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世雄图 第1254章 敬祖验药,证药祖祠
黄三炮顺着药苗指引的方向往药道祖祠走时,验药箱里的《药道祖师传》正随着步伐轻晃。封面是用暗红色绒布缝制的,边角缀着铜扣,布面绣着神农氏、扁鹊、华佗等十位药道祖师的线描像,针脚细密如药材纤维。最珍贵的是夹在书中的 “祭祖木牌”,牌上分列着祖师名号,牌底刻着 “不忘本源” 四字,牌沿因常年供奉已包浆温润,此刻在祖祠的香火里泛着肃穆的光。
孙子的酸枝木药箱里,本源珠正与半块明代祭祀用的药饼共鸣,箱侧老鳖把背甲贴在箱壁,甲上的水脉纹漫出淡金色的雾,混着远处传来的自拍杆伸缩声 —— 那是网红打卡的拍照声。两人刚跨过刻着 “慎终追远” 的门槛,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得喉头发紧:原本供奉祖师牌位的正厅,如今被挂满 “祈福必应” 的霓虹灯,神农氏雕像被涂成了潮玩风格,手里的药锄换成了麦克风,而角落里的 “焚香炉”(焚烧祭文的铜炉)被改成了 “心愿投放箱”,里面塞满了写着 “暴富”“脱单” 的纸条,炉耳的铜环上还缠着闪光彩带。
“爷爷你看,他们把祖师爷当成玩偶了!” 小家伙指着最显眼的 “打卡墙”,上面贴满游客与祖师雕像的搞怪合影,配文写着 “药神保佑,逢考必过”,“这哪是敬祖,是胡闹啊!” 祖祠中央的 “祭礼台”(举行祭祀仪式的石台)被换成了 “直播台”,穿汉服的主播正对着镜头喊着 “家人们,刷火箭可以插队祈福”,台边的 “祭器架”(摆放祭祀器具的木架)上,青铜爵里倒着可乐,陶豆中盛着薯片。更刺眼的是门票上的字:“药神祈福套餐,999 元享 VIp 插队 —— 拜完就能转运,不灵包退”。
黄三炮走到被涂鸦的神农氏雕像前,伸手拂去雕像脸上的油彩 —— 下面的青石雕琢细腻,神农氏尝百草时的坚毅神情虽蒙着灰,却仍能看出凿刀下的虔诚。他从验药箱取出一束晒干的灵芝、人参、当归,用红绳捆成 “三药束”:“这是祭祀祖师的供品,” 他往祭礼台的旧址上一放,“得选道地药材,表的是‘不忘祖师尝药之苦’,哪能用零食糊弄?” 说话间他已点燃三炷艾草香,青烟袅袅中飘出清苦的药香,“你闻这味,是药材本来的气息,敬的是祖师‘以身试药’的仁心,那些香薰蜡烛哪有这股子诚心?”
祖祠老板祠伯戴着镶金的道冠走来,手里拿着本 “祈福成功案例集”。他踢了踢旁边的祭文残片:“黄师傅别老掉牙了,现在谁还信那套跪拜礼?我这搞活传统,让年轻人愿意来拜拜,比你对着牌位磕头强多了。” 他指了指电子屏上的祈福订单,“看见没?这月卖了八千份 VIp 套餐,够你买十年供品!”
孙子突然把老鳖从药箱上抱下来,往 “电子祈福机” 前一放。老鳖似乎嫌机器太吵闹,猛地对着屏幕喷出股清水,触摸屏瞬间失灵,上面的 “药神显灵” 动画消失,露出后台代码里的 “随机生成祝福” 字样。“大家快看!” 小家伙举着摄像机绕场一周,“他们用假祈福骗钱!爷爷说真敬祖得有诚心,像这样 ——” 他学着黄三炮的样子,对着祖师牌位深深鞠躬,引来几个老人的点头。
新出现的老守祠人守伯背着个藤编祭器篮走来,篮子里装着祭祀的器具:青铜俎(摆放供品的托盘)、玉琮(礼器)、写祭文的竹简,还有一本泛黄的《祭药祖仪轨》。老人翻开仪轨,里面记着祭祀的步骤:“辰时净手,巳时陈设,午时献药,未时读文,申时礼成”。“当年我师父教我守祠,第一桩事是学敬畏,他说‘祖师爷不是财神,是教我们救人的,心不诚,拜再多也没用’。” 他指着供桌后的壁画,“这画的是神农氏尝断肠草牺牲的场景,哪有求他保佑发财的道理?”
祠伯被说急了,从仓库推来台 “智能祭祀机器人”,往里面输入 “求健康” 关键词:“看好了!这机器能自动完成三拜九叩,比人鞠躬标准多了,还能打印电子功德证,比你磕破头都管用!” 他按下启动键,机器人立刻对着雕像作揖,“等会儿对比下,看你土法祭祀和我这‘科技敬祖’有啥不一样!”
黄三炮没接话,从《药道祖师传》里翻出张 “祭文”,上面用朱砂写着 “伏惟祖师,开辟药道,亲尝百草,生死以之…… 今我辈后人,当承遗志,普救含灵,不敢或忘”。他往竹简上抄写祭文,笔尖划过竹片发出沙沙声:“这叫‘敬述’,” 他指着竹简上的字,“得一笔一划写,把祖师的教诲记在心里,机器哪懂这虔诚?” 说话间个拄着拐杖的老药农凑过来说:“俺小时候跟着师父来拜祖,都要带自己种的最好药材当供品,哪能搞这些虚的?” 黄三炮递给他一支毛笔:“来,帮着抄写祭文,让祖师爷知道还有人记着他的好。”
守伯突然往 “敬心石”(检验祭祀诚心的奇石)上放了张电子功德证,石头立刻蒙上层灰霜;再放上黄三炮抄写的竹简祭文,石面竟透出温润的红光,还隐隐浮出 “诚敬” 二字。“瞧见没?” 老人用手抚摸石面的温度,“真心敬祖,石头都能感受到,虚情假意的,再花哨也没用,这可不是机器人能糊弄的!”
祠伯脸色铁青,突然按下总控台的红色按钮,所有霓虹灯的亮度同时调高:“给你们看点厉害的!” 屋顶的全息投影突然落下 “金雨”,配合着 “药神显灵” 的音效,引来一阵欢呼,“这是‘沉浸式祭祀’,年轻人就吃这一套,不服气?”
黄三炮将 “祭祖木牌” 往祭礼台的石座上一立,木牌的金光与石台的纹路交融,竟在半空凝成幅《祖师行医图》—— 画面里的扁鹊在民间诊病,华佗为病人做手术,李时珍在山间采药,每个人脸上都带着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的郑重。“这才是祖祠该有的样子,” 黄三炮对围观的游客说,“敬祖不是求保佑,是学他们的仁心,守他们的规矩,哪能拿祖师爷当摇钱树?”
孙子突然想起什么,从药箱里掏出本源珠往敬心石上一放。珠子的光芒顺着石缝蔓延,那些霓虹灯突然熄灭,而被涂鸦的雕像竟自己褪去油彩,露出青石雕琢的原貌。几个游客忍不住放下自拍杆,跟着黄三炮一起鞠躬,脸上露出愧疚的神色。
守伯趁机往众人手里塞了本《药道祖师故事》:“来,拿着看,这里面讲祖师爷怎么救人的,比如孙思邈为了给穷人治病,自己上山采药,那些求发财的哪懂这些?” 他自己先往香炉里添了把艾草,“这叫‘心香一瓣’,比烧高香强多了。”
祠伯见势不妙,想趁乱按销毁键毁掉所有祭器,却被黄三炮用祭祖木牌拦住手腕。“祖祠不是网红店,” 黄三炮的声音透过嘈杂声格外清晰,“敬祖得学他们‘普救含灵之苦’,不是求他们满足私欲,这是老祖宗传下的信仰,不是商业套路能替代的。”
本源珠突然飞向祖祠最高处的 “敬祖旗”,旗面无风自动,显出八个古字:“不忘本源,薪火相传”。随着旗帜展开,所有电子设备的线路突然烧断,而被改成直播台的祭礼台竟自己摆上祭器,青铜爵里盛满了清水,陶豆中放着新鲜药材。黄三炮往祭礼台边撒了把药种,瞬间长出片翠绿的幼苗,叶片上的露珠滚落,在地面汇成 “敬祖” 二字。
孙子举着摄像机跟拍,镜头里的本源珠正往东南方向飞去,那里隐约可见一片药道碑林的轮廓。“爷爷,珠子往‘药道箴言林’去了!”
黄三炮望着那片刻满药道戒律的碑林,突然想起守伯的话:“祖师爷留下的不是保佑,是规矩,忘了规矩,拜再多也成不了事。” 他扛起药锄,老鳖慢悠悠爬回药箱,一行人顺着药苗指引的方向走去,身后传来抄写祭文的沙沙声 —— 那是祖祠久违的、属于虔诚的回响。
孙子的酸枝木药箱里,本源珠正与半块明代祭祀用的药饼共鸣,箱侧老鳖把背甲贴在箱壁,甲上的水脉纹漫出淡金色的雾,混着远处传来的自拍杆伸缩声 —— 那是网红打卡的拍照声。两人刚跨过刻着 “慎终追远” 的门槛,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得喉头发紧:原本供奉祖师牌位的正厅,如今被挂满 “祈福必应” 的霓虹灯,神农氏雕像被涂成了潮玩风格,手里的药锄换成了麦克风,而角落里的 “焚香炉”(焚烧祭文的铜炉)被改成了 “心愿投放箱”,里面塞满了写着 “暴富”“脱单” 的纸条,炉耳的铜环上还缠着闪光彩带。
“爷爷你看,他们把祖师爷当成玩偶了!” 小家伙指着最显眼的 “打卡墙”,上面贴满游客与祖师雕像的搞怪合影,配文写着 “药神保佑,逢考必过”,“这哪是敬祖,是胡闹啊!” 祖祠中央的 “祭礼台”(举行祭祀仪式的石台)被换成了 “直播台”,穿汉服的主播正对着镜头喊着 “家人们,刷火箭可以插队祈福”,台边的 “祭器架”(摆放祭祀器具的木架)上,青铜爵里倒着可乐,陶豆中盛着薯片。更刺眼的是门票上的字:“药神祈福套餐,999 元享 VIp 插队 —— 拜完就能转运,不灵包退”。
黄三炮走到被涂鸦的神农氏雕像前,伸手拂去雕像脸上的油彩 —— 下面的青石雕琢细腻,神农氏尝百草时的坚毅神情虽蒙着灰,却仍能看出凿刀下的虔诚。他从验药箱取出一束晒干的灵芝、人参、当归,用红绳捆成 “三药束”:“这是祭祀祖师的供品,” 他往祭礼台的旧址上一放,“得选道地药材,表的是‘不忘祖师尝药之苦’,哪能用零食糊弄?” 说话间他已点燃三炷艾草香,青烟袅袅中飘出清苦的药香,“你闻这味,是药材本来的气息,敬的是祖师‘以身试药’的仁心,那些香薰蜡烛哪有这股子诚心?”
祖祠老板祠伯戴着镶金的道冠走来,手里拿着本 “祈福成功案例集”。他踢了踢旁边的祭文残片:“黄师傅别老掉牙了,现在谁还信那套跪拜礼?我这搞活传统,让年轻人愿意来拜拜,比你对着牌位磕头强多了。” 他指了指电子屏上的祈福订单,“看见没?这月卖了八千份 VIp 套餐,够你买十年供品!”
孙子突然把老鳖从药箱上抱下来,往 “电子祈福机” 前一放。老鳖似乎嫌机器太吵闹,猛地对着屏幕喷出股清水,触摸屏瞬间失灵,上面的 “药神显灵” 动画消失,露出后台代码里的 “随机生成祝福” 字样。“大家快看!” 小家伙举着摄像机绕场一周,“他们用假祈福骗钱!爷爷说真敬祖得有诚心,像这样 ——” 他学着黄三炮的样子,对着祖师牌位深深鞠躬,引来几个老人的点头。
新出现的老守祠人守伯背着个藤编祭器篮走来,篮子里装着祭祀的器具:青铜俎(摆放供品的托盘)、玉琮(礼器)、写祭文的竹简,还有一本泛黄的《祭药祖仪轨》。老人翻开仪轨,里面记着祭祀的步骤:“辰时净手,巳时陈设,午时献药,未时读文,申时礼成”。“当年我师父教我守祠,第一桩事是学敬畏,他说‘祖师爷不是财神,是教我们救人的,心不诚,拜再多也没用’。” 他指着供桌后的壁画,“这画的是神农氏尝断肠草牺牲的场景,哪有求他保佑发财的道理?”
祠伯被说急了,从仓库推来台 “智能祭祀机器人”,往里面输入 “求健康” 关键词:“看好了!这机器能自动完成三拜九叩,比人鞠躬标准多了,还能打印电子功德证,比你磕破头都管用!” 他按下启动键,机器人立刻对着雕像作揖,“等会儿对比下,看你土法祭祀和我这‘科技敬祖’有啥不一样!”
黄三炮没接话,从《药道祖师传》里翻出张 “祭文”,上面用朱砂写着 “伏惟祖师,开辟药道,亲尝百草,生死以之…… 今我辈后人,当承遗志,普救含灵,不敢或忘”。他往竹简上抄写祭文,笔尖划过竹片发出沙沙声:“这叫‘敬述’,” 他指着竹简上的字,“得一笔一划写,把祖师的教诲记在心里,机器哪懂这虔诚?” 说话间个拄着拐杖的老药农凑过来说:“俺小时候跟着师父来拜祖,都要带自己种的最好药材当供品,哪能搞这些虚的?” 黄三炮递给他一支毛笔:“来,帮着抄写祭文,让祖师爷知道还有人记着他的好。”
守伯突然往 “敬心石”(检验祭祀诚心的奇石)上放了张电子功德证,石头立刻蒙上层灰霜;再放上黄三炮抄写的竹简祭文,石面竟透出温润的红光,还隐隐浮出 “诚敬” 二字。“瞧见没?” 老人用手抚摸石面的温度,“真心敬祖,石头都能感受到,虚情假意的,再花哨也没用,这可不是机器人能糊弄的!”
祠伯脸色铁青,突然按下总控台的红色按钮,所有霓虹灯的亮度同时调高:“给你们看点厉害的!” 屋顶的全息投影突然落下 “金雨”,配合着 “药神显灵” 的音效,引来一阵欢呼,“这是‘沉浸式祭祀’,年轻人就吃这一套,不服气?”
黄三炮将 “祭祖木牌” 往祭礼台的石座上一立,木牌的金光与石台的纹路交融,竟在半空凝成幅《祖师行医图》—— 画面里的扁鹊在民间诊病,华佗为病人做手术,李时珍在山间采药,每个人脸上都带着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的郑重。“这才是祖祠该有的样子,” 黄三炮对围观的游客说,“敬祖不是求保佑,是学他们的仁心,守他们的规矩,哪能拿祖师爷当摇钱树?”
孙子突然想起什么,从药箱里掏出本源珠往敬心石上一放。珠子的光芒顺着石缝蔓延,那些霓虹灯突然熄灭,而被涂鸦的雕像竟自己褪去油彩,露出青石雕琢的原貌。几个游客忍不住放下自拍杆,跟着黄三炮一起鞠躬,脸上露出愧疚的神色。
守伯趁机往众人手里塞了本《药道祖师故事》:“来,拿着看,这里面讲祖师爷怎么救人的,比如孙思邈为了给穷人治病,自己上山采药,那些求发财的哪懂这些?” 他自己先往香炉里添了把艾草,“这叫‘心香一瓣’,比烧高香强多了。”
祠伯见势不妙,想趁乱按销毁键毁掉所有祭器,却被黄三炮用祭祖木牌拦住手腕。“祖祠不是网红店,” 黄三炮的声音透过嘈杂声格外清晰,“敬祖得学他们‘普救含灵之苦’,不是求他们满足私欲,这是老祖宗传下的信仰,不是商业套路能替代的。”
本源珠突然飞向祖祠最高处的 “敬祖旗”,旗面无风自动,显出八个古字:“不忘本源,薪火相传”。随着旗帜展开,所有电子设备的线路突然烧断,而被改成直播台的祭礼台竟自己摆上祭器,青铜爵里盛满了清水,陶豆中放着新鲜药材。黄三炮往祭礼台边撒了把药种,瞬间长出片翠绿的幼苗,叶片上的露珠滚落,在地面汇成 “敬祖” 二字。
孙子举着摄像机跟拍,镜头里的本源珠正往东南方向飞去,那里隐约可见一片药道碑林的轮廓。“爷爷,珠子往‘药道箴言林’去了!”
黄三炮望着那片刻满药道戒律的碑林,突然想起守伯的话:“祖师爷留下的不是保佑,是规矩,忘了规矩,拜再多也成不了事。” 他扛起药锄,老鳖慢悠悠爬回药箱,一行人顺着药苗指引的方向走去,身后传来抄写祭文的沙沙声 —— 那是祖祠久违的、属于虔诚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