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逆世雄图 > 第1267章 顺天验药,证药百草园

逆世雄图 第1267章 顺天验药,证药百草园

    黄三炮顺着药苗指引的方向往药道百草园走时,验药箱里的《药草种植古法》正随着步伐轻晃。封面是用麻布缝制的,边角缠着麻绳,内页画着药材种植的时令图谱:春分种薄荷、夏至栽紫苏、秋分收地黄、冬至藏当归…… 每幅图旁都标注着 “播种深度”“灌溉时机”“驱虫古法”,最珍贵的是夹在书中的 “耕耘木牌”,牌面刻着 “顺天应时” 四字,牌身因常年插在田埂已包浆厚重,此刻在百草园的泥土气息里泛着质朴的光。

    孙子的酸枝木药箱里,本源珠正与半块汉代药田的陶俑残片共鸣,箱侧老鳖把背甲贴在箱壁,甲上的水脉纹漫出淡青色的雾,混着远处传来的机械喷洒声 —— 那是农药喷雾器的声响。两人刚推开刻着 “本草春秋” 的竹门,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得倒吸冷气:原本按节气分区的药田,如今被铁丝网隔成 “转基因试验区”,牌子上写着 “抗虫白术”“速生当归”,穿着防护服的研究员正往地里倾倒除草剂,而角落里的 “古法育苗棚”(用草木灰、腐叶土育种的竹棚)被改成了 “基因实验室”,里面的育苗盘装着透明营养液,旁边的 “种植月令” 木牌被踩在脚下,牌上的 “春施粪肥,秋耕晒垡” 字样沾着化学肥料。

    “爷爷你看,他们把好好的药田变成化学品仓库了!” 小家伙指着最显眼的 “高产黄芪” 试验田,地里的黄芪长得又粗又壮,根须却短得反常,叶片上还沾着未干的蓝色药剂,“这哪是种药,是造怪物啊!” 百草园中央的 “堆肥场”(积攒农家肥的场地)被改成了 “化肥储存库”, sacks of urea and ammonium phosphate 堆得像小山,场边的 “绿肥种植带”(种紫云英改良土壤的地块)被铲平,种上了转基因大豆,泥土里还能看见残留的豆饼 —— 那是早年用古法肥田的痕迹。更刺眼的是试验田标语:“科技种植,产量为王 —— 基因改造,抗虫高产,效益翻倍”。

    黄三炮走到被废弃的古法育苗棚前,伸手拨开竹篾上的蛛网 —— 棚角的陶盆里还留着去年的谷壳育苗土,抓一把能闻到腐叶的清香,土面上的 “三分种七分管” 刻字虽被雨水冲刷,却仍能辨认出笔锋里的郑重。他从验药箱取出些带着泥土的柴胡幼苗,根系细长发达,叶片上还粘着片枯叶:“这叫‘老圃育苗’,” 他往育苗棚的旧址上一栽,“得用陈谷壳拌腐叶土,先阴干三日再见光,让根须自己往深处扎,哪能用营养液催长?” 说话间他已拿起锄头,往旁边的空地刨了刨:“你看这土,得冬耕冻垡,让冰雪杀杀虫卵,那些靠农药驱虫的哪有这后劲?”

    百草园老板园伯穿着白大褂走来,手里拿着份 “转基因药材报告”,上面写着 “产量提升 300%,农药使用量减少 50%”。他踢了踢旁边的粪桶:“黄师傅别守着老皇历了,现在谁还靠堆肥种地?我这转基因品种,不用除草不用防虫,比你弯腰刨地强多了。” 他指了指电子屏上的亩产数据,“看见没?这季白术收了五千斤,够你用古法种五年!”

    孙子突然把老鳖从药箱上抱下来,往 “抗虫当归” 试验田边一放。老鳖似乎嫌土壤的怪味刺鼻,猛地对着当归根部喷出股清水,水流过处,泥土里钻出几只畸形的蚯蚓,当归的须根竟慢慢变成了紫黑色。“大家快看!” 小家伙举着摄像机绕场一周,“这土都被污染了!爷爷说真药材得靠好地养,像这样 ——” 他拿起黄三炮刚栽的柴胡,展示着根系上的细土,引来几个老农的叹息。

    新出现的老药农耕伯背着个藤编农具篓走来,篓里装着种植的工具:木犁、粪叉、除草小铲、记录农事的桑皮纸,还有一本泛黄的《农耕月令》。老人翻开月令,里面记着光绪年间的种植心得:“种甘草,需三年轮作,第一年种豆,第二年种麦,第三年方种甘草,如此地力不衰”。“当年我师父带我种地,第一桩事是学看天,他说‘药材跟人一样,得顺四季呼吸,强拧着长,药性就偏了’。” 他指着转基因大豆田,“这地连种三年转基因,土都板结了,哪还长得出好药?”

    园伯被说急了,从仓库推来台 “智能播种机”,往里面输入 “黄芪” 参数:“看好了!这机器能精准控制株距行距,自动施肥喷药,比你用手点播高效多了!” 他按下启动键,机器立刻在地里划出整齐的沟壑,“等会儿对比下,看你土法耕种和我这‘科技种植’有啥不一样!”

    黄三炮没接话,从《药草种植古法》里翻出张 “农耕五要”,上面用朱砂写着 “顺天时,量地利,慎耕耘,勤除草,善轮作”。他拿起耕耘木牌,往堆肥场的旧址上一插:“这叫‘养地’,” 他指着旁边的紫云英种子,“种一茬绿肥,比施十车化肥都管用,机器哪懂这土肥的道理?” 说话间个戴草帽的年轻人凑过来说:“我家的药田用了三年除草剂,现在种啥都长不好,您这古法真能行?” 黄三炮递给他一把菜籽:“来,撒在这试试,绿肥长起来,土就活了。”

    耕伯突然往 “生息石”(检验土壤肥力的奇石)上放了把转基因田的土,石头立刻蒙上层灰霜;再放上黄三炮育苗棚的腐叶土,石面竟透出温润的绿光,还隐隐浮出 “沃土” 二字。“瞧见没?” 老人用手指捻起一点腐叶土,“真耕地的土有团粒,假肥田的土是死泥,这可不是基因改造能糊弄的!”

    园伯脸色铁青,突然按下总控台的红色按钮,所有喷灌设备同时启动,水雾里带着刺鼻的农药味:“给你们看点厉害的!” 大屏幕上开始播放 “转基因作物宣传片”,专家宣称 “传统种植必将淘汰”,“这是‘农业革命’,跟不上就得被淘汰,不服气?”

    黄三炮将 “耕耘木牌” 往田埂上一立,木牌的青光与泥土的纹路交融,竟在半空凝成幅《药田耕读图》—— 画面里的老农在田里弯腰除草,孩童提着篮子追肥,妇人在畦边插标牌记录生长,每个人脸上都带着 “顺应自然” 的虔诚。“这才是百草园该有的样子,” 黄三炮对围观的研究员说,“种药讲的是‘天人共养’,土要肥、水要净、种要纯,哪能靠化学品催熟?”

    孙子突然想起什么,从药箱里掏出本源珠往生息石上一放。珠子的光芒顺着石缝蔓延,那些转基因药材突然蔫萎,而被污染的土壤竟自己翻出底层的活土,堆肥场里也凭空出现了腐熟的农家肥。几个研究员忍不住关掉喷药设备,围过来看黄三炮耕地,脸上露出犹豫的神色。

    耕伯趁机往众人手里塞了本《农家肥制作大全》:“来,拿着学,这里面教怎么堆沤绿肥、发酵粪肥,比如用豆饼拌草木灰,肥效比化肥长多了,那些只看产量的哪懂这些?” 他自己先往地里撒了把紫云英种子:“这叫‘养地先养草’,草好了,药才能好。”

    园伯见势不妙,想趁乱销毁所有传统种子,却被黄三炮用耕耘木牌拦住去路。“百草园不是试验场,” 黄三炮的声音透过机械声格外清晰,“种药得‘顺天应时,敬畏自然’,不是为了产量不顾一切,这是老祖宗传下的农耕道,不是基因改造能替代的。”

    本源珠突然飞向百草园最高处的 “生息旗”,旗面无风自动,显出八个古字:“土肥苗壮,药道绵长”。随着旗帜展开,所有智能设备突然停机,而被铲平的绿肥带竟自己长出嫩芽,育苗棚的竹篾上也爬满了牵牛花。黄三炮往田埂边撒了把谷种,瞬间长出片翠绿的秧苗,叶片上的露珠滚落,在地面汇成 “顺天” 二字。

    孙子举着摄像机跟拍,镜头里的本源珠正往东北方向飞去,那里隐约可见一片药道祭祀坛的轮廓。“爷爷,珠子往‘药道先农坛’去了!”

    黄三炮望着那片祭祀药神与农神的祭坛,突然想起耕伯的话:“土地是药的娘,你对她好,她才给你好药,用狠了伤了根,再多科技也长不出真性情的药材。” 他扛起锄头,老鳖慢悠悠爬回药箱,一行人顺着药苗指引的方向走去,身后传来锄头翻土的 “沙沙” 声 —— 那是百草园久违的、属于生息的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