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八零后考清华:我靠读书报恩全家 > 第104章 兄弟之间

八零后考清华:我靠读书报恩全家 第104章 兄弟之间

    果然,父子俩在地基上忙活了一阵子,林有财的奶奶卢翠英就找了过来。

    “早不修屋,晚不修屋,一找你借钱,你就修屋,你那点钱,够修屋吗?”卢翠英一边靠近,一边埋怨道。

    “是不太够,但是老大快要出来了,他年纪也不小了,有了屋子才好说媳妇,只能一边赚钱,一边修屋。”林有财说道。

    听到这话,卢翠英不吭声了。

    良久,她才说道:“我知道这些年,你对我颇有怨言,怪我偏心,但你爸死的时候,老三才十来岁,我可怜他,凡事便多有照顾,他没有父亲管教,性子上是自私霸道了点,你这当哥哥的,有时也得多包容一下。”

    “妈,我从来没有怪过你这些,主要是他也一把年纪了,有时做事太过分了,还不如一个外人,我实在包容不来。”林有财直言道。

    “你现在也在做老人,当父母的,谁不希望子孙和睦,老三家的大崽去年就认亲了,一直没钱结婚,前阵子求到我头上来,我看到东升这个事情,才琢磨着开这个口,不是他逼我来找你借钱的……”卢翠英解释道。

    林有财听了,长叹一口气,说道:“妈,这钱是林东升赚回来的,我也不好做主啊,再说,这孩子平时省吃俭用,跟着我们吃了不少苦,12岁的孩子,长得跟10岁的孩子似的,我看着也心疼啊。”

    “是我对不起你们……只要这钱你们愿意借,等我百年之后,不用你们出一分钱,也不用办白事,你们几个兄弟姐妹,直接找个土坑把我一埋,我也没有任何意见。”卢翠英哀求道。

    林有财听到这话,心如刀绞,无助地看向自己的儿子。

    是啊,他们年纪轻轻就没了父亲,全靠自力更生,但是他们的母亲,也是中年丧夫啊,没了男人依靠,孩子们家境又都很一般,她的日子,一样也不好过啊。

    “爸,就借一千块给三叔吧,盖房的钱,我还可以继续赚。”林东升终于开口道。

    “可以,晚上让老三自己上门来拿,我绝不为难他。”林有财对母亲说道。

    “能不能我直接给他送过去?”卢翠英问道。

    “这是底线,不管他以前对我咋样,我都可以不计较,但借这么大一笔钱给他,他得承这份情,回头盖房的时候,也得过来出力。”林有财说道。

    “这个没问题,到时盖房的时候,他要是敢不来帮忙,我戳断他的脊梁骨,全家都得过来帮忙。”卢翠英说完,就往三叔林有福家走去,连步伐都轻快了许多。

    “说不借的,还是借出去了,回头怎么向你妈交待?”林有财看着林东升,有些无奈。

    “没啥好交待的,到时实话实说吧,我妈应该能理解的,她的心肠比你还软。”林东升说道。

    “还交待个啥啊?我刚才全都听到了,刻意躲着没敢出来,等下回去就把钱数出来单独放着。”李小兰没好气地说道。

    “妈,你怎么来了?”林东升惊讶地问道。

    “寻思着你俩都没有带水,送一壶凉开水过来……”李小兰说道。

    “唉!”林有财想到那一千块借出去,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讨回来,心里便隐隐作痛。

    “所以啊,以后我娘家那边有事要花钱,你也别老是事后数落我,咱们扯平了。”李小兰说道。

    “两个大漏勺!”林东升忍不住吐槽道。

    “你个臭小子,说话怎么这么伤人呢!”林有财恼道。

    “平日里白疼你了。”李小兰也有些不满。

    “那都是我的钱啊,我辛苦赚来的钱!太难了!”林东升欲哭无泪。

    让父子俩都挺意外的是,三叔林有福接过一千块钱后,主动写下了一张借条,并承诺两年内一定还清。

    “亲兄弟,明算账,我不能让咱妈夹在中间为难。”林有福说道。

    “你有这句话,不管最后这钱能不能按时还上,咱们兄弟之间,还能继续处下去。”林有财拍了拍他的肩膀,颇为欣慰地说道。

    “年轻时是我不懂事,没想到人穷命贱,一个村子里处这么久,遇到点事情,借了一圈,连一百块钱都借不到,最后还要求到你这里来。”林有福自嘲道。

    “愿意借钱的,都是好人,不愿意借钱的,也不一定是坏人,这年头,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要花钱的地方太多,穷日子过久了,手里没钱,就没有安全感,你要体谅。”林有财说道。

    “明白的,大儿子这个婚礼,我会一切从简,也没能力大操大办。只是,当父母的,都不想给孩子留下遗憾。”林有福说道。

    “你家都快抱孙子了,我家老大还在牢里,小的还这么小……”林有财感慨道。

    “你打算盖房的时候,提前通知我一声,我们全家都过来帮忙,到时管个饭就行。”林有福强调道。

    “多谢了……我手上还有二百块钱,提前送给你家当份子钱吧,也是我们的一番心意。”林有财说完,将早已准备好的礼钱拿出来,塞到他的手里。

    “这太多了,一百块就足够了。”林有福连忙推辞道。

    “三叔,你就赶紧收下吧,等我家大哥以后结婚的时候,你再还回来就是了。”林东升笑着说道。

    “哈哈,你小子还挺会说话的,比我家那三个有出息,难怪能上电视,一定要好好读书,咱林家的祖坟能不能冒青烟,就全靠你了!”林有福听到这话,笑着收下了钱。

    等到林有福笑着离开后,李小兰调侃道:“你们这些人啊,给人送钱,还要让人收得舒服。”

    “不然能怎么办?他那个性子,连我都处不来,你真指望村里会有人愿意借钱给他?我那么说也只是照顾他的面子,希望他真的能有所觉悟吧。”林有财说道。

    “那咱们盖房的时候,还要通知他吗?”林东升问道。

    “肯定要通知的啊,他们家四个壮劳力,能帮不少忙。”林有财说道。

    “就怕到时出工不出力,全家都在我家白吃白喝的,亏得更大。”李小兰有点担忧。

    “老三虽然有点懒,但在这件事上,应该不至于,大不了我到时把咱妈请过来监工,我看他好意思的。”林有财笑道。

    “是个好主意。”李小兰点头。

    第二天,父子俩又联手忙碌了一天,终于将地基上的杂树杂草全部清完了,整个场子看上去平整多了。

    不仅如此,他们还把边上属于林东升的地基简单清理了一下,到时用来堆放建房的材料。

    不过,也不知到底是谁走漏了风声,村里人听说他们家借了一千块给三叔林有福,都说这必然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气得三婶又找到他们家,和李小兰大吵了一架,说她是故意在背后败坏他家的名声。

    至于这事究竟是不是李小兰说出去的,林东升也不清楚。

    因为他周一一大早,就骑着自行车和郑山博开开心心地上学去了。

    只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以前拿奖,学校最多只是在校门口拉个横幅。

    但是这次,他们居然直接把横幅拉到了河西镇的主街上,而且还不止一条!

    小镇上来来往往的居民很多,一抬头就能看到一条非常扎眼的大红横幅:

    “热烈祝贺河西中学林东升同学获得全省初中生作文竞赛特等奖,载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