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人杰 第420章 儿臣要什么自己会去取
痛苦中的钱多多,此时悔恨交加,他后悔今日不该当秦魁的出头鸟,现在可好,自己恐怕难逃一死。
于是,他把牙一咬,然后恶狠狠的说道:“陛下,九殿下!微臣该死,看在微臣为官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就饶了微臣这条狗吧!微臣愿意去东部沿海前线。与前线官兵并肩杀敌!”
赵烈闻言,心中冷笑: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不要脸的贪官嘴脸,他们为了活命,什么事都愿意做的,毫无底线可言!
赵烈不等元帝说话,却提前抢答:“嗯!钱大人不错,还算醒悟得快,不过,如果你供出三五个同伙,那么,我九殿下便视你为戴罪立功!”
此言一出,秦魁明显的身体打了个寒战。
但他亦是个沉着冷静之人,当即强打起精神,立即出班奏曰:“陛下,今日吾等是商议出兵东征之事,至于其它的事情,就不必节外生枝了,容日后再议!”
元帝看了一眼赵烈,希望赵烈不要锋芒太露,见好就收是明智之举,此时即使钱多多举证,秦魁可一口咬定是污蔑,稍有不慎,反倒成了偷鸡不成,蚀把米。
于是,他对赵烈说道:“赵烈,秦承相之提议。你认为如何?”
赵烈知道,这老奸巨猾的秦魁,想一时三刻也扳不倒他,今日自己已大获全胜。只要答应这三个条件,到时,这些贪官到了前方,还怕没手段整死他们?
于是,赵烈借坡下驴,微笑道:“既然秦相爷说了,便依相爷的。驱除流寇是头顶大事。这些内部过节,以后有大把时间扳扯!”
“多谢九殿下!还是九殿下厉害!东部流寇猖獗,九王子一回来便解决了征讨之事!真是我大楚百姓之福呀!”秦魁皮笑肉不笑的道。
赵烈微笑道:“秦相客气了,如果没别事的话,各位回去准备银两,送到西门城郊,本殿下四日后出征,如有谁敢耽误军饷,贻误战机,将诛灭九族!”
“好!各位就依九殿下之言,回去准备吧!”
秦魁说完,向元帝与赵烈分施一礼,然后第一个出了金銮殿,立即飞奔他自己的府地。
他刚回到秦家,便见管家杨远定迎住了他,然后从怀中拿出一封信,给了秦魁。
秦魁一看信封上署名,当即心中一惊。
此信正是其兄秦首从金华县写来的。
信的大意是说:赵烈羽翼丰满,早已成了气候,希望秦魁小心应对赵烈。
接着把那晚五百死士偷袭赵烈的情景说了一下。
那晚五百人全体出动,秦魁本以为可报杀子之仇。
然而,刚进酒楼,便遭遇了埋伏,五百死士死了近一半,好在为首者当机立断,下令突围而出。
如果再等一盏茶的功夫,只怕五百死士,将会全军覆灭。
这活着回到秦府的人,心中早已有了阴影。
那晚的交锋,真的是太震憾了,那简直是屠虐之杀,他们根本没看到自己的对手。便已倒在血泊之中。
二百余人,只是几息之间,便死于非命!
……
秦魁看完兄长的信,脊背发凉,今日好在他一切顺从了赵烈这个魔头,否则,说不定这小子,一怒之下,会干出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来了。
信中写到,秦家私募的那几万军队,赵烈好像没有发现,这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秦魁看完信后,双眉紧锁,心头沉重,他心里已在默默盘算着,当即心中有个大胆计划。
现在,如果还不行动,只怕真的没有机会了。
同一时间,赵烈被元帝喊到御书房,然后父子俩谈及别后情景。
赵烈只是蜻蜓点水般的避重就轻。
他这次回京都,虽说是奉旨召回。
但赵烈即使元帝没下诏书宣他回京,他亦将自己踏回京都。
他回朝中有三大任务:整朝纲,平东部沿海,扫平大金帝国。
这三件事,他曾与刘振腾细心推敲过,如若元帝老而昏庸,且还听信奸臣所言,那他不介意取而代之。
他与刘振腾推演出最危险的事,便是秦魁支持八皇子提前夺权,到那时,便变成了内乱,这是赵烈不愿看到的。
因此,他风风火火地回京,还有这一层目的。
御书房里,元帝面对赵烈,心中有些尴尬,且有一点不好意思。
对于赵烈,他确实没尽到做一个父亲的责任,下面是元帝与赵烈的对话:
“你不会怪父皇吧?”
“不怪!这是命!”
“这是你的真心话?”
“是的!”
“难道你不觉得这二十余年里,为父对你不公平,你不需要为父补偿你?”
“不需要!我自己想需要的东西,儿臣会自己去拿?”
“你这是何意?”
“字面上的意思,父皇不必过分解读!”
“哦!你觉得你大哥怎样?”
“很窝囊,大楚的颜面被打丢尽!”
“你……!如果你去无定河边,难道不是这个样?”
“不是这个样,如果是儿臣,这么多年了,早已没了金国的存在了!”
元帝听到这里,心中既兴奋又担忧。
兴奋的是:大楚王室中,终于出了个硬朗的子嗣,能堪担大任了;而担忧的是,赵烈已羽翼丰满,挟无上威名而来,风头无两,只怕他想要什么,已无人敢擢其缨了。
元帝喜忧掺半!严松却内心高兴:这么多年的付出,终于没有白搭。
“好!你也累了,回去休息吧!等四月初二日便发兵沿海,到时,朕亲来为你送行!”元帝高兴的道。
赵烈向元帝施礼,然后告辞而出!
他出了金銮殿,在亲卫兵与特战队的护卫下,直奔十三公主住处而来。
十三公主早已听到赵烈率大军回京,心中乐开了花,当即便要去见赵烈。
却被母亲裴冠丹拦住道:“傻丫头,九殿下刚回来,一定被你父皇召见,现在正是早朝之时,你还是等他拜见了你父皇再说吧!说不定,他拜见了父皇之后,便来找你呢?”
十三公主想想也是呀!于是忙跑去把九皇子回京的消息,告诉了赵烈的母亲朱莲。
朱莲听到十三公主告诉她的这个消息后,一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良久才道:“这是真的吗?”
于是,他把牙一咬,然后恶狠狠的说道:“陛下,九殿下!微臣该死,看在微臣为官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就饶了微臣这条狗吧!微臣愿意去东部沿海前线。与前线官兵并肩杀敌!”
赵烈闻言,心中冷笑: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不要脸的贪官嘴脸,他们为了活命,什么事都愿意做的,毫无底线可言!
赵烈不等元帝说话,却提前抢答:“嗯!钱大人不错,还算醒悟得快,不过,如果你供出三五个同伙,那么,我九殿下便视你为戴罪立功!”
此言一出,秦魁明显的身体打了个寒战。
但他亦是个沉着冷静之人,当即强打起精神,立即出班奏曰:“陛下,今日吾等是商议出兵东征之事,至于其它的事情,就不必节外生枝了,容日后再议!”
元帝看了一眼赵烈,希望赵烈不要锋芒太露,见好就收是明智之举,此时即使钱多多举证,秦魁可一口咬定是污蔑,稍有不慎,反倒成了偷鸡不成,蚀把米。
于是,他对赵烈说道:“赵烈,秦承相之提议。你认为如何?”
赵烈知道,这老奸巨猾的秦魁,想一时三刻也扳不倒他,今日自己已大获全胜。只要答应这三个条件,到时,这些贪官到了前方,还怕没手段整死他们?
于是,赵烈借坡下驴,微笑道:“既然秦相爷说了,便依相爷的。驱除流寇是头顶大事。这些内部过节,以后有大把时间扳扯!”
“多谢九殿下!还是九殿下厉害!东部流寇猖獗,九王子一回来便解决了征讨之事!真是我大楚百姓之福呀!”秦魁皮笑肉不笑的道。
赵烈微笑道:“秦相客气了,如果没别事的话,各位回去准备银两,送到西门城郊,本殿下四日后出征,如有谁敢耽误军饷,贻误战机,将诛灭九族!”
“好!各位就依九殿下之言,回去准备吧!”
秦魁说完,向元帝与赵烈分施一礼,然后第一个出了金銮殿,立即飞奔他自己的府地。
他刚回到秦家,便见管家杨远定迎住了他,然后从怀中拿出一封信,给了秦魁。
秦魁一看信封上署名,当即心中一惊。
此信正是其兄秦首从金华县写来的。
信的大意是说:赵烈羽翼丰满,早已成了气候,希望秦魁小心应对赵烈。
接着把那晚五百死士偷袭赵烈的情景说了一下。
那晚五百人全体出动,秦魁本以为可报杀子之仇。
然而,刚进酒楼,便遭遇了埋伏,五百死士死了近一半,好在为首者当机立断,下令突围而出。
如果再等一盏茶的功夫,只怕五百死士,将会全军覆灭。
这活着回到秦府的人,心中早已有了阴影。
那晚的交锋,真的是太震憾了,那简直是屠虐之杀,他们根本没看到自己的对手。便已倒在血泊之中。
二百余人,只是几息之间,便死于非命!
……
秦魁看完兄长的信,脊背发凉,今日好在他一切顺从了赵烈这个魔头,否则,说不定这小子,一怒之下,会干出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来了。
信中写到,秦家私募的那几万军队,赵烈好像没有发现,这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秦魁看完信后,双眉紧锁,心头沉重,他心里已在默默盘算着,当即心中有个大胆计划。
现在,如果还不行动,只怕真的没有机会了。
同一时间,赵烈被元帝喊到御书房,然后父子俩谈及别后情景。
赵烈只是蜻蜓点水般的避重就轻。
他这次回京都,虽说是奉旨召回。
但赵烈即使元帝没下诏书宣他回京,他亦将自己踏回京都。
他回朝中有三大任务:整朝纲,平东部沿海,扫平大金帝国。
这三件事,他曾与刘振腾细心推敲过,如若元帝老而昏庸,且还听信奸臣所言,那他不介意取而代之。
他与刘振腾推演出最危险的事,便是秦魁支持八皇子提前夺权,到那时,便变成了内乱,这是赵烈不愿看到的。
因此,他风风火火地回京,还有这一层目的。
御书房里,元帝面对赵烈,心中有些尴尬,且有一点不好意思。
对于赵烈,他确实没尽到做一个父亲的责任,下面是元帝与赵烈的对话:
“你不会怪父皇吧?”
“不怪!这是命!”
“这是你的真心话?”
“是的!”
“难道你不觉得这二十余年里,为父对你不公平,你不需要为父补偿你?”
“不需要!我自己想需要的东西,儿臣会自己去拿?”
“你这是何意?”
“字面上的意思,父皇不必过分解读!”
“哦!你觉得你大哥怎样?”
“很窝囊,大楚的颜面被打丢尽!”
“你……!如果你去无定河边,难道不是这个样?”
“不是这个样,如果是儿臣,这么多年了,早已没了金国的存在了!”
元帝听到这里,心中既兴奋又担忧。
兴奋的是:大楚王室中,终于出了个硬朗的子嗣,能堪担大任了;而担忧的是,赵烈已羽翼丰满,挟无上威名而来,风头无两,只怕他想要什么,已无人敢擢其缨了。
元帝喜忧掺半!严松却内心高兴:这么多年的付出,终于没有白搭。
“好!你也累了,回去休息吧!等四月初二日便发兵沿海,到时,朕亲来为你送行!”元帝高兴的道。
赵烈向元帝施礼,然后告辞而出!
他出了金銮殿,在亲卫兵与特战队的护卫下,直奔十三公主住处而来。
十三公主早已听到赵烈率大军回京,心中乐开了花,当即便要去见赵烈。
却被母亲裴冠丹拦住道:“傻丫头,九殿下刚回来,一定被你父皇召见,现在正是早朝之时,你还是等他拜见了你父皇再说吧!说不定,他拜见了父皇之后,便来找你呢?”
十三公主想想也是呀!于是忙跑去把九皇子回京的消息,告诉了赵烈的母亲朱莲。
朱莲听到十三公主告诉她的这个消息后,一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良久才道:“这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