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 第75章 又临险境

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第75章 又临险境

    黑苗族据说整个族系有一、两万人,真正的祖地部落是在离汉复县上百里的乌江下游,是在东晋境内。

    三国蜀汉时期,因老汉复县有自流盐井三口,黑苗人往往驾小船溯乌江而上,来到此地。

    以较低的价格从官府手中批发整船的盐巴,通过乌江、长江、汉江等各大水系,运输到整个巴蜀地区进行贩卖。

    因贩盐获利较高,原本做这行当的不止黑苗一家。

    彝族、土族、纳西族等多个族群皆有以贩盐为生者。

    后因彝族首领孟获自立为王,反叛蜀汉。

    南方各郡民族纷纷起事响应,其中也包括黑苗族,共同推举孟获为“夷王”。

    但因为各民族、各部落之间缺乏信任,并不团结。

    往往名义是向孟获称臣的部落军兵,实际上孟获根本指挥不动。

    所以,后来在“南中之战”中,蜀汉只用了两万兵马。

    诸葛亮、李恢、马忠兵分三路,采用马谡的“攻心为上,各个击破”战术,彻底剿灭了叛军。

    黑苗族眼见彝族、土族等反叛部落军兵皆遭重创。

    于是投机耍滑,和前来平叛的蜀汉大将马忠部,只是象征性的交战了一两场,就表示臣服投降,整体实力并未受损。

    所以在南中各族中,黑苗族后来居上,变成了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少数民族之一。

    实力强横了,也变得霸道了许多。

    对之前盐路上的竞争对手,弱小的驱逐,强横的偷袭击杀,逐渐独霸了乌江上的贩盐行当。

    再到后来蜀汉覆灭,晋朝统一天下,黑苗族也一直不事农耕、不务渔猎,只独霸着贩盐的生意,部落人口也愈加兴旺。

    后来西晋灭亡,晋王室南渡,偏安黄河以南,周边虎狼环伺,国力大损。

    东晋对国内门阀宗族和少数民族部落的控制力日趋软弱。

    黑苗族则趁势崛起,桀骜不驯,不服东晋官府管辖,常常挑事与官府对抗。

    东晋地方军阀为避免内乱,怂恿黑苗族向西发展。

    黑苗族在东晋的支持下,趁大成国汉复县军事空虚之时,与成国境内坞堡势力勾结,趁势一举夺取了汉复县。

    于是,就形成了今天的局面,现在老汉复县的黑苗族人,并不是全部的人口。

    黑苗族不设府衙官吏,只以苗王为尊。

    黑苗王以下,又有首领十数人,负责协助黑苗王处理宗族事务和带队作战。

    每名首领皆为枝繁叶茂、宗族人数较多的族系部落选举而出。

    因为老汉复县处于大成国和晋国之间,尽管黑苗族颇有实力,但若是与大成国和晋国全面开战,也如蚂蚁吞象。

    所以黑苗王对外只以族长自居,不敢明目张胆的称王称孤,但在黑苗族人心目中,族长就是王。

    李晓明和蒲荣、刘新带着一、二百名官兵冲进县衙,惊讶的发现,县衙已成了苗王的宫殿。

    县衙大堂的四壁上,被黑苗人涂鸦的一塌糊涂,画满了牛、猪、鹰、猴、燕、鱼、犬、竹、树等图腾之形状。

    苗王只有一个十几岁的儿子在家,带着二、三十名家丁、护卫,从后面冲出来。

    也不与官兵搭话,手持刀、矛,迎面扑来狂砍猛戳。

    蒲荣举枪大喊一声,带领官兵也冲了上去。

    这些黑苗族人,尽管人数很少,但个个置生死于度外,与官兵进行殊死搏斗。

    李晓明在旁边大喊大叫,要蒲荣尽量活捉苗王的这个儿子。

    官兵在付出了数人伤亡的代价下,才将这伙负隅顽抗的残匪歼灭。

    苗王的年轻儿子腿上中了两弩箭,负伤被擒,尤自挣扎反抗,口中怒骂。

    只是黑苗族百年来只与族人群居,未被汉化,口中所骂的黑苗语,别说李晓明众人听不懂,就算是其他旁枝的苗人,也听不懂。

    众官兵将苗王的眷属、妻妾子孙俱都牵出,被持弩的士兵看管在县衙大堂中,略微有力者,皆五花大绑,系成死扣。

    此时天已微亮,李晓明向刘新和蒲荣问道:“我一路没有看见朱水成,老朱去哪里了?可别出了什么事。”

    刘新笑道:“老朱执迷不悟,说是让我们先不要冒险,他连夜去郡里求援军了。”

    “哎呀……

    算了,反正他只要出去了,就不会丢了性命。”李晓明摇头哂笑。

    此时蒲荣十分担忧的对县令和刘新说:“咱们偷了黑苗的家,

    天亮后黑苗和张家堡攻城时,发现是空城一座,必然醒悟。

    若是黑苗族和张家堡全军回返,联手进攻老县城。

    恐怕还会和之前的局面一样,咱们这一千多兵力,只怕守不住呀!”

    主簿刘新听了之后,眉头紧皱,红着眼睛说道:“老蒲,若是这样,

    咱们就把城里剩余的一千多黑苗家属,全部绑上城墙。

    他若不退兵,每半个时辰砍一百个人头丢下去。”

    李晓明闻听此言,脑海里闪出那幅画面:城墙上泼满鲜血,城墙下滚满人头,身上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看着刘新,心想:你这个破落书生,也忒狠毒了,祸不及妻子,你怎么动不动就要弄人家家人?

    刚要开口说话,昝瑞带着一名士兵从外面匆匆赶来,是蒲荣派去给县令送信的那个骑兵。

    这名骑兵向蒲荣和县令汇报道:“大人,书信已安全送到。”

    李晓明面有喜色,急问道:“他看了信怎么说?”

    “他似乎十分高兴,连连道谢。”

    “好……好……,事情大概率成了,但愿他不要让我失望。”

    蒲荣和刘新二人看的一头雾水。

    李晓明让昝瑞给送信的骑兵赏了一百铜钱。

    又问蒲荣道:“若是没有张家堡人马,只有黑苗族的军兵,能守得住吗?”

    蒲荣在脑海里推演片刻,说道:“我曾带着一两千人攻打过黑苗,差点将他们打败。

    如今有横江铁锁、和城墙、箭楼,按理说应该挡得住。

    不过……不过咱们的士兵,都是仓促之间招募的,战斗力有些差。”

    李晓明想了一会儿,笑着鼓励蒲荣道:“战斗力有些差没关系,多打几仗也就好了。

    黑苗大军到此也要半天时间,咱们还有时间提前布置。

    有你蒲县尉在,还怕他区区黑苗?今日正是你大展身手之时。”

    蒲荣听了此言,信心大增,猛地一拍大腿笑道:“他黑苗贼再凶悍,也是爹生娘养的,想来守住此城没有问题。

    若真是情势危机,刘主簿那招也尽可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