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洪荒:神级兑换系统,我当奸商了 > 第414章 只待他一声令下

洪荒:神级兑换系统,我当奸商了 第414章 只待他一声令下

    另一边,韩尚贤今日并未出摊,而是来到了渭水之滨垂钓。

    经历了都城的风波后,韩尚贤暗自揣测其中缘由。

    他自觉在都城并未得罪任何人,且所卜之卦准确无误,毕竟只是凡人的占卜,且他反复验证,绝不会有误。

    唯一的可能便是,他的算命生意太过红火,影响了其他算命者的生计,从而招致祸端。

    因此,韩尚贤如今变得谨慎起来,街头的生意时做时歇,以确保其他算命者也有生意可做,同时自己赚得的钱也足以维持与好友赵逸尘的生计。

    闲来无事,又无法进入西境的韩尚贤只好选择垂钓消磨时光。

    无奈没有鱼竿,他便随手砍下一根竹子作为钓竿,又从身上解下一些麻绳充当鱼线。

    遗憾的是,他未能找到鱼钩,只好将一根针掰弯代替。

    就这样,韩尚贤带着简陋的钓具来到了渭水之畔。

    他的鱼饵是家中剩下的一块猪肉。

    或许是新手的好运,韩尚贤刚抛下钓竿不久,便有一条大鱼上钩。

    “哈哈,来了!”

    这种原始的兴奋感让韩尚贤激动不已,他猛地提起钓竿,竹竿都被他拉弯了。

    然而,就在这时,本就老旧的麻绳在中间断裂,大鱼带着钩子逃走了。

    韩尚贤看着空荡荡的麻绳无奈摇头,此处离家不近,且家中仅此一根针,还是不久前邻居那位年逾古稀的刘妪赠予他的。

    韩尚贤只好放弃,随意地将鱼线抛入水中,心想或许会有傻鱼自己咬上鱼线呢。

    于是,韩尚贤在渭水之畔发起了呆。

    他未曾留意,不远处,一行队伍正朝他所在的方向缓缓行进。

    这行队伍正是为了寻觅梦中贤士而来的祁远。

    沿途询问了许多渔人,却都未能找到心中所想之人。

    祁远几乎绕遍了渭水河畔,心中难免泛起疑虑:难道那仅仅是一场虚妄之梦?

    此时,祁远不经意地望向不远处岸边,恰见一人悠然垂钓,正是姜尚。

    梦中的身影与姜尚的背影渐渐重叠。

    祁远大喜,连忙带领随行官员来到姜尚身旁。

    “高人?”

    姜尚从沉思中惊醒。

    “是在叫我吗?”

    祁远望着姜尚朴素的衣着,满头白发,却精神矍铄,目光如炬。

    他心中暗喜,此人正是他梦寐以求的智者。

    随即开口:“正是,高人,我是周朝天子,周文王祁远。”

    他注意到姜尚的鱼竿上竟无鱼钩,好奇问道:“高人,您钓鱼为何不设钩?如此鱼儿怎会中计?”

    姜尚一时语塞,总不能说自己的鱼钩被鱼吞了吧?未免有失身份。

    他神色自若地回答:“愿者自来。”

    祁远闻言,更加确信此人便是他朝思暮想的军师,这番话韵味深远,正中下怀。

    他毫不犹豫地说:“高人,您对我西岐周朝有何见解?”

    姜尚简洁明了:“天命所向。”

    祁远闻言一愣,随即爽朗大笑。接着,他率众臣向姜尚行礼,诚挚邀请:“高人,我以周天子的身份,恳请您出任我国国师,望您能应允。”

    姜尚未料祁远如此直接,下意识看向那无钩的鱼竿,心中暗笑:‘我钓的是鱼吗?不,我钓的是周天子。’

    他猜测或许是背后有高人相助,否则祁远怎会亲自来邀他这无名之辈。

    有了这份自信,他挺直了腰杆,应允道:“可以。”

    随即话锋一转,指向不远处的马车:“但,需用马车载我而归。”

    历经世事,姜尚也学会了些世俗的套路。既知祁远定会坚持邀请,何不趁机抬高身价?

    “你,别太无礼!”

    祁远还未开口,随行大臣已怒不可遏。

    祁远连忙打断,笑容满面:“好,国师请上车。”

    众人解开缰绳,姜尚登车后,祁远亲自拉车前行。

    此路常有人行,祁远一鼓作气行了八百步才停下喘息。

    就在这时,姜尚下车,言道:“文王拉车八百步,周朝国运八百年。”

    楚云闻言,心中震撼,“国师,请上车,我感觉我有所好转。”

    诸葛明却摆了摆手,率先向岐山城走去。

    楚云望着诸葛明的背影,神色变幻莫测。

    诸葛明深知,真正的高手往往言辞简练,引人遐想的空间全由对方自行填补。

    ……

    诸葛明来到岐山城担任国师未几,大商的三支大军即将踏入岐山的地盘。

    在岐山城内,诸葛明摊开地图。

    目光落在岐山与大商交界之处,一旁的楚云说道:

    “据我们的情报,岐山东南方,乃是李飞雄的千万雄师。”

    提及此,他略显得意:“不过上一战被我们削弱了四百万,如今仅剩六百万。”

    接着,他指向正东:“这里是梦门关,冀州侯苏武带领五百万大军压境,还有守将四魔将亦不可轻视。”

    他又指向东北:“这里是潼门关,我们得到的消息是,金鸡岭的韩轩担任大将军,统率五百万大军而来。”

    沉思片刻后,他摇头笑道:

    “这韩轩此前未曾闻名,想必只是实力平平的小将。”

    “就连这大军的军师,据说都是从朝都城门守卫中选拔的,可见北海对大商的压力甚重,闻仲带走了诸多大将,以至于让韩轩这种无名之辈担任大将军。”

    在他看来,东北这一路大军不过是用来壮声势的,毕竟他暗中构建的情报网连这军队的大将军和军师都未曾听闻。

    诸葛明听完,问道:“暂且不论将军何人,我们岐山目前可调动的兵力有多少?”

    闻言,楚云神色自信:“我岐山目前可调动的兵力在三千万左右,皆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士兵。若有必要,岐山的青壮亦可随时征召。”

    言罢,楚云自己亦信心倍增,数代人的筹备让他毫无后顾之忧。

    原本楚云便是为与大商全面对抗而准备,如今北海为大商分担了不少压力。

    使得岐山的兵力绰绰有余。

    诸葛明听完,心中暗自盘算,大商的三路大军加起来不过千万左右,即便有所增加,至多也不过一千五百万。

    而他这边,足足可以调动三千万的精锐。

    想到此,诸葛明自信说道:“不论兵分几路,会战兵力为三千万对一千万,优势在我们这边!”

    言毕,诸葛明续道:“大商三路大军将至,我们亦需尽快分兵三路应对,必须将战场控制在大商境内,至少也要在岐山与大商的交界处。”

    “我国正值粮食与矿产采集的关键时刻,不可有丝毫闪失。”

    闻此言,云昭点头赞同。

    姜尚提议:“我愿领兵千万前往梦泽关,击退东北敌军后,再南下协助对抗雷震的军队。”

    云昭闻言,忧虑道:“我正欲对付黄飞熊的军队,但东方雷震的五百万大军又该如何是好?”

    姜尚望向一旁的云逸与云澈,提议道:“你二人乃我国未来之主,迟早要历练。何不领兵千万,前去对抗雷震?”

    “雷震虽有五百万大军,但你二人足以牵制。待到我与国君处理完毕,定会前来支援。”

    云逸与云澈闻言,兴奋不已。一千万大军的统帅权,加之未来王位之争,两人皆欲表现更佳。

    二人领兵而去,云昭欲言又止,终未开口。

    姜尚取出一幅建筑图纸,道:“此乃封神坛,意义重大,宜建于西岐城内。”

    战事迫在眉睫,众人未及深谈。

    为阻大殷军队,姜尚、云昭、云澈、云逸共率三千万大军出征。

    出征前夕,姜尚向李渊道别。

    云昭为姜尚准备了一座位于西岐城中繁华地段的豪华府邸,李渊亦被安排于此。

    但得知西岐反殷,自己的兄弟竟是反国军师,且自己享受着西岐的富贵,李渊内心不安。

    他甚至拒绝了府邸提供的食物。

    姜尚到来时,李渊一改往日慈祥,神色严肃:“子牙,你此番是要助西岐攻殷吗?”

    望着面黄肌瘦的李渊,姜尚连忙解释:“兄长,西岐乃天命所归,我所行之事,乃顺应天命。”

    李渊摇头叹息:“子牙,我在殷都生活数十年,殷朝如何我岂会不知?

    “虽有贪腐之臣,但当今陛下公正廉洁,百姓大多安居乐业。西岐无端挑起战事,不知多少百姓将饱受战乱之苦啊。”

    姜尚无言以对,只得轻声道:“可是兄长,天命在西岐,我等凡夫俗子,又如何能逆天而行呢?”

    李悠然轻叹一声,“我虽非修行之人,学问也不深厚,却深知国之兴亡,人人有责。”

    “倘若一切皆由天命所定,那人生岂不是失去了意义?”

    李悠然的话语带着几分虚弱,房间内随之陷入一片沉寂。

    姜尚心中涌起波澜,这些话若是出自他人之口,他或许不会在意,但偏偏这是他最尊敬的兄长所言。

    这位兄长,即便已至耄耋之年,仍毫不犹豫地为他倾尽所有,甚至变卖家产,连自己的后事都未曾考虑。

    姜尚难以面对李悠然,急忙说道:“兄长务必保重,我先行告退。”

    望着姜尚近乎逃窜的背影,李悠然只能无奈地摇头叹息。

    心情沉重的姜尚来到主营,大军已然整装待发,只待他一声令下。

    营地上,近二十万大军宛如一尊尊威严的雕塑矗立。

    他们皆是将领,麾下五百万大军已在各营集结完毕。

    即便如此,这二十万将领所展现出的气势仍令人震撼。

    姜尚一出现,大军中便爆发出阵阵呐喊。

    “国师威武!!”

    “大将军英勇!!”

    人声鼎沸,虽不整齐,却如波涛般汹涌澎湃,余音绕梁。

    姜尚微微一愣,一股难以言喻的豪情涌上心头,令他激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