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到古代的我混的风生水起 > 第523章 刘大叔,你们可以收费呀

穿越到古代的我混的风生水起 第523章 刘大叔,你们可以收费呀

    夏花听后,赶忙点了点头,又指了指旁边的木台:“三妮,调料都在那台子上,早上我已经备好啦。”

    黄雨梦抬头看去,木台上摆着几个小碗,里面盛着酱油、醋、香菜碎和辣椒油。

    她点点头,见旁边木桶里是点好卤的豆腐脑,便拿起碗麻利地打了起来。

    忙忙碌碌过了好一阵,陈氏看着刚做好的一版千张。

    又抬头看了看天色,急忙喊道:“三妮,你和三生赶紧吃点早饭,这就去城里吧!

    我让你大姐在外面盯着,有要豆浆的就让她招呼着。”

    黄雨梦这时额头上已经沁满了汗。

    幸好有小芹,小金和小珠在一旁帮忙收碗、洗碗,不然早就忙不过来了。

    随后她把刚打好的三份豆浆端出去递给客人,收了钱回来。

    见黄三生正把空碗往托盘上放,出声道:“三生哥,我们先吃早饭吧,吃完该去县城了。”

    黄三生点点头,两人一起回了院子,把东西归置好,洗手后在堂屋简单吃了早饭,便准备出发。

    黄雨梦刚要迈出堂屋门,突然想起凉皮的工具还没拿出来,赶忙转身回了里屋,闪身进了空间。

    一进去就被冷气冻得打了个哆嗦,见盆里的硝石已经结出了冰渣。

    杨梅被冻得很着很新鲜,她放心地拿起盆和刷子,闪身出了空间。

    把东西放在地上后,她快步跑到院子里对陈氏说:

    “娘,我房间里有凉皮工具,是大姐下午做凉皮要用的,你们等会儿记得拿出来用啊。”

    陈氏点点头:“知道了,你跟三生路上慢着点,当心些。”

    “好的娘!”

    黄雨梦应着,和黄三生一起坐上骡车,匆匆往县城赶去。

    出了村口,黄雨梦转头对黄三生说道:“三生哥,等会儿到了县城,你直接送我去县衙门口就行了。”

    黄三生握着缰绳的手顿了顿,侧头看向她:“三妮,那机器的事儿怎么样了?”

    黄雨梦听后,想起昨天在空间购物车里添的几本电工基础书,心里有了主意。

    笑着回应:“差不多了,今天应该就能有眉目。

    对了三生哥,我今晚上回来给你带几本书,你到时候看看,千万别惊讶。

    慢慢学着,说不定能派上用场。”

    黄三生听后,想到上次的书,出声问:“三妮,是上次那种书吗?”

    黄雨梦一听,虽然是两本内容不同的书,但也是现代书,笑着回应道:“嗯,差不多。”

    黄三生听后点了点头。过了许久后,终于到了县城。

    穿过热闹的街道,远远就看到县衙门口的石狮子。

    车刚停稳,黄雨梦便跳了下来,对黄三生道:“我到了,三生哥你去集市忙吧。”

    黄三生点点头,看着她走进县衙大门,才赶着骡车往集市方向去了。

    县衙门口的衙役早就认识黄雨梦,见她过来,立刻笑着迎上前:

    “黄姑娘,沈大人一早就让小的在这儿等着,说您来了就带您去议事厅。这边请。”

    黄雨梦听后,暗自嘀咕:议事厅?沈砚舟叫我去那儿做什么?

    她压下疑惑,笑着应道:“有劳小哥了。”

    跟着衙役穿过几重回廊,转过最后一道弯,便看到一座青砖灰瓦的厅堂,门口挂着“议事厅”的匾额。

    衙役上前轻轻敲了敲门,朗声道:“大人,黄姑娘到了。”

    厅内传来沈砚舟沉稳的声音:“进来。”

    衙役推门示意黄雨梦进去。

    黄雨梦迈步踏入厅中,只见沈砚舟正坐在上首的太师椅上,一身藏青色的便衣衬得他身姿挺拔。

    旁边的长凳上坐着师爷、文书,还有几个眼熟的衙役

    众人面前的桌上摆着几张纸,像是在议事。

    听到动静,所有人都抬起头看向她。

    沈砚舟的目光落在她身上,带着几分温和的笑意。

    轻声唤道:“三妮,坐在这边来。”

    黄雨梦应了声,见房间里气氛肃静,连忙向在座的人笑着点头致意,小步走到沈砚舟身旁坐下。

    一旁的刘文见状,忙起身给她倒了杯热茶,递过来时客气道:“姑娘喝茶。”

    黄雨梦双手接过,笑着道谢:“谢谢刘大叔。”

    沈砚舟这时,开口说道:“三妮,前天晚上我已飞鸽传书,将盐湖的事呈报上京。

    太子请示皇上后定了章程:盐价不能降太多,否则会扰乱盐商秩序。

    最终定为五百文一斤,但仅限卖给百姓,不售商人。

    这个价格比之前降了一半,届时定会有大量百姓涌入县城,得提前做好准备。

    这是我们几人商量的方案,你想法多,看看还需补充什么?”

    黄雨梦听后,暗自想着:就算要批发给商人,恐怕也产不出这么多盐。

    她接过沈砚舟递来的纸,笑着说:“大人,我不太懂这些,先看看。”

    沈砚舟“嗯”了一声,示意她细看。

    纸上写的是核心安排:加强主要街道、渡口、城门的巡逻管控。

    招工一百人,其中八十人负责制盐与运输。

    二十人当临时衙役,工钱都是每日十五文,管中午一餐。

    黄雨梦越看眉头越紧,抬头说道:“大人,我觉得还得多招人维护治安。

    人多了首先要保证交通通畅,桥梁、主路得禁止占道经营。

    进城的人大多陌生,最好画张地图贴在城门口。

    马车停放也得规范,日后县衙有钱了,还能修条马车专用道。

    另外,客栈的防火排查、道路垃圾清理,都得有专人负责才行。”

    刘文在一旁听着,眉头也皱了起来:“黄姑娘说的是周全,但这些都要花钱啊。

    现在县衙没钱,就连这一百人的工钱,都是大人先垫的。”

    黄雨梦一听,这县衙这么穷吗?那就多收一点富人的税收钱。

    随后笑着出声道:“刘大叔,你们可以收税啊!”

    “这如何收?”刘文疑惑道。

    黄雨梦笑着解释道:“就像车马税,车子进城后指定区域停放,派人看管,既能分流又能收钱。

    还有客栈住宿费,住店的基本都是有钱的乡绅、商人。

    按人头收税,就当是县衙保障他们安全的费用。

    再设个市场引商人来做生意,收地租费。这样钱不就有了?”

    刘文听后,疑惑的出声道:“姑娘,这收住宿人头税……能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