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洪荒:开局镇压巫妖,横扫封神榜 > 第91章 感言

洪荒:开局镇压巫妖,横扫封神榜 第91章 感言

    不过,每个学派的名额肯定不会完全相同,大家应该都明白这一点。”

    众人听后略感惊讶,没想到这次的招生规模如此有限。

    他们深知前来求学者众多,筛选出数千合格者并非难事。

    这也能看出炎黄学宫的选拔标准极为严格。

    班大师上前说道:“太子殿下,我们墨家带来了不少 ** ,在场的学派这么多,现有的名额恐怕不够分配。

    能否再增加一些?”

    嬴天帝神色平静,答道:“学宫择优录取,数量不是关键。

    我也无意将资源浪费在平庸之辈身上。

    若农家的教学实力确实出众,在年度考核中名列前茅,自然会赢得更多关注和名额。

    何况炎黄学宫刚成立不久,一千五百人已是极限,后续会逐步扩大规模,一切都要循序渐进。”

    嬴天帝的解释让班大师虽感遗憾,但也表示理解。

    未来还有很长的路,不必急于一时。

    “各位,目前仍在筛选过程中,大家可以先参观或熟悉一下学宫环境。

    此外,我对学宫制定了一些规矩,请大家务必遵守。”

    川:“还有一点,学宫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我不愿见到勾心斗角的现象,更不愿发生恶劣事件。

    即便大家之前有过矛盾,但在学宫内,这些都不应带入其中!”

    一天时间匆匆过去,负责选拔的人员几乎累垮,人数实在太多,这只是首轮筛选。

    短短数日,前两轮考核结束,共选出三千名合格学生,他们有机会选择未来的方向。

    然而,是否能正式入学还需看最后一轮考核结果。

    即便落选,未来学宫扩招时,他们也将被优先考虑。

    炎黄学宫现有二十多个门派,包括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兵家等。

    尽管诸子百家有百余家,但有名气的仅几十家,形成规模的更少。

    通过前两轮考核的基本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培养潜力,可选择感兴趣的领域深入学习。

    三千余人整齐排列在学宫高台,仰望台阶上站立的嬴天帝等人。

    嬴天帝居中显眼位置,各门派代表分列两侧。

    然而,当嬴天帝注意到人群中的夏无且时,表情颇为无奈。

    先前有人疑惑,炎黄学宫为何会有位老者?虽有疑问,但因嬴天帝亲自管理学宫,加上护卫和教师对夏无且极为敬重,众人并未多问。

    嬴天帝环视下方人群,说道:“恭喜各位通过前两轮考核。

    待各派教师发言后,你们即可作出选择。

    不过我要提醒,此次招生仅有一千五百名额,意味着一半人将被淘汰。”

    “因此,最终的选择权依然掌握在台上的学派导师手里。”

    “但大家也不必气馁,等学宫扩建完成,你们也会成为优先考虑的对象!”

    话音刚落,嬴天帝的目光转向了周围的众人。

    众人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伏念随即上前一步说:“我是伏念,来自儒家学派。

    关于儒家的情况想必大家都很清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和我交流一下。”

    下面的反应十分热烈,毕竟儒家是当今的显学,自然备受青睐。

    接着,墨家的班大师起身说道:“世间皆白,唯我独黑,墨家主张非攻与兼爱,欢迎所有心存仁爱的学生加入我们。”

    墨家的话音刚落,下面的掌声同样热烈,墨家的影响力丝毫不逊于儒家。

    紧接着,卫庄站出来朗声道:“天下纷扰,诸子百家,纵横学派愿引领潮流!”

    作为鬼谷的传人,他的登场无疑点燃了许多人心中的 ** 。

    怒则诸侯惧,安则天下宁,这句话让很多人对纵横学派充满了憧憬。

    然而,卫庄紧接着补充了一句:“这次纵横学派只招收四名 ** 。”

    鬼谷一脉的传统是只收两名 ** ,卫庄这样说其实是打算和盖聂各自培养两人。

    只要条件合适,这样安排也无可厚非。

    此言一出,全场顿时议论纷纷,只招四人,这个概率确实太小了……

    炎黄学宫采取的是精英化教育模式,而卫庄更是追求极致的精英路线,自然不会接纳平庸之辈。

    接下来轮到医家了,一个小女孩大约十岁的模样站出来,声音有些颤抖地说:“医家以治病救人为核心职责,医者需怀济世之心,希望能减轻天下疾苦,若有真心求学者可来找我。”

    端木蓉话音刚落,人群中夏无且便急切地喊道:“我……我……我……”

    嬴天帝沉默不语。

    片刻后,其余几个门派也简短介绍了自己并争取支持。

    各大流派简单介绍完毕后,嬴天帝和诸子百家的人便不再多言,余下的时间交由学生们自行决定,想加入哪个学派即可前往对应的大厅,等候教师们的最终筛选。

    同一时刻,楚国……

    楚国是除秦国外最强盛的国家,而项氏一族则是楚国的重要支柱,世代守护着国家。

    今日,项家传来喜讯。

    将军府内,一名气宇轩昂、目光炯炯的中年男子满脸喜悦地说道:“我项家后继有人了!”

    他怀中抱着新生的婴儿,仔细端详,越看越开心,因为这是他项燕的孙子。

    注视片刻,他忽然神情微动,惊讶地道:“重瞳!”

    身旁的年轻人问:“父亲,何事?”

    “你看,这孩子竟有重瞳!”

    项燕急忙催促。

    “重瞳?”

    听闻此言,年轻人走近细看,发现自己的孩子果然有两个瞳孔,但它们重叠在一起,仅颜色和大小略有差异,若不细察难以察觉。

    “此为天生重瞳!”

    项燕赞叹。

    “看来我项氏一族又要出一位非凡人物了!”

    “嬴天帝天生圣人,我的孙子也不会逊色,哈哈……好极了……”

    项燕想到家族即将诞生这样的人物,忍不住放声大笑。

    项荣劝道:“父亲,莫急,该给孙子取名了。”

    项燕止住笑声,点头应允:“你说得对,名字我早已想好。”

    “哦?不知何名?”

    项燕捋须缓声道:“姓项,单名‘羽’字!”

    (关于项羽的父亲,网上说法不一,有说是项超,有说是项婴,也有说是项荣,只能择其一。

    )

    经过深思熟虑,炎黄学宫的学生们陆续做出选择,迈向各自的大厅,等待教师们的最后考核。

    结果揭晓后,有人欢喜有人忧,总体而言仍在预期之内。

    尽管这次未能被录取,但下一次扩招时他们还有机会。

    道家、儒家、阴阳家、墨家成为本次招生的热门,兵家和农家的成绩也相当不错。

    其他学派则相对较少。

    由于这次录取的学生总数不多,各学派的名额分配也有所不同,最多的不过百余人。

    正因为人数有限,各学派在选拔学生时都非常严格。

    一天后,最终结果已定。

    在最后一轮考核中,一半以上的人被淘汰,最终仅有千四百余人获得入学资格,不足千五。

    最令人惊讶的是鬼谷一脉,卫庄竟未录取一人。

    在这三千人中,他一个都没看中……

    嬴天帝坐在椅上,看着手中的名单,心中感慨万千。

    他创立炎黄学宫本是为寒门子弟提供机会,但结果却不如人意。

    一千四百多名新生中,七成是贵族子弟,寒门仅占三成。

    看似不少,但实际上来求学者大多是平民,贵族比例连两成都不到。

    考核时一眼望去,人山人海中绝大多数都是真正的贫苦人。

    几万人中最后能成为炎黄学宫学生者不过数百,实在令人叹息!

    但嬴天帝明白,这是民智未开、书籍未普的时代,总有一天寒门会真正崛起,他愿意等待!

    在这个时代,寒门能有千里挑一的成绩已属难得,毕竟连温饱都难以保证的人又怎能负担读书费用?

    虽说贵族中不乏纨绔子弟,但他们至少都受过良好教育,成才率远高于贫苦百姓。

    此外,他还面临另一个问题——学费。

    按计划,每位学生每年需缴纳一定学费,这对贵族子弟来说不过是日常开销。

    然而对贫困家庭而言却是一笔巨款,即便倾尽所有也未必能筹够。

    勤工俭学计划

    经过深思熟虑,赢天帝推出了一项勤工俭学政策。

    寒门子弟可通过劳动抵扣学费,日常需完成挑水、劈柴、做饭及打扫等任务。

    此举既能减轻学生经济压力,又能节省学宫人力资源,实为双赢之举。

    此外,每个学派均设奖学金及其他奖励,仅限排名前三者可获。

    这是为了激励学生刻苦学习。

    但这些奖励均由各学派自行承担。

    再者,所有学生不得带随从入学,须 ** 处理自身事务。

    这一规定主要面向贵族子弟,赢天帝不愿看到学宫 ** 现游手好闲之人。

    为确保学宫运作顺畅,培养优秀人才,赢天帝制定了一系列学生守则与规章制度,力求完善。

    学生在校表现将被详细记录,直接影响年度考核和毕业成绩。

    “嗯……”

    “萧何、曹参、韩信……”

    赢天帝震惊地盯着这三个名字。

    他原计划日后统一全国后再寻找这几人,不曾想他们竟已在此!

    真是意外之喜。

    “好!太好了!”

    放下名单,赢天帝起身离开。

    炎黄学宫刚刚成立,身为首任学宫之主,他对首批学生的选拔自然要发表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