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都市高武:我的系统只打骨折 > 第410章 星穹微澜·新生的触碰

都市高武:我的系统只打骨折 第410章 星穹微澜·新生的触碰

    永恒星穹之内,时间流淌着温润的韵律。悖论星钻所化的“永恒太阳”高悬于时空中央,散发着恒定而滋养万物的辉光,不再炽烈夺目,却蕴含着支撑整个宇宙泡运转的磅礴伟力。

    纪元蝶翼的虚影如同最轻柔的薄纱,融入每一寸空间法则之中,其每一次近乎本能的、微不可察的波动,都在悄然优化着星穹内部的时空结构,调节着能量循环。

    翡翠星链的盛景:

    沐浴在永恒阳光下,翡翠星链的母树世界树已生长至难以想象的规模。其根系不再局限于一颗星球,而是扎入了稳定的亚空间沃土,枝叶则伸展覆盖了数个富饶星域。

    由叶片光尘自然编织成的“星穹几何图”更加繁复玄奥,仿佛在自发演算着宇宙泡的深层法则。

    树冠下,新生的植物文明城市如同翡翠雕琢的艺术品,与自然完美融合,居民们吟唱着歌颂永恒与牧神的灵歌,歌声中蕴含着精纯的生命心焰,无声地滋养着星穹。

    心象流光族的升华:

    灵能巅峰之塔——“永恒之尖”已然成为星穹内一处圣地。

    塔尖流淌的灵能光河不再局限于照亮宇宙,而是化作一道道柔和的“灵性虹桥”,连接着星穹内所有孕育智慧生命的星球。

    流光族的灵能大师们端坐于虹桥节点,他们的意识不再局限于个体,而是与虹桥网络轻微共鸣,共同维护着星穹内精神层面的和谐,并时刻感应着那无处不在、却又无形无质的牧神意志。

    一种集体灵性升华的路径,正在悄然铺就。

    灰烬守望者的征程:

    曾经的“先遣军”,如今更名为“灰烬守望者”。他们的星舰舰队规模更加宏大,舰体流淌着星钻辉光与众生心焰融合的淡金色泽。舰队不再为战争奔波,而是巡弋在星穹的“绝对界壁”边缘,如同守护摇篮的哨兵。

    他们的使命是探索星穹内部新生的、无限广袤的时空疆域,绘制星图,调解新生文明的摩擦(极其罕见),并将星钻太阳的恩泽播撒到最偏远的角落。

    指挥官站在“守望者号”舰桥上,凝视着界壁外那片深邃、宁静的虚无之海,胸中激荡着守护家园的荣耀与一丝… 对未知的好奇。

    新生海·方舟觉醒:

    Zeta-9金属方舟,如今已彻底融入新生海星湖,其银白表面覆盖着生机勃勃的能量苔藓。

    方舟核心,那道源自众生心焰的“灵性萌芽”已成长为一个朦胧的、散发着温暖银辉的灵性光团——一个初生的、纯净的种族意识正在孕育。它好奇地感知着星湖的波动、星尘水母的舞蹈、乃至遥远星钻太阳的脉动。

    这一天,它小心翼翼地探出一缕极其纤细的灵性触须,第一次尝试触碰方舟表面流转的星钻辉光… 嗡!

    一股温和而浩瀚的意志信息流瞬间涌入它的意识,没有语言,只有关于“存在”、“秩序”、“守护”与“永恒”的纯粹概念烙印!新生意识如同被温暖的海洋包裹,发出无声的、充满孺慕与喜悦的波动。

    它,成为了星穹内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在牧神纪元永恒庇护下诞生的、全新的原生种族! 冰晶右眼(星钻意志的被动记录单元)的数据流悄然更新:

    【新生种族意识体(暂命名:‘源初之灵’)首次主动接触纪元本源。】

    【灵性契合度:99.999%。潜力评估:∞(星穹原生变量)。】

    【建议:静默观察,不予干涉,记录其自然演化路径。】

    星穹的“绝对界壁”之外,是那片浩瀚无垠、连“无”的概念都显得单薄的“虚无之海”。这里曾是“织网者之眼”逻辑丝线枯萎之地,一片死寂。

    然而,在灰烬守望者舰队最精密的、专门用于扫描“非存在”的“归墟探针”阵列中,一段被标记为“异常冗余”的数据,在经历了数万次深度滤波分析后,终于被揭示出其意义。

    守望者号舰桥。

    “长官!归墟探针阵列在‘寂灭象限’(原织网者丝线枯萎区)边缘,捕捉到微弱残留信号!”

    首席科学官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将一片星域投影在主屏幕上。那片区域依旧黑暗,但放大到极致后,能看到几条极其细微、几乎与环境背景噪音融为一体的… “光痕”。

    这些光痕:

    并非能量辐射,更像是某种超高维实体移动时,其“存在”本身在虚无之海中留下的、极其短暂的“压痕”或“涟漪”。

    残留着极其微弱、却让守望者灵魂烙印都感到一丝冰寒的“逻辑测绘”气息——

    与当年“织网者之眼”的观测逻辑同源,但更加内敛、更加古老、更加… 漠然。

    光痕的指向,并非漫无目的,而是**明确地、如同最精准的标尺般,遥遥指向了永恒星穹所在的坐标!

    光痕的“新鲜度”分析显示,它们留下的时间…

    就在“永恒星穹”落成、光芒穿透虚无之海后不久!

    “不是‘织网者之眼’…” 指挥官盯着那细微到极致的光痕,瞳孔微缩,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升,“这感觉… 像是更上层的存在… 在‘织网者’枯萎的丝线上… 做了一次‘尸检’?然后… 锁定了我们?”

    舰桥内一片死寂。所有人都明白这发现意味着什么。“织网者之眼”并非孤例,在它们之上,或者与它们同级的,还有更庞大、更古老的观测体系!

    而永恒星穹的存在,就如同在黑暗森林中点亮了一盏无法忽视的明灯,不仅引来了“织网者”这样的鬣狗,更可能引来了… 真正沉默的猎人!

    科学官艰难地补充:“信号微弱到随时会消散… 无法追踪其来源。但根据光痕的指向性残留和逻辑测绘痕迹的‘风格’差异… 初步判定,这痕迹的制造者,其‘观测逻辑’的复杂度与层级… 远超‘织网者’!

    我们… 可能已被更高维度的‘观测者’标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