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刘天仙的穿越老公 > 第160章 看见历史

刘天仙的穿越老公 第160章 看见历史

    眼下这个情况,张潇辰虽然有些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日本人不要脸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同是战败国,德国跪得这么彻底,日本却能在道德的底线上反复横跳,外务省每年不知道多少经费花在了掩盖真相上面,

    至于水军洗地,那就更是基操勿6了。

    先不说张潇辰这边,官方邀请来的受害者联盟首先不干了,一个个都义愤填膺的站了出来,誓要揭穿日本人的虚伪面目!

    要知道这都是他们,或他们至亲的亲身经历,日本人凭什么?又怎么敢予以否认?

    媒体自然乐见有人站出来,毕竟这可是活生生的流量!

    于是此后几天,几位受害者联盟的国际友人,开始辗转于各种交流访谈节目,上去便掏出自己或者至亲的回忆录,主打一个有理有据。

    这方面,张潇辰能做的就有限了。

    毕竟华国人说话要是管用的话,西方舆论场上的风向,就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日本人太可恶了,凭什么在互联网上颠倒黑白啊!”

    “眼下的舆论,会不会影响到评委?”

    “《美丽人生》还有机会拿金熊么?”剧组有人担心道。

    网络上的风向,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剧组成员的心态。

    对于这点,张潇辰倒是不怎么担心。

    因为他相信,德国人会出手的。

    毕竟所谓欧洲电影节,其实也就是个大一点的草台班子。

    真正有资格角逐奖项的电影,其实就那么几个。

    在大家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最终无非是看谁的声音大,谁给的公关费足,以及主办方的倾向。

    可别小看主办方的意志。

    原时空,《美丽人生》就是先申请的柏林电影节,结果组委会一直借口审核,拖着不给入围。

    原因嘛!懂的都懂!

    德国人是爱玩政治,但也不想找骂啊!

    你要是个鱿太人,拍这片子,德国人眼睛一闭,过了也就过了。

    但你一个意呆利人,跑来背刺德国,合适么?

    所以《美丽人生》这么牛逼的电影,当年德国人不也是说卡就卡?

    回到评奖这件事,此前日本代表团算是结结实实把主办方给得罪惨了,再加上《美丽人生》的政治正确,主办方能不给日本人一点颜色瞧瞧?

    最关键一点,也是日本人忽略的一点。

    他们以为自己把水搅浑了,便可以浑水摸鱼,但殊不知一个道理——

    真理越辩越明!

    事情一旦被放到阳光底下,黑暗自然无所遁形。

    所以,等一个契机就好了!

    ……

    奥斯卡·莱贝克是柏林艺术大学的学生。

    身在柏林上大学,柏林电影节自然是不容错过的盛事。

    而要说今年最热门的电影,当属赛前就爆出日本代表团抗议,要求其退赛的华国电影《美丽人生》了。

    柏林电影节爱玩政治,这点大家都知道。

    以前也出过乱子,但那都是两大阵营对立造成的。

    从迈入新世纪后,政治事件已经鲜少出现了。

    一方面,主办方会尽量避免这种政治纷争。

    另一方面,自由民主嘛!你首先得扞卫人家说话的权力。

    这种背景下,《美丽人生》就显得很特别了。

    众所周知,越是禁片越是吸引人去看,越是投诉,观众越是想验验这部影片的成色。

    奥斯卡甚至还看了日本人的《天之茶助》,老实说剧情很老套,充满了日本人一贯的自说自话,勉强给个及格分吧!

    这也让他对接下来的华国影片《美丽人生》降低了预期。

    “感觉东西方叙事习惯还是差了太多呢!”

    带着这个念头,奥斯卡看完了《美丽人生》。

    然后,他大受震撼。

    集中营嘛!是个德国人都知道。

    这个题材在德国本身就没有任何理解门槛。

    就算把男女主换成西方面孔,说这是一部西方电影,也丝毫没有违和感。

    面对影片里的主角夫妇,在战争的硝烟弥漫,以及集中营的暗无天日中,用勇气和智慧守护孩子内心的行为。

    奥斯卡甚至感觉他们身上闪耀着光芒!

    尤其是他们生命的最后一刻,当他们从藏有孩子的铁柜路过时,依然不忘作出滑稽的模样,坚持着让孩子相信这一切只是一场游戏,深深震撼了在场了奥斯卡。

    同时,这也让他想起了他刚刚去世的父亲。

    父亲的爱,固然没有《美丽人生》里主角那样的传奇,却也陪伴他度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

    回到家,他来到藏有父亲遗物的地下室,开始整理父亲的点点滴滴。

    这时,他翻到了一本相册。

    他的父亲是一名新闻摄影记者,相册这种东西,在他的遗物中显得丝毫不起眼。

    如果不是心血来潮,想要了解父亲的过往。

    他可能很久都不会翻到这本相册。

    而这一翻开,里面触目惊心的照片,瞬间震惊到了奥斯卡。

    川流不息的军车,密密麻麻的尸体,流离失所的孩童,满目疮痍的街道,麻木空洞的人,一张张照片,无不述说着战争的可怖。

    “这是哪?又是谁拍摄的?”

    刚刚被《美丽人生》震撼到的奥斯卡,心中升起无限的好奇,他迫切的想知道照片背后的故事。

    翻到相册最后一页,奥斯卡发现了一张便利贴。

    上面是父亲的笔迹,写着——

    【日本对广州的轰炸,1938年10月22-26日,部分是当时某德国领馆人员所拍,otto医生?】

    “这是《美丽人生》描述的那场战争?”

    奥斯卡目瞪口呆。

    电影传递的,终究是隔了一层演绎,哪有真实的照片看上去震撼人心。

    而且华国人有没有夸大其词,谁又能知道呢?

    但此刻,面对这本相册。

    奥斯卡觉得自己真正“看见”了那段被他们忽视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