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云梦朝华 > 第285章 弃子不弃局

云梦朝华 第285章 弃子不弃局

    【丹阳·南营·主帐】

    夜未明,营中灯火如豆,帐外寒风猎猎如刀。

    姜鸣铸独立主案之前,衣袍未解,肩背紧绷。

    他面前摊开着数页战图与信函,最上方那封烫金折信,纸角已被他捻得微卷,似乎翻读已久。

    炭火尚存半红,炉中发出细碎的噼啪声,如同埋于心中的火星,压不灭、拨不旺。

    他望着那封信,眉头紧蹙,眼底的光不再是怒火,而是沉重——一种被推向深渊边缘后的冷静。

    那是慕容骁第三封密信,今晨亲使夜马急送,未加礼节,信中开篇即是威胁:

    “若将军再不动兵,明日族堂之上,我便将‘军械往来、药银通道’全数抛出。”

    “三年来之谋,若将军否我,我便写你于账上。”

    “你不应局,我便拉你下局。”

    姜鸣铸盯着那最后一句,指节缓缓收紧,像在压住一只心底躁动的野兽。

    他低声道:“疯了。”

    营帐外风声穿缝,如同水波侵木,滴滴寒凉。

    副将掀帘而入,眉眼紧促:“将军,信使已离,营门已闭。下营官吏已有所耳闻,议论渐起。”

    姜鸣铸淡淡点头:“他们怎么说?”

    “都说慕容府已乱成泥沼,旁支倒戈,正堂动荡。但也有传言,说我军将与慕容骁联动,准备‘清堂肃权’。底下的人,似乎并愿意卷入这场政变之中。”

    副将面色带怒:“他们把我们当什么?他以为南营是慕容家的狗圈?”

    姜鸣铸眼神一动,缓缓走至军图前,指尖点住丹阳红圈标记。

    他低声自语:“他不当我兄弟……他拿我当盾。”

    “我若应他,便是帮他逆行;我若不应,他就要把我写成‘共谋者’。说不定还要往我身上泼脏水!”

    副将咬牙道:“将军,这人简直是一个疯子。我们再不反应,就真的被他架上了火。”

    姜鸣铸目光微凝:“他不是疯,而是没路了。”

    “当一个人发现所有筹码都押错了,他要么弃局,要么毁局。”

    他走到地图前,目光落在“丹阳城”三个朱红墨字上,喃喃自语:“若是毁局,他便不是弃子,是引爆点。”

    副将皱眉:“将军,那我们……当真什么都不做?”

    “不能。”姜鸣铸沉声,“我三日前已派密使上京求令,向那位……真正的靠山请旨。”

    “但来回三日,今夜才第二日夜。”

    “在此之前,一旦出兵,便是未经授权,若牵出上头,牵谁谁倒。”

    他目光落在案上那封信,又是一阵冷笑。

    “可惜,他忘了——我不是赌徒。”

    他轻轻揭开信纸背面——那是慕容骁手书的两句“密语”,用极细的笔迹藏于折缝之间:

    “姜将若负,玄冶旧账与君共焚。”

    “东南军械局署簿副本一页,已藏于云溪寺,备不时之需。”

    姜鸣铸眼神倏然一凝。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他以为本将会被他牵着鼻子走吗?”

    ——

    他望着那行字良久,呼吸一顿。

    手指按住信纸,微微颤抖。他想撕碎它,想否认一切,却终是停住。

    ——撕了,便等于默认关系。

    ——不撕,便终将入局。

    他的心在拉锯。他不愿沦为任何人的棋子,更不愿让三年忍让毁于一夕。

    但现在,他已无“完全退场”的资格。

    那些字,便是一道生死缝。

    而他,已在缝中。

    “弃他,我也要被弃。保他,更是死无葬身之地。”他喃喃,“可我……不能不弃他。”

    ……

    忽听外鼓三响,急如破空。

    帐外传来守兵高声传报:“萧王特使至——!”

    副将一愣,面色瞬变:“萧王……是那位萧景玄?丹阳不是未有诏令……怎会——”

    帘帐掀起,一道身影踏步而入。

    素袍白发,步履不疾,却气息森然。

    来者腰悬竹简,袖口暗金边饰,非朝制,却隐有内廷旧规气象。

    那一刻,帐中温度仿佛都随之降低几分。

    ——是老齐。

    姜鸣铸瞳孔微缩,瞳底浮现一抹凝色,却未显于表。

    老齐未言自重,负手立于堂中,目光平静,似看尽千军万马。

    他只是缓缓将一方黑檀木令呈上,令上刻金龙印环,下方一枚火漆篆章,是皇帝萧钰天亲授:“钰天内庭侍章”。

    姜鸣铸的目光顿时一凝——这枚章他认得,昔年萧钰天掌权时,身边唯三人持有此印,眼前这人会是谁?他怎么有这方印信?

    “难道是他……”副将低声,唇角抽动,额间已渗出冷汗。

    老齐不言,微抬手中一封明黄信函,缓缓展开,嗓音如沉钟压顶:

    “萧王钧令,代王赴丹阳,持家事之权,调军务之局。”

    “命南营将姜鸣铸,于明日午时之前,赴慕容堂前对审。”

    “军不入城,兵不擅动。若违,按乱军之律,削职夺兵。”

    字字清冷,不似檄文,更如律法。

    姜鸣铸静默不语,神情平静,实则心中早已泛起波澜。

    他很清楚,老齐并非一般“特使”,这人曾在萧钰天耳边递过话、改过兵、留过将,权比三公,心狠而稳。

    最重要的是——老齐如今是“萧王”的人。

    而那位“萧王”,便是被逼退储、如今重返天下的萧景玄。

    而根据最新的军报,萧景玄的人马已经大破萧家和林家的联军,并且斩杀了林家的家主。

    此刻,大军收服了赤岭城,直逼丹阳城。

    是战是和?

    依旧是一个未知数!

    姜鸣铸低垂眼睑,暗中掩住心中骤起的算计与动荡。

    “萧景玄竟已亲至丹阳……”他没有露出丝毫波澜,只轻轻一笑:“他果然动得快。”

    他抬头望向老齐,收敛所有傲气,露出恰到好处的恭敬:

    “既为王命,姜某怎敢不遵?”

    “不过区区一堂之议,不劳特使亲临。是我愚钝,错估情势。”

    老齐不语,只静静地望了他一眼,转身掀帘离去。

    临出帐时,只留一句话,似风,似冷锋:

    “你装作不知他来了,他也从不点你名。”

    “但你也是聪明人,应该知道,他已将你算进了局中。”

    姜鸣铸站于帐中,背脊挺直。

    直到帘外脚步远去,他才缓缓吐出一口气,眼神深深。

    ——他从不怕敌人明枪直指,但他怕的是:

    敌人来了,却一个字都不说。

    ——

    夜深三更,他仍坐于案前。

    他唤来亲兵,递出一封密函。

    “送至云织楼,交给‘弦楼主’。”

    “言我不求助,只留一证。若局崩、人亡,他可保一线人心。”

    他顿了顿,又写下几笔,封入另一纸中:

    “若有人提起‘旧南交账’,便是刀临项下。”

    ……

    副将迟疑着走近:“将军……你是否觉得,我们已不是执局者?”

    姜鸣铸闭目靠椅,低声一叹:

    “我们从来不是。”

    “从我答应他第一笔银粮起……我就不是了。”

    副将低语:“那你明日还要赴堂?”

    他缓缓点头,喃喃道:

    “我不是去认罪,我是去保自己。”

    “弃子不是被丢,是自弃——换局。”

    ……

    窗外东风渐起,月影西沉,天色初白。

    姜鸣铸倚着木椅,面容沉静如山,仿佛已然沉入静水之下。

    而手中那封王令,犹未松开。

    副将轻声自语:

    “将军是弃子吗?”

    他低低一笑,眼眸睁开:

    “不。”

    “我是落子。”

    “弃的,是他,不是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