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 第72章 栓子柱子,模仿成长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第72章 栓子柱子,模仿成长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尤其是在一个刚刚摆脱绝望、正奋力向上攀爬的家庭里。

    父亲张大山的沉稳睿智、大哥铁牛的坚实可靠、二哥石头的机灵好学、三哥小山的勤奋向学。

    这一切,都像无声的春雨,悄然滋润着家里其他更年幼的孩子们的心田。

    十二岁的栓子和十岁的柱子,这两个不大不小、正处于懵懂又好动的年纪的男孩子。

    他们身上的变化,虽然不像几个哥哥那样明显,却也在悄然发生着。

    栓子的性子,像足了大哥铁牛,老实,听话,不爱多言语。

    以前在老宅时,他总是默默地跟在哥哥们屁股后面,让干啥就干啥,从不多问一句。

    分家之后,经历了最初的惶恐和饥饿。

    他似乎也比以前更沉默了些。

    但细心的王氏发现,这孩子沉默的眼神里,少了几分茫然,多了几分专注。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被动地完成爹娘交代下来的活计。

    他开始观察。

    他会默默地看大哥如何挥动斧头,用最省力的方式将粗壮的木头劈开。

    他会看父亲如何仔细地检查农具,用简单的工具将松动的锄头柄加固。

    他会看二哥如何灵巧地处理那些陷阱捕获的猎物,将皮毛完整地剥下。

    然后,他会笨拙地去模仿。

    家里劈柴的活,以前都是铁牛和石头轮流干。

    现在,栓子也常常会主动拿起那把对他来说还有些沉重的柴刀,学着大哥的样子,用力地劈砍那些细一些的树枝。

    虽然常常劈得歪歪扭扭,木屑乱飞,甚至差点砍到自己的手。

    但他却乐此不疲,劈完后还会学着大哥的样子,将柴火整整齐齐地码放在墙角。

    家里的木墩凳腿松了,他也会学着父亲的样子,找来藤条,用力地捆扎加固,虽然手法依旧生疏,但那认真的劲头,却让人看了心头发暖。

    他就像大哥的一个小小的影子,用自己笨拙的方式,努力地学习着、模仿着,想要为这个家,多分担一点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而与栓子的“稳”不同,十岁的柱子,则更多地继承了二哥石头那份“活”。

    这小子,是家里几个男孩中最调皮捣蛋的一个。

    以前在老宅吃不饱饭的时候,他就敢偷偷抠墙皮吃。

    分家后日子稍好,能勉强填饱肚子了,他那份旺盛的精力就更是无处安放。

    掏鸟窝,撵鸡鸭,追兔子……几乎每天都要惹点小麻烦,让王氏和花儿没少操心。

    但最近,张大山发现,这小子的“捣蛋”,似乎也开始有了新的方向。

    他对二哥石头那些神神秘秘的“宝贝”,主要是药材和陷阱,表现出了极其浓厚的兴趣。

    石头在院子里晾晒药材,或者整理那些捕猎用的套索、夹子时。

    柱子总会像个小跟屁虫一样凑在旁边,蹲在那里,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不停地问。

    “二哥,这个草根闻起来好苦,也能治病吗?”

    “二哥,你这个绳套是咋打的?兔子钻进去就跑不掉了吗?”

    “二哥,这个木夹子要是夹到手会不会很疼?”

    他的问题千奇百怪,有时候让石头都觉得不耐烦。

    但更多的时候,石头也会被他那份强烈的好奇心所感染,忍不住显摆似地给他讲解几句。

    看着二哥用简单的树枝和藤条就能做出套住鸟雀的陷阱。

    柱子也心痒痒起来。

    他偷偷藏起了几根父亲做家具剩下的细竹竿和藤条。

    跑到牛棚后面没人的地方,学着二哥的样子,笨拙地削着、绑着、挖着。

    结果自然是惨不忍睹。

    做出来的东西歪歪扭扭,不是把自己的手划破了,就是根本不成样子。

    有一次,他还异想天开,想学着父亲在地上画“图纸”。

    结果拿着木炭把刚收拾干净的地面画得一塌糊涂,被王氏发现后,少不得挨了一顿训斥。

    尽管如此,他那份探索和模仿的热情,却丝毫未减。

    张大山对于栓子和柱子这两个儿子的变化,自然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对于栓子的稳重和模仿,他给予了肯定和鼓励。

    他会有意识地,交给栓子一些力所能及、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活计。

    比如,帮忙筛选和分类晾晒的药材。

    比如,学习如何更整齐有效地码放柴火。

    比如,在修补家具或者农具时,让他在一旁递工具,学习简单的固定和加固方法。

    他要让这个老实的孩子知道,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同样是对家庭的贡献。

    而对于柱子的“调皮”和“捣蛋”。

    张大山并没有像以前那样简单粗暴地呵斥。

    他看到了这孩子好奇心背后的那份机灵和动手欲。

    他知道,这种天性如果引导得当,将来未必不能有所成就。

    他没有直接鼓励柱子去模仿石头的陷阱。

    但他开始有意识地,将一些更安全的、需要动手动脑的小任务交给他。

    比如,让他去收集特定形状的石块,用来搭建新的灶台或者加固墙角。

    比如,让他去辨认几种最常见、最安全的野菜,并尝试着自己采挖。

    比如,在他拿着木炭乱画时,不再是训斥,而是拿过木炭,在地上画出几个简单的几何图形,或者几个最基础的汉字,引导他对形状和符号产生兴趣。

    他要保护好这孩子的好奇心,同时将他的精力引导到更有益、更安全的方向上来。

    就这样,栓子在模仿大哥的稳重中,渐渐变得更加踏实和有条理。

    柱子在模仿二哥和父亲的“新奇”中,那份机灵和好奇心得到了更好的引导。

    两个半大的小子,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地学习着,成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