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局外人 > 第30章 肖镇你又“跨界”整活 “清源行动”改革回头看

四合院局外人 第30章 肖镇你又“跨界”整活 “清源行动”改革回头看

    国庆节的时候,大孙子铭翰和铭萌吵着要来京城看升旗仪式。

    陈雪茹和孩子们的亲妈、婶婶(郭惠茹、黄云裳)却走不开——婆子妈陈雪茹牵头,仨“圣母”慈善家得代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去非洲慰问做慈善。

    陈雪茹当然不是闲得发慌去当圣母。这一切都带着商业开发的精明考量。立人设也好,三人也确实做了不少实事。

    比如,向非洲多国捐赠了大量南山制药的基础药品,南山制药便顺理成章地打开了这些国家的医药市场大门。

    大儿媳妇郭惠茹尤其热衷这类国际慈善和社会活动。

    神龙集团、创业金融集团,以及那个神秘低调的“猎鹰”,正是在这三个女人强大的公关能力推动下,进入了众多被视为落后贫困的国家。

    其实,这些地方的生意往往利润更丰厚——前提是,你得像神龙、南山、创业一样,背后站着一个拥有全天候全球投送能力的“猎鹰国际安保”。

    否则,绝大多数外来者,很可能被当成肥羊,要么被抢,要么被地头蛇敲骨吸髓,或者被西方老牌企业直接怼死。

    于是,国庆带娃的重任就落在了廖郁珊肩上。好在来京城有自己的私人飞机。

    廖郁珊倒是豁达:一只羊也是赶,五小只同样是赶。这次没坐肖承勋那架张扬的全国旗红929-300VIp,而是低调的湾流。

    肖镇作为爷爷,亲自开着京汽的航空舱保姆车去接孙子孙女。

    贵宾厅里一杯咖啡还没喝完,就见廖郁珊带着一串人出来了——五个孩子、贴身保镖、保姆。

    “爸爸,您就开了一辆车来啊?”五儿媳妇廖郁珊可不敢埋怨老公公。

    “得了,我给刘铮打电话。这家伙指定在附近猫着呢,让他调三辆车来。人多,先就不去故宫边的四进院了。

    先把人安顿到创新那边湖畔别墅,休整好了再去四进院。其他人住爷爷家不方便。”肖镇迅速安排。

    “好的爸爸!”廖郁珊应下。

    肖镇将儿媳妇、一群孙子和随行人员送到国贸这边的创新中心的湖畔别墅。

    稍作安顿,他又亲自开车,载着孙子们和廖郁珊到了故宫旁那座幽深的四进院。

    肖镇的幺爸肖征特意没去单位,幺妈虽已退休,又被返聘,一年只带两个博士生,今天也在家。

    “小廖来了!怎么就你一个人带孩子们?其他人呢?”肖征笑着迎上来,目光立刻被孩子们吸引,尤其是13岁活泼伶俐的铭萌。

    “爷爷,陈阿姨带着两位嫂子去非洲做儿童基金会的慈善活动了,所以没空。”廖郁珊一边招呼孩子们向太爷爷太奶奶问好,一边解释。

    接下来的国庆假期,肖镇和家人陪着这群精力旺盛的孙子孙女,满足了他们看升旗的心愿。

    清晨的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当国旗护卫队踏着铿锵的步伐出现,国歌奏响,五星红旗迎着朝阳冉冉升起时,连见惯世面的铭翰都激动得小脸通红。

    铭翰还悄悄问肖镇,他们能不能来京城读高中。肖镇摸摸他的头:“这事儿啊,得等爷爷跟你爸爸妈妈、还有奶奶商量商量。”

    送走廖郁珊和五个依依不舍的孙子孙女,肖镇长舒一口气,对身边的李小云感慨:“孙子多了,热闹是热闹,也是真累人啊。”

    国庆后的第一个周末,肖镇的老朋友、曾经的老部下刘菊香约他去钓鱼。

    “嘿,你这老小子今天怎么得闲了?”肖镇一边整理渔具一边笑问。

    两人一早分别开车到了怀柔国防理工大学附近的一座水库,水库依托一座阶梯循环水电站而建,风景清幽。

    “哎,时间一晃,我今年都62了,真是岁月不饶人!”刘菊香比肖镇大五岁,看着平静的水面感叹。

    “可不是嘛,”肖镇熟练地豪迈撒着做窝的饵料,“你这大忙人,国庆还不够你忙的?”

    “天生劳碌命,没办法。”刘菊香苦笑一下,随即正色道

    “对了,听说你们地方上最近在学我们前几年整合国防军工系统的经验,搞‘抓大放小’?动作不小啊。”肖镇搬着东西手上动作没停,慢悠悠地穿饵放钩。

    肖镇语气却带着深意:“嗯,是在推进。不过老刘啊,这过程中,可得谨防‘崽卖爷田心不疼’,更要严防管理层借机‘监守自盗’,侵吞国有资产。”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我建议,凡是涉及改制的企业,无论大小,都必须‘回头看’,倒查十年!总不能辛苦积累的国有资产,不明不白就流进了某些人的腰包吧?”

    刘菊香神色一凛:“老伙计,你这是……嗅到什么味儿了?还是发现了什么具体问题?”

    “嘿嘿,”肖镇从旁边的大背包里摸出一个厚厚的牛皮纸卷宗,递了过去,“国庆闲着也是闲着,刘铮和李启明那俩小子,按着媒体报道的顺序,给我整理了点‘参考资料’。

    你自己瞧瞧吧,有些‘弄潮儿’,可是在狂笑呢。”说完,他专注地盯着自己的浮漂。

    刘菊香接过卷宗,翻看起来。起初眉头微皱,很快,脸色就沉了下去,越看呼吸越急促,最后气得手指都有些发抖。

    卷宗里详实记录了近期地方国企改制中暴露出的种种触目惊心的乱象,正是他最近隐隐担忧却又未能完全掌握的:

    1. 低估贱卖,内外勾结:某市知名纺织厂改制,资产评估被严重压低。

    一台进口的、状态良好的大型织机,市场价近百万,评估报告竟只作价五万!

    更离谱的是,买方是一家刚成立不久、背景神秘的空壳公司。

    调查发现,这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竟是该厂厂长的小舅子!

    厂里几个关键部门的负责人也赫然在股东名单上。

    他们联手做低资产,然后以“合法”程序贱卖,转眼将巨额国有资产据为己有。

    2. 空壳收购,金蝉脱壳:某省一家效益尚可的机械厂搞管理层收购(mbo)。

    厂领导层联合注册了一家注册资本仅几十万的“皮包公司”,利用银行贷款和厂里账上的流动资金(违规挪用)作为收购资金。

    收购成功后,立刻将厂里最值钱的土地、专利技术等核心资产剥离注入新公司,留下一个负债累累、设备老旧的空壳给国家。

    新公司轻装上阵,利润暴涨,管理层一夜暴富,而国家承担了所有改制成本和债务。

    3. 假破产,真逃债:某地一家中型化工厂,明明还有救活的可能,却在管理层主导下迅速启动“破产程序”。

    破产清算过程中,厂房、设备被以“废铁价”处理给关联方。

    更蹊跷的是,工厂刚“破产”不到半年,原址上就冒出了一家生产工艺几乎相同的私营化工厂,老板正是原厂长。

    工人们这才恍然大悟,所谓的破产,不过是甩掉债务(尤其是拖欠的职工工资和社保)、侵吞优质资产、再“借壳重生”的把戏。

    4. 外资代理,暗度陈仓:沿海某市一家拥有优质港口码头的运输公司引入“外资”改制。

    表面上是一家港资企业入股,实际调查发现,这港资企业的幕后老板,竟是该市前某位已调任他处的高官的子女!

    他们利用信息不对称和政策漏洞,以“引进外资”的名义,低价获得核心资源控制权,造成国有权益严重流失。

    这些案例像一记记重锤砸在刘菊香心上。他感觉自己的智商被这群蛀虫戏弄,更被他们肆无忌惮的贪婪踩在地上反复摩擦!

    他猛地合上卷宗,胸口剧烈起伏,脸色铁青:“无法无天!简直是无法无天!这帮蛀虫,把国家当什么了?把改革当什么了?!”

    就在这时,肖镇口袋里的卫星电话震动起来。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是老五肖承功。

    “喂,承功?”

    “爸,好消息!港城这边成了!”电话那头传来肖承功略带兴奋但依旧沉稳的声音,“我们团队刚完成路演和簿记,1.5亿美元的地方债,认购超三倍!

    利率比我们预期的还低了25个基点。资金很快到位,能极大缓解咱们几个重点基建项目的资金压力。”

    “好!干得漂亮!”肖镇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关键时刻,还是得靠你们这些年轻人冲在前面。港城那边情况怎么样?对国内最近的风向有什么议论?”

    “市场反应很正面,认为这是咱们地方财政透明化和开放的新信号。不过……”肖承功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爸,我听到些风声,关于……上面可能要动真格整顿国资改制乱象了?动作好像很大,要‘回头看’?

    我在港城接触的一些‘消息灵通’人士,有点人心惶惶,尤其那些手脚不干净、或者子女亲属在改制中捞了好处的。”

    肖镇看了一眼旁边兀自生闷气的刘菊香,意味深长地对着话筒说:“承功,你的消息很准。‘回头看’是必然的,而且要动真格!

    你告诉那些所谓的‘消息灵通人士’,国家不是唐僧肉,不是谁都能咬一口的。

    改革是为了发展,不是为了养肥蛀虫!清除了这些阻碍发展的毒瘤,市场环境才会更健康,像你们这样靠真本事融资发展,才更有前途。让他们好自为之吧!”

    “明白了,爸。我会注意这边的动态。家里还好吧?孩子们闹腾没?”肖承功心领神会,转移了话题。

    “都好。刚送走你五嫂和几个小的,看了升旗,玩得挺开心。你专心把工作做好,家里不用操心。”肖镇简单聊了几句家常,挂了电话。

    放下电话,肖镇看到刘菊香已经稍稍平复了情绪,但眼神里燃烧着怒火和决心。

    “哼!老伙计,你这国庆‘作业’交得好啊!”刘菊香指着卷宗,语气斩钉截铁,“这次,不管涉及到谁,老子绝不放过!天王老子来说情也没用!有一个算一个,查!深挖!

    那些玩mbo的,像你刚才电话里提醒承功的,重点查!尤其是那些把子女早早送出国门、甚至悄悄换了外国护照的!国家不承认双重国籍,该注销户籍的,一律注销!想两头吃?门儿都没有!”

    肖镇点点头,又拿起鱼竿:“军工体系那套,是照搬不了地方。但道理是相通的:规矩立起来,篱笆扎紧了,手伸出来就打!

    关键在决心,在执行力。地方盘根错节,阻力肯定大,老刘,你得顶住啊。”

    “顶不住也得顶!”刘菊香重新拿起自己的鱼竿,学着肖镇的样子,用力将鱼钩甩向水库中央,动作带着一股狠劲,“这帮蛀虫,真当没人管了?这次就让他们知道知道,什么叫‘倒查’,什么叫‘秋后算账’!”

    平静的水面下,暗流汹涌。两位老友沉默地注视着浮漂,仿佛看到了即将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一场旨在正本清源的国资改革风暴。

    平静的水面下,暗流汹涌。两位老友沉默地注视着浮漂,仿佛看到了即将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一场旨在正本清源的国资改革风暴。

    风暴,比预想中来得更快、更猛。

    仅仅数周之后,一场由国家最高层面主导、代号“清源行动”的雷霆风暴席卷全国。

    一份盖着鲜红大印、编号为“国发[年份]xx号”的《全国国有破产、企业混改、mbo管理层、民营及其他机构(含外资)收购管理办法》紧急下发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并抄送所有相关部委、大型央企。

    这份文件措辞严谨,条理清晰,却字字千钧,充满了肃杀之气。文件核心直指要害:

    强化资产评估监管:引入第三方独立复核机制,严惩恶意低估、串通舞弊。

    穿透审查收购主体:无论mbo、民营还是外资收购,必须穿透至最终受益人,严查关联交易、代持行为。

    建立终身追责与倒查机制:对已完成改制的项目,启动“回头看”,重点倒查评估程序、交易价格、资金来源、后续资产处置等关键环节,无论过去多久,发现问题一查到底。

    严控管理层收购:对mbo设置更高门槛,严格审查管理层资金来源、收购程序合规性及后续经营计划。

    外资收购特殊审查:对涉及关键领域、核心资产或疑似“代理”性质的外资收购,启动国家安全与国资安全双重审查。

    联动出入境管理:明确规定,在审查过程中,如发现企业负责人、管理层或关键利益方及其直系亲属存在违规取得外国国籍或长期居留权的情况,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将依法依规注销其国内户籍,并纳入边控名单。

    这份沉甸甸的文件,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国资防火墙”。

    其核心条款,几乎完全吸纳了肖镇那份卷宗中所揭示的问题和提出的针对性建议。

    文件的下达,如同一颗投入深潭的重磅炸弹,在无数试图或已经“浑水摸鱼”者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政策甫一落地,庞大的国家机器高效运转起来。

    1. 第一轮:异地审查与“回头看”:

    *由审计署、财政部、国资委(刚刚成立不久)牵头,抽调精干力量组成数十个异地交叉审查组。

    这些组员来自天南海北,彼此陌生,最大程度避免了人情干扰和地方保护。他们像一把把精准的手术刀,带着“回头看”的尚方宝剑,直插那些改制“重灾区”和举报线索集中的地区。

    *审查组进驻后,首要任务就是“翻旧账”。尘封多年的改制档案被重新调出,厚厚的评估报告被逐页核对,当年的交易合同被反复审视,银行流水被逐笔追踪……

    目标明确:查清有无低估贱卖、有无空壳运作、有无假破产真逃债、有无外资代理暗度陈仓!

    怀柔水库边肖镇提到的那些典型手法,成了审查组手中的“照妖镜”。

    同时,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的数据端口被接入审查系统。

    审查组在查阅企业高管及其亲属信息时,一个关键动作就是同步核查其出入境记录及国籍状态。

    电脑屏幕上,一个个“绿卡持有者”或“外籍人士”的名字被标红、锁定,相关信息迅速汇总上报。

    2. 第二轮:中枢巡视组随机深查:

    当第一轮异地审查如火如荼进行时,来自中枢、代表最高权威的巡视组悄然出发。

    他们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定路线,手持一份随机抽取的企业名单,像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悬停在任何一个省市、任何一家企业的头顶。

    这些巡视组规格更高,经验更丰富,目光更毒辣。

    他们不仅关注“回头看”发现的问题,更着重于深挖问题背后的腐败链条和监管失职。

    他们直接下沉到车间、仓库,与老工人、老会计、被“优化”掉的中层干部进行封闭式谈话,寻找被刻意掩盖的蛛丝马迹。

    他们查的不只是账本上的数字,更是人心里的鬼。

    公安的配合在此刻发挥出强大威力。当巡视组锁定某个高度可疑的目标人物时,公安系统能在极短时间内提供其本人及核心关系人的完整出入境轨迹、海外资产线索、甚至关联的离岸公司信息。

    那些以为将子女送出国门、将财产转移海外就能高枕无忧的人,惊恐地发现,无形的天网早已悄然收紧。边

    检口岸,开始有人被“请”进特殊通道配合调查;海外某些账户,收到了来自国内的“合规问询函”。

    港城,维多利亚港灯火璀璨。刚刚成功发行了1.5亿美元地方债、意气风发的肖承功,正与几位国际投行家小聚。席间,一位消息灵通的投行董事压低声音:

    “肖生,大陆最近这场‘清源风暴’,动静不小啊。

    我听说不少以前在内地‘吃得开’的朋友,现在都风声鹤唳,忙着‘处理’资产,甚至有人连夜安排家人离港避风头。

    您家在内地根基深厚,不知对这风向怎么看?”

    肖承功优雅地晃了晃酒杯,脑海中浮现出父亲在怀柔水库边钓鱼时那沉稳却蕴含着雷霆之力的眼神,以及电话里那句斩钉截铁的“国家不是唐僧肉”。他微微一笑,笑容里带着洞悉一切的从容:

    “风向?我看是拨乱反正的清风正气。家父常说,大江奔流,难免泥沙俱下。

    但大河要长远,就得定期清淤。那些把国家资产当自家提款机、把改革当发财捷径的蛀虫,早该清除了。‘清源行动’好得很!

    这只会让真正守法经营、有实力有担当的企业,像我们一样,获得更公平、更透明、更健康的市场环境。

    各位若是看好华夏长远发展,此刻更应该坚定信心才是。”

    几位投行家交换着眼神,肖承功的淡定与自信,无形中传递出一种强大的信号:这场风暴,刮掉的是腐叶朽木,护住的,是参天大树的根基。

    风暴已起,席卷全国。无数人或惶恐不安,或拍手称快。而在风暴的中心,那份源自怀柔水库边一次老友钓鱼闲谈的建议,正通过国家意志,转化为重塑经济秩序的磅礴力量。

    肖镇的这次“跨界”整活,整出的是一场涤荡污浊、守护国本的雷霆行动。

    同样,南锣鼓巷95号院的几家老邻居们在这次“清源行动”中,几家都有轻重缓急不同的意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