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 第662章 积蓄力量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第662章 积蓄力量

    十一月的里斯本,城墙在冬雨里泛着冷光。西法联军的火炮每隔一刻钟就会砸来炮弹,城砖缝隙里,葡萄牙士兵的鲜血早已经凝固。此时的葡萄牙,99%的城镇早已经沦陷或主动放弃。那些在山林里打游击的葡萄牙士兵,不时的偷袭着两国联军的后勤补给线,为里斯本减轻着压力。

    这无疑是葡国高层在走投无路之下的无奈之举。毕竟,葡萄牙本身就是一个国土狭小、人口稀少的国家,国力相对较弱。如果他们选择与拥有绝对优势的西、法联军正面对抗,无论是军队的数量,还是武器装备的火力,都远远不及对方。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陷入守城战,葡萄牙必然会面临城破人亡的悲惨结局。

    为了尽可能地延长抵抗时间,葡萄牙的决策者们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放弃城镇,转而藏身于乡下农村,与侵略军展开游击战。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意味着他们他们的战斗环境将会变得更加的艰难。

    然而,如果此时的葡萄牙还是前世的那个葡萄牙,或许数千葡军早已不堪重负,放下武器投降了。但幸运的是,如今的葡萄牙国内有着数万葡明混血儿正值壮年,他们成为了葡萄牙坚持抗战到底的最大依仗。这些混血儿既拥有葡萄牙人的血统,又融合了明朝人的坚韧和智慧,他们的存在为葡萄牙的抗战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守城的葡萄牙将军佩德罗摸着垛口上的十二磅炮,炮身上 “天启十年造” 的铭文已被硝烟熏得发黑。这是二十多年前大明使团带来的礼物,此刻城墙上的所有火炮都已经成了摆设 —— 里斯本的弹药库早就见底了。他抬头望向港口方向,在那里,七艘伤痕累累的千吨盖伦船,十五艘失去桅杆的武装商船正在数百工匠不分昼夜的修补着,耗时数月的连续作战,这些战舰已经到了强弩之末,或许下一场战斗,就将是他们的绝唱。

    山林深处的月光下,游击队长安东尼奥正用牙齿咬开油纸包。里面是二十根裹着蜂蜡的燧发枪枪管,枪管尾端刻着极小的 “威” 字。这是年前从悬挂丹麦国旗的商船上接来的货,这已经是他这支游击队仅剩的备件了。他身后的三十余名游击队员手中,仅有十二杆燧发枪。他们此时正盯着远处法军营地的火光,眼睛亮得像狼崽 —— 昨夜他们用燧发枪远距离打死了三个法军哨兵,惊扰了法国人的美梦。

    哥本哈根的市政厅广场上,神圣罗马帝国的士兵正用丹麦国王的宝座当劈柴墩。利奥波德一世的鎏金鹰旗插在克里斯蒂安堡宫的尖顶上,旗杆底部压着丹麦海军的银质船徽。一个穿皮靴的军官踢翻了街边的鱼摊,冻僵的鳕鱼滚了一地。

    在圣彼得堡的冬宫暖房中,流亡至此的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三世正站在一个巨大的浑天仪前,这台浑天仪是由大明钦天监监制的,其制作工艺精湛,令人惊叹。

    弗雷德里克三世用他那因寒冷而冻裂的手指,轻轻地摩挲着浑天仪的表面,仿佛能感受到这古老仪器所蕴含的智慧和力量。阳光透过玻璃窗户洒在他身上,照亮了他那略显疲惫的面容。

    窗外,涅瓦河上的冰层在朝阳的映照下闪烁着光芒,宛如一片银色的海洋。在这片冰面上,二十艘丹麦的残余战船,它们被凿开冰面,静静地停泊在码头。这些战船的船底都刷着大明送来的防腐漆,这是一种珍贵的礼物,也是两国友谊的象征。

    弗雷德里克三世转身面对跪在地上的信使,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告诉大明皇帝,我们还能再招募八千挪威水兵,并且提供十万两黄金来购买军火。”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决心和信念,即使在失去领土的困境中,他也没有丝毫气馁。

    对于弗雷德里克三世来说,他对大明皇帝的信任从未动摇过。他始终相信,那个与他同龄的大明皇帝有着非凡的智慧和勇气,一定能够带领他们走出困境。

    而此时的朱由校,又怎会让弗雷德里克三世失望呢?他可是有着雄才大略的皇帝,自然明白战争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尽管大明海军刚刚结束了波罗的海之战,需要时间进行休整和补充,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停止前进的步伐。

    同样,登陆瑞典的陆军也在紧张地恢复元气。他们在战斗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现在需要时间来疗伤和重新集结力量。而刚刚攻入波兰境内的吴三桂部,虽然距离丹麦本土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但他们的士气高昂,正稳步向目标挺进。

    然而,此时的欧洲战场却因为冬季的到来而陷入了一片沉寂之中。寒冷的天气使得军事行动变得困难重重,各国都选择在这个时候休养生息,积蓄力量,为来年春暖花开之时的大战做着最后的准备。

    进入十二月中旬,佩德罗将军收到了一份重要的情报——游击队员送来的法军大营布防图。这张图详细地描绘了法军营地的布局,帐篷排列得整整齐齐,显示出法国人在军事组织上的严谨。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自由散漫的法国人在这个寒冷的时节里,居然没有派出任何的斥候。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过于自信,以为自己已经胜券在握,从而放松了警惕。这种轻敌的态度无疑给了佩德罗将军一个绝佳的机会,他可以利用这个情报制定出更精确的战略,给法军一个出其不意的打击。

    佩德罗迅速将这个重要情报传递给了坐镇王宫的王太后和特奥多西奥三世。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周密部署,一场精心策划的夜袭之战即将拉开帷幕。

    与此同时,法国人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浑然不觉。他们正舒适地待在温暖的帐篷里,品尝着美酒,享受着佳肴,还不时抱怨着这恶劣的天气。

    此时的莫斯科并没有因为寒冷的天气而变得沉寂。相反,在城市的一角,一座崭新的建筑——莫斯科火车站,正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数千名斯拉夫人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他们从一台冒着浓浓白烟的巨大怪兽身后的铁皮车厢里,一箱箱地搬运着弹药和沉重的零部件。这些斯拉夫人身材高大,力气惊人,他们的呼喊声和劳动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回荡在火车站的上空。

    与斯拉夫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无数身材矮小、罗圈腿的军人正从车厢里艰难地爬下来。这些军人身着明军的装扮,但他们的身材明显不及斯拉夫人的一半。尽管如此,他们依然努力地完成着自己的任务,与斯拉夫人一同将一箱箱物资搬运上马车。他们是从越南被抽调而来的大和族士兵,而随他们而来的则是步骑兵的噩梦——数百门75毫米野战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