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华情笺:良缘误惹帝王心 第357章 暗香诡影困迷局
热门推荐:
江湖多美人测字医心录
全民转职:百万亡灵无限进化
我靠种田经商养活三军
八零重生,陆教授的乡下媳妇变了
重生诸葛瞻之三兴大汉
御兽:看着图鉴养御兽
曹操请登基,皇帝我不当了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七零:我不是流氓
晨光穿透鲛绡帐,椒房殿内传来细碎的铜铃声。楚君逸将温热的燕窝粥递到苏锦璃唇边,见她蹙着眉躲开,便从袖中掏出块桂花糕:“就尝一口?太医说这粥最能养胎气。”襁褓中的小公主突然咿呀学语,肉乎乎的小手抓住他衣襟,惹得一旁的龙凤胎笑得前仰后合。
琉璃捧着鎏金匣疾步而入,匣面的瑞兽暗纹泛着冷光:“行宫守卫在墙角发现这个,匣内藏着沈国公府的密信。”楚君逸展开信纸,瞳孔骤然收缩——纸上用朱砂画着椒房殿的地形图,火药库位置被红圈重重标记,旁边写着“荧惑守心,一炬焚天”。苏锦璃抚着隆起的小腹凑近,突然闻到信纸上残留着若有若无的龙涎香,与太子妃中毒时的香料气息如出一辙。
“他们果然改了计划。”楚君逸将信纸掷入火盆,火焰瞬间窜起幽蓝,“传旨,让镇国大将军在行宫四周布下天罗地网,务必将逆党堵在宫外。”他转身握住苏锦璃的手,指腹轻轻摩挲她腕间的平安锁:“你和孩子们就在这里等我,万不可离开半步。”
苏锦璃却摇头,从枕下取出先帝遗留的机关图:“臣妾随陛下一同去。沈江两家谋划多年,行宫地下或许也藏着地道。”她的目光扫过图上某处隐晦的标记,“这里标注的‘月桂阁’,正是太子妃的寝殿所在。”
此时,东宫突然传来惊呼。众人赶到时,只见太子妃的梳妆匣被打翻在地,胭脂水粉间散落着半块带血的玉佩,纹路与江家徽记完全吻合。太子红着眼眶跪在床边,榻上的太子妃面色青紫,枕边放着个摔碎的香薰炉——炉中残留的香料,经太医鉴定竟是西域致幻毒药“迷魂散”。
“母后,有人在皇嫂的安神香里动手脚!”太子递上封匿名信,信纸边缘烧焦,勉强能辨认出“月桂阁地道,子时三刻”的字样。苏锦璃看着信末残留的丝线,突然想起之前在祭坛地道发现的丝绸,经纬线排列方式竟与信纸如出一辙。
楚君逸立刻传令:“封锁东宫,彻查所有进出人员。”他转身将苏锦璃护在身后,“你先回椒房殿,这里太危险。”苏锦璃却握住他的手:“臣妾能感觉到,他们的最终目标不是太子妃,而是...”她的声音戛然而止,远处突然传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行宫西侧浓烟滚滚。
“不好!是火药库!”楚君逸抽出腰间软剑,带着众人冲向火场。火势中,苏锦璃瞥见几个黑衣人抬着个巨大的木箱往月桂阁方向跑去,箱子缝隙间渗出暗红液体——与之前在护城河底木匣上的油渍一模一样。
当他们赶到月桂阁时,密室入口的机关正在缓缓启动。苏锦璃将先帝的银钥匙插入锁孔,齿轮发出刺耳的摩擦声,石壁轰然洞开。地道内弥漫着腐臭味,火把照亮墙壁上的壁画——画中先帝正在批阅奏折,身后站着个戴着面具的人,手中端着药碗。苏锦璃仔细查看,发现面具人的袖口绣着沈家的云纹,而先帝案头的奏折,赫然是关于边防军备的内容。
“原来这就是他们的把柄。”楚君逸声音发颤,“先帝当年发现沈江两家通敌卖国,才被...”话未说完,地道深处传来锁链拖拽声。无数手持火把的黑衣人现身,为首者竟是沈国公府的老管家!管家狞笑着展开一卷黄绸:“楚君逸,你以为躲进行宫就安全了?”
苏锦璃盯着管家腰间的玉佩,突然想起宫女中毒案中的物证。再结合太子妃遇袭时的线索,心中豁然开朗:“你们故意在各处留下江家的标记,就是为了混淆视听!真正的主谋,是沈家!”她的话音未落,黑衣人已挥刀冲来,楚君逸迅速挥剑抵挡,却在交手间发现对方招式诡异,竟是糅合了沈家剑法与西域邪术。
混战中,苏锦璃发现黑衣人攻击时总会在特定方位聚集,形成某种阵型。她突然想起星象图中“荧惑守心”的方位,与地道内的布局完全对应。“陛下!他们要借地道引爆炸药,摧毁整个行宫!”她大喊着提醒楚君逸,同时在机关台上寻找破解之法。
当她将银钥匙与太子妃玉佩拼合时,机关突然发出轰鸣,地道顶部的石板缓缓打开——上方竟是祭天台的底部!此时的祭天台已被沈江余党占据,他们正在往蟠龙柱里填充火药,准备在“荧惑守心”的时刻引爆。楚君逸带着暗卫杀上祭天台,苏锦璃则在混乱中发现一个熟悉身影——沈国公府的表小姐,正拿着火把靠近火药引线。
“拦住她!”苏锦璃抄起地上的断剑掷出,却被对方躲开。千钧一发之际,琉璃带着援军赶到,与黑衣人展开殊死搏斗。沈国公府表小姐见势不妙,掏出烟雾弹掷出,浓雾中传来锁链破空声。楚君逸迅速将苏锦璃扑倒,后背被箭矢擦伤,鲜血染红了玄衣。
“陛下!”苏锦璃扶着他起身,突然发现烟雾中有异样——淡淡的龙涎香中混杂着硫磺味,这是火药即将爆炸的前兆。她立刻吩咐暗卫:“快用水浇灭蟠龙柱!”然而,火势太大,水根本无法扑灭。
就在众人绝望之际,苏锦璃突然想起先帝手记中的记载:“若遇火劫,以水克之,需取九龙井之水。”她望向楚君逸:“陛下,九龙井就在行宫东侧!”楚君逸点头,亲自带人去取水。当冰凉的井水浇在蟠龙柱上时,火势终于渐渐减弱。
危机暂时解除,楚君逸抱着疲惫的苏锦璃回到椒房殿。他亲自为她擦拭伤口,轻声道:“等这场劫难过去,朕带你去江南,再也不卷入这些纷争。”苏锦璃靠在他怀里,听着熟悉的心跳声:“臣妾只要与陛下和孩子们平安相守。”
然而,在皇宫最深的地窖里,暗门缓缓打开。一双苍白的手抚过刻满曼陀罗纹的青铜鼎,鼎内藏着的密信写着:“荧惑守心不过前戏,真正的杀招...在太子的生辰宴上。”烛光摇曳中,墙上的曼陀罗图腾忽明忽暗,预示着更大的阴谋正在暗处悄然酝酿。
琉璃捧着鎏金匣疾步而入,匣面的瑞兽暗纹泛着冷光:“行宫守卫在墙角发现这个,匣内藏着沈国公府的密信。”楚君逸展开信纸,瞳孔骤然收缩——纸上用朱砂画着椒房殿的地形图,火药库位置被红圈重重标记,旁边写着“荧惑守心,一炬焚天”。苏锦璃抚着隆起的小腹凑近,突然闻到信纸上残留着若有若无的龙涎香,与太子妃中毒时的香料气息如出一辙。
“他们果然改了计划。”楚君逸将信纸掷入火盆,火焰瞬间窜起幽蓝,“传旨,让镇国大将军在行宫四周布下天罗地网,务必将逆党堵在宫外。”他转身握住苏锦璃的手,指腹轻轻摩挲她腕间的平安锁:“你和孩子们就在这里等我,万不可离开半步。”
苏锦璃却摇头,从枕下取出先帝遗留的机关图:“臣妾随陛下一同去。沈江两家谋划多年,行宫地下或许也藏着地道。”她的目光扫过图上某处隐晦的标记,“这里标注的‘月桂阁’,正是太子妃的寝殿所在。”
此时,东宫突然传来惊呼。众人赶到时,只见太子妃的梳妆匣被打翻在地,胭脂水粉间散落着半块带血的玉佩,纹路与江家徽记完全吻合。太子红着眼眶跪在床边,榻上的太子妃面色青紫,枕边放着个摔碎的香薰炉——炉中残留的香料,经太医鉴定竟是西域致幻毒药“迷魂散”。
“母后,有人在皇嫂的安神香里动手脚!”太子递上封匿名信,信纸边缘烧焦,勉强能辨认出“月桂阁地道,子时三刻”的字样。苏锦璃看着信末残留的丝线,突然想起之前在祭坛地道发现的丝绸,经纬线排列方式竟与信纸如出一辙。
楚君逸立刻传令:“封锁东宫,彻查所有进出人员。”他转身将苏锦璃护在身后,“你先回椒房殿,这里太危险。”苏锦璃却握住他的手:“臣妾能感觉到,他们的最终目标不是太子妃,而是...”她的声音戛然而止,远处突然传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行宫西侧浓烟滚滚。
“不好!是火药库!”楚君逸抽出腰间软剑,带着众人冲向火场。火势中,苏锦璃瞥见几个黑衣人抬着个巨大的木箱往月桂阁方向跑去,箱子缝隙间渗出暗红液体——与之前在护城河底木匣上的油渍一模一样。
当他们赶到月桂阁时,密室入口的机关正在缓缓启动。苏锦璃将先帝的银钥匙插入锁孔,齿轮发出刺耳的摩擦声,石壁轰然洞开。地道内弥漫着腐臭味,火把照亮墙壁上的壁画——画中先帝正在批阅奏折,身后站着个戴着面具的人,手中端着药碗。苏锦璃仔细查看,发现面具人的袖口绣着沈家的云纹,而先帝案头的奏折,赫然是关于边防军备的内容。
“原来这就是他们的把柄。”楚君逸声音发颤,“先帝当年发现沈江两家通敌卖国,才被...”话未说完,地道深处传来锁链拖拽声。无数手持火把的黑衣人现身,为首者竟是沈国公府的老管家!管家狞笑着展开一卷黄绸:“楚君逸,你以为躲进行宫就安全了?”
苏锦璃盯着管家腰间的玉佩,突然想起宫女中毒案中的物证。再结合太子妃遇袭时的线索,心中豁然开朗:“你们故意在各处留下江家的标记,就是为了混淆视听!真正的主谋,是沈家!”她的话音未落,黑衣人已挥刀冲来,楚君逸迅速挥剑抵挡,却在交手间发现对方招式诡异,竟是糅合了沈家剑法与西域邪术。
混战中,苏锦璃发现黑衣人攻击时总会在特定方位聚集,形成某种阵型。她突然想起星象图中“荧惑守心”的方位,与地道内的布局完全对应。“陛下!他们要借地道引爆炸药,摧毁整个行宫!”她大喊着提醒楚君逸,同时在机关台上寻找破解之法。
当她将银钥匙与太子妃玉佩拼合时,机关突然发出轰鸣,地道顶部的石板缓缓打开——上方竟是祭天台的底部!此时的祭天台已被沈江余党占据,他们正在往蟠龙柱里填充火药,准备在“荧惑守心”的时刻引爆。楚君逸带着暗卫杀上祭天台,苏锦璃则在混乱中发现一个熟悉身影——沈国公府的表小姐,正拿着火把靠近火药引线。
“拦住她!”苏锦璃抄起地上的断剑掷出,却被对方躲开。千钧一发之际,琉璃带着援军赶到,与黑衣人展开殊死搏斗。沈国公府表小姐见势不妙,掏出烟雾弹掷出,浓雾中传来锁链破空声。楚君逸迅速将苏锦璃扑倒,后背被箭矢擦伤,鲜血染红了玄衣。
“陛下!”苏锦璃扶着他起身,突然发现烟雾中有异样——淡淡的龙涎香中混杂着硫磺味,这是火药即将爆炸的前兆。她立刻吩咐暗卫:“快用水浇灭蟠龙柱!”然而,火势太大,水根本无法扑灭。
就在众人绝望之际,苏锦璃突然想起先帝手记中的记载:“若遇火劫,以水克之,需取九龙井之水。”她望向楚君逸:“陛下,九龙井就在行宫东侧!”楚君逸点头,亲自带人去取水。当冰凉的井水浇在蟠龙柱上时,火势终于渐渐减弱。
危机暂时解除,楚君逸抱着疲惫的苏锦璃回到椒房殿。他亲自为她擦拭伤口,轻声道:“等这场劫难过去,朕带你去江南,再也不卷入这些纷争。”苏锦璃靠在他怀里,听着熟悉的心跳声:“臣妾只要与陛下和孩子们平安相守。”
然而,在皇宫最深的地窖里,暗门缓缓打开。一双苍白的手抚过刻满曼陀罗纹的青铜鼎,鼎内藏着的密信写着:“荧惑守心不过前戏,真正的杀招...在太子的生辰宴上。”烛光摇曳中,墙上的曼陀罗图腾忽明忽暗,预示着更大的阴谋正在暗处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