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后宫和马皇后争宠 第589章 后宫暗查现端倪,朝堂审讯风云涌
孙贵妃安排了几个机灵的宫女暗中盯着小翠。连续几日,小翠似乎察觉到了有人跟踪,行为变得更加谨慎,不再轻易与人交谈。
“娘娘,这小翠最近行事越发小心,我们盯了几日,也没发现什么有用的线索。”负责盯梢的宫女向孙贵妃汇报。
孙贵妃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继续盯着,她越是谨慎,越说明心中有鬼。你们盯紧点,看她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举动,哪怕是一个眼神、一句话,都不能放过。”
“是,娘娘!”宫女领命而去。
又过了几日,终于有了发现。这天夜里,小翠趁着月色,偷偷溜出了宫女住的院子,朝着御花园的方向走去。盯梢的宫女立刻跟上。
小翠来到御花园的一处假山旁,左右张望了一番,见四周无人,便从假山的缝隙中取出了一封信。就在她准备离开时,孙贵妃带着人出现了。
“小翠,你鬼鬼祟祟的,在干什么?手里拿的是什么?”孙贵妃厉声问道。
小翠吓得脸色惨白,手中的信掉落在地。她扑通一声跪下,哭着说道:“娘娘饶命,奴婢也是被逼无奈啊!”
孙贵妃上前捡起信,打开一看,脸色顿时变得十分难看。信的内容竟是朱雄英残余势力的下一步计划,他们打算在宫中制造混乱,趁机刺杀李萱和马皇后,以扰乱后宫,配合外面的势力行动。
“好啊,你们胆子可真不小!说,还有哪些人参与了这个计划?”孙贵妃怒声问道。
小翠哭着说道:“娘娘,奴婢真的不知道其他人是谁。奴婢只是负责传递消息,每次都是一个蒙面人把信放在这里,让奴婢来取,再送到指定的地方。”
孙贵妃心中明白,这背后的势力十分狡猾。她立刻将此事告知李萱。
“娘娘,您看这信,朱雄英的残余势力竟妄图刺杀您和皇后娘娘,实在是罪不可赦。”孙贵妃将信递给李萱。
李萱看后,心中大怒:“这些逆贼,本宫一再容忍,他们却不知死活。立刻将小翠关押起来,严加审问。另外,加强宫中守卫,尤其是本宫和皇后娘娘住处的防卫,绝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是,娘娘!”孙贵妃领命而去。
与此同时,在朝堂上,被捉拿归案的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和兵部侍郎被带到朱元璋面前。
“你们这几个逆臣,竟敢与朱雄英勾结,意图颠覆我大明江山,还与境外势力往来,该当何罪?”朱元璋怒目圆睁,大声呵斥道。
三位大臣吓得纷纷跪地,磕头如捣蒜。
“陛下饶命啊,我们都是被朱雄英蛊惑,一时糊涂才犯下大错。”吏部侍郎哭着说道。
户部尚书也赶忙说道:“陛下,我们知道错了,求陛下网开一面,饶了我们吧。”
朱元璋冷哼一声:“哼,你们犯下如此大罪,还想求饶?说,朱雄英与境外势力究竟有何勾结?还有哪些人参与其中?若有半句假话,朕诛你们九族!”
兵部侍郎战战兢兢地说道:“陛下,朱雄英答应境外势力,若他们帮助自己登上皇位,便割让北方的几座城池给他们。至于还有哪些人参与,我们也不太清楚,只知道还有一些军中将领也被朱雄英拉拢了。”
朱元璋心中大惊,没想到此事牵连如此之广。
“立刻去调查那些被拉拢的军中将领,务必将他们一网打尽。”朱元璋对身边的大臣说道。
大臣领命而去。朱元璋看着跪在地上的三位大臣,心中思索着如何处置他们才能起到最大的震慑作用。
不知孙贵妃能否从小翠口中问出更多关于刺杀阴谋的线索,朱元璋对被拉拢的军中将领的调查能否顺利进行,而朱棣和朱标又将如何应对这朝堂和后宫的风云变幻。大明王朝在这后宫暗查现端倪、朝堂审讯风云涌的关键时刻,局势愈发复杂,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场而暗中较劲,一场更加激烈的风暴似乎即将来临。
孙贵妃回到关押小翠的地方,继续对她进行审问。小翠已经被吓得六神无主,孙贵妃的每一个问题都让她浑身颤抖。
“小翠,你最好老实交代,那个蒙面人什么时候与你联系?下次传递消息是在何处?若敢隐瞒,本宫定让你生不如死!”孙贵妃目光如炬,盯着小翠说道。
小翠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断断续续地说道:“娘娘,奴婢……奴婢真的不知道下次联系的时间和地点。每次都是那蒙面人提前把信藏好,然后派人通知奴婢去取。”
孙贵妃微微皱眉,觉得小翠不像是在说谎,但又不能轻易放过这个线索。
“那通知你的人又是谁?长什么样?”孙贵妃追问道。
小翠努力回忆着:“是个小太监,个子不高,脸上有颗黑痣,声音有点尖细。”
孙贵妃心中一动,这不就是之前和暴毙嫔妃说话的那个太监吗?看来这背后的势力果然是同一伙人。
“好,你若再想起什么,立刻告诉本宫。否则,本宫不会轻饶你。”孙贵妃说道,然后命人继续看押小翠。
孙贵妃离开后,心中暗自思忖,必须尽快找到那个脸上有黑痣的小太监,说不定能顺藤摸瓜,揪出更多朱雄英的残余势力。
在朝堂上,朱元璋派去调查被拉拢军中将领的大臣很快有了消息。
“陛下,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有几位驻守京城附近的将领与朱雄英有来往。目前还不确定他们是否参与了谋反,但他们的行为十分可疑。”大臣向朱元璋汇报。
朱元璋脸色阴沉:“立刻将这几位将领召回京城,朕要亲自审问他们。同时,加强京城的防卫,防止有人趁机作乱。”
“是,陛下!”大臣领命而去。
朱元璋心中明白,此次朱雄英与境外势力勾结之事,牵连甚广,必须尽快彻查清楚,否则大明江山将面临巨大的危机。
与此同时,朱棣得知了朝堂上发生的事情。
“王爷,陛下已经捉拿了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和兵部侍郎,还在调查被朱雄英拉拢的军中将领。看来这次事情闹得不小。”谋士向朱棣汇报。
“娘娘,这小翠最近行事越发小心,我们盯了几日,也没发现什么有用的线索。”负责盯梢的宫女向孙贵妃汇报。
孙贵妃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继续盯着,她越是谨慎,越说明心中有鬼。你们盯紧点,看她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举动,哪怕是一个眼神、一句话,都不能放过。”
“是,娘娘!”宫女领命而去。
又过了几日,终于有了发现。这天夜里,小翠趁着月色,偷偷溜出了宫女住的院子,朝着御花园的方向走去。盯梢的宫女立刻跟上。
小翠来到御花园的一处假山旁,左右张望了一番,见四周无人,便从假山的缝隙中取出了一封信。就在她准备离开时,孙贵妃带着人出现了。
“小翠,你鬼鬼祟祟的,在干什么?手里拿的是什么?”孙贵妃厉声问道。
小翠吓得脸色惨白,手中的信掉落在地。她扑通一声跪下,哭着说道:“娘娘饶命,奴婢也是被逼无奈啊!”
孙贵妃上前捡起信,打开一看,脸色顿时变得十分难看。信的内容竟是朱雄英残余势力的下一步计划,他们打算在宫中制造混乱,趁机刺杀李萱和马皇后,以扰乱后宫,配合外面的势力行动。
“好啊,你们胆子可真不小!说,还有哪些人参与了这个计划?”孙贵妃怒声问道。
小翠哭着说道:“娘娘,奴婢真的不知道其他人是谁。奴婢只是负责传递消息,每次都是一个蒙面人把信放在这里,让奴婢来取,再送到指定的地方。”
孙贵妃心中明白,这背后的势力十分狡猾。她立刻将此事告知李萱。
“娘娘,您看这信,朱雄英的残余势力竟妄图刺杀您和皇后娘娘,实在是罪不可赦。”孙贵妃将信递给李萱。
李萱看后,心中大怒:“这些逆贼,本宫一再容忍,他们却不知死活。立刻将小翠关押起来,严加审问。另外,加强宫中守卫,尤其是本宫和皇后娘娘住处的防卫,绝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是,娘娘!”孙贵妃领命而去。
与此同时,在朝堂上,被捉拿归案的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和兵部侍郎被带到朱元璋面前。
“你们这几个逆臣,竟敢与朱雄英勾结,意图颠覆我大明江山,还与境外势力往来,该当何罪?”朱元璋怒目圆睁,大声呵斥道。
三位大臣吓得纷纷跪地,磕头如捣蒜。
“陛下饶命啊,我们都是被朱雄英蛊惑,一时糊涂才犯下大错。”吏部侍郎哭着说道。
户部尚书也赶忙说道:“陛下,我们知道错了,求陛下网开一面,饶了我们吧。”
朱元璋冷哼一声:“哼,你们犯下如此大罪,还想求饶?说,朱雄英与境外势力究竟有何勾结?还有哪些人参与其中?若有半句假话,朕诛你们九族!”
兵部侍郎战战兢兢地说道:“陛下,朱雄英答应境外势力,若他们帮助自己登上皇位,便割让北方的几座城池给他们。至于还有哪些人参与,我们也不太清楚,只知道还有一些军中将领也被朱雄英拉拢了。”
朱元璋心中大惊,没想到此事牵连如此之广。
“立刻去调查那些被拉拢的军中将领,务必将他们一网打尽。”朱元璋对身边的大臣说道。
大臣领命而去。朱元璋看着跪在地上的三位大臣,心中思索着如何处置他们才能起到最大的震慑作用。
不知孙贵妃能否从小翠口中问出更多关于刺杀阴谋的线索,朱元璋对被拉拢的军中将领的调查能否顺利进行,而朱棣和朱标又将如何应对这朝堂和后宫的风云变幻。大明王朝在这后宫暗查现端倪、朝堂审讯风云涌的关键时刻,局势愈发复杂,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场而暗中较劲,一场更加激烈的风暴似乎即将来临。
孙贵妃回到关押小翠的地方,继续对她进行审问。小翠已经被吓得六神无主,孙贵妃的每一个问题都让她浑身颤抖。
“小翠,你最好老实交代,那个蒙面人什么时候与你联系?下次传递消息是在何处?若敢隐瞒,本宫定让你生不如死!”孙贵妃目光如炬,盯着小翠说道。
小翠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断断续续地说道:“娘娘,奴婢……奴婢真的不知道下次联系的时间和地点。每次都是那蒙面人提前把信藏好,然后派人通知奴婢去取。”
孙贵妃微微皱眉,觉得小翠不像是在说谎,但又不能轻易放过这个线索。
“那通知你的人又是谁?长什么样?”孙贵妃追问道。
小翠努力回忆着:“是个小太监,个子不高,脸上有颗黑痣,声音有点尖细。”
孙贵妃心中一动,这不就是之前和暴毙嫔妃说话的那个太监吗?看来这背后的势力果然是同一伙人。
“好,你若再想起什么,立刻告诉本宫。否则,本宫不会轻饶你。”孙贵妃说道,然后命人继续看押小翠。
孙贵妃离开后,心中暗自思忖,必须尽快找到那个脸上有黑痣的小太监,说不定能顺藤摸瓜,揪出更多朱雄英的残余势力。
在朝堂上,朱元璋派去调查被拉拢军中将领的大臣很快有了消息。
“陛下,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有几位驻守京城附近的将领与朱雄英有来往。目前还不确定他们是否参与了谋反,但他们的行为十分可疑。”大臣向朱元璋汇报。
朱元璋脸色阴沉:“立刻将这几位将领召回京城,朕要亲自审问他们。同时,加强京城的防卫,防止有人趁机作乱。”
“是,陛下!”大臣领命而去。
朱元璋心中明白,此次朱雄英与境外势力勾结之事,牵连甚广,必须尽快彻查清楚,否则大明江山将面临巨大的危机。
与此同时,朱棣得知了朝堂上发生的事情。
“王爷,陛下已经捉拿了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和兵部侍郎,还在调查被朱雄英拉拢的军中将领。看来这次事情闹得不小。”谋士向朱棣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