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 第265章 铁牛添丁,家族兴旺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第265章 铁牛添丁,家族兴旺

    张小山高中南阳府乡试解元的消息。

    如同给这日益红火的青石村,又添了一把最旺的火。

    整个村子,都沉浸在一片难以言喻的兴奋和自豪之中。

    而张家大院里,更是喜事连连,笑语不断。

    这不,还没等小山中举的喜酒味儿完全散去呢。

    张家这第三代的头一个娃儿,也赶着趟儿,要来这世上凑热闹了。

    大儿媳巧巧的身子,如今是越来越笨重了。

    王氏每日里,几乎是寸步不离地守着她。

    好吃好喝地伺候着,生怕有半点闪失。

    张大山也特意让铁牛这几日先放下铁匠铺的活计。

    专心在家陪着媳妇,也好随时应个急。

    铁牛这个平日里憨厚木讷的汉子。

    如今也是又紧张又期盼,每日里都围着巧巧打转。

    一会儿问她想吃啥,一会儿又问她肚子疼不疼。

    那副小心翼翼的模样,看得王氏和花儿她们都忍不住在背后偷偷发笑。

    这日傍晚,天刚擦黑。

    巧巧的肚子,便开始一阵阵地发紧了。

    王氏一瞅,连忙说道:“怕是要生了!”

    “快,铁牛,去把你爹喊回来!”

    “石头,你去村东头,把那接生的李婆子给请过来!”

    “花儿,栓子,你们赶紧烧热水,准备干净的布巾!”

    一时间,张家大院里,顿时就忙乱了起来。

    可这忙乱之中,却也透着一股子紧张有序的劲儿。

    张大山闻讯从村里的“公社会”,急匆匆地赶了回来。

    他先是隔着门帘,安慰了巧巧几句。

    让她放宽心,莫要害怕,家里人都守着呢。

    然后,便和铁牛、石头他们,在堂屋里,焦急地等待着。

    那产房里,不时地传来巧巧压抑着的痛呼声,和稳婆李婆子那沉稳的指挥声。

    还有王氏和花儿她们,低声安慰和打气的声音。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张大山和铁牛他们,在堂屋里是坐立不安,如坐针毡。

    铁牛更是急得满头大汗,在地上来回踱着步。

    那副六神无主的模样,比他当初自个儿下场打铁还要紧张几分。

    也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是一个时辰,或许是更久。

    就在众人几乎快要等得望眼欲穿的时候。

    产房里,突然传来一声响亮而又清脆的婴儿啼哭声!

    “哇——哇——”

    那哭声,洪亮而又有力,像是一道天籁,瞬间穿透了这寂静的夜空。

    也狠狠地撞击在了每一个张家人的心坎上。

    “生了!生了!巧巧生了!”

    王氏第一个从产房里跑了出来,脸上带着几分疲惫,却更多的是难以抑制的狂喜。

    她一把拉住早已等得心焦如焚的张大山和铁牛,声音都有些发颤了。

    “当家的,铁牛,是个……是个大胖小子!”

    “母子平安!母子都平安啊!”

    “大胖小子?”铁牛闻言,那张平日里憨厚木讷的脸,顿时就笑成了一朵大大的菊花。

    他一个箭步就想往产房里冲。

    却被王氏给一把拦住了。

    “哎哎哎,你这憨小子,急啥?”

    “这妇人刚生完孩子,身子虚弱得很,可经不起你这般横冲直撞的。”

    “李婆子还在里头拾掇呢,等会儿收拾干净了,你再进去看也不迟。”

    张大山也是激动得老脸通红,连连搓着手。

    “好,好,好啊!母子平安就好,母子平安就好!”

    “俺……俺张大山,也当爷爷了!”

    他这辈子包括上辈子,都没像此刻这般高兴过,也踏实过。

    很快,李婆子便抱着一个用柔软的细棉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襁褓,从产房里走了出来。

    脸上也带着几分喜气。

    “恭喜张先生,恭喜大山家的。”

    “是个大胖小子呢,哭声响亮,身子骨也硬朗得很。”

    “将来啊,指定是个能扛事的壮小伙。”

    众人连忙都围了上去,伸长了脖子,好奇地瞅着那襁褓里的小人儿。

    只见那小家伙,许是哭累了,此刻正闭着眼睛,睡得香甜。

    小脸红扑扑的,像个熟透了的小苹果。

    小嘴巴还时不时地砸吧几下,仿佛在做什么美梦似的。

    那小小的拳头,也紧紧地攥着,透着股子说不出的可爱劲儿。

    “哎哟,这孩子,长得可真俊啊。”

    “瞧这眉眼,多像铁牛小时候啊。”

    “这鼻子,这嘴巴,又有点像巧巧那丫头。”

    众人七嘴八舌地,都夸赞着这新降生的小生命。

    铁牛更是小心翼翼地,从李婆子手中,接过那沉甸甸的襁褓。

    看着怀里这个软乎乎、肉嘟嘟的小人儿。

    他那颗平日里坚硬如铁的心,也瞬间就化成了一滩春水。

    一种难以言喻的、初为人父的喜悦和责任感,油然而生。

    他知道,从今往后,他不仅仅是张家的长子,不仅仅是巧巧的丈夫。

    他更是这个小生命的父亲了。

    他要用自己这双粗壮有力的臂膀,为他撑起一片天。

    让他能无忧无虑,健健康康地长大。

    张家添丁。

    这个消息,很快便传遍了整个青石村。

    村民们闻讯,也都纷纷提着鸡蛋、红糖、自家新打的粮食,前来道贺。

    张家大院里,再次充满了欢声笑语和喜庆的氛围。

    张大山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

    他当即就决定,要给自家这个长孙,取个响亮又吉利的名字。

    他寻思了半天,又跟周先生商议了一下。

    最后,给这孩子取名为——张承祖。

    承者,传承也。

    祖者,祖业也,祖德也。

    他希望这个孩子,将来能继承张家的优良家风。

    也能将他和他父亲这一辈,辛辛苦苦打下来的这份家业,发扬光大。

    更重要的,是要将那《天工开物》的智慧,和那份“利民厚生”的仁心。

    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造福更多的苍生百姓。

    有了这个活泼可爱的大胖孙子。

    张大山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似乎又重了几分。

    可心里头那股子干劲儿,和对未来的期盼,却也更加足了。

    而就在张家沉浸在这添丁进口的巨大喜悦之中时。

    远在药王山苦心学医的丫丫,也捎来了她的一封家书。

    信上说,她已正式拜入秦仙姑门下,一切安好,请父母勿念。

    只是那学医之路,比她想象中,还要更加艰难和漫长。

    但她,会坚持下去的。

    张大山看着女儿那娟秀的字迹,和信中那份报喜不报忧的懂事。

    心里头,也是一阵欣慰,也一阵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