核心原则的基础上。

    具体的实施计划,很快在小姜脑海中成型。

    首先,他要建立一个专门的单位。

    名字就叫‘果家战略科技规划室’

    这个单位的定位,是直属大统领府的最高科技决策与协调机构!

    表面负责制定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协调资源、评估重大项目。

    核心功能则是姜允成的知识传递途径!

    小姜会利用知识,匿名或通过精心策划的专家小组名义。

    撰写极其精准、前瞻、且包含关键技术路线图、核心难点突破方向、甚至部分基础理论框架的白皮书。

    白皮书内容深度会超过当前寒果科学界水平,但逻辑严密,经得起推敲!

    然后再以老姜的名义,设立‘大统领挑战项目’。

    直接指定几个他认为最关键、最有可能快速突破的领域。

    设立高额奖金和果家荣誉的攻关项目。

    项目目标要清晰、技术指标也得极其先进但‘恰好’卡在现有技术极限之上!

    并附有详细的(姜允成提供的)可行性评估报告。

    报告中会‘巧妙’的指出关键突破点和可能的研究路径(这些路径是姜允成希望他们走的)

    当然,科技的进步除了知识与经验累积外。

    还需要偶尔一闪而逝的灵光、不同思想的碰撞!

    ‘果家战略科技规划室’还要设立快速审批的小额种子基金。

    专门资助那些看似异想天开,但符合姜允成知识库中未来方向的研究构想。

    小姜可以匿名审阅提案,对其中符合他要求的提案!

    给予远超预期的资助和高度评价,并‘建议’几个关键实验方向。

    这能高效筛选并激活有潜力的团队和想法!

    接下里,还要打造一个智库中的智库!

    主要形式,是一个极其神秘、成员身份高度保密(甚至相互不知情)的顶级顾问团,只对姜家父子和规划室长负责。

    “具体的运作方式应该是这样....”

    姜允成在本子上写写画画,不断构思。

    这个专属‘智库’成立之后。

    他会定期或按需,向顾问团提出极其具体、艰深的技术难题或战略方向咨询。

    顾问团成员各自独立研究、提交报告!

    然后关键的来了!

    小姜再把自己的答案匿名混入顾问团的报告反馈中。

    这份匿名报告会以顾问团综合意见的名义,反馈给‘果家战略科技规划室’或相关研究机构。

    他提出的方案往往会是最优解,甚至包含突破性洞见。

    毕竟,论知识累积!

    这世上已无人能出其右!

    如此久而久之,这个神秘顾问的意见会被高度重视和信任。

    这样他便利用了现有顶尖人才的智慧和信誉作为掩护。

    传递的信息天然具有权威性!

    姜允成也可以把知识,精准‘投喂’给最需要的人。

    再接下来,还应该有相应的辅助工具!

    小姜计划使用果家力量建立知识转化平台!

    建立果家级的超算中心和AI实验室。

    小姜再把获取的庞大知识,以加密数据块或特定训练任务的形式输入系统。

    这样,让科学家通过平台提交研究问题或模拟需求。

    平台在小姜设定的规则和知识库框架下运行模拟、分析数据、生成报告或优化方案。

    报告中的关键意见和优化路径,本质是他所拥有知识的产物。

    而科学家们却会认为,这是超级计算机+AI的强大能力。

    姜允成还可以设置后门,对特定项目或关键节点的计算结果进行微调,确保方向正确。

    这样的优势,是高度制度化、规模化。

    知识被封装在系统输出中,来源被掩盖!

    科学家是在与机器互动,心理接受度高!

    最关键的是能处理海量数据和复杂模拟!

    “这个辅助工具的名字,就叫...科技之光!”

    姜允成这样命名!

    一下午的时间,小姜的计划慢慢成型。

    写满了几个厚厚的笔记本。

    这是十分核心的机密,所以他没有储存在电脑上。

    写完之后,他开始一遍又一遍的阅读。

    查漏补缺的同时,将其牢牢印在脑海中。

    他的记忆力十分离谱。

    很快就将自己一下午不断思索写下来的东西,一字不落的记住了!

    “司令官!休息一下吧!您都写了一下午了!”

    这时刘亚仁给他端了个果盘进来。

    “行!”

    小姜点点头站起身来。

    他没有吃水果,而是将笔记本装进一个包里。

    接着道:“喊上小朴,咱们去操场!对了!让他拿个铁通,再搞点儿汽油来!不用太多,一点点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