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镇天神祖 > 第1367章

镇天神祖 第1367章

    近日,执法队自西区清墟带回若干异常情况,此消息在军中悄然蔓延。尤其是围绕那枚失踪玉符的种种猜测,致使军心出现了微妙的波动。

    葬礼完毕后,刘镇天前往灵泉池畔短暂停留。灰烬自其指缝间滑落,坠于灵泉池面,泛起一圈细微难察的涟漪。刘镇天并未再多看那滩灰烬,旋即转身迈向伤员营。

    风裹挟着药香与血腥味扑面而来,他步伐坚定,未有丝毫停顿。

    营帐依次有序排列,低沉的呻吟声此起彼伏。有人蜷缩在草席之上,灵脉断裂之处透着死灰色泽;有人神魂遭受重创,眼神空洞,口中不断重复着同一个名字。刘镇天行至第一张床前,抬手置于伤者胸口。掌心泛起青光,世界树芯之力缓缓渗透,悉心温养着断裂的经络。不多时,那人的呼吸逐渐平稳,紧皱的眉头也随之舒展开来。

    他一路前行,一路施展法术。每至一处,便有弟子恭敬地捧来丹药。此丹药乃是他早年在地星研究得出的配方,后经仙界药材改良,名为 “九转归元丹”。丹药成型时散发着一丝金属般的冷光,入口即化,能够稳固重伤者的灵基。一名少年服下丹药后缓缓睁眼,虚弱地问道:“宗主…… 我们胜利了吗?”

    “胜利了。” 刘镇天颔首,“但你们唯有活下去,方能目睹日后的太平盛景。”

    少年嘴角微微颤动,未再言语,手却悄然握紧了被角。

    行至营尾,一名少女躺在窄小的床上,脸色苍白如纸。她突然开口,声音轻柔得如同梦呓:“爹爹说,只要活着,就能看见鸿蒙花开。”

    刘镇天身形微顿。鸿蒙花 —— 那是他在地星少年时期画于纸上的幻想之物,八瓣金蕊,根系缠绕星轨。他从未向他人详细描述过,然而这个名字,竟从某人口中自然道出。

    他并未询问,只是将一粒丹药置于她手中,轻声说道:“睡一觉,醒来便能看见光明。”

    离开伤员营时,天色已然暗沉。断峰之上,火把环绕成圈,诸族代表分立四周。刘镇天登上峰顶,并未言语,只是抬手引动世界树芯之力。刹那间,天穹裂开一道缝隙,青光如雨点般洒落,笼罩了整片战场。

    四万三千名亡者的残息逐一被唤醒,化作点点微光,汇聚成一条光河。光河缓缓升腾,冲破云层,最终凝结为一条横贯夜空的璀璨星带。四周一片寂静,唯有风吹过旗帜的猎猎声响。

    一名老者跪地叩首,额头触地。紧接着,第二人、第三人…… 整片山坡上,无数身影纷纷拜伏。这并非某一宗派的礼节,亦非某一族群的习俗,而是整个仙界共同表达的哀荣。

    李利珍伫立在峰侧,左眼映照出星河的光芒,瞳孔深处闪过一道暗纹,与北境雪原某座废塔上的刻痕极为相似。她未作任何动作,亦未言语。金印在她眉心微微跳动了一下,旋即恢复平静。

    葬礼结束后,刘镇天并未返回主帐,而是带领邱淑静与李利珍,径直前往家属营。

    家属营中灯火昏黄,断断续续的哭声萦绕其中。三名阵亡弟子的父母坐在角落,面前摆放着灵牌。刘镇天走到他们跟前,并非站立,而是双膝跪地,深深行了一拜之礼。邱淑静与李利珍亦紧随其后,一同跪下。

    老人颤抖着将他扶起:“宗主…… 无需如此。”

    “他们为仙界而战,壮烈牺牲,我为他们跪一次,实属应当。” 刘镇天声音沉稳,“从今往后,你们的孩子,便是我的孩子。他们的子女,可进入鸿蒙核心殿,享有资源优先的待遇,修行之路将毫无阻碍。”

    一名老妇抱着灵牌,突然放声痛哭。她哭得悲痛欲绝,却没有一句怨言,只是反复呼喊着儿子的小名。

    刘镇天并未加以劝慰,只是命人搬来三块玉碑,当场取出刻刀,亲手将三名弟子的名字一笔一划地镌刻上去。刀锋划过玉石,发出细微的 “咔” 声,仿佛是一种回应。

    刻完最后一笔,他将玉碑交到三人手中:“名字不会消逝,英魂永远长存。”

    消息传开后,更多家属闻讯赶来。刘镇天逐一予以接见,不设任何门槛,不论出身贵贱。有人送来残破的战甲,称这是亲人的最后遗物,恳请将名字刻入碑中。他接过战甲,点头应允,并命人做好登记。

    一名孩童在母亲的牵引下走来,手中紧攥着半块烧焦的令牌。他仰起头问道:“爹爹是英雄吗?”

    刘镇天蹲下身子,与他平视:“他是照亮后来者前行道路的光芒。”

    孩子似懂非懂,却用力地点了点头,将令牌抱得更紧。

    夜深时分,家属营逐渐安静下来。刘镇天走出最后一顶帐篷,抬头望向星河。英灵光带静静流转,宛如一条永不熄灭的长河。

    他转身,朝着山门走去。

    石碑已然矗立,高九丈,宽三丈,通体墨黑,唯有碑面泛着微光。碑前摆放着香炉,炉中青烟袅袅升腾。他抽出刻刀,开始镌刻第一行字。

    “王远山,鸿蒙宗外门弟子,战死于东线断脉口。”

    刀锋深深切入,石屑飞溅。他刻得极为缓慢,每一笔都仿佛是在铭刻心间。

    邱淑静站在不远处,并未上前打扰。她凝视着丈夫的背影,忽然对身旁的李利珍说道:“他从不让他人代笔。”

    李利珍点头表示认同:“他深知,名字一旦刻下,便是一种承诺。”

    两人沉默片刻。李利珍抬手,指尖轻轻按住眉心。金印又一次发热,但这次,她并未皱眉。

    山风轻轻拂过,吹动刘镇天的玄袍。他继续镌刻着,一个又一个名字,从鸿蒙宗,到天剑门,到散修联盟,再到边荒十三族…… 四万三千个名字,无一遗漏。

    天边泛起微光之际,他刻到了第三千七百零一名。

    “林小月,十五岁,随母参战,死于护阵。”

    刀尖微微一顿。这个名字太过幼小,太过轻盈,然而他依旧刻得极为深刻。

    身后传来脚步声。诸葛无为拄着拐杖缓缓走来,声音沙哑地说道:“执法队有所发现。”

    刘镇天并未回头:“发现了什么?”

    “在李利珍的查询记录之后,昨夜调至西区的执法弟子,其身份是伪造的。宗门栏一片空白,原因是他根本并非仙界之人。”

    “那他究竟是谁?”

    “尚不明确。但他在西区清墟之时,曾独自进入一处塌陷的祭坛,出来后袖口沾染了黑灰。”

    刘镇天停下刻刀,抬头看向诸葛无为:“黑灰如今在何处?”

    “在化验炉中,尚未完全烧透。”

    “继续烧。” 刘镇天重新落刀,“烧成灰烬,再烧一遍。我要让它连魂魄都无法留存。”

    诸葛无为点头,转身欲走。

    “等等。” 刘镇天突然说道,“玉符之事,暂且压下。”

    “可是……”

    “如今人心刚刚稳定。” 刘镇天凝视着碑面,“我不想让他们再遭受无谓的惊扰。”

    诸葛无为沉默片刻,应了一声,随后离去。

    风再次吹起,吹散了炉中最后一缕青烟。刘镇天继续刻字,刀锋沉稳,没有丝毫犹豫。

    一名工匠走上前来,低声询问:“宗主,碑文镌刻完毕后,是否需要立一个总铭?”

    刘镇天思索片刻,提刀在碑底刻下四字:

    “光而不耀。”

    工匠退下。刘镇天收起刻刀,指尖轻轻抚过这四个字。光而不耀 —— 不与他人争锋芒,却能永恒地存在于世间。

    他转身欲离开,忽然察觉到脚下微微颤动。低头看去,发现碑基的缝隙中,渗出一滴暗金色的液体,正缓缓朝着香炉流淌。

    他蹲下身子,伸手去探查。

    指尖刚触及那滴液体,眉心忽然一阵发烫。此时,李利珍站在十步之外,左眼映照着晨光,瞳孔深处,一道金纹一闪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