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 第308章 棉布热销,商路扩展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第308章 棉布热销,商路扩展

    ***番茄原创独发***

    花儿那双巧手,还真是没得说。

    用那新收的雪白棉花,弹了絮,纺了线,再上那改良过的织布机一织。

    出来的头一批棉布,那可真是让全家人都开了眼了。

    那布料,看着就又白又软,摸在手里头,更是跟那云彩朵儿似的,轻软舒坦。

    比起他们平日里穿的那些粗麻布衣裳,那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王氏头一个就欢喜得不行,扯了块布头,连夜就给几个小娃儿做了几件贴身的小肚兜和小褂子。

    娃儿们穿在身上,一个个都乐得咯咯直笑,再也不像以前那样,被那粗麻布磨得皮肉发红了。

    “当家的,你看看,这棉花布可真是好东西啊!”王氏摸着娃儿们身上那软乎乎的小衣裳,满脸都是笑。

    “比那麻布可强太多了,又软和,又贴身,还吸汗。”

    张大山看着娃儿们那舒坦的小模样,心里头也是熨帖。

    “那是自然。”他笑道,“这棉花,可是老天爷赏给咱们穷苦人家的好东西。”

    “等咱们多种些棉花,往后家家户户都能穿上这棉布衣裳,那日子可就更舒坦了。”

    这棉布的好处,很快就在青石村里头传开了。

    那些先前帮着张家采摘棉花、或者看见过花儿纺纱织布的妇人们。

    如今再看见张家娃儿们身上那雪白柔软的棉布小衣裳,一个个都羡慕得不行。

    “哎哟,王家嫂子,你们家这棉花布可真是稀罕啊!摸着比那丝绸也差不了多少了吧?”

    “可不是咋地,看着就暖和,要是做成棉袄,冬天里头指定不怕冷了。”

    “花儿那丫头手也太巧了,这纺出来的线,织出来的布,就是不一样。”

    石头这小子,脑子最是活泛。

    他看着这棉布如此受欢迎,心里头便立刻就打起了小算盘。

    “爹,您说,咱们这棉布,要是拿到镇上去卖,能不能也卖个好价钱?”他凑到张大山跟前,悄声问道。

    “咱们村里人都这么稀罕,那镇上那些有钱人家,怕是更没见过这等好东西吧?”

    张大山闻言,也是眼睛一亮。

    对啊!他先前光想着自家种棉花自家穿了,倒是忘了这棉布本身,也是能换钱的好东西啊!

    这棉布的舒适和保暖,远非麻布可比。

    若是拿到镇上,那些讲究穿戴的富户人家,还有那些布庄掌柜,怕是……真能瞧得上眼。

    “石头这话说得在理!”张大山一拍大腿。

    “这棉花既然种出来了,这棉布也织出来了,那自然不能光捂在咱们自个儿家里头。”

    “得想法子,让它也变成能下金蛋的鸡才成!”

    他当即便让花儿和巧巧她们,把先前织出来的那几匹品相最好的棉布,都仔仔细细地拾掇出来。

    这头一批棉花产量虽然不算太高,可也足够织出那么七八匹上好的棉布了。

    张大山留下两匹自家用,其余的五匹,都打理整齐。

    又让石头备好了骡车,准备亲自押着这头一批“青石棉布”,去临水镇那边探探路。

    赵四海赵掌柜那边,自然是头一个要去拜访的。

    赵四海如今跟张家的生意,是越做越大了。

    无论是青石村产出的药材、食油、还是那“青石春”米酒,大多都是通过他的商队,销往南阳府城那边。

    他对张家拿出来的这些“新奇玩意儿”,向来是最有眼光,也最是舍得下本钱的。

    石头赶着骡车,载着那五匹雪白柔软的棉布,还有张大山,晃晃悠悠地便到了临水镇。

    赵四海一听说是张老哥亲自上门,还带了新东西,连忙就迎了出来。

    等他亲手摸到那棉布,感受到那份远超寻常麻布的柔软和细腻之后。

    那双精明的眼睛里,顿时就放出光来了。

    “张老哥!这……这莫非就是你们青石村自个儿种出来的棉花织的布?”赵四海有些不敢相信地问道。

    “正是。”张大山笑着点头,“让赵大哥见笑了,也是头一回试手,织得还粗糙得很。”

    “哎呀呀,张老哥您这话可就太谦了!”赵四海连连摆手。

    “这等好布,我老弟走南闯北这么些年,也是头一回见啊!”

    “比那上好的细麻布,不知道要强了多少倍!就算是跟那府城里头卖的那些松江棉布比起来,怕是也差不了多少了!”

    他拿起一匹棉布,在手里头仔细地摩挲着,又对着光亮看了看那布纹的细密。

    越看越是心喜,越看越是觉得这玩意儿……能挣大钱!

    “张老哥,您这棉布,打算卖个什么章程?”赵四海也不绕弯子,直接就问到了点子上。

    张大山伸出两根手指头:“赵大哥是爽快人,俺也不跟您兜圈子。这棉布,俺打算……这个数。”

    赵四海看了看,心里头盘算了一下,也是暗暗点头。

    这个价钱,比起那粗麻布,自然是要贵上不少。

    可比起那真正的松江棉布,却又要便宜了一大截。

    再加上这布料的质地确实是上乘,拿到府城去,那些不差钱的富户人家,指定是抢着要。

    “成!”赵四海当即便拍了板,“张老哥,您这五匹棉布,我老弟全要了!”

    “不仅如此,往后你们青石村能织出多少这样的棉布来,我老弟就收多少!”

    “价钱嘛,就按着今日这个章程来。若是将来你们能织出带颜色的,或者带花样的,那价钱……咱们再往上抬抬!”

    这可真是……瞌睡遇上了枕头啊!

    张大山也没想到,这头一回试水,竟然就这么顺当。

    两人当即便又商议了后续供货的一些个细节。

    比如,这棉布的幅宽、匹长,还有那交货的周期等等。

    赵四海更是爽快地,当场就预付了一大笔定金,说是让张老哥先拿回去,也好添置些纺车织机,多招募些人手。

    “张老哥,不瞒您说,这等好棉布,在临水镇怕是还显不出它的金贵。”赵四海压低了声音说道。

    “我老弟打算,把这些布都运到南阳府城去,那边的大户人家多,识货的人也多,指定能卖出个好价钱。”

    “只是,这产量……怕是得跟上才行啊。府城那边的需求,可不是小数目。”

    张大山点头道:“赵大哥放心,这棉花的好处,俺们村里人也都看见了。开春之后,指定会有更多人家跟着种。”

    “这纺纱织布的人手,俺也会尽快招募起来。这产量嘛,往后只会越来越多。”

    “那就好!那就好!”赵四海搓着手,满脸喜色。

    “张老哥,咱们这买卖,往后可就长久了!我老弟估摸着,光是这棉布,一月至少也得有个……先来个十几二十匹试试水,若是销路好,再往上加!”

    赵四海也是老江湖,知道这新东西,产量一下子也上不来,不敢把话说得太满。

    “十几二十匹?”张大山心里头盘算了一下,以花儿她们如今的手艺和人手,再加上村里妇人们的潜力,这个数目,努努力还是能达到的。

    “成!就先按赵大哥说的这个数来!”

    这头一笔棉布生意,就算是……成了!

    而且,还是个能下长久金蛋的大买卖!

    从赵四海那里出来,张大山和石头爷儿俩,都是喜不自胜。

    石头更是兴奋得直搓手:“爹,您看看,这棉布可真是个好东西啊!比咱们那药材和米酒,来钱还要快呢!”

    “那是自然。”张大山笑道,“这衣食住行,‘衣’字可是排在头一位的。只要东西好,那就不愁没销路。”

    他心里头盘算着,这棉布的生意一旦做开了,那他们张家,乃至整个青石村的进项,怕是又要再上一个大台阶了。

    有了这笔钱,他不仅能给家里人添置更多的田产,也能把村里的各项营生,都办得更红火些。

    这头一批卖棉布得了二十多两银子,张大山当即便决定,先拿出二十两。

    “石头,咱们去牙行那边问问,看看村子附近,还有没有合适的田地卖。”

    “爹,这二十两银子,能买多少地啊?”石头问道。

    他记得先前家里买那三亩上好的水浇地,可是花了足足六十两银子呢。

    “上好的水浇地,自然是买不了几亩。”张大山笑道。

    “可咱们也不一定非得盯着那水浇地不是?”

    “先前咱们开荒的那些旱坡地,如今种上了棉花,不也长得挺好?”

    “用这二十两银子,去村子附近,寻摸那么三四亩相对平整些的旱坡地,或者……干脆就买上一亩上好的水浇地,先给家里添点底子,也是好的。”

    “等往后这棉布生意做大了,挣的银子多了,咱们再慢慢置办更好的田产。”

    这田地,才是庄稼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有了地,心里头才能踏实。

    石头听了,也是连连点头:“爹说的是!还是爹想得周全!”

    回到村里,张大山把这好消息一说,王氏和花儿她们更是乐得合不拢嘴。

    “当家的,这……这棉布真能卖这么多钱?”王氏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孩儿他娘,你就瞧好吧!”张大山笑道,“往后啊,咱们家这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花儿更是信心满满:“爹,您放心,这纺纱织布的活计,俺和巧巧嫂嫂带着村里的姐妹们,指定能给它干得漂漂亮亮的!”

    “只要这棉花能供得上,别说是十几二十匹,就是再多些,俺们也能给它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