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洪荒:神级兑换系统,我当奸商了 > 第291章 一线生机便意味着新的未来

洪荒:神级兑换系统,我当奸商了 第291章 一线生机便意味着新的未来

    这一劫得以安然渡过,全因张丹青借助丹青之道模仿了十二祖巫,令九凤彻底领悟了十二祖巫之道,并臻至圆满境界。

    于是,都天神煞得以顺利布成,其威力甚至远超从前。

    否则,面对这场劫难,张丹青根本看不到获胜的希望。

    无论如何,张丹青明白,自己的大道能否成功,才是关键所在。

    历经万载光阴,他终于彻底融合了准圣之道,并将其融入自身。

    讲道结束,通天环视众人:“斩尸之道,为师已讲解完毕。

    至于如何以善恶为依托,实现斩尸并达到准圣境界,这取决于每个人对善恶的独特理解。

    你们需自行参悟,一旦有所得,斩尸自是水到渠成;若始终未能领悟,困于无尽岁月亦非不可能。

    紫霄宫三千宾客中,至今未能晋升准圣者数不胜数,更有不少迷失本心之人,汝等应引以为鉴。”

    听完此言,张丹青心中微动,想起了前世所闻的心学理念及善恶之论。

    “师父,弟子对此有所感悟,请师父指点一二。”

    “哦?丹青,不妨说来听听。”

    通天向诸多弟子阐述斩尸之道时强调,真正的斩尸还需依赖各自的悟性和对善恶的理解深度。

    每个人的情况都不相同,因此领悟也千差万别。

    当张丹青声称有所领会时,连通天都为之意外。

    张丹青想起自己在蓝星时所了解的明代圣人王阳明的心学,顿时有所顿悟。

    要知道,蓝星上的那些凡人圣贤——如老子、孔子以及王阳明,即便只是凡人,但他们的智慧同样不容小觑。

    尤其是王阳明,他被称作最后一位圣人,因龙场悟道而一朝成圣。

    即便放在奇幻世界里,这也堪称惊世之举。

    思想这类事物,诸如《道德经》,其实是老子将人生经验总结成书流传后世的结晶。

    而王阳明所悟之道,竟能与《道德经》相提并论,足见其价值之高。

    此刻,通天谈及善恶之际,张丹青忽然觉得,阳明心学中的善恶理论或许可以与斩尸所需的善恶之道相互印证。

    通天注视着张丹青,想知道他对善恶究竟有何见解。

    “心之本体无所谓善恶;意念一起便有善恶之分;辨别善恶即为良知;践行善事、摒弃恶行便是格物。”

    “嗯?”

    通天听罢这四句,顿时大感惊讶,目光灼灼地盯着张丹青。

    这短短四句话立刻引起了通天的高度兴趣。

    身为圣人,他立刻明白了这四句话中蕴含的大道精髓,这正是大道的根本所在!然而,其他人却完全摸不着头脑,只是困惑地望着张丹青。

    “师父,关于善恶的道理,我认为善恶本身并没有固定的意义。

    人在初始时,并没有善恶的想法,所以说是无善无恶心之体。”

    “就像我与金鳌岛有了意识后,这片洪荒对我来说,并没有善与恶的区别。

    无论是截教还是阐教,无论是妖族还是巫族,对我来说都没有善与恶。”

    “我拜入截教,师父将您的道传给了我,同时您与阐教的因缘也传给了我。

    自从我理解了无善无恶,接触到外界后,外界对我有好有坏,于是产生了善与恶,因此这就是有善有恶意之动,所有的善恶都是根据利益来判断的。”

    说到这里,众人也开始陷入思考。

    通天听到这话,眼神中充满了赞赏。

    “究竟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我认为善恶就如同亘古的大道一样,在无尽的虚空中永恒不变。

    我应该追寻大道本源的真实善恶,这才是良知所在,所以说至善至恶就是良知。”

    “唯有参透本源大道中的善恶,才能在洪荒中真正修行,行善除恶,这才是修道之路,这就是行善去恶即格物。”

    “哈哈哈……”

    听了张丹青的话,通天不禁放声大笑。

    “好,好,好!”

    “丹青,你能领悟到如此深度,为师感到非常欣慰。

    有你在,我截教无忧矣。

    你是否已经明白真正的善恶是什么?”

    张丹青沉思片刻回答道:“道在内心,所以善恶都在内心,心外无物,我的本性已经足够,向外寻求道理于事物是错误的。”

    张丹青的这一番话,让他瞬间进入了独特的悟道状态。

    截教的道,认为万物都有一线生机,冷静寻找,而张丹青刚刚所说的心学中的‘吾性自足’,突然与截教的道产生了共鸣。

    通天此刻也有所感悟。

    截教的一线生机,正是为了众生考虑,无论何时,众生陷入绝望时,都不应放弃希望,要积极寻找一线生机。

    一线生机便意味着新的未来。

    截教的修炼之道,核心在于把握一线生机。

    这一线生机的获取,需明辨是非善恶,全在修心。

    待悟透大道的本质时,明白大道本身即包含善恶之分,于世间寻得一线生机,便是圆满境界。

    此乃截教修行的根本要义。

    一旦悟透大道本质,便无逆天之举,之前为阐教所诟病的缺陷也因此得以弥补。

    张丹青的一番言论,让通天大受触动。

    他竟也在张丹青悟道之际,进入悟道状态。

    众人面面相觑,都感到困惑不解。

    金灵圣母对大家说:“既然师父已经悟道,我等应退出碧游宫,为师父,也为师弟 ** !”

    “谨遵大师姐吩咐!”

    金灵圣母话音刚落,众人便悄然退去,无人敢打扰。

    众人离开后,议论声四起。

    碧霄急切地问:“各位姐姐,师兄所说的善恶之道到底有何玄机?为何师父竟如此震撼,连师父也要悟道!”

    云霄闻言,陷入沉思。

    “似乎,师兄所谓的善恶,并非仅从外界判断,而是要向内探寻,金灵姐姐,是不是这样?”

    ...

    金灵点头道:“师弟说得不错,就像同一件事,每个人的看法不同,善恶观念自然各异,这并非真正的善恶。

    我们现在面对的是如何斩除善尸的问题,究竟什么是善,我们自己也不清楚,绝不能仅仅依赖善尸的判断。”

    众人听后,皆若有所悟地点点头。

    无当圣母开口道:“金灵师姐之言甚是,吾等不该被善尸与恶尸束缚于善恶之间,而应以自身本心去体悟大道,方能明辨何为真善真恶。

    这意味着,要用大道的眼光审视万物,不受善恶尸牵绊,待到斩尸之际,便不会为善恶尸所扰。

    当我们真正以大道视角探查本源善恶时,截教之道便能畅行洪荒,无论是有教无类还是拯救一线生机,皆可依此行事。

    就像面对洪荒劫难,我们应当以大道之心去分辨各方诉求,究竟谁存善意,谁怀恶意?”

    无当圣母的话令众人无不惊愕。

    一直以来,她就像隐形人一般,不曾引人注意。

    但今日她对张丹青之道的理解竟如此深刻,让人既震惊又钦佩。

    碧霄立刻追问:“无当师姐,此次洪荒劫难,到底谁算善者,谁属恶人?还请师姐以大道之心指点。”一时间,张丹青关于善恶的理论引发了截教上下热议。

    碧霄提出的问题,让无当圣母一时语塞,众人也无从作答。

    刹那间,所有人都陷入沉思。

    正是碧霄这一问,让几人立即迈入对大道本质的领悟,进入悟道状态。

    张丹青提出的善恶之道,瞬间将截教众人引入关于善恶本源的思考。

    每个人心中都有善恶两念,如同一个天使和一个魔鬼共存,左右着人的行为。

    随着修为增长,天使与魔鬼也会随之壮大,最终成为困扰修行者的善恶二尸。

    本我处于中间,在面临抉择时,善恶二尸会给出建议。

    可以说,这两尸极大地影响着修士的选择。

    若其中某一尸过于强大,甚至会导致修士形成特定人格。

    例如红云和镇元子,他们的善尸尤为突出,让人觉得他们是典型的好好先生,容易相处。

    但实际上,善恶二尸的任何建议,都不能代表真正的善恶。

    红云见接引愁容满面,心中生起怜悯,将自己的机遇相让。

    此乃善念所导,却也扰自身分寸,此事究竟算善否?

    于红云自身而言,确为善行;然就东土而言,此行为实则将圣位拱手送予西土,显而易见为恶。

    鲲鹏闻之必痛斥红云罪责深重。

    所谓斩尸,便是解脱善恶束缚。

    借先天灵宝承载善恶二念,剪除困扰。

    但斩尸绝非易事,近乎剥离本性。

    例如红云,善尸若强,则欲除恶尸时可凭善尸之力轻易达成。

    可若要舍弃善尸,几近不可能。

    张丹青所传心学主张道法在心,善恶亦在心,此心即自我。

    是以心外无物,断不可仅凭善恶二念评判,需以宇宙视野审视,方能明悟真我。

    此道至关重要,领悟其精髓后,碧游宫外金灵、龟灵、无当及云霄齐齐坐定,亦入悟境。

    旁观者皆感震惊。

    碧霄惊呼:“诸位姐姐,你们……”话未尽,赵公明已言:“丹青师兄之法通达大道,众姐妹皆有所得,正处关键阶段,莫要打扰,且 ** !”

    “善!”众随之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