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 第495章 糜环(二)
热门推荐:
网游之剑刃舞者
太上武神诀
修仙狂徒:穿越自带系统横扫七界
刚出狱,全球拉响SSS级警报
花都极品狂龙
御兽:本人比自己的神宠还要强
绛珠仙子化身黛玉,走上人生巅峰
从练武到修神
穿越成红楼嬷嬷,我把黛玉养胖了
“奴家初次侍奉大将军,应当敬您三爵酒。”糜环捧起第一盏酒,眼波流转间带着恰到好处的仰慕。
“这一盏敬大将军神威盖世,扫平乱世如雷霆涤荡。”
酒盏递到刘昆唇边时,她微微俯身,垂落的青丝轻轻扫过刘昆的手背,带着少女身上淡淡的幽香。
刘昆接过她手中的酒盏,将美酒一饮而尽。
喉结滚动,酒液入喉,只觉得醇厚中带着一丝甜味。
典韦在旁边看着,心中暗自咋舌。
这糜家小妹敬酒时手指都在微微颤抖,可那双像秋水一样的眼睛只看着大将军,当真把“仰慕”两个字写在了脸上。
“这第二盏……”糜环接过侍女递来的新酒盏,酒液倒入杯中时,晃荡出了几分潋滟的光彩。
“这一盏敬大将军胸襟广博,纳人才如海纳百川。”
这次她倾身向前,衣袖轻轻飘动,拂过刘昆衣袍,带起一阵令人心醉的暖香。
糜芳在台阶下看着,见向来端庄的妹妹竟然这样贴身为大将军斟酒,惊讶得手中的茶盏差点掉在地上。
刘昆接过酒盏时,指尖不经意间擦过糜环温软而又微微湿润的掌心。
那触感就像三月里刚刚绽放的芍药花瓣,让他心底闪过一丝异样的感觉。
他仰头饮尽酒盏里的酒,糜环忽然伸出纤纤玉手替他拂去唇边的酒渍,娇柔的指尖轻轻掠过他的嘴唇。
“最后一盏……”糜环捧着酒盏的手微微颤抖,烛火在她眼中投下摇曳的光影,“这一盏敬大将军仁心,定能让我徐州重新焕发生机。”
刘昆接过玉盏时,糜环的指尖若有若无地划过他掌心的薄茧。
杯中酒液晃动时,她忽然俯身靠近,发丝垂落,拂过刘昆的颈侧:“奴家听闻……大英雄都酒量很大,不知道大将军您是不是也这样?”
她的声音轻得像春日里的柳絮拂面,带着少女特有的娇憨。
“好!”刘昆朗声大笑,当着满座宾客的面,将玉盏中的美酒一饮而尽。
琥珀色的酒液顺着他的下颌滑落,糜环则抬起水袖,轻轻为刘昆擦拭干净。
刘昆抬眼,正对上糜环灼灼的目光,那目光里仰慕之意,几乎就要满溢出来了。
糜竺在旁边看着,见妹妹连斟了三盏酒,每一盏都精准地送到大将军唇边……
“大将军果然酒量惊人……”糜环的声音已经带上了一些甜软。
她今天穿的素纱襦裙本来就单薄,此刻被厅内的暖炉烘得,绯色爬上了她的耳尖。
当刘昆接过酒盏时,她不自觉地并拢了双膝,裙裾铺散在青玉砖上,就像盛开的莲瓣一样。
“子仲啊。”刘昆忽然转头看向糜竺,举着空盏笑着说,“令妹这斟酒的功夫,可真是一绝啊,哈哈!”
糜竺在下邳战事结束之后,迅速就把弟弟糜芳和小妹糜环接了过来。
他费尽心思筹谋,就是为了今天。
原本糜环还扭扭捏捏的,不愿意出来领舞,对于大哥让她在酒席上侍奉刘昆这件事还很抵触。
虽然她听说刘昆长得英俊,心里也是有些仰慕的。
但她性格刚烈,不然也不会在后来绝望的时候投井自尽。
糜竺不得不把自己的打算原原本本地告诉她,请求妹妹看在家族兴衰的份上答应。
糜环最终被糜竺说服,勉强答应了大哥的请求。
她刚才领舞的时候,偷偷看了刘昆很久。
只觉得他果然像传闻中那样丰神俊朗、玉树临风,心中自然十分满意。
所以,后来糜竺让她来侍奉刘昆饮酒时,她心里早已经没有了抵触。
反而有些欢喜,这才会尽心尽力地伺候着。
糜竺劝说小妹的时候,糜芳也在场。
虽然他也不赞成大哥这样勉强小妹,但形势比人强啊。
可是,此刻看到小妹眉眼含春地看着大将军,知道小妹心动了。
所以,糜芳连呼吸都轻松了许多。
当刘昆笑着将最后一滴酒饮尽时,糜环竟不自觉地伸出指尖,接住了从将军唇边坠落的酒珠。
“好个妙人儿!”刘昆大笑着,手指在她的腕间轻轻停留了片刻,“本侯今日遇到佳人侍酒,应当多喝几杯!”
……
在糜竺兄妹的极力奉承下,刘昆喝得非常尽兴。
宴席结束后,夜已经深了。
刘昆在典韦、许褚和数十名亲兵的护送下离了开糜府。
而糜环早已收拾妥当,轻装简行地坐上一辆豪华马车跟了出来。
当天夜里,刘昆就和糜环做成了好事。
烛光摇曳中,只见糜环举止优雅,谈吐得体,温柔体贴,一言一行都透着大家闺秀的风范。
刘昆越看越喜欢,心里认定这位女子非同一般。
于是,……(此间省略十万字!请各位大大自行脑补!)
从那以后,糜环就成了刘昆身边最受宠爱的妾室之一。
而她原本注定悲惨的命运,也因为这次相遇而被彻底改变。
刘昆心里很清楚,打仗可以平定天下,但要真正稳固江山,关键在于赢得人心。
想要稳定徐州,首先要让百姓安居乐业。
在如今世家独大的今天,徐州的那些士族就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
至于以后嘛?呵呵,以后再说!
于是,刘昆特意在郡守府设宴,邀请那些有名望的徐州归降文武官员前来赴宴。
刘昆坐在主位上,举杯环视众人,笑着说:“各位都是徐州的栋梁之才。以前陶谦治理不善,让百姓受苦,国家动荡不安。现在朝廷出兵平定叛乱,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需要我们大家同心协力、共同努力。”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更加诚恳:“本侯代表朝廷向大家保证,只要是有才能、有品德的人才,朝廷一定会量才录用,给予相应的职位。希望各位能和本侯一起,重建徐州,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徐州重现繁荣。”
这番话一出,那些原本紧张不安的徐州归降文武官员们都放松了下来。
有人悄悄擦泪,有人互相使眼色,都感受到了朝廷的宽容,不再把投降视为耻辱。
过了一会儿,众人纷纷起身,拱手齐声说:“我们愿意效忠大将军,共同为重建徐州而努力!”
当然,他们心里究竟有多少诚意,那就只有他们自己清楚了。
“这一盏敬大将军神威盖世,扫平乱世如雷霆涤荡。”
酒盏递到刘昆唇边时,她微微俯身,垂落的青丝轻轻扫过刘昆的手背,带着少女身上淡淡的幽香。
刘昆接过她手中的酒盏,将美酒一饮而尽。
喉结滚动,酒液入喉,只觉得醇厚中带着一丝甜味。
典韦在旁边看着,心中暗自咋舌。
这糜家小妹敬酒时手指都在微微颤抖,可那双像秋水一样的眼睛只看着大将军,当真把“仰慕”两个字写在了脸上。
“这第二盏……”糜环接过侍女递来的新酒盏,酒液倒入杯中时,晃荡出了几分潋滟的光彩。
“这一盏敬大将军胸襟广博,纳人才如海纳百川。”
这次她倾身向前,衣袖轻轻飘动,拂过刘昆衣袍,带起一阵令人心醉的暖香。
糜芳在台阶下看着,见向来端庄的妹妹竟然这样贴身为大将军斟酒,惊讶得手中的茶盏差点掉在地上。
刘昆接过酒盏时,指尖不经意间擦过糜环温软而又微微湿润的掌心。
那触感就像三月里刚刚绽放的芍药花瓣,让他心底闪过一丝异样的感觉。
他仰头饮尽酒盏里的酒,糜环忽然伸出纤纤玉手替他拂去唇边的酒渍,娇柔的指尖轻轻掠过他的嘴唇。
“最后一盏……”糜环捧着酒盏的手微微颤抖,烛火在她眼中投下摇曳的光影,“这一盏敬大将军仁心,定能让我徐州重新焕发生机。”
刘昆接过玉盏时,糜环的指尖若有若无地划过他掌心的薄茧。
杯中酒液晃动时,她忽然俯身靠近,发丝垂落,拂过刘昆的颈侧:“奴家听闻……大英雄都酒量很大,不知道大将军您是不是也这样?”
她的声音轻得像春日里的柳絮拂面,带着少女特有的娇憨。
“好!”刘昆朗声大笑,当着满座宾客的面,将玉盏中的美酒一饮而尽。
琥珀色的酒液顺着他的下颌滑落,糜环则抬起水袖,轻轻为刘昆擦拭干净。
刘昆抬眼,正对上糜环灼灼的目光,那目光里仰慕之意,几乎就要满溢出来了。
糜竺在旁边看着,见妹妹连斟了三盏酒,每一盏都精准地送到大将军唇边……
“大将军果然酒量惊人……”糜环的声音已经带上了一些甜软。
她今天穿的素纱襦裙本来就单薄,此刻被厅内的暖炉烘得,绯色爬上了她的耳尖。
当刘昆接过酒盏时,她不自觉地并拢了双膝,裙裾铺散在青玉砖上,就像盛开的莲瓣一样。
“子仲啊。”刘昆忽然转头看向糜竺,举着空盏笑着说,“令妹这斟酒的功夫,可真是一绝啊,哈哈!”
糜竺在下邳战事结束之后,迅速就把弟弟糜芳和小妹糜环接了过来。
他费尽心思筹谋,就是为了今天。
原本糜环还扭扭捏捏的,不愿意出来领舞,对于大哥让她在酒席上侍奉刘昆这件事还很抵触。
虽然她听说刘昆长得英俊,心里也是有些仰慕的。
但她性格刚烈,不然也不会在后来绝望的时候投井自尽。
糜竺不得不把自己的打算原原本本地告诉她,请求妹妹看在家族兴衰的份上答应。
糜环最终被糜竺说服,勉强答应了大哥的请求。
她刚才领舞的时候,偷偷看了刘昆很久。
只觉得他果然像传闻中那样丰神俊朗、玉树临风,心中自然十分满意。
所以,后来糜竺让她来侍奉刘昆饮酒时,她心里早已经没有了抵触。
反而有些欢喜,这才会尽心尽力地伺候着。
糜竺劝说小妹的时候,糜芳也在场。
虽然他也不赞成大哥这样勉强小妹,但形势比人强啊。
可是,此刻看到小妹眉眼含春地看着大将军,知道小妹心动了。
所以,糜芳连呼吸都轻松了许多。
当刘昆笑着将最后一滴酒饮尽时,糜环竟不自觉地伸出指尖,接住了从将军唇边坠落的酒珠。
“好个妙人儿!”刘昆大笑着,手指在她的腕间轻轻停留了片刻,“本侯今日遇到佳人侍酒,应当多喝几杯!”
……
在糜竺兄妹的极力奉承下,刘昆喝得非常尽兴。
宴席结束后,夜已经深了。
刘昆在典韦、许褚和数十名亲兵的护送下离了开糜府。
而糜环早已收拾妥当,轻装简行地坐上一辆豪华马车跟了出来。
当天夜里,刘昆就和糜环做成了好事。
烛光摇曳中,只见糜环举止优雅,谈吐得体,温柔体贴,一言一行都透着大家闺秀的风范。
刘昆越看越喜欢,心里认定这位女子非同一般。
于是,……(此间省略十万字!请各位大大自行脑补!)
从那以后,糜环就成了刘昆身边最受宠爱的妾室之一。
而她原本注定悲惨的命运,也因为这次相遇而被彻底改变。
刘昆心里很清楚,打仗可以平定天下,但要真正稳固江山,关键在于赢得人心。
想要稳定徐州,首先要让百姓安居乐业。
在如今世家独大的今天,徐州的那些士族就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
至于以后嘛?呵呵,以后再说!
于是,刘昆特意在郡守府设宴,邀请那些有名望的徐州归降文武官员前来赴宴。
刘昆坐在主位上,举杯环视众人,笑着说:“各位都是徐州的栋梁之才。以前陶谦治理不善,让百姓受苦,国家动荡不安。现在朝廷出兵平定叛乱,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需要我们大家同心协力、共同努力。”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更加诚恳:“本侯代表朝廷向大家保证,只要是有才能、有品德的人才,朝廷一定会量才录用,给予相应的职位。希望各位能和本侯一起,重建徐州,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徐州重现繁荣。”
这番话一出,那些原本紧张不安的徐州归降文武官员们都放松了下来。
有人悄悄擦泪,有人互相使眼色,都感受到了朝廷的宽容,不再把投降视为耻辱。
过了一会儿,众人纷纷起身,拱手齐声说:“我们愿意效忠大将军,共同为重建徐州而努力!”
当然,他们心里究竟有多少诚意,那就只有他们自己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