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洪荒:神级兑换系统,我当奸商了 > 第322章 敢舍一切的决然之心

洪荒:神级兑换系统,我当奸商了 第322章 敢舍一切的决然之心

    张丹青此刻同样心绪复杂,紧张无比。

    人们大多以为三尸合一便意味着圆满,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道祖虽已实现三尸合一,但仅算半途而废。

    最后一步,由天道赋予鸿钧抉择权,让他讲道三次,与天道融为一体,才算真正成功。

    这最后一步,关乎天道是否认可其证得混元之境。

    若天道未予认可,便无法达成混元境界,最多也只能停留在半步混元的状态。

    若想更进一步,唯有以力破局,强行突破天道束缚。

    混元之境,相当于脱离天道掌控。

    此等层次,即便圣人也难以逃脱天道约束,又有谁能轻易超脱?

    天道岂会轻易让人得逞?三尸合一只是法力提升,混元却是超越天道的境界,需跨越天道壁垒。

    鸿钧在尝试时亦觉无法彻底超脱,故转而传道洪荒。

    他的道果为仙道,仙道至极,三尸合一后可称半步混元。

    而与天道约定,则为真真正正的混元。

    鸿钧虽未成为天道圣人,无元神寄于天道,但他已合道。

    尽管如此,他也并无绝对自由。

    “轰”的一声,三尸合一后的张丹青,自身修为与道行突飞猛进,一股浩然之力弥漫整个洪荒。

    “丹青,这是证道了吗?不对,还未证道,尚且未达圣人级别,应是半步混元。”女娲与通天察觉到张丹青的变化,迅速领悟其中缘由。

    通天点头:“正是如此,确实是半步混元,这修为已远超准圣,但仍未达圣人境界。

    不过对圣人而言,这样的实力已不容小觑,还需再进一步。”

    众人议论纷纷,震惊不已。

    “大哥,丹青并未证道吧?”老子听闻元始所言,点头回应:“确实未证道,只差一步。

    若天道不允许,便无法证道。

    贫道好奇,他究竟如何说服天道,就连道祖当年也没完成最后一步!”

    此时,老子与元始已不再针对张丹青,因为已无必要。

    当年未能阻止,如今阻止也为徒劳。

    对于那些被视为圣人的存在,张丹青并无怨恨之心。

    这就好比《康熙王朝》里,康熙年迈时所说,感激吴三桂,感激鳌拜,感激所有对手,因为他们造就了他的千古伟业。

    压力能铸就成就,无压力、无挑战,便只是一生平凡。

    放下执着,已是领悟。

    张丹青在虚空中闭眼,此乃最后一步。

    此刻,他正与天道交谈。

    天道允许他登临大道,但要求他如鸿钧般融合大道,成为天道圣人。

    唯一的条件便是不得完全脱离天道的掌控。

    若拒绝,他将面临混元天劫,天道会以全部力量阻止他证道。

    只要度过此劫,便可登临大道。

    张丹青陷入深思,并未立刻回应或做决定。

    他在权衡这至关重要的一步。

    这便是完美世界的祭道之道。

    祭道是将自身之道完全献祭,追求破而后立,重生涅盘的境界。

    祭道之后虽无道,却又是一种新的道,因此祭道之上即是天道。

    一旦成功,此境界位于洪荒修炼体系的巅峰,与天道并肩而立。

    然而,完美大世界的天道远不如洪荒天道那般强大,需要仔细感悟,不可轻举妄动。

    天道不容许超越,也不容许与之平等。

    毋庸置疑,这是必然的。

    无论谁是天道,都不会容忍有人超出掌控。

    因此,这最后一步尤为关键。

    登临大道之路本就艰难。

    若说成圣,张丹青做了这么多大事,已汇聚整个洪荒的气运与威名,早就该成圣了!但他不愿如此。

    如果机会给了帝俊太一,他们必定已经登临大道。

    可张丹青无意如此。

    他盘坐在虚空,开始思索应对之策。

    同时,他也与系统展开交流。

    因为他需要一个稳妥的办法。

    “系统,我欲以祭道之法登临大道,是否可行?”

    【叮,宿主以此法登临大道,成功率仅五成!成功则登临混元,失败则形神俱灭!】

    听完系统的话,张丹青陷入了沉思。

    洪荒之中,能得张丹青这般际遇者,寥寥无几。

    他一生做了许多大事,但这些机缘,往后怕是再难重现。

    面对眼前这至关重要的时刻,张丹青明白,即便自己成就无数丰功伟绩,最终也仅有半数把握能够达成目标。

    这是一场豪赌,若退一步,虽也能位列圣境,合乎大道,然而若更进一步,便是超凡入圣,脱离天命束缚;一旦失败,则万劫不复。

    在这祭道之路上,除了需舍弃自身的道之外,还需要抛弃所有的进阶之路以及自我存在,彻底归于虚无,而后于寂静中涅盘重生,重获主宰天地的能力。

    要达到这样的境界何其艰难,即便是百万年乃至千万年的旷世奇才,也未必能成功。

    此境界需要的不仅仅是天赋,更是那种无所畏惧、敢舍一切的决然之心,以及坚定不移的信念。

    纵使拥有卓越的资质,想要成为圣人尚且不易,更遑论超凡脱俗。

    在这个世界里,那红毛鬼族对大祭尤为热衷,而今轮到张丹青,也必须慎重考虑了。

    \"若我选择祭道,系统便会离开;不过,如果你愿意消耗一个圣人级别的愿望宝箱,我可以帮你保留一丝血脉以便复活。

    \"

    张丹青听罢,迅速做出了抉择。

    这些年来,他还留有一个圣人级别的愿望宝箱,正是为了此刻证道之用。

    现在时机成熟,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很好,我同意!\"

    随着一声轻响,系统确认了他的请求,并告诉他若成功,则宝箱不予退还,系统也不会再返回。

    随后,一缕精气与神魂瞬间被系统提取,作为未来复活的种子。

    如果失败,这滴血足以让他重新开始。

    张丹青早已掌握了他化自在之法,仅凭一滴血便能重塑肉身。

    无论成败,他的道路依旧光明。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系统必然随之而去,这是无法避免的结果。

    毕竟祭道之人,必将放下一切,包括曾经陪伴自己的力量源泉——系统。

    \"不知系统离去后会去往何方?\"

    \"宿主祭道之后,系统将穿梭于诸天万界之间,带走的一滴血液亦将在异域重生。

    \"

    张丹青不再多言,他已经下定了决心。

    洪荒虽有终结,但重生并非虚妄。

    纵使离去,仍有重来之机。

    然此世之后,再无如此良机。

    洪荒繁华,亦是衰败之始。

    此西方,乃张丹青最后一线希望。

    若连此地亦圆满,便再无他途。

    即便重生,亦难复昔日辉煌。

    唯有破此世界,方能另觅生机。

    然此举业力滔天,非寻常可为。

    西方之死寂,实则张丹青转机所在。

    为证混元,前路不知历经多少筹谋,难以言语。

    重生之时,修为虽存,一切已归于祭。

    因未圆满,道途断绝,天道更增,洪荒再无可能。

    洪荒一局,天时地利尽在此刻,若败,则永无再起之日。

    此系统携己血而去,实为转机。

    “呼...”

    决意既定,张丹青于虚空中睁目。

    长发飘扬,金线交织其间,功德符文护体,显其大道。

    一股浩然之力自发间散溢,三千青丝如三千法则,释放莫测威压。

    张丹青毕生之道,尽现于此。

    幽冥之地,张丹青的身影悄然浮现在后土眼前。

    “丹青,这条路,你要走下去吗?”

    后土眼中满是忧虑、不舍与牵挂。

    张丹青凝视后土,轻轻点头:“正是如此。

    今日天道欲壮大,我别无他法,唯有放手一搏。

    若此番不成,便再无超脱之机。

    天道赐我合道或成圣的机会,我都拒之门外。”

    后土心痛不已:“若失败会怎样?”

    张丹青淡然一笑:“失败便是归于虚无。

    然,我不得不如此。

    见你之后,我便决定赴死,届时,我会将所有修为尽数祭献,献予洪荒大地。

    那时,你须把握时机,建立地道,也算为我留一线生机。”

    “好,我懂了!”

    后土重重颔首,应允下来。

    不论成败,张丹青此番必令地道现世。

    否则,天道壮大,洪荒众生将陷入永无止境的绝望中。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孤注一掷。

    既决定牺牲,张丹青便将毕生修为尽数奉献。

    此时洪荒大地已趋完美,地道根基初具雏形。

    后土若掌控大地本源,便可补全大道。

    后土见张丹青决绝,不禁问:“丹青,你胜算几何?”

    张丹青长叹:“不过五成。

    但即便只有五成,这也是天道扩张前最后的机会。

    今时今日,洪荒圆满,天道强盛加剧,若此战不成,不仅超脱无望,连地道成型都难以为继。

    未来洪荒,将唯天道独尊,哪怕我成圣亦无意义,更无法跳出轮回。”

    天道独大的局面下,一旦其完成扩张,万物兴衰都将由它一念定乾坤。

    这等局面,无异于众生的末日。

    既然修行,既然选择了挑战,张丹青便要倾尽全力,成就洪荒最宏大的事业——让地道问世。

    地道问世,人道自然随之兴起。

    因地道出现,天道对洪荒本源的垄断被打破,便有了希望。

    而人道的诞生,也将水到渠成。

    隐世之路不及天命之强,地势自当助人以显于世,三者相持,成鼎立之势。

    三才既定,天地便安,生灵亦得真道之机。

    后土身为祖巫,虽性豁达,却也不免忧虑,然亦明晓张丹青之难处。

    后土闻言沉思片刻,问曰:“汝欲循父神之途乎?”

    张丹青听罢略作思忖,顿悟其意。

    盖因盘古亦行此道,然二人殊途,盘古求超凡脱俗,是以自祭己身;张丹青今欲超然天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