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镇天神祖 > 第1334章

镇天神祖 第1334章

    刘镇天凝视着敌兵消散的方向,脑海中那道模糊虚影仍萦绕不去,心中疑窦丛生。然而,当前战事尚未平息,他只能暂且将这些疑惑深埋心底。

    此刻,他屹立于平台中央,玄色长袍的下摆因地脉的余震被掀起一角,露出靴面上已然凝固的金色血迹。他纹丝未动,目光聚焦在鸿蒙剑上 —— 剑身依旧深深插入开裂的地面,刃口微微颤动,仿佛刚从一场剧烈震动中逐渐缓过神来。左臂上的金色痕迹不再炽热,反而散发着温润的光泽,恰似树根扎入泥土后,正悄然汲取着大地的脉动。

    随后,他缓缓抬手,五指伸展,徐徐覆盖向剑柄。

    就在指尖触及剑柄的瞬间,整片废墟的地脉微微一震。紧接着,三十六道金光自天穹裂痕的边缘垂直落下,尚未完全闭合的阵纹如蛛网般缓缓收拢,将战场的残烬包裹其中。这并非胜利的欢呼,而是封印重构时发出的低沉嗡鸣,宛如某种古老机制在历经万年锈蚀后,终于再次启动。

    紧接着,他果断拔剑。

    随着剑刃扬起,平台趋于平稳。

    脚下崩裂的岩层停止塌陷,碎石归位,裂隙逐渐合拢。世界树芯的残影在他的识海之中轻轻晃动,虽不张扬,却稳如磐石。他深知,这一场战斗已然结束,但另一场战斗却才刚刚拉开帷幕。

    “传令。” 他开口说道,声音虽不高亢,却穿透了风沙,“诸葛无为,带领阵法师团,依照金光的轨迹布设导引阵,疏通东、南两脉。”

    话声未落,远处便有数道身影急速掠来。为首之人手持青铜罗盘,衣袍上绣着星轨纹路,正是诸葛无为。他落地时膝盖微微弯曲,尘土未扬,抬头便禀报道:“东脉已然断裂,灵流出现倒灌现象,若不及时疏导,三日之内,整个北境都将沦为死域。”

    刘镇天微微点头,目光扫过天际残存的黑云。那些曾经如潮水般汹涌扑杀的敌军,如今只剩下一地黑水渗入地缝,连尸骨都未留下丝毫痕迹。然而,越是这般干净,越让他心头仿佛压着一块无形的巨石。

    “先稳住节点。” 他沉稳地说道,“启用临时阵列接续地脉,由我来引导灵气。”

    言罢,他不再多语,左手抬起,臂上的金痕微微发亮。一道青金色的光丝从手臂上蔓延而出,如藤蔓般贴着地面飞速前行,瞬间没入东天裂谷边缘的一块巨岩之中。那块原本毫无生机的岩石,此刻微微震颤,表面浮现出一道古老的符文 —— 正是 “三十六地脉金网” 的节点印记。

    光丝缠绕在符文之上,缓缓旋转。

    片刻之后,一声低沉的嗡鸣从地底传来,仿佛有巨大的轮盘开始转动。裂谷深处,一道微弱的灵流重新涌动起来,虽细如发丝,却清晰可辨。

    “通了。” 诸葛无为低声说道,迅速取出玉简记录灵流的轨迹。

    就在这时,一名年轻弟子快步走上前,手中捧着半截断裂的玉符,声音紧张地说道:“师尊,我在石缝中发现了这个…… 这符上有编号,是…… 是三年前失踪的七师弟的东西。”

    刘镇天低头看去。

    只见玉符已然残缺,边缘焦黑,但内里的刻痕却清晰可见:鸿蒙宗,丙字七三,灵引归位。这是早期弟子的身份凭证,本应时刻随身佩戴,死后则由宗门收回。

    他接过玉符,指尖刚一触碰,便忽然察觉到一丝异样 —— 并非灵力的波动,而是某种极其微弱的震颤,像是心跳,又似呼吸。

    更为诡异的是,他指腹渗出一滴鲜血,竟被玉符轻轻吸了进去。就在这一瞬间,符上的符文微微闪烁,仿佛在遥远的某处,有谁轻轻回应了一声。

    “埋下去。” 他突然说道,“保持原地不动,标记好位置,等魂引台建成后再行探查。”

    弟子微微一怔,但不敢多问,连忙照做。

    刘镇天转身,不再看向那个方向。他明白,有些事情,急不得。战时神魂有可能被魔气遮蔽,并非一定是死亡,也有可能是被困住了。而此刻,地脉正在逐渐苏醒,那些沉没的气息,或许正随着灵流缓缓回流。

    随后,他朝着云枢殿走去。

    那座曾经作为仙界中枢的高大殿宇,如今外墙斑驳陆离,护殿法阵的光芒也黯淡无光。殿门前的灵石柱早已能量耗尽,裂纹如蛛网般密布。更为糟糕的是,他刚踏入十丈范围,便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黏腻的滞感 —— 残余的魔气正悄然渗透,虽尚未形成具体形态,却足以腐蚀阵基。

    他抬手,左臂上的金痕再次亮起。

    一道青金色的光波从手臂上扩散开来,如涟漪般扫过殿宇四周。所到之处,空气瞬间变得清澈,黑雾如同遭遇烈日,瞬间蒸发殆尽。殿前石阶上残留的几道暗痕,也在这光波的作用下缓缓褪去。

    “李利珍。” 他高声唤道。

    一道红影迅速掠至,女子眉目坚毅,手中抱着一方金属匣子:“我在。”

    “把地星带来的储能阵架上去。” 他吩咐道,“先为代理石供能,维持法阵阵眼的运转。”

    李利珍点头示意,立刻带领众人进入殿内的地库。刘镇天也跟了进去,只见她蹲在阵基接口前,正在调试一组银色晶板。这装置与仙界的阵法显得格格不入,线条冷硬,却散发着稳定的能量波动。

    “这接口……” 她忽然皱起眉头,“有些异常。”

    刘镇天走上前去。

    只见接口边缘,一道极为纤细的纹路嵌在金属内壁,呈螺旋状,泛着暗红的光泽。这纹路既非仙界符文,也不似敌军的制式,反倒带着某种远古的沉寂气息,仿佛早已存在,只是一直被掩盖着。

    他伸出手,指尖轻轻抚摸着那道纹路。

    一瞬间,左臂上的金痕微微颤动,像是感应到了什么。既不是敌意,也不是召唤,而是一种…… 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记录下来。” 他收回手,“不要触动它,原样封存。”

    李利珍点头,迅速用玉片拓印下纹路。

    刘镇天走出地库,抬头望向殿顶。那里曾经悬挂着 “天枢镜”,如今却只剩下一个空荡荡的座位。他深知,这座殿还能够修复,阵法也能够重新启动,但有些东西,一旦被触动过,就再也无法回到最初的模样。

    夜色渐渐深沉。

    战场的清理工作已经持续了两个时辰。残骸被收集起来,黑水得到净化,断裂的浮桥残骸也被搬离峡谷。三十六处灵脉节点中,已有十九处恢复了微弱的灵流,其余的也在导引阵的作用下逐步疏通。

    刘镇天坐在临时安置所外的一块青石上,鸿蒙剑横放在膝盖上,左手按在剑柄上。他闭目凝神,金痕发出的微光与玉佩产生共鸣,识海中浮现出地脉金光的轨迹图。这是他从战时记忆中回溯出来的影像,每一道光,都曾扫过一名弟子最后的位置。

    他在寻找。

    寻找那些名录上标注为 “失踪”,却尚未被确认陨落的人。

    忽然,识海一阵震动。

    一道微弱的神识波动,从西北地脉的深处传来。这并非清晰的印记,而是一缕若有若无的残响,如同风中摇曳的残烛,随时都有可能熄灭。

    他猛地睁开眼睛。

    “诸葛无为!” 他站起身来,“在西北脉三号节点,搭建魂引台,以世界树芯残影作为引动,释放温和的灵波。”

    “是!”

    半个时辰之后,魂引台初步建成。这是一座由九根灵木围成的环形阵,中央悬浮着一片青金色的树叶 —— 正是世界树芯残影的一缕分影。阵成之时,刘镇天亲自注入一丝金痕之力。

    树叶微微颤动。

    一圈圈柔和的波纹扩散开来,如水波般荡漾,无声无息地渗入地底。

    安置所内,邱淑静正在整理一堆遗物。大多是破损的法器、染血的衣角、断裂的玉佩。她一件件仔细擦拭,分类摆放,动作轻柔得如同在照顾熟睡的孩子。

    忽然,她的指尖一顿。

    手中拿着一枚小小的护身符,边缘已经裂开,内层原本空白的符纸,此刻竟浮现出一行极为细小的字:

    “归途未断,心门犹启。”

    她的呼吸瞬间一滞。

    这字迹…… 她认得。既不是刻上去的,也不是写上去的,而是仿佛从某种血脉深处渗透出来的,带着熟悉的温度。

    她抬起头,望向门外。

    刘镇天正站在魂引台旁,左臂上的金痕微光流转,目光凝重地盯着地底。那道从西北传来的微弱波动,此刻竟开始回应灵波,虽断断续续,但却真实存在。

    “还有人活着。” 诸葛无为低声说道,“至少…… 神魂尚未消散。”

    刘镇天没有说话。

    他只是缓缓抬起左手,金痕在夜色中如星火般闪烁。他知道,这道门虽已关闭,但有些裂痕,早在万年前便已埋下。而那些失踪的人,或许从未真正离去。

    安置所内,邱淑静将护身符轻轻贴在胸口。

    她忽然感到一阵心悸,并非恐惧,而是一种遥远的呼唤,仿佛有谁在深渊的尽头,轻轻喊了一声 “娘”。

    她张了张嘴,却没有发出声音。

    窗外,魂引台的灵波正一圈圈扩散,渗入地底。

    西北方向,一道微弱的金光,从地缝中缓缓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