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第690章 明荷第二次海战(1)
热门推荐:
爆笑修仙:现代物品乱入修仙界
启明1644
我反派跟班,开局强吻反派姐姐
军游勇闯明末
领主:我愿建立一方乐土
别人修炼我模拟,苟到变强杀蝼蚁
抱紧美女书记的大腿,我青云直上
只想好好开个店,干嘛追着我拆迁
重生救赎之路
天启三十九年(1659年)明荷波罗的海海战才过去两年时间,损失了四艘1200吨风帆战列舰的荷兰人,开足了马力,疯狂的造舰。
加上之前剩余的10艘,如今该款战列舰已经达到了24艘。加上其他各种型号的战舰,在北海游弋,保护荷兰本土安全的战舰数量达到了惊人的177艘。如果加上超过1000吨的,可进行改装的商船,荷兰人可一次性出动300艘战舰。
相比较荷兰人的战争潜力,在欧洲的明国北海舰队只有140多艘,14万吨的总吨量,且后续造船速度,根本无法企及荷兰人。
因此,明知在数量上有着明显差距,朱由校也不想再等下去了。
天启四十一年(1661年)三月,刚更名为北海舰队的原北冰洋舰队,倾巢出动,准备前往北海,寻找荷兰主力舰队,寻求决战之机。
四月初三,经过二十余天的逆风航行,大明帝国北海舰队终于在设得兰群岛以西发现了荷兰舰队的身影。三艘 3500 吨铁甲舰如黑色巨鲸浮在水面,舰体覆盖的暹罗铁皮在雾中泛着冷光,主桅杆上 “大明水师” 的龙旗猎猎作响。旗舰 “北京”号的指挥塔里,舰队总司令施琅正用朱由校亲赐的望远镜观察海平面 ——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舰队像银色的鱼群,正疯狂的往荷兰本土逃去。
这是一支二十艘战舰组成的小型舰队,原本,他们的任务是巡逻斯卡格拉个海峡,没想到,这支舰队的司令,小科内利斯·范·特龙普少将,一时兴起,非要来北海之巅—不列颠岛最北端的设得兰群岛游玩一番,结果不巧,让他们撞见了这支规模庞大的明国舰队。
特龙普少将或许是听说过那句名言:识时务者为俊杰。于是他二话不说,调头,升帆,跑路。
对于正餐前的开胃小菜,施琅自然不会放任他离去,于是他派出了二十艘铁甲舰开始了追击,而大部队则紧随其后。
这追逐战连着打了三天三夜。面对一心想要逃跑的荷兰舰队,铁甲舰也没有全力追击,而是黏在他们屁股后面,不紧不慢的追着。铁甲舰充分利用了蒸汽机,一个加速冲到荷兰舰队的周围,用侧翼火炮轰击几轮,在挨上几发荷兰火炮之后,又减慢了追击速度。
如此的猫捉老鼠行为,让出身海军世家的特龙普少将只能银牙暗咬。
追逐战进行到第四天,二十艘荷兰舰只已经只剩下了不到十五艘,其余的五艘则因为被击中桅杆,而不得不向明人投降。
就在铁甲舰准备加速再发射一轮炮弹时,一支庞大的舰队映入了了望手的眼帘。这是一支由20艘1200吨风帆战列舰打头,200余艘其他型号舰只呈两翼展开队形的荷兰舰队。
舰队司令是海军上将米歇尔?德?鲁伊特。他站在 “荷兰”号的船楼里,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黄铜罗盘。当了望手发现己方的那支伤痕累累的巡洋舰队,正在被一支规模并不小于己方主力舰队的明舰追击。随即,警报彻底拉响。
清晨七点,加速冲上前的“北京”号率先开火。舰首的那门120毫米榴弹炮在5000米距离外,率先开火。炮弹划过一道完美的弧线,落入了荷兰舰队的身前数百米之远。
为了抢占先机,大明帝国北海舰队快速排出了t字队列,开始寻找着上风口,同时将侧翼炮口对准了5500米外的荷兰舰队,以防备荷兰人的突然袭击。
而受限于火炮射程不足的荷兰舰队,在鲁伊特上将的指挥下,调转船头,开始绕着明舰,以期拉近双方的距离。原本就处于顺风的荷兰人,并没有想将好不容易占据的优势拱手让给明人。
率先开火的仍然是北海舰队的铁甲舰,前装炮同时轰鸣,铁甲舰特有的蒸汽动力让后坐力被缓冲装置吸收,舰体几乎未晃。实心铁弹撕裂水雾,首轮数十发炮弹全部射空。鲁伊特上将清楚,这是明军在试射火炮。在海浪中上下起伏的军舰上,要想打中敌人,那是相当不容易的。
随着双方之间的距离不断拉近。
明军铁甲舰的第六轮试射,终于有一发炮弹精准命中荷兰前锋舰队的 “阿姆斯特丹号”,千吨级风帆舰的橡木船身像被巨锤砸中的饼干,木屑混着水兵的惨叫飞向空中。
见状,鲁伊特立即下令 “雁形阵” 突击。荷兰战舰凭借顺风带来的风速优势快速穿插,试图用传统接舷战登上明军盖伦舰。但施琅怎么可能会给他这个机会,28艘2000吨盖伦舰侧舷的火炮以成吨的向荷兰舰只倾泻着弹药。
随着荷兰舰只不断被命中,明舰的命中率终于达到了15%。这是一个相当可怕的数值,也预示着,荷兰舰只已经在明舰舰载火炮的射程范围之内。
果不其然,3艘3500吨的巨型铁甲舰第三轮齐射,就命中了荷兰人三艘冲在舰队之首的快船上。重达7斤的实心弹,在击穿了两层甲板之后,终于引爆了一艘舰只的火药仓。只见那艘五百吨重的战舰,顷刻间在一声巨大的殉爆中,彻底四分五裂。
9点钟,荷兰左翼的 50 艘五百吨级战舰已被数十艘明舰的火炮打的胆寒,再也无法保持队形,荷兰的雁形阵左翼翅膀被折断。
“011”号新锐铁甲舰,甚至一炮击中了鲁伊特上将的旗舰“荷兰”号的主桅杆。
鲁伊特上将,顾不得己方惨重的伤亡,因为他知道,如果再不拉近距离,恐怕他这支舰队都将会在明人的炮火下灰飞烟灭。
终于,在付出21毁,30伤的惨重代价之下,荷兰舰队的雁形阵,终于是撞入了明舰盖伦船队列。
毕竟,明军还有百余艘战舰可没有加装蒸汽发动机。处于逆风的他们怎么可能跑得过顺风的荷兰人。
荷兰舰队的优势终于在11点时显现。荷兰舰队的右翼40艘五百吨舰,猛攻明军左翼的20艘千吨盖伦舰,硬扛明军火炮近距离射击的荷兰舰只在接舷战的短兵相接中让明军的火炮优势难以发挥。
一艘被荷兰人夹在中间的盖伦舰上,福建水兵用钩镰枪勾住荷兰战舰的船帮,却被对方的火枪排射压制在甲板下。荷兰水兵刚想通过绳索爬上明舰,却被早已准备多时的海军陆战队手中的燧发枪击中掉入海中。双方在官兵斗智斗勇的同时,鲜血顺着船舷流进海里,引来成群的鲨鱼。
加上之前剩余的10艘,如今该款战列舰已经达到了24艘。加上其他各种型号的战舰,在北海游弋,保护荷兰本土安全的战舰数量达到了惊人的177艘。如果加上超过1000吨的,可进行改装的商船,荷兰人可一次性出动300艘战舰。
相比较荷兰人的战争潜力,在欧洲的明国北海舰队只有140多艘,14万吨的总吨量,且后续造船速度,根本无法企及荷兰人。
因此,明知在数量上有着明显差距,朱由校也不想再等下去了。
天启四十一年(1661年)三月,刚更名为北海舰队的原北冰洋舰队,倾巢出动,准备前往北海,寻找荷兰主力舰队,寻求决战之机。
四月初三,经过二十余天的逆风航行,大明帝国北海舰队终于在设得兰群岛以西发现了荷兰舰队的身影。三艘 3500 吨铁甲舰如黑色巨鲸浮在水面,舰体覆盖的暹罗铁皮在雾中泛着冷光,主桅杆上 “大明水师” 的龙旗猎猎作响。旗舰 “北京”号的指挥塔里,舰队总司令施琅正用朱由校亲赐的望远镜观察海平面 ——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舰队像银色的鱼群,正疯狂的往荷兰本土逃去。
这是一支二十艘战舰组成的小型舰队,原本,他们的任务是巡逻斯卡格拉个海峡,没想到,这支舰队的司令,小科内利斯·范·特龙普少将,一时兴起,非要来北海之巅—不列颠岛最北端的设得兰群岛游玩一番,结果不巧,让他们撞见了这支规模庞大的明国舰队。
特龙普少将或许是听说过那句名言:识时务者为俊杰。于是他二话不说,调头,升帆,跑路。
对于正餐前的开胃小菜,施琅自然不会放任他离去,于是他派出了二十艘铁甲舰开始了追击,而大部队则紧随其后。
这追逐战连着打了三天三夜。面对一心想要逃跑的荷兰舰队,铁甲舰也没有全力追击,而是黏在他们屁股后面,不紧不慢的追着。铁甲舰充分利用了蒸汽机,一个加速冲到荷兰舰队的周围,用侧翼火炮轰击几轮,在挨上几发荷兰火炮之后,又减慢了追击速度。
如此的猫捉老鼠行为,让出身海军世家的特龙普少将只能银牙暗咬。
追逐战进行到第四天,二十艘荷兰舰只已经只剩下了不到十五艘,其余的五艘则因为被击中桅杆,而不得不向明人投降。
就在铁甲舰准备加速再发射一轮炮弹时,一支庞大的舰队映入了了望手的眼帘。这是一支由20艘1200吨风帆战列舰打头,200余艘其他型号舰只呈两翼展开队形的荷兰舰队。
舰队司令是海军上将米歇尔?德?鲁伊特。他站在 “荷兰”号的船楼里,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黄铜罗盘。当了望手发现己方的那支伤痕累累的巡洋舰队,正在被一支规模并不小于己方主力舰队的明舰追击。随即,警报彻底拉响。
清晨七点,加速冲上前的“北京”号率先开火。舰首的那门120毫米榴弹炮在5000米距离外,率先开火。炮弹划过一道完美的弧线,落入了荷兰舰队的身前数百米之远。
为了抢占先机,大明帝国北海舰队快速排出了t字队列,开始寻找着上风口,同时将侧翼炮口对准了5500米外的荷兰舰队,以防备荷兰人的突然袭击。
而受限于火炮射程不足的荷兰舰队,在鲁伊特上将的指挥下,调转船头,开始绕着明舰,以期拉近双方的距离。原本就处于顺风的荷兰人,并没有想将好不容易占据的优势拱手让给明人。
率先开火的仍然是北海舰队的铁甲舰,前装炮同时轰鸣,铁甲舰特有的蒸汽动力让后坐力被缓冲装置吸收,舰体几乎未晃。实心铁弹撕裂水雾,首轮数十发炮弹全部射空。鲁伊特上将清楚,这是明军在试射火炮。在海浪中上下起伏的军舰上,要想打中敌人,那是相当不容易的。
随着双方之间的距离不断拉近。
明军铁甲舰的第六轮试射,终于有一发炮弹精准命中荷兰前锋舰队的 “阿姆斯特丹号”,千吨级风帆舰的橡木船身像被巨锤砸中的饼干,木屑混着水兵的惨叫飞向空中。
见状,鲁伊特立即下令 “雁形阵” 突击。荷兰战舰凭借顺风带来的风速优势快速穿插,试图用传统接舷战登上明军盖伦舰。但施琅怎么可能会给他这个机会,28艘2000吨盖伦舰侧舷的火炮以成吨的向荷兰舰只倾泻着弹药。
随着荷兰舰只不断被命中,明舰的命中率终于达到了15%。这是一个相当可怕的数值,也预示着,荷兰舰只已经在明舰舰载火炮的射程范围之内。
果不其然,3艘3500吨的巨型铁甲舰第三轮齐射,就命中了荷兰人三艘冲在舰队之首的快船上。重达7斤的实心弹,在击穿了两层甲板之后,终于引爆了一艘舰只的火药仓。只见那艘五百吨重的战舰,顷刻间在一声巨大的殉爆中,彻底四分五裂。
9点钟,荷兰左翼的 50 艘五百吨级战舰已被数十艘明舰的火炮打的胆寒,再也无法保持队形,荷兰的雁形阵左翼翅膀被折断。
“011”号新锐铁甲舰,甚至一炮击中了鲁伊特上将的旗舰“荷兰”号的主桅杆。
鲁伊特上将,顾不得己方惨重的伤亡,因为他知道,如果再不拉近距离,恐怕他这支舰队都将会在明人的炮火下灰飞烟灭。
终于,在付出21毁,30伤的惨重代价之下,荷兰舰队的雁形阵,终于是撞入了明舰盖伦船队列。
毕竟,明军还有百余艘战舰可没有加装蒸汽发动机。处于逆风的他们怎么可能跑得过顺风的荷兰人。
荷兰舰队的优势终于在11点时显现。荷兰舰队的右翼40艘五百吨舰,猛攻明军左翼的20艘千吨盖伦舰,硬扛明军火炮近距离射击的荷兰舰只在接舷战的短兵相接中让明军的火炮优势难以发挥。
一艘被荷兰人夹在中间的盖伦舰上,福建水兵用钩镰枪勾住荷兰战舰的船帮,却被对方的火枪排射压制在甲板下。荷兰水兵刚想通过绳索爬上明舰,却被早已准备多时的海军陆战队手中的燧发枪击中掉入海中。双方在官兵斗智斗勇的同时,鲜血顺着船舷流进海里,引来成群的鲨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