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 第315章 鸡瘟来袭,丫丫考验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第315章 鸡瘟来袭,丫丫考验

    ***番茄原创独发***

    铁牛那新建的养殖场,如今可是青石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几十只鸡鸭在宽敞的棚子里头咯咯嘎嘎地撒着欢,十几头半大的小猪仔也吃得肚皮滚圆,哼哼唧唧地在泥地里打着滚。

    每日里,巧巧和王氏她们,都能从鸡窝鸭舍里头捡回满满一篮子新鲜的蛋。

    那鸡蛋鸭蛋,个头又大,蛋黄又黄,拿到镇上去,都比旁人家的要多卖上一两个铜板。

    村民们看着张家这养殖场越办越红火,也都跟着动了心思。

    不少人家都从铁牛这里讨了些孵出来的小鸡仔小鸭仔,或者买上那么一两头小猪崽,也学着张家的法子,用那豆饼酒糟掺着青料喂养。

    一时间,整个青石村,都弥漫着一股子家畜兴旺的勃勃生机。

    “铁牛这小子,真是越发能干了!”村口大槐树下,几个老汉吧嗒着烟袋,看着养殖场方向议论。

    “可不是咋地,他爹张先生有本事,教出来的娃儿也差不了!”

    “如今咱们村这日子,可都是托了张先生的福啊!”

    可这好日子,有时候就像是那夏日里的天,说变就变。

    这日,铁牛一大早去喂鸡,就看着有那么几只鸡,蔫头耷脑地缩在角落里,不肯吃食。

    那鸡冠子也失了往日的红亮,变得有些发紫发暗。

    “咋回事?莫不是昨儿个夜里头着了凉?”铁牛心里头嘀咕了一句,也没太当回事。

    想着许是这几只鸡身子骨弱些,过两日就好了。

    可没想到,第二天一早,那蔫了的鸡,非但没好,反倒又多了十几只!

    而且,先前那几只病鸡,已经有两三只,直挺挺地倒在地上,眼看着就没气了!

    这下子,铁牛可就慌了神了。

    “爹!爹!不好了!养殖场出事了!”他连滚带爬地就跑回了家,找到了正在院子里指点柱子做新式纺车图样的张大山。

    “啥事儿这么慌慌张张的?”张大山放下手里的活计,看着大儿子那煞白的脸,心里头也是“咯噔”一下。

    “爹,咱们家……咱们家那些鸡,不知道咋回事,一下子就病倒了一大片!”铁牛带着哭腔说道。

    “今儿个早上,又死了好几只!剩下的那些,也都跟那霜打的茄子似的,一点精神头都没有!”

    张大山一听,也是吃了一惊,连忙跟着铁牛就往养殖场那边跑。

    到了养殖场一看,那情形,可比铁牛说的还要更糟。

    只见那原本热闹的鸡棚里头,如今是死气沉沉。

    一大半的鸡,都耷拉着翅膀,闭着眼睛,缩成一团,连动都懒得动一下。

    有些个严重的,那屁股后头还沾着些稀拉拉的粪便,散发着一股子难闻的臭气。

    地上,横七竖八地,已经躺了那么七八只死鸡了。

    “这……这是咋回事啊?”张大山也是眉头紧锁。

    他虽然也懂些个粗浅的兽医常识,可也没见过这般来势汹汹的病症啊。

    “爹,这……这怕不是……得了鸡瘟了吧?”铁牛声音都有些发抖了。

    这鸡瘟两个字一出口,周围那些闻讯赶来看热闹的村民们,也都一个个变了脸色。

    他们这些庄稼人家,谁家没养过几只鸡啊?

    自然也晓得这鸡瘟的厉害。

    那玩意儿,一旦染上了,可就是一死一大片,拦都拦不住啊!

    “我的老天爷!可千万别是鸡瘟啊!俺家那几只老母鸡,还指望着它们下蛋给娃儿们补身子呢!”一个妇人满脸担忧地说道。

    “是啊是啊,这张家养了这么多鸡,这要是真个都染上了鸡瘟,那损失可就大了去了!张先生好不容易才带着咱们过上好日子,可别因为这个再折腾回去!”另一个老汉也叹着气。

    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脸上大多带着几分担忧和同情。

    毕竟,这张家如今是青石村的顶梁柱,张家的营生要是出了大岔子,他们这些跟着沾光的村民,日子怕是也得受影响。

    当然,人群里头,也难免有那么一两个平日里小心眼、或者跟张家老宅那边走得近的,看着这光景,嘴角边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坏笑,但也不敢当众说出来。

    张大山没理会那些议论,他蹲下身子,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下那些病鸡和死鸡。

    又问了铁牛一些发病的细节。

    心里头,也是越发沉重了。

    这症状,还真就跟他从一本古籍上看到的“鸡瘟”有些相似。

    “丫丫呢?快去把丫丫叫过来!”张大山对着石头喊道。

    如今这光景,也只能指望丫丫这个“小女神医”了。

    丫丫很快就跟着石头跑了过来,她一看见鸡棚里这副惨状,那小脸也一下子就白了。

    “爹,这……这是咋了?”

    “丫丫,你快看看,这些鸡,怕是得了啥急病了。”张大山沉声说道。

    “你好好给它们瞧瞧,看看能不能寻摸出点救治的法子来。”

    丫丫应了一声,便也学着她爹的样子,蹲下身子,仔仔细细地检查起那些病鸡来。

    她一会儿摸摸鸡冠子的温度,一会儿又掰开鸡嘴看看里头的舌苔。

    还用那随身带着的小银针,扎了扎几只刚死的鸡的腿脚。

    看了半晌,她才站起身,小眉头紧紧地蹙着,对张大山说道:

    “爹,这些鸡的症状,跟师父先前教过俺的一种叫做‘鸡霍乱’的病症,有些相似。”

    “都是发病急,精神差,拉稀,死得也快。”

    “师父说,这种病,大多是因为那鸡舍不洁,或者饮水吃食不干净,染上了疫气所致。”

    “要治呢,就得用些清热解毒、祛湿止痢的草药才行。”

    张大山听了,心里头稍稍有了些底。

    “那……那丫丫你可有法子?”

    丫丫想了想,说道:“爹,俺记得师父的药方里,有一味叫做板蓝根的草药,最是能清热解毒,治这时疫。”

    “咱们后山上,好像也长了不少。不如……咱们先采些回来,熬了药水给这些鸡灌下去试试?”

    板蓝根?张大山心里头微微一动。

    这玩意儿,在后世里那可是大名鼎鼎的“神药”啊。

    没想到,这个时代的人,也晓得用它来治疫病。

    “好!就依丫丫说的办!”张大山当即便拍了板。

    “铁牛,石头,你们俩,赶紧带上几个小子,跟着丫丫去山上采那板蓝根!要快!”

    “柱子,栓子,你们俩,把那些死鸡都给它捡出来,寻个远点的地方,挖个深坑给它埋了!记着,撒上些石灰消毒!”

    “巧巧,花儿,你们俩,赶紧把这鸡棚里头,都仔仔细细地打扫一遍,用那石灰水好好地消消毒!”

    他有条不紊地,把活计都分派了下去。

    一家人,也都暂时压下了心里的慌乱,各司其职地忙活了起来。

    丫丫领着铁牛他们,很快就从后山上采回来一大捆新鲜的板蓝根。

    她亲自把那板蓝根洗净了,捣烂了,又加上清水,熬出了一大锅浓浓的、颜色深蓝的药水。

    再小心翼翼地,一勺一勺,给那些病鸡灌了下去。

    可这头一回用药,那效果,却并不怎么明显。

    到了第二天,那病鸡非但没见好转,反倒是又死了十几只。

    剩下的那些,也是奄奄一息,眼看着就活不成了。

    这下子,不仅是铁牛和巧巧他们急得团团转。

    就连那些先前还对丫丫抱有几分指望的村民们,也都开始议论纷纷起来了。

    “唉,俺就说嘛,这鸡瘟啊,可不是闹着玩的。一旦染上了,那就是神仙也难救啊。”一个老农叹着气说道。

    “丫丫那丫头,虽然也跟着秦大夫学了几天医,可毕竟还是个黄毛丫头,哪能有那等回天之力?”另一个平日里就爱说三道四的妇人撇着嘴。

    这些风言风语,自然也传到了丫丫的耳朵里。

    小丫头心里头,也是又委屈,又着急,眼圈都红了好几回。

    可她却咬着牙,硬是没哭出来。

    她晓得,这会儿哭鼻子,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她得想法子,把这些鸡给救活了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