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云梦朝华 > 第274章 封门,孤灯

云梦朝华 第274章 封门,孤灯

    春雨初歇,丹阳城南门外,早起的人群已聚满南道。

    农夫挑着菜筐,脚边簇着菜苗嫩绿;脚夫背着货箱,汗湿脊背,神情焦躁。

    然而,今日的城门却比往日冷肃许多。

    一纸鲜红封令钉在石墙之上,黑字赫然——

    【城防令】 本日起,因“城内巡防戒严”,出入暂封三日,所有人等,止步于外。擅闯者,治以军律!

    人群骚动不断,耳语四起。

    “巡防?怕是慕容家要换人了吧?”

    “听说老家主昏迷几日,掌印也没传出来。有人说是旁支要上位了……”

    “嘿,封门三日,不让人进,也不让消息出,这就是大宅起风的前兆啊。”

    就在议论声渐密时,一名身穿褐衣的小童悄然靠近南门一侧,手中攥着一只用棉纸包裹的纸鸢。

    他瞅准守军不备,正要趁风放起纸鸢,却被人猛地拎起。

    “哟,小子,放什么风筝?”

    是那名“挑担脚夫”的线人,他手臂发力,小童挣脱不得,棉纸“啪”的一声落地,摊开一看,竟是一封小小密信。

    “冰,已归。”三字落墨未干。

    “谁让你送的?”脚夫低喝,小童大惊,欲喊,却被其一掌推开。

    茶摊后的老者冷眼扫来,只低声一句:“城外风大,小心失脚。”

    纸鸢在雨后湿地里被踩碎,线断于泥,残页卷入风中。

    ——再无音信可传。

    而在人群最后方,慕容冰泪眼婆娑,眼中却死死忍住。

    她方欲抬脚上前,却被萧然轻轻拦下。

    “此地眼线不少。”他低声道,目光一扫。

    她顺着看去,只见城门左侧,一人频频打量人群,另一人于茶摊后与守将低语——皆是潜伏之人。

    她拳头紧攥,指节发白。

    此时,两名兵士上前,交叉长枪封路。

    其中一人沉声道:“城门已封,无令不得入内。”

    萧然拱手:“我等奉北境使节差函,路过丹阳暂歇,未知封令。”

    守门校尉冷笑:“规矩既出,便是规矩。三日之后,再入不迟。”

    慕容冰微垂身形,披风遮面,指尖微颤,却无言。

    老齐凑近低声:“姑娘莫急,此刻若暴露行迹,只会打草惊蛇。”

    萧然轻声附和:“越是不能露面,越要稳住。”

    他们转身归入人潮,像极了一队避雨商旅。

    ——暗流未动,锋芒不可先露。

    ……

    【慕容府·西堂】

    暮光未起,西堂内灯火已然大亮。

    堂中不再低语议事,而是正式排案列座,一张“族议草议书”被推到主位案前,印章鲜明,笔迹刚干。

    慕容骁立于主位,衣衫整肃,手执竹简,语声柔和,却冷得像冰封雪岭:

    “秋阳兄病重未醒,慕容冰远游未返,家门重事空悬,已是礼乱。”

    “原定三日族会,宜提前为明晨。族主之位,久不确立,是不敬、不孝,亦是对列祖列宗的大不敬。”

    有旁支低声问:“此举太急,恐生误议……”

    慕容骁微笑,目光却凌厉如刀,轻言似温:

    “急吗?秋阳兄卧床已久,族内诸事俱废。我们是为家门行礼,不是为谁私议。”

    “况且,族内已报官府,明晨议事,衙门将派记录员入堂为证,留存档案。”

    他语气微顿,声音骤冷一寸:

    “至于王夫人执印不交……礼法有明:内人不当干政,玺印只为暂守,非为擅权。”

    一句“内人不当干政”,如钉入堂上,压得众人默然无言。

    坐下一名年长族老终忍不住低语:“若她执意不出,又不交印……”

    慕容骁眼神不动,只吐出一句:

    “掌印,不等于掌局。”

    “从今夜起,医堂四周封闭,闲人禁入;任何擅传信件、外递消息者,视同‘扰族妄议’,交由族法处置。”

    他缓缓起身,长袖掠过案几,似雪落檐前,却寒彻入骨。

    灯光将他的身影投在堂前大案之上,剪影斜长,遮住了“族议”二字的一半。

    他语气温雅如旧,却一句比一句更紧锁人心:

    ……

    【慕容府·正苑】

    药香沉沉。

    王氏倚榻而坐,身形瘦削,两日未食,却目光坚定。

    身侧,秋阳卧床未醒。

    她忽然僵住。

    ——那一刻,她感觉秋阳的指尖动了一下。

    “秋阳?”她几乎是扑上前去,攥住他的手,目光狂热,“是你吗?你醒了吗?”

    可下一瞬,那手指却又归于寂静。

    她怔怔望着秋阳安静的面容,嘴唇颤抖。

    小丫鬟落泪:“夫人……”

    王氏缓缓闭眼,半晌之后才开口:“不是他……是我自己太想他醒了。”

    她低声而坚决道:“但我不能倒。”

    她起身走到床边柜中,轻轻拉出暗格,从中取出一个漆木匣,打开。

    那枚慕容家主印,仍静静躺在其中。

    她将印扣入怀中,回身吩咐老仆:

    “门窗尽闭,饭汤照常。灯火连留三夜。”

    “若我未唤,不得开门一寸。”

    “若他们封堂,我们便熬着。”

    “只要灯在,他们便不能说‘主亡’。”

    她望着药炉火光,眼眶红肿,却一字一句:

    “冰儿若归,看见灯,就知道我还在。”

    ……

    【慕容秋元·小院】

    慕容秋元坐于案前,案上一封信简洁却沉重,来自西堂,落款是族议执事之一。

    内容只有一句话:

    “族会提前,明日未时,请秋元长老到场。”

    他沉默许久,良久未语。

    其子低声问:“叔父,他们要你站队了。”

    “若您不出,便是默认旁支当立。”

    秋元缓缓阖眼,手指落在那幅旧画轴上。

    “你娘说过,冰儿生来倔强,怕的不是她争不过,而是她回来看不见这个家了。”

    他看着天光欲破的窗棂,轻声自语:

    “我……再等一夜。”

    “若她今夜归,我便是长老,便替她守堂;若她不归……那这局,便是命数。”

    ……

    夜更深。

    丹阳南道外,城边驿站一隅,微火映壁。

    驿亭之中,萧然、慕容冰与老齐暂居一室,皆未入眠。

    “他们提前族议,最多留一夜。”萧然望着滴雨的檐角,语气不动,“我们若想破局,就要先找进门的人。”

    老齐抿口热茶:“要么趁着夜色摸进去,要么只能通过城中的内应。”

    话音未落,门外脚步声轻响。

    一人披斗篷而入,帽檐覆水,雨落一地。

    慕容冰起身,神情一震:“你是……”

    那人微抬头,露出熟悉的脸庞。

    ——是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