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云梦朝华 > 第379章 山河一局

云梦朝华 第379章 山河一局

    【丹阳书院】

    夜雨初歇,窗外竹林滴翠,月光浅投,照在一方古棋盘之上。

    棋盘为乌木镂雕,形制古拙,却非凡品,其上每一纹线皆细刻山河走向,勾连丹阳、锦溪、雾岭、横岭、苍坤……竟是一幅南境山河图。

    案旁松香初燃,香烟一缕,游于棋面如雾气缭绕,气氛肃穆而静。

    陆之骞手负身后,静立良久。

    “今日之局,不比输赢。”他轻声道,语调如夜雨初止,细缓而冷。

    “只看——你,是否真懂南境。”

    萧然立于案前,神色淡然,身后老齐半倚半站,目光凝视棋盘。

    陆之骞伸手,取白子一枚,落于正南偏东之隅,轻叩棋盘。

    “此为——锦溪。”

    他唇角含意未明:“你虽破其城,毁其姓,立其名,但……其根尚在。”

    “此子非实胜,乃虚誉。”

    萧然未应,只取一枚黑子,紧随其后,于雾岭相邻处落子。

    “此为——雾岭,乃是南境的根本。”

    “你言锦溪未稳,但我言雾岭根断。”

    “地尚存,心已裂。”他目光不移,“齐仲海再布,也难养龙。”

    陆之骞眼神轻颤:“你这一手,是弃根之法?”

    萧然淡笑:“断其源,残兵自溃;夺其气,山自静。”

    陆之骞颔首,并没有反驳。

    他续落一子,宛如白环,围于棋盘东南大域。

    “此为三十六宗族。”他轻声道,“此乃南境之魂。”

    “若此魂不归,天下不定。”

    “我设三子为引,围而不攻,看你如何应。”

    萧然不急,缓缓落下一子于环之心。

    黑子孤落,却稳如磐石。

    “我不破形,我破人。”

    “城,可攻心,家,可守魂。”

    “族中未变者,我予其道;欲乱者,我断其骨。”

    “不是打他们的旗,而是把他们手里的刀,收过来。”

    ——

    老齐在旁低笑,轻声:“这一子……是点魂局啊。”

    陆之骞不动声色,下一子,缓缓推进。

    “族中,常藏私恩旧怨。”

    “我以‘缓兵之策’,推内讧为刃。此子若落,你若硬攻,反伤己脉。”

    萧然望着棋盘,未急落子,手指轻敲案面。

    良久,他将一枚黑子投向远角,弃之。

    “弃势保点。”

    “内讧自焚,不必插手。”

    “我不清乱,只护正者。”

    “乱者耗心,正者养势。”

    陆之骞轻咦一声,眉梢罕见轻挑。

    “这一手,倒是……稳得很。”

    棋局步入中盘。

    白子连环,似封锁山河之势;

    黑子三点落位,皆为咽喉交锋之处,看似被动,实则蓄势。

    ——

    风吹松窗,棋局悄生暗潮。

    陆之骞手执白子,又落一子,堪堪围住雾岭外围,看似死地,却有一线生机。

    萧然盯着那子,眉宇凝重,却没有动。

    良久,才缓缓举棋,落入近旁,看似随意,实则与先前三子隐隐成“破环之局”。

    老齐低声喝彩:“妙,真妙——他这步是引活反围,转守为攻。”

    “这子借‘败形’,反取‘破局之实’!”

    陆之骞忽而一笑,收手于袖:“局止于此。”

    “我输了。”

    ——

    老齐一怔,皱眉道:“先生为何忽然止局?”

    “你这白子尚未彻底被封——”

    陆之骞却抬眸望向萧然,目光清深如水。

    “因为我想试的,不是你会不会赢。”

    “而是……你有没有稳住‘不赢’的手。”

    萧然望着他,片刻后轻叹:“你一开始就不想赢。”

    “你是想输。”

    “你想用这一局,试我配不配胜。”

    陆之骞嘴角轻抿,终是露出一点疲意与释然。

    “不错。”

    “这南境局,不怕你赢得快,怕你败得慢。”

    “因为真正掌局的人,要懂得收。要懂得什么时候该退一步,换一线生机。”

    他望向棋盘,轻声道:

    “你不破形,不抢点,不争线。”

    “你不是下这盘棋,你是——稳你手中的棋。”

    “这就是我要看的。”

    ——

    月色清寒,棋局既罢。

    一缕夜风吹过竹檐,吹散茶烟,也拂乱了陆之骞的袖角。

    他缓步至窗下,忽然问:

    “你可知,我为何执意设这局?”

    萧然静声:“你不是为我。”

    “你是为他。”

    他目光幽深,看向那一卷未展开的信函。

    “你想借这局,让我放下那个——心结。”

    陆之骞没有否认,反是语气沉了几分:

    “你我都知道,那人……是燕王,萧景庭。”

    萧然闭了闭眼。

    这一刻,老齐也不再言语。

    月下微风,将那些被岁月深埋的旧事,一寸寸卷回心头。

    陆之骞缓声道:

    “你们之间的裂痕,不在朝纲,不在权柄,而在血脉。”

    “他是你的长辈,是你父皇之弟,按礼你当尊他为叔。”

    “可你们的对立,已非君臣、非宗族,而是……天下南北,路分两途。”

    “若你不解此结,南境之局,终不能平。”

    萧然低头不语,指尖微动,茶盏在掌中轻旋。

    ——

    一幕旧景,却在这静默中悄然浮现。

    那是在北境,青阳城失援之时。

    雪封三镇,粮尽三日,信路全断。

    正是燕王萧景庭,以“萧景玄已死”之名,调兵围困,围攻青阳城。

    明为剿敌,实则要摧毁萧然的根基,杀了他最爱的人——慕容冰。

    那夜,慕容冰带人死守行辕,王毅身负重伤,却依旧在坚持。

    三面火起,箭如雨落。

    若非他调集州府兵马,从辽人补给线杀出,率军营救。

    那一战,冰儿必然殒命,而青阳城也会彻底沦陷,而他萧然也会落得被诛杀的命运。

    除了这一件生死大战,他的太子之位被废,也与燕王的诬告有关。

    “太子勾结外贼,意图不轨,废去太子之位,流徙青阳城。”

    无审、无诏、无辩——只因燕王一封密折,一纸定罪。

    那不是流放,那是诛心。

    他怎能忘?

    如今,林婉柔权倾庙堂,皇命受制,朝局震荡。

    而燕王,却借南境萧氏之名,送来一纸“合作”之信。

    这不是橄榄枝,这是鱼饵。

    他若接,便是共谋;

    他若拒,南境再起烽烟。

    陆之骞看他沉默,语气缓缓沉下:

    “你若连这一步都不敢落,这盘棋,终究只你一人落子。”

    “但你要赢南境,不靠兵,不靠刀——靠的是,敢不敢与旧敌坐下。”

    萧然抬头,眼神透出寒光:

    “他是萧家的人,我也是。”

    “可他早已不为家,而是为己。”

    “我不是怕坐下——我只是要看清,他到底是要谈事,还是要害我。”

    ——

    陆之骞一怔,随即轻叹,抬手将案上一枚密函递来。

    “你若真敢赴——他在族地,自会见你。”

    “南境这盘棋,已经翻了正面。”

    “而南境之战,第一阶段,是收城。”

    “这第二阶段,是收人心、收骨血、收家统。团结萧家所有人,对抗林婉柔。”

    萧然缓缓接过书信,目光落于那句短短的字迹之上。

    风吹信角,字若沉石。

    “你若愿来,我自敢一见。”

    他缓缓抬头,看向南方的天色。

    沉默片刻,他道:

    “若这一步,是向前的——”

    “也未尝不可。”

    “容我……考虑一两天。”