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 第237章 六经辨证

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第237章 六经辨证

    那明威将军李轩走上前来,拉住李许的手,

    十分亲近地说道:“我一听说皇兄遇刺,公主患病,便急急忙忙地赶来接你们了,

    皇兄伤势如何?公主病情怎样?”

    “唉......”

    李许叹了口气,向李轩说道:“此行出师不利,我被射了一箭,伤倒不碍事,

    只是公主的病来的急,耽误不得,需得赶紧去你那里找医师开药。”

    李轩道:“你们派去的那名叫王吉的校尉,路过武丁关南边的汉寿县时,已顺路请了当地的名医,

    此刻已在城中等候,公主一到,便能用药了。”

    听了李轩的话,李许和李晓明都在心里暗赞,王吉果然是个伶俐会办事的人。

    于是,明威将军李轩在前面带着路,一行人又走了个把时辰,过了汉寿县,进了武丁关。

    李轩早已安排好房间,几人簇拥着,李晓明将病殃殃的公主背到榻上,

    “将军,你们到啦?

    我在前面县里,请的张老医师来了。”

    众人回头看去,只见司盐校尉王吉领着一名老汉进来。

    李晓明往王吉屁股上拍了一巴掌,夸奖道:“你小子真够麻利的,回头再奖励你。”

    王吉趴在李晓明耳朵上,漏风跑气地说道:“这算什么?

    若是下回将军得了重病,我还能比今日再麻利些呢!”

    李晓明骂道:“滚你的去吧。”

    这时,只见那张老医师缓缓走上前来,

    李晓明看他长相,只见他年纪约有五、六十岁,体态偏瘦,鹤骨霜髯?,留着一乍长的花白胡须,

    穿着一身洗的发白的素青袍,头上包着块麻黄布,背上栓着个装药酒的葫芦,手上提着个不大不小的药匣子。

    来到公主榻前,先弓着身子盯着公主的脸细细查看一番,

    又左左右右地看,

    又前前后后地看,

    似乎嫌离的远,看不真切,又走近些,盯着公主的脸看了有一盏茶的功夫。

    李晓明和李许对视一眼,均在心里无奈叹气:这可真是,急惊风碰上了慢郎中。

    但人家是远近闻名的医师,常有汉中的富户生病,来请这位前去医治,

    他如此磨磨唧唧地看病,想是有些门道,也不敢催促他。

    老医师观察良久,才回过头来,环视众人一周,

    斩钉截铁地道:“病人脸色发黄。”

    “这不废话吗?”

    众人一阵无语,均心想:“你前后左右的看了这么久,就看出了这个?”

    李许皱着眉头,催促道:“她既是病人,脸色又怎会好到哪去?

    请老师赶紧诊病开药,解病人危难,才是正事。”

    说到中医,李晓明幼时也崇拜偶像,曾经十分迷恋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

    他便也顺带着不相信中医,直到偶尔有一次,他无意中在同学家里,见到了一本《梁实秋文集》,

    当年鲁迅先生曾骂梁实秋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李晓明心想,鲁迅先生骂过的人,能有什么人品?

    又能写出什么好文章来?

    于是便带着批判性的眼光看了一遍,

    岂料,一看便被深深吸引,简直不能释手,

    一口气看完,这才发现,原来鲁迅先生,也是个有意或无意的骗子,

    于是从那时起,又有些相信中医了。

    但是之前冒充陈祖发,打肿脸去涪陵履职上任时,

    遇上了那个连“痄腮”和脸肿都分不清的,姓葛的庸医,心里又不相信中医了。

    今天见眼前之人的作派,说不定又是个骗子,

    心想,他若是胡言乱语,那就当众拆穿他,把他赶走,不治也比乱治强。

    那老医师看出众人急迫怀疑之意,并不着恼,

    和颜悦色地说道:“诸位不必心急,病人昨天发病,到今天为止,也只不过脸色发黄而已,显然并不急于这一时半刻。

    治病救人,首要确诊,才能用药,宁可不治,也不能误诊也。”

    李许叹气道:“唉呀,老师,您倒是看出来了什么?”

    老医师卷了卷水袖,笑道:“望、闻、问、切,目前只得一个‘望’字,岂能确诊病症?”

    李晓明见他如此磨叽,只顾左右而谈,一句正经话没有,不禁心头火起,正欲发飙赶他滚蛋。

    “不过......”

    老医师又不慌不忙地道:“腹痛必与肠胃有关,而肠胃之疾无非两种原因所致,

    一者:为湿热瘀滞,饮食不调所致,

    二者:为惊恐忧思,邪火入侵所致。”

    李晓明听他所说,似乎又有些门道,只是这老家伙说个话慢条斯理,实在急人,

    正欲催促,只听老医师又摇头晃脑地道:“据医圣所创之,六经辩证之法来看,

    若是湿热瘀滞,饮食不调所致之病,必然面色发黄,眼窝发青,

    若是惊恐忧思,邪火入侵所致之病,则由于伤肝的缘故,定是面色发黄,眼窝发黑。”

    众人听了老医师的话,都探过头去,看公主脸色,

    李许也仔细看了看,苦笑道:“老师,我妹子脸色发黄,眼窝却是乌青,

    这有黑又有青,却是怎么个说法呢?”

    老医师呵呵一笑,捋了捋花白的胡须,说道:“这还用问?

    既然眼窝处有黑又有青,那必是饮食不调和惊恐忧思,两种病因兼而有之。”

    李许回忆了片刻,拍手喜道:“老师说的极对,我妹子因见我受了伤,吓的大哭了一场,

    连带着中午和晚上都吃不下饭,可不就是惊恐忧思、饮食不调么?”

    想到了这里,又心疼地抚了抚公主的头发。

    李晓明有些心虚,我和郡主拧她的脸了,不知道跟这个有没有关系?

    见老头像是有些功力,急忙拱手作揖道:“既是已知病因,还请老先生继续诊治。”

    老医师见众人信服,不禁志得意满,又问清公主是如何个疼法?疼的位置在哪里。

    公主勉强打起精神,回答完问题,便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老头又开始为公主诊脉,

    诊了良久,口里说道:“脉相宽缓、有力,倒是个活泼、爱寻开心的丫头。”

    又诊了良久,却又叹了口气,摇头说道:“果然是这个难治的恶疾。”

    众人听他如此说话,都揪心起来。

    老医师收了手,将公手的小手放回芦花被中,向众人说道:“这可是个治不好的病呀!”

    李晓明初时看他说的头头是道,还忍不住想夸他两句,

    此时见他一番作妖之后,却又说是个不治之症,心想,这老头八成是在耍人。

    于是上前一步,一把攥住老头的领口,

    威胁道:“老头,你磨磨叽叽了这么久,最后却是这么说,分明是戏耍我们,

    若不讲出个道道来,今日非打你一顿不可。”

    (最近过的不顺心,状态极差,可能这几章有些不好,很担心我那仅有的几个粉丝,骂上一句不看了。我会努力调整状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