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 第101章 出幺蛾子?

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第101章 出幺蛾子?

    朱水成也劝道:“孙县尉,匈奴那边可去不得呀!

    前几日去郡里听他们说,如今的长安、洛阳如同鬼城,

    那帮匈奴鬼兵专吃人肉,据说洛阳、长安满城百姓被他们当军粮吃了一、二年了,不知还有人没有?

    你去那里卖盐,却去卖给谁?”

    孙文宇笑道:“他匈奴兵也是人,没看我带回来的草原马么?

    不也是汉中大军从他们手里夺来的?

    况且洛阳百姓们不吃盐,匈奴杂毛们也有几十万人,难道只喝淡粥?”

    朱水成绷着脸道:“你这个人怎么不听劝?

    匈奴杂毛吃人肉的,人肉咸的,怎还会吃盐?

    大人说不能去就不能去。”

    孙文宇见话不投机,连声答应道:“好好好,我也只是随意说一嘴,哪能真去?你们放心吧!”

    说完,别了二人,去西城门那里看卖盐去了。

    李晓明看着孙文宇的背影,摇头叹气,

    旁边老朱谄笑道:“大人不必担心,他想去也去不了。

    如今咱成国四处边境滴水不漏,汉中更是如此,

    若无朝廷关文,他这么多人,如何能出得关去?”

    李晓明一想,也是。

    从汉中去长安,只有几处峡谷,如今成朝与赵国正是敌对状态,怎会不重兵把守,他确实去不了。

    想到这里,也就放下心来。

    这时,盐摊上已经有几人正在看盐。

    一个身穿绸袍,腆着肚子的中年胖子问道:“这盐巴什么价?”

    李晓明道:“精熬盐三十五文,普通盐二十五文。”

    这胖子手指着盐,肥嘴一颤一颤的,惊道:“你这盐是金粒子做的?”

    旁边其他人,也纷纷开口附和道:“太贵了,从没有这个价的。”

    李晓明拱了拱手,言道:“几位兄台,你们嫌贵,我们还嫌贵呢!

    这年头,还有几个敢出来卖盐的?

    左右就这几百斤盐,此处若是嫌贵,我们明日到了巴郡,四十文也能卖掉。”

    “你这三十五文的和二十五文的,看上去似乎并无区别呀!

    别都是一样的吧?来此处刁赚钱的?”胖子追问道。

    李晓明耐心解释道:“精熬盐需复煮两遍,浪费许多柴火人力,常食此盐,不染病患,

    若是嫌贵时,只买普通盐即可。”

    “说个实在价吧!”

    “若是要得少了,是少不得一文的。”

    胖子笑了笑,“你这几百斤,我全要了,你说价吧!”

    李晓明笑道:“兄台若是如此爽快,每斤给你少上五文。”

    胖子转身离去,李晓明傻了眼,砍了价不要是什么操作?

    正想骂上两句,只见胖子头也不回地挥了一下肥手,

    “推车跟上呀,跟我去拿钱。”

    李晓明大喜,还没说话,旁边几人不愿意了。

    一人道:“胖子,没有你这样做人的,大家一块来进货的,你全买走了,我们怎么办?”

    “就是就是,十年八辈子都没个贩盐的进来,你都买走了,我们还活不活了?

    胖子回过头来,捋起袖子,向众人挥了挥,

    大声喝道:“老子就是要货卖独家,谁敢再放个屁?

    也不打听打听,

    郡里的王郡丞和我王胖子为什么都姓王?”

    众盐贩见他如此霸道,纷纷对他指指点点,小声咒骂。

    李晓明担心胖子耍无赖,特意多叫了几人,推着盐车跟了上去。

    其它盐贩表示无奈,正要一哄而散。

    李晓明走上前小声说道:“我还有几百斤在西门和东门。”

    盐贩们一听,再也绷不住了,纷纷向西门和东门奔去,生怕又断了货。

    李晓明冲着他们喊道:“别忘记留下地址哈,下回给你们送到家!”

    就这样,还没出涪陵,就卖出了一千多斤盐,得了三万多钱。

    他那二十文的盐和三十文的盐其实就是一样的。

    现代营销术语叫作:细分市场,差别定价策略。

    之所以只卖给他们一千多斤,这叫“饥饿营销”。

    要让分销商时刻有断货的危机感,这样才能保持粘性。

    这个时代,商业只是启蒙阶段,无需太复杂的套路就能事半功倍。

    此次主要目的是打通市场,拓展开销售渠道,有了这些个主顾的地址,以后直接送货上门就行了。

    要是在一个地方卖的多了,恐怕这一万斤盐坚持不到成都。

    因此,只花了一上午的功夫,在涪陵郡只卖完一千多斤盐,李晓明就下令出发,准备前往下一站,巴郡。

    众人推着小车,在东门集合,正准备出城。

    迎面有个人走过来打招呼,只见他身上背着个大包袱,后面跟着的两人,也都手捧肩挑,带了许多物件。

    “陈县令?是陈县令么?”

    “是老周呀!”李晓明认出这是郡里的吏曹老周。

    当初冒充陈祖发来郡里报到时,担心身高露馅,故意装作负伤躺着,怕吏曹看穿,还给了他两枚金珠行贿。

    那老周十分热情,拱手道:“多日不见,陈县令身上的伤大好了没有?”

    李晓明亦拱手道:“多谢挂怀,已是好的透了。”

    “因县里缺钱,我计划打开盐路,因此带人到此,

    上午卖盐忙碌,此刻才得空闲,正要前去拜望你呢!”

    那老周挥手苦笑道:“陈县令太客气了,也不必找我了,你看看我,比你还要忙些。”

    “你这是......?”

    “成都的左将军来了些日子了,因人数众多,每日里需要准备许多物品,我忙的不可开交。

    今日随行的一众女眷向府君抱怨,说夜间寒冷,不能安寐,

    因此我一早上就挨了一顿臭骂,今日出来再置办些被衾。”

    李晓明心想:这老周倒是个话痨,这些话说给我听有什么用?

    你再说,我也不会把我的芦花大被送给你去请功。

    嘴上只得虚虚地说道:“能者多劳,府君向来夸你干练,名不虚传嘛!”

    那老周突然把头伸了过来,李晓明见状一怔,立时会意,把耳朵贴了上去。

    “左将军就是当今太子殿下李班的亲弟弟李许,曹吉龙县令这两天也在。”

    李晓明心中一阵感激,心想:与曹吉龙交恶一事,只怕是郡里是人尽皆知了。

    老周是好意,姓曹的主子来了,能不告状求援?

    老周是提醒让我早做提防罢了。”

    当下对老周长揖一礼,道:“多谢老周,改日必有心意。”

    那老周笑道:“我还得回郡里张罗,咱们改日再叙,

    这些成都来的上差,这两天也就走了,到时侯我专程去你衙里,你可得备上好酒哟!”

    李晓明拱手毕恭毕敬道:“敢不尽心接待?”

    老周告辞而去。

    众人推着小车,往江边走去,远远地看见,

    江岸码头上,有大批士兵,都聚集在载盐的船队那里,似乎出了什么状况。

    李晓明心中诧异,心想:这还没出涪陵呢,能出什么幺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