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与前夫和离夜,将军在我榻上贪欢 > 第592章 深夜谋划

与前夫和离夜,将军在我榻上贪欢 第592章 深夜谋划

    云庭和张鹤遥都在。

    张鹤遥脸色不太好看。

    但是云庭却面色如常。

    说实话,张鹤遥都有些看不懂云庭。

    之前他以为云庭表面上跟着皇上装纨绔,但是私下应该是帮陆弃娘的。

    然而现在看来,他又有些不确定了。

    毕竟人心易变,张鹤遥也见到了很多人的改变。

    包括他自己。

    夜色浓稠如墨。

    张鹤遥独自坐在灯下,眉头紧锁,手中一杯早已凉透的茶,映着他晦暗不明的脸色。

    白日的事情,让他心头直恶心,直到现在都缓不过来。

    陆弃娘要是知道这个消息……

    张鹤遥不敢想。

    不过张鹤遥骨子里,对乱臣贼子有着极强烈的抵触。

    他是个读书人,天地君亲师,深埋骨血之中。

    而且新皇对他,极尽信赖。

    如今的他,已经入阁拜相。

    新皇昏聩,很多事情不想管,都直接推给他和谢太傅。

    谢太傅想要独揽权柄,所以对张鹤遥多有排斥和打压。

    ——先皇本来想让谢太傅和卢太傅斗,维持平衡。

    没想到,卢太傅告老还乡,现在成了张鹤遥苦苦支撑。

    张鹤遥势单力薄,却能坚持到今日,是因为新皇对他全然相信。

    于公于私,张鹤遥都不想反对新皇,只是……

    “笃笃笃。” 极轻的叩门声响起,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张鹤遥心头一凛:“谁?”

    “大人,云国公世子求见。”小厮低声回禀。

    与此同时,门外传来云庭那标志性的、带着几分懒散笑意的声音,“长夜漫漫,张相不介意我来讨杯热茶吧?”

    张鹤遥面无波澜:“进来吧。”

    门被无声推开,云庭闪身而入,又反手关上了门。

    他依旧穿着白日那身华贵的常服,自顾自地在张鹤遥对面坐下,拿起桌上的冷茶壶晃了晃,嫌弃地撇撇嘴。

    “世子深夜造访,想必不是为了品茶。” 张鹤遥目光锐利。

    云庭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身体微微前倾,烛火在他深邃的眼眸中跳动。

    “当然不是,我是来拉张相入伙的。”他似笑非笑地道,看不出认真还是开玩笑。

    “入什么伙?” 张鹤遥不动声色。

    “当然是入伙干大事。小事怎么敢惊扰张相?”

    “什么大事,世子不妨直说。”

    “哦,也不算什么,就弑君罢了。”云庭慢条斯理地道。

    张鹤遥瞳孔微缩,端着茶杯的手猛地一紧:“世子慎言!此乃诛九族的大罪!”

    云庭低低地笑了起来,笑声里没有半分暖意,只有无尽的嘲讽。

    “皎皎在边关浴血拼杀,用命换来的赫赫战功,在他眼里是什么?是可供狎玩的女人,是他的玩物!他要召她回京,纳入后宫。”

    “张相,你告诉我,陆弃娘要是知道这个消息,她会如何?”

    “效忠这样的君王?” 云庭的声音骤然转冷,“看着他视天下英雄如玩物,看着他醉生梦死,看着他轻飘飘一句话就能碾碎无数人的尊严和性命……张相,你告诉我,这就是你想要忠诚的人?”

    “之前的时候,我看出了张相不满,那也是唯一一次。”云庭回忆起了今年春闱之事。

    只因为皇上一时兴起,就把状元给了他不学无术的小舅子,谢太傅的亲孙子,哪怕对方,话都说不明白。

    可是皇上说,他要成亲,得个状元有面子。

    而张鹤遥等人,因为今年学子都格外优秀,状元花落谁家,已经争执了无数个来回。

    最后,都变成了笑话。

    这对于张鹤遥来说,是个极沉重的打击。

    因为他读过书,也差点走科举之路,知道寒门学子,想要走到金銮殿上,需要付出多少。

    结果连科举都能如此乱来,那十几年寒窗苦读,又算什么?

    这是动摇了信仰的事情。

    张鹤遥自以为掩饰得很好,却没想到,都被云庭看在了眼里。

    到底,是他小看了云庭。

    “你到底想做什么?” 张鹤遥的声音干涩沙哑。

    云庭身体靠回椅背,又恢复了那副懒洋洋的姿态。

    “皇上不是疑神疑鬼,连宫门都轻易不出吗?我给他备下了一份‘厚礼’。只是他太小心,那‘礼’一直没机会送出去。”

    张鹤遥的心猛地沉了下去,可怕的猜测浮上心头。

    “这次大捷,就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不是很高兴吗?”

    云庭凑近张鹤遥,烛光在他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阴影:“我们需要一个理由,一个让他离开皇宫的理由。张相,你是文臣之首,由你牵头,联合几位忠心耿耿的老臣,上书言说天降祥瑞于京郊,或言星象有异,需天子亲往祭天祈福,方能保国祚绵长,以他的性格,加上大捷冲昏头脑,又急于彰显天命所归,十有八九会动心。”

    “然后呢?”

    “然后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我。”云庭笑道,“总不能什么事情都让张相一个人做了。”

    “你这是大逆不道。”

    “不,我是,替天行道。”

    云庭顿了顿,“想想陆弃娘,想想皎皎,想想这天下被战火蹂躏的百姓。想想你自己,跟着他,我们所有人,迟早都会被他拖下地狱。”

    张鹤遥沉默了许久,久到云庭都以为他要拒绝。

    最终,张鹤遥没有说“好”,也没有说“不好”。

    他只是缓缓地、极其疲惫地闭上了眼睛,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才艰难地吐出一句:

    “此事需从长计议,容我思量。”

    “当然,” 云庭的声音又恢复了那种懒洋洋的调子,“如此大事,自然要细细绸缪。张相慢慢想,不过时间,可不等人。皎皎的‘恩旨’,怕是在路上了。”

    最能够打动张鹤遥的,应该就是弃娘以及……小满。

    “小满跟着弃娘留在昌州,好在他福大命大,昌州城守住了。不过他的身份,始终是隐忧,张相难道就不想和小满团聚?”

    “够了。”张鹤遥冷冷打断他的话,“不必用小满来激我。我做事,自有自己的章程。”

    云庭笑了笑,“那我就静候佳音了。”

    他起身,像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融入了门外的黑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