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上的五年:三千到存款五十万 第429章 雨中的坚守
热门推荐:
这个主角明明很强却异常谨慎
风雪持刀人
起步杂鱼级领地,有点慌
都市幻影:异能觉醒
每日签到领军队,父皇跪求别造反
综影视:过分觊觎
灵界搅屎棍
年代1959从病秧子开始的美好
机娘纪元:曙光铁骑
在妙蛙底,雨绝非温顺的淅淅沥沥,而是如天神不慎打翻银瓶,无数冰冷的水珠倾砸而下。它们击打在裸露的岩石上,敲落在墨绿的芭蕉叶间,也坠落在延展向远方、泛着冷光的铁轨之上。“噼啪,噼啪”,密集的鼓点般的雨声,重重敲打着这片被雨水彻底浸透的边境山谷,也一下下撞击着每一个在此辛勤劳作之人的心。
扎伊的雨衣帽檐仿佛随时都会滴下水来,雨水顺着帽檐、脖颈与发梢,滑进她深蓝色的工装裤,带来阵阵彻骨寒意。此刻,她正蹲踞在K83段的路堤边,脚下是湿滑的泥土与碎石,稍有不慎便可能滑倒。身旁,翻滚的乌云压得极低,仿佛要将山尖碾碎,远处的山峰在雨雾中瑟瑟颤抖,恰似在为即将降临的挑战而惶惶不安。
她右手紧紧握着沉重的铁路扳手,扳手尖端刚搭在两根铁轨断裂处的螺栓上。这螺栓因长期的震动与雨水侵蚀,锈迹斑驳,犹如一位久病难愈的老者,气息奄奄,随时可能消逝。K83段,乃是妙蛙底峡谷铁路线上赫赫有名的险段。二十年前那场特大塌方,不仅吞噬了路基,还留下了这条暗河,犹如潜伏在铁轨下的毒蛇,伺机而动,随时准备给铁路带来致命一击。
“扎伊!K83断轨!两小时后跨境列车就要通过!” 对讲机里骤然炸响丹辛沙哑的嘶吼,声音被雨声切割得支离破碎,却如惊雷般劈进扎伊耳中。两小时,对于这段被雨水冲垮的铁轨而言,不过是转瞬即逝的须臾。这绝非普通的铁轨断裂,而是连接华国与缅甸两国经济命脉的动脉出现了梗阻。
扎伊猛地抬头,目光投向峡谷深处。眼前的景象令她心头一紧。那铁轨,曾经承载着钢铁巨龙,串联起两国希望的银色长链,此刻却宛如被巨斧砍断的脆弱银链,颓然躺在泥泞之中。断缝足有半掌之宽,露出底下暗红的枕木,枕木已被雨水泡得肿胀,散发着潮湿的泥土气息。雨水顺着裂口汩汩灌入,发出“咕嘟咕嘟”的闷响,那是二十年前塌方遗留下的暗河在涌动,好似不怀好意的低语,预示着更大的危机即将来临。
“紧急防护!” 扎伊几乎是声嘶力竭地喊出,声音穿透雨幕,传进每一位在场工人的耳中。她迅速通过对讲机下达指令:“小林,你是今天K83段的现场防护员,立刻在来车方向800米处设置红色防护信号,务必确保来车能够清晰看到!同时,联系驻站联络员老王,告知他我们正在紧急抢修,请求列车限速通过或者临时停车!”
“明白!” 对讲机里传来一个年轻而坚定的声音,扎伊知道那是小林,这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眼神中总是透着一股倔强与认真。小林立刻转身,在泥泞中艰难地深一脚浅一脚向来车方向奔去。他一边跑,一边从腰间取下红色的信号旗与信号灯,准备设置防护。
几乎与此同时,扎伊又对着对讲机呼叫:“老王,我是扎伊,K83断轨,急需支援!现在即刻开始抢修,你那边务必密切留意列车运行情况,一旦有任何异常,立刻通知我!”
“收到,扎伊!我这就联系调度中心,看看能否争取更多时间。你们一定要注意安全!” 对讲机里传来驻站联络员老王沉稳的声音。老王是经验丰富的老铁路人,他的耳朵犹如雷达,能敏锐捕捉到任何一丝异常动静。此刻,他正坐在距离此地几十公里外的站控室里,紧紧盯着调度屏上的列车运行图,手指悬在通话键上,时刻准备发出指令。
扎伊突然想起,上个月华国工程师特意送来一台机器,称其能在一小时内锁死断缝。那是一台崭新的JGq - 75型钢轨急救器,合金外壳在昏暗雨幕中反射出冷硬光泽,上面还残留着上次抢修时的泥浆,带着一种历经铁血的沧桑感。
“急救器!” 老觉长老的声音穿透雨幕传来。他身形佝偻,恰似一棵被风雨压弯的老树,但握着急救器的手却无比稳定。老觉长老在铁路线上已工作了四十年,经历过无数次抢修,他的经验就是最珍贵的宝藏。他蹒跚着走到扎伊身旁,雨水早已浸透他深灰色的民族服饰。
扎伊这才想起,这台机器是上个月华国工程师特意送来的,说能一小时锁死断缝。那是台崭新的JGq - 75型钢轨急救器,合金外壳在昏暗的雨幕中反射着冷硬的光泽,上面还沾着上次抢修时留下的泥浆,带着一种铁血的味道。
“急救器!” 老觉长老的声音从雨幕里穿透过来。他佝偻着背,像一棵被风雨压弯的老树,但握着那台急救器的手却异常稳定。老觉长老在铁路线上工作了四十年,经历过无数次的抢修,他的经验就是最宝贵的财富。他蹒跚地走到扎伊身边,雨水浸透了他深灰色的民族服饰。
“小林已经去设置防护了,老王也在盯着列车运行,我们抓紧时间!” 扎伊对老觉长老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
“嗯。” 老觉长老点点头,将急救器递给扎伊,“先用这个顶住,就像给伤口止血。” 他缓缓蹲下身,从工具包里取出一片竹片,这竹片是用五十年前修滇缅铁路时的老竹削成,历经风雨洗礼,却依旧坚韧如初。此刻,老觉长老用竹片在泥水中划出深深痕迹,仔细测量着断缝的宽度:“断缝48mm,左右轨高差1.2mm。”
扎伊接过急救器,依照操作规程,小心翼翼地将夹板对准断缝,启动液压装置。随着她按下启动按钮,液压泵发出沉闷的嗡嗡声,仿若巨兽在低声咆哮。岩温也匆匆赶来,他是工务段的骨干,力气大且经验丰富。他协助扎伊固定急救器,确保其在巨大压力下不会移位。
在液压泵的轰鸣声中,扎伊紧紧盯着压力表上的指针,指针正缓缓攀升。2吨,3吨,4吨……急救器的夹板“咔嗒”一声牢牢咬住轨腰,金属摩擦声与雨声交织,恰似老象换牙时发出的沉闷而有力的声响。两段断裂的铁轨被强行拉近,缝隙逐渐缩小,然而,仍有水从缝隙中渗出,“咕嘟咕嘟”地冒着泡,那是暗河在不安地涌动,仿佛在试图冲破这暂时的束缚。
“压力稳定在5吨!” 扎伊大声喊道,声音因用力而有些变形。她深知,这仅仅是第一步,只是暂时的固定,要彻底解决问题,还需更坚固的夹板。
岩温带着工务段的人扛着加厚夹板匆忙赶来,额角的汗水与雨水交织,顺着脸颊不断滑落。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焦急,因为时间紧迫,刻不容缓。
“扎伊!上臌包夹板!” 岩温气喘吁吁地喊道,臌包夹板是专门用于加固变形或断裂铁轨的特种夹板,比普通夹板更为厚实,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等等!” 扎伊突然按住最近那人的胳膊,她的耳朵极为灵敏,在刚才的巨大噪音中,似乎捕捉到一种异样的声音,一种更为细微却令人不安的声响。“小林!防护情况怎么样?有没有列车接近的迹象?”
“暂时没有,我设置了双道防护,信号灯和信号旗都清晰可见!” 小林在对讲机里回应,他的声音因紧张而微微发颤,但依然清晰坚定。
“老王!列车还有多久到达我们前方最近的车站?” 扎伊又转向对讲机询问。
“还有四十五分钟,扎伊!调度那边同意了我们的请求,列车会减速通过,但时间依旧十分紧迫!” 老王的声音带着一丝焦急。
“劳的预警。” 扎伊低声自语,这是铁路工人间的暗语,意为“危险临近”。她迅速做出判断,“停!”她对着对讲机大喊,“岩温!带两个人,跟我来!第三根枕木下方有暗河涌动!”
岩温听闻,脸色瞬间一变,立刻抄起风钻,带着两名工人迅速冲了过去。风钻的轰鸣声瞬间盖过了雨声与液压泵的噪音,钢花飞溅中,岩温他们迅速在第三根枕木下方挖掘起来。果然,一个拳头大小的洞口出现在眼前,暗红色的水流正不断从中涌出,带着一股刺鼻的土腥味。
“速凝水泥!” 岩温大声喊道,有人立刻递上预先准备好的速凝水泥与搅拌工具。岩温顾不上脏乱,迅速搅拌好水泥,然后用力将其填堵在那个小小的洞口上。水泥与水接触的瞬间,发出“嘶嘶”的声响,迅速开始凝固。
“八分钟!” 岩温抹了一把脸上混合着水泥和雨水的污渍,声音沙哑地喊道,“水泥凝固需要八分钟!必须在这八分钟内堵住它!”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八分钟,对于一列疾驰而来的火车而言,实在太过短暂。但扎伊和她的团队,没有丝毫退缩之意。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秒都仿佛被无限拉长。岩温守在那个刚刚被水泥封堵的洞口旁,紧张地注视着。雨势似乎稍有减弱,但乌云依旧密布,仿佛随时会再次倾泻而下。
“五分钟……四分钟……三分钟……” 岩温的心跳如擂鼓般剧烈。
就在这时,岩温突然松了一口气,高声喊道:“好了!水泥凝固了!不渗水了!”
几乎与此同时,远处的列车也发出了减速的信号,轰鸣声逐渐低沉。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尽管他们的脸上、身上沾满了泥水与汗水,但眼神中却满是胜利的喜悦。
晨雾渐渐散去,第一缕微弱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湿漉漉的山谷里。铁轨上的水珠反射着细碎的光芒,像钻石一样璀璨。
第一趟列车,是一列跨境货运列车,它缓缓地驶过了K83段的铁轨。车头的华国结在朝阳下红得耀眼,像一团燃烧的火焰,驱散了昨夜的阴霾。列车驶过时,车轮与铁轨摩擦发出有节奏的“咔哒”声,此刻听来,却像是胜利的鼓点。
扎伊站在路堤上,看着列车平稳地驶过他们刚刚修复的铁轨,金属与钢轨的撞击声,像是首欢快的歌。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修复了一段铁轨,更是守护了无数人的生计和希望。
老觉长老把沾满机油的铜铃挂回道钉锤,铜铃上还留着玛玛依的指纹。玛玛依是老觉长老已经过世的妻子,也是一位铁路工人。当年修滇缅铁路,“断轨就是断命。”老觉长老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许。他摸出烟袋锅,又放下了,“现在有机器,有人,有老祖宗的法子,铁轨断不了。”
扎伊低头看腕间的银镯,那是她阿婆临终前留给她的,阿婆说它能“听见风里的消息”。此刻,银镯贴着她发烫的皮肤,似乎真的听见了——暗河的水声、列车的轰鸣、村民们的笑声,还有铁轨里传来的、大地沉稳的心跳。
雨停了。检修库的灯还亮着,像串挂在铁轨旁的星子。扎伊和老觉长老并肩往回走,脚下的积水映着朝阳,每一步都溅起细碎的光。他们知道,这条铁路的故事,还在妙蛙底的山谷里继续——在暴雨里,在泥水里,在每一颗紧固的螺栓里,在每一声清脆的铜铃声里,在所有为中缅友谊守护的人心里。小林和老王,也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岗位,继续守护着这条钢铁长龙的脉搏。而K83段,在经历了这场考验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继续承载着两国人民的梦想和希望,向着更远的未来延伸。
扎伊的雨衣帽檐仿佛随时都会滴下水来,雨水顺着帽檐、脖颈与发梢,滑进她深蓝色的工装裤,带来阵阵彻骨寒意。此刻,她正蹲踞在K83段的路堤边,脚下是湿滑的泥土与碎石,稍有不慎便可能滑倒。身旁,翻滚的乌云压得极低,仿佛要将山尖碾碎,远处的山峰在雨雾中瑟瑟颤抖,恰似在为即将降临的挑战而惶惶不安。
她右手紧紧握着沉重的铁路扳手,扳手尖端刚搭在两根铁轨断裂处的螺栓上。这螺栓因长期的震动与雨水侵蚀,锈迹斑驳,犹如一位久病难愈的老者,气息奄奄,随时可能消逝。K83段,乃是妙蛙底峡谷铁路线上赫赫有名的险段。二十年前那场特大塌方,不仅吞噬了路基,还留下了这条暗河,犹如潜伏在铁轨下的毒蛇,伺机而动,随时准备给铁路带来致命一击。
“扎伊!K83断轨!两小时后跨境列车就要通过!” 对讲机里骤然炸响丹辛沙哑的嘶吼,声音被雨声切割得支离破碎,却如惊雷般劈进扎伊耳中。两小时,对于这段被雨水冲垮的铁轨而言,不过是转瞬即逝的须臾。这绝非普通的铁轨断裂,而是连接华国与缅甸两国经济命脉的动脉出现了梗阻。
扎伊猛地抬头,目光投向峡谷深处。眼前的景象令她心头一紧。那铁轨,曾经承载着钢铁巨龙,串联起两国希望的银色长链,此刻却宛如被巨斧砍断的脆弱银链,颓然躺在泥泞之中。断缝足有半掌之宽,露出底下暗红的枕木,枕木已被雨水泡得肿胀,散发着潮湿的泥土气息。雨水顺着裂口汩汩灌入,发出“咕嘟咕嘟”的闷响,那是二十年前塌方遗留下的暗河在涌动,好似不怀好意的低语,预示着更大的危机即将来临。
“紧急防护!” 扎伊几乎是声嘶力竭地喊出,声音穿透雨幕,传进每一位在场工人的耳中。她迅速通过对讲机下达指令:“小林,你是今天K83段的现场防护员,立刻在来车方向800米处设置红色防护信号,务必确保来车能够清晰看到!同时,联系驻站联络员老王,告知他我们正在紧急抢修,请求列车限速通过或者临时停车!”
“明白!” 对讲机里传来一个年轻而坚定的声音,扎伊知道那是小林,这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眼神中总是透着一股倔强与认真。小林立刻转身,在泥泞中艰难地深一脚浅一脚向来车方向奔去。他一边跑,一边从腰间取下红色的信号旗与信号灯,准备设置防护。
几乎与此同时,扎伊又对着对讲机呼叫:“老王,我是扎伊,K83断轨,急需支援!现在即刻开始抢修,你那边务必密切留意列车运行情况,一旦有任何异常,立刻通知我!”
“收到,扎伊!我这就联系调度中心,看看能否争取更多时间。你们一定要注意安全!” 对讲机里传来驻站联络员老王沉稳的声音。老王是经验丰富的老铁路人,他的耳朵犹如雷达,能敏锐捕捉到任何一丝异常动静。此刻,他正坐在距离此地几十公里外的站控室里,紧紧盯着调度屏上的列车运行图,手指悬在通话键上,时刻准备发出指令。
扎伊突然想起,上个月华国工程师特意送来一台机器,称其能在一小时内锁死断缝。那是一台崭新的JGq - 75型钢轨急救器,合金外壳在昏暗雨幕中反射出冷硬光泽,上面还残留着上次抢修时的泥浆,带着一种历经铁血的沧桑感。
“急救器!” 老觉长老的声音穿透雨幕传来。他身形佝偻,恰似一棵被风雨压弯的老树,但握着急救器的手却无比稳定。老觉长老在铁路线上已工作了四十年,经历过无数次抢修,他的经验就是最珍贵的宝藏。他蹒跚着走到扎伊身旁,雨水早已浸透他深灰色的民族服饰。
扎伊这才想起,这台机器是上个月华国工程师特意送来的,说能一小时锁死断缝。那是台崭新的JGq - 75型钢轨急救器,合金外壳在昏暗的雨幕中反射着冷硬的光泽,上面还沾着上次抢修时留下的泥浆,带着一种铁血的味道。
“急救器!” 老觉长老的声音从雨幕里穿透过来。他佝偻着背,像一棵被风雨压弯的老树,但握着那台急救器的手却异常稳定。老觉长老在铁路线上工作了四十年,经历过无数次的抢修,他的经验就是最宝贵的财富。他蹒跚地走到扎伊身边,雨水浸透了他深灰色的民族服饰。
“小林已经去设置防护了,老王也在盯着列车运行,我们抓紧时间!” 扎伊对老觉长老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
“嗯。” 老觉长老点点头,将急救器递给扎伊,“先用这个顶住,就像给伤口止血。” 他缓缓蹲下身,从工具包里取出一片竹片,这竹片是用五十年前修滇缅铁路时的老竹削成,历经风雨洗礼,却依旧坚韧如初。此刻,老觉长老用竹片在泥水中划出深深痕迹,仔细测量着断缝的宽度:“断缝48mm,左右轨高差1.2mm。”
扎伊接过急救器,依照操作规程,小心翼翼地将夹板对准断缝,启动液压装置。随着她按下启动按钮,液压泵发出沉闷的嗡嗡声,仿若巨兽在低声咆哮。岩温也匆匆赶来,他是工务段的骨干,力气大且经验丰富。他协助扎伊固定急救器,确保其在巨大压力下不会移位。
在液压泵的轰鸣声中,扎伊紧紧盯着压力表上的指针,指针正缓缓攀升。2吨,3吨,4吨……急救器的夹板“咔嗒”一声牢牢咬住轨腰,金属摩擦声与雨声交织,恰似老象换牙时发出的沉闷而有力的声响。两段断裂的铁轨被强行拉近,缝隙逐渐缩小,然而,仍有水从缝隙中渗出,“咕嘟咕嘟”地冒着泡,那是暗河在不安地涌动,仿佛在试图冲破这暂时的束缚。
“压力稳定在5吨!” 扎伊大声喊道,声音因用力而有些变形。她深知,这仅仅是第一步,只是暂时的固定,要彻底解决问题,还需更坚固的夹板。
岩温带着工务段的人扛着加厚夹板匆忙赶来,额角的汗水与雨水交织,顺着脸颊不断滑落。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焦急,因为时间紧迫,刻不容缓。
“扎伊!上臌包夹板!” 岩温气喘吁吁地喊道,臌包夹板是专门用于加固变形或断裂铁轨的特种夹板,比普通夹板更为厚实,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等等!” 扎伊突然按住最近那人的胳膊,她的耳朵极为灵敏,在刚才的巨大噪音中,似乎捕捉到一种异样的声音,一种更为细微却令人不安的声响。“小林!防护情况怎么样?有没有列车接近的迹象?”
“暂时没有,我设置了双道防护,信号灯和信号旗都清晰可见!” 小林在对讲机里回应,他的声音因紧张而微微发颤,但依然清晰坚定。
“老王!列车还有多久到达我们前方最近的车站?” 扎伊又转向对讲机询问。
“还有四十五分钟,扎伊!调度那边同意了我们的请求,列车会减速通过,但时间依旧十分紧迫!” 老王的声音带着一丝焦急。
“劳的预警。” 扎伊低声自语,这是铁路工人间的暗语,意为“危险临近”。她迅速做出判断,“停!”她对着对讲机大喊,“岩温!带两个人,跟我来!第三根枕木下方有暗河涌动!”
岩温听闻,脸色瞬间一变,立刻抄起风钻,带着两名工人迅速冲了过去。风钻的轰鸣声瞬间盖过了雨声与液压泵的噪音,钢花飞溅中,岩温他们迅速在第三根枕木下方挖掘起来。果然,一个拳头大小的洞口出现在眼前,暗红色的水流正不断从中涌出,带着一股刺鼻的土腥味。
“速凝水泥!” 岩温大声喊道,有人立刻递上预先准备好的速凝水泥与搅拌工具。岩温顾不上脏乱,迅速搅拌好水泥,然后用力将其填堵在那个小小的洞口上。水泥与水接触的瞬间,发出“嘶嘶”的声响,迅速开始凝固。
“八分钟!” 岩温抹了一把脸上混合着水泥和雨水的污渍,声音沙哑地喊道,“水泥凝固需要八分钟!必须在这八分钟内堵住它!”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八分钟,对于一列疾驰而来的火车而言,实在太过短暂。但扎伊和她的团队,没有丝毫退缩之意。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秒都仿佛被无限拉长。岩温守在那个刚刚被水泥封堵的洞口旁,紧张地注视着。雨势似乎稍有减弱,但乌云依旧密布,仿佛随时会再次倾泻而下。
“五分钟……四分钟……三分钟……” 岩温的心跳如擂鼓般剧烈。
就在这时,岩温突然松了一口气,高声喊道:“好了!水泥凝固了!不渗水了!”
几乎与此同时,远处的列车也发出了减速的信号,轰鸣声逐渐低沉。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尽管他们的脸上、身上沾满了泥水与汗水,但眼神中却满是胜利的喜悦。
晨雾渐渐散去,第一缕微弱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湿漉漉的山谷里。铁轨上的水珠反射着细碎的光芒,像钻石一样璀璨。
第一趟列车,是一列跨境货运列车,它缓缓地驶过了K83段的铁轨。车头的华国结在朝阳下红得耀眼,像一团燃烧的火焰,驱散了昨夜的阴霾。列车驶过时,车轮与铁轨摩擦发出有节奏的“咔哒”声,此刻听来,却像是胜利的鼓点。
扎伊站在路堤上,看着列车平稳地驶过他们刚刚修复的铁轨,金属与钢轨的撞击声,像是首欢快的歌。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修复了一段铁轨,更是守护了无数人的生计和希望。
老觉长老把沾满机油的铜铃挂回道钉锤,铜铃上还留着玛玛依的指纹。玛玛依是老觉长老已经过世的妻子,也是一位铁路工人。当年修滇缅铁路,“断轨就是断命。”老觉长老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许。他摸出烟袋锅,又放下了,“现在有机器,有人,有老祖宗的法子,铁轨断不了。”
扎伊低头看腕间的银镯,那是她阿婆临终前留给她的,阿婆说它能“听见风里的消息”。此刻,银镯贴着她发烫的皮肤,似乎真的听见了——暗河的水声、列车的轰鸣、村民们的笑声,还有铁轨里传来的、大地沉稳的心跳。
雨停了。检修库的灯还亮着,像串挂在铁轨旁的星子。扎伊和老觉长老并肩往回走,脚下的积水映着朝阳,每一步都溅起细碎的光。他们知道,这条铁路的故事,还在妙蛙底的山谷里继续——在暴雨里,在泥水里,在每一颗紧固的螺栓里,在每一声清脆的铜铃声里,在所有为中缅友谊守护的人心里。小林和老王,也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岗位,继续守护着这条钢铁长龙的脉搏。而K83段,在经历了这场考验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继续承载着两国人民的梦想和希望,向着更远的未来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