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第406章 长生不老
热门推荐:
华娱:从2016开始的顶流影帝
都离婚了,必须浪起来
三世余烬
许亦斌文集城乡采风卷岁月彼岸
影综你不早说小姐姐还等着我呢
仙路夭夭
绝嗣暴君读心后,冷宫奶团驯恶龙
开局被甩,我转身成为亿万富翁
网游:拾荒少年封神
李许收了地图,向拓跋义律笑道:“呵呵,单于不必忧愁,如今路都已经走过一半了,
向东也不过一两天的功夫,就能绕过嵩山北上,
等过了黄河,离你们草原老家,也就半个月的路程了。”
拓跋义律听李许这样说,心下稍安。
正说着呢,王吉过来叫几人吃饭,
众人都去取罐子盛饭,
李晓明端了两罐子菜粥,走到牛车那里,看见昝瑞和王祥坐在牛车上,正捧着脸听许逊讲道。
“道生万物,故人生于道,人与万物一样,皆是阴阳二气交融所化,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是故,二气为命之根本,
凡人阴阳混杂,虽能显化于世间,但却不免有生老病死,阴阳二气散尽之时。
若要长生不老,需得......”
“道长,吃饭啦!”李晓明递过来一罐子粥,
“哎呀,太爷,我们正听真人讲长生不老之术呢!”
昝瑞对李晓明打断许逊讲道,颇为不满。
许逊则向李晓明行了一礼,接过罐子,笑道:“贫道吃不了这许多,多食有损阳气。”
说着,将罐子里的粥,往李晓明手里的罐子里倒去,只留了约有两口的份量。
李晓明心想,这还不够喂只鸡的,真不知这老道跟和尚打架时,哪里来的力气?
抬头又看见公主,公主正盘腿坐在高高的盐包上,闭着眼对着太阳,张嘴一吞一吐的。
郡主在旁边看着公主,掩口偷笑。
李晓明也忍不住笑道:“你这又是做什么怪呢?快下来吃饭。”
公主‘呀’地一声,呸呸地向外吐口水。
义丽郡主笑着拍了她一巴掌,问道:“你又怎么啦?”
公主笑道:“嘻嘻嘻,太阳吃多了,烫到嘴了。
阿发,许神仙教我吃太阳补阳气呢!”
许逊在一旁纠正道:“小娃胡说,这叫‘采日纳气法’,
你身子虚弱,内脏上有顽疾,若能照贫道教你的这个法子,练上个两三年,当可痊愈。”
李晓明听的将信将疑,许逊能凭空看出公主内脏上有病,莫非古代的道士真有些门道?
正想着呢,那边拓跋义律已经催促出发了,众人收拾好罐子,继续顺着向东进发。
众人走过了金牛道、陈仓首、崤函古道,此时再走这平原直路,简直不要太轻松。
队伍里有人小声开玩笑道:“这可真是个好地方,出门也不用翻山,
便是下地干活,也比咱们那里轻松许多,
干脆咱们在此抢个地盘建个国,将妻儿老小,都从咱们那山沟里搬过来算了。”
另一人小声道:“这里虽是走路舒服些,但要真是搬过来了,只怕是不能活。”
那人奇怪道:“这是为何?”
“你没看么,这里有这么大的地方,怎么地里头连一颗庄稼都没有?”
众人闻言,仔细地看了看道路两边,果然都是荒草。
李许、李晓明、拓跋义律三人骑马走在前面,后面众人的议论都听在耳朵里。
拓跋义律笑道:“阿发你听,你手底下的人倒是忠心可嘉,要在此处抢块地盘,拥立你做皇帝呢!”
李许瞟了二人一眼,冷哼了一声。
李晓明连忙摆手道:“下面的人说笑话呢!这几十个人,抢个毛线地盘,
我跟着太子殿下,在汉复县既当将军,又当县令,已经够快活了。”
李许的脸色稍稍好看了些,
李晓明又没话找话地自言自语道:“咦,就是呀,这么好的田地,怎么都荒着呢?”
李许懒洋洋地说道:“这一路走来,你瞅见半个人影没?人都没有,这地谁来种啊?
太平盛世的时候,那平原肯定是最巴适的,
可到了现在这兵荒马乱的年头,平原地区就跟那没锁门的粮仓一样,谁都能跑来顺点粮食走。”
拓跋义律笑道:“要说好地方,还是得数关中算是第一,
咱们前些天走过的,长安附近的那几个郡,多繁华,多热闹。
关中正如锁了门的粮仓,外面的人只有干羡慕的份。”
李许看了拓跋义律一眼,对李晓明说道:“其实咱们巴蜀之地,除了路难走些,别的一点也不差,
相比之下,所谓的‘河洛为王,物阜民丰’的豫州中原,
从古至今,但凡有些战乱变故,此处必遭荼毒。
就算是太平盛世的年月里,中原也是十年九荒,不是大旱就是蝗灾,
临着条黄河,又是个‘三年两决口’的毒龙,住在此地,实在不是好事。”
“左将军殿下说的极是,我们豫州人的确是难。”
李晓明自己就是豫州人,对李许的话十分认同,河南人自古以来就是以受苦受难闻名的,
从古代到近代,但凡沾上逃荒两个字的,不是河南的就是山东的,
何曾听说过江南各省、或者四川人,有去外地逃荒的?
哪怕是到了现代,河南人仍是出路渺茫,
工业化大潮时,去南方打工的人群,也是以河南人最多,其实也是某种形式的逃荒。
每年一百多万考生,争那百分之一的九八五名额,简直是地狱模式,还不如古代的科举呢!
李晓明正沉思时,
“唉......”
拓跋义律却仰天叹了口气,
声音颇为沉重地说道:“你们的中原再不好,无非是灾荒之年过的苦些、累些,
然而在我们塞外草原之上,年成好时,固然是牛羊肉管够,
可若是一旦发生黑灾、白灾(旱灾、雪灾),那顷刻便是灭顶之灾,救都没法救,
往往一场大灾,数年、甚至十数年都恢复不了生气。
我们为晋国皇帝征战,死了许多族人,才换回代国三郡,
为的就是草原大灾之时,族人们能在南面有个活路。”
李晓明心想,你们一遇到大灾,便是要打邻居的主意。
拓跋义律突然双目发红,言语愤恨起来,
一掌击在腿上,又咬牙切齿地说道:“我们当时有代国三郡时,我便对叔父说,
三郡之地实在有限,不如集中控弦勇士,一举夺了黄河以北,
即便以后天下再乱,我们也算有了博弈的本钱,可恨我那叔父年老志衰,只图安稳,不听我言,
终于将三郡之地,拱手让与了羯奴石勒,现在若想要再夺回,却又是万难了,
这个烂摊子,也终于又落到了我头上,唉......”
李晓明和李许闻听此言,都觉诧异,他叔父是拓跋鲜卑的老单于,单于之位不传儿子,却传给了他,
他怎地言语之间,竟然如此不敬?
向东也不过一两天的功夫,就能绕过嵩山北上,
等过了黄河,离你们草原老家,也就半个月的路程了。”
拓跋义律听李许这样说,心下稍安。
正说着呢,王吉过来叫几人吃饭,
众人都去取罐子盛饭,
李晓明端了两罐子菜粥,走到牛车那里,看见昝瑞和王祥坐在牛车上,正捧着脸听许逊讲道。
“道生万物,故人生于道,人与万物一样,皆是阴阳二气交融所化,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是故,二气为命之根本,
凡人阴阳混杂,虽能显化于世间,但却不免有生老病死,阴阳二气散尽之时。
若要长生不老,需得......”
“道长,吃饭啦!”李晓明递过来一罐子粥,
“哎呀,太爷,我们正听真人讲长生不老之术呢!”
昝瑞对李晓明打断许逊讲道,颇为不满。
许逊则向李晓明行了一礼,接过罐子,笑道:“贫道吃不了这许多,多食有损阳气。”
说着,将罐子里的粥,往李晓明手里的罐子里倒去,只留了约有两口的份量。
李晓明心想,这还不够喂只鸡的,真不知这老道跟和尚打架时,哪里来的力气?
抬头又看见公主,公主正盘腿坐在高高的盐包上,闭着眼对着太阳,张嘴一吞一吐的。
郡主在旁边看着公主,掩口偷笑。
李晓明也忍不住笑道:“你这又是做什么怪呢?快下来吃饭。”
公主‘呀’地一声,呸呸地向外吐口水。
义丽郡主笑着拍了她一巴掌,问道:“你又怎么啦?”
公主笑道:“嘻嘻嘻,太阳吃多了,烫到嘴了。
阿发,许神仙教我吃太阳补阳气呢!”
许逊在一旁纠正道:“小娃胡说,这叫‘采日纳气法’,
你身子虚弱,内脏上有顽疾,若能照贫道教你的这个法子,练上个两三年,当可痊愈。”
李晓明听的将信将疑,许逊能凭空看出公主内脏上有病,莫非古代的道士真有些门道?
正想着呢,那边拓跋义律已经催促出发了,众人收拾好罐子,继续顺着向东进发。
众人走过了金牛道、陈仓首、崤函古道,此时再走这平原直路,简直不要太轻松。
队伍里有人小声开玩笑道:“这可真是个好地方,出门也不用翻山,
便是下地干活,也比咱们那里轻松许多,
干脆咱们在此抢个地盘建个国,将妻儿老小,都从咱们那山沟里搬过来算了。”
另一人小声道:“这里虽是走路舒服些,但要真是搬过来了,只怕是不能活。”
那人奇怪道:“这是为何?”
“你没看么,这里有这么大的地方,怎么地里头连一颗庄稼都没有?”
众人闻言,仔细地看了看道路两边,果然都是荒草。
李许、李晓明、拓跋义律三人骑马走在前面,后面众人的议论都听在耳朵里。
拓跋义律笑道:“阿发你听,你手底下的人倒是忠心可嘉,要在此处抢块地盘,拥立你做皇帝呢!”
李许瞟了二人一眼,冷哼了一声。
李晓明连忙摆手道:“下面的人说笑话呢!这几十个人,抢个毛线地盘,
我跟着太子殿下,在汉复县既当将军,又当县令,已经够快活了。”
李许的脸色稍稍好看了些,
李晓明又没话找话地自言自语道:“咦,就是呀,这么好的田地,怎么都荒着呢?”
李许懒洋洋地说道:“这一路走来,你瞅见半个人影没?人都没有,这地谁来种啊?
太平盛世的时候,那平原肯定是最巴适的,
可到了现在这兵荒马乱的年头,平原地区就跟那没锁门的粮仓一样,谁都能跑来顺点粮食走。”
拓跋义律笑道:“要说好地方,还是得数关中算是第一,
咱们前些天走过的,长安附近的那几个郡,多繁华,多热闹。
关中正如锁了门的粮仓,外面的人只有干羡慕的份。”
李许看了拓跋义律一眼,对李晓明说道:“其实咱们巴蜀之地,除了路难走些,别的一点也不差,
相比之下,所谓的‘河洛为王,物阜民丰’的豫州中原,
从古至今,但凡有些战乱变故,此处必遭荼毒。
就算是太平盛世的年月里,中原也是十年九荒,不是大旱就是蝗灾,
临着条黄河,又是个‘三年两决口’的毒龙,住在此地,实在不是好事。”
“左将军殿下说的极是,我们豫州人的确是难。”
李晓明自己就是豫州人,对李许的话十分认同,河南人自古以来就是以受苦受难闻名的,
从古代到近代,但凡沾上逃荒两个字的,不是河南的就是山东的,
何曾听说过江南各省、或者四川人,有去外地逃荒的?
哪怕是到了现代,河南人仍是出路渺茫,
工业化大潮时,去南方打工的人群,也是以河南人最多,其实也是某种形式的逃荒。
每年一百多万考生,争那百分之一的九八五名额,简直是地狱模式,还不如古代的科举呢!
李晓明正沉思时,
“唉......”
拓跋义律却仰天叹了口气,
声音颇为沉重地说道:“你们的中原再不好,无非是灾荒之年过的苦些、累些,
然而在我们塞外草原之上,年成好时,固然是牛羊肉管够,
可若是一旦发生黑灾、白灾(旱灾、雪灾),那顷刻便是灭顶之灾,救都没法救,
往往一场大灾,数年、甚至十数年都恢复不了生气。
我们为晋国皇帝征战,死了许多族人,才换回代国三郡,
为的就是草原大灾之时,族人们能在南面有个活路。”
李晓明心想,你们一遇到大灾,便是要打邻居的主意。
拓跋义律突然双目发红,言语愤恨起来,
一掌击在腿上,又咬牙切齿地说道:“我们当时有代国三郡时,我便对叔父说,
三郡之地实在有限,不如集中控弦勇士,一举夺了黄河以北,
即便以后天下再乱,我们也算有了博弈的本钱,可恨我那叔父年老志衰,只图安稳,不听我言,
终于将三郡之地,拱手让与了羯奴石勒,现在若想要再夺回,却又是万难了,
这个烂摊子,也终于又落到了我头上,唉......”
李晓明和李许闻听此言,都觉诧异,他叔父是拓跋鲜卑的老单于,单于之位不传儿子,却传给了他,
他怎地言语之间,竟然如此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